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岡波巴大師傳▪P15

  ..續本文上一頁 不會少於五百人, 廣大宏揚此經王,

   爲歸爲救此童子!

  

   複次,同經中更說有後世持續佛法之懸記,經雲:

  

   於極恐怖後世時, 佛陀正法將滅時,

   能善宏揚此經義, 舍汝其誰具此勇?

   童子聞言即起立, 悲淚佛前作此語,

   佛陀心子作獅吼, (說如是語衆皆聞):

   圓滿佛陀涅磐後, 濁惡可怖惡世時,

   我將不顧己身命, 致力宏揚此經法,

   其時多有愚癡人, 常行欺騙說诳語,

   不誠實行再複再, 於彼我皆忍受之。

   或有造諸殺業者, 我皆攝受救度之。

   於諸菩薩起惡心, (所生罪業難可量),

   我當努力淨彼罪, 一如自己之罪然。

   佛陀尊身似金色, 手置童子之頂上,

   &nb, sp; 如來文殊(佛世尊), 告彼月光作此言:

   童子!汝於後末世, 修習清淨梵行時,

   決無壽命之障礙, 我當爲法作加持。

   時有八百說法師, 同時起立作斯言:

   我等於後未世時, 誓當持守此經王。

   時有龍天夜叉衆, 八十萬億數有馀,

   六十萬億世間依, 同時出聲唱此言:

   來此與會聚比丘, 於未來世生命中,

   我等當爲作佑護, (於苦難中)作救拔……

  

   持守傳承諸善士者,就是前面於法會中說法之八人也(?),當時之龍天大衆即後世爲(大師傳承)作護持之諸護法也。彼等曾於百(千)佛前承事供養,生起善根。欲知其詳,應讀原經。與上面諸授記相契合者,尚有悲華經。經雲:

  

   「我湟磐後,未來世時,北方地區之氏族中,有名喚“比丘醫生”者出世。其人於過去諸佛處行殊勝行,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承事諸佛發殊勝意,住于大乘,心懷無量衆生令得利益住於安樂。其人多聞,精持菩薩法藏,說大乘真言 ,開示大乘妙法。」

  

   以上是經文對大師自己之懸記。(關於大師對徒衆之授記,則有下列之文:)「有人得見(比丘醫生)之身骨及頭發,以金飾莊嚴之,蓋以幡幢旗鈴等物,如供如來色身塔廟然,飾以獅子莊嚴寶幢。天人見已,皆大歡喜,普爲我法護佑,心不淨者,即得清淨;已清淨者更複增上,使衆多有情廣積善根,後享善果。」

  

   (此應爲對岡巴法師之授記)。按,岡巴法師五歲時即谒見大師,後來承事大師,紹繼大師法統,功績甚偉也。

  

   經文中又雲:

  

   「阿難!其時多有比丘,不持戒律,生活放逸,任咨享用,不求出離,律儀全夫,多行罪業,喜愛塵囂及散亂法,不樂靜處,舍離戒守,在家出家混雜一庭,遠離叁寶,毫無恭敬。如是矯行比丘,甚多出現。而彼精進比丘,樂寂處者,特正念者,習禅定者,具智慧者,心專一者,樂善法者, 薄貪欲者,心知足者,乞食爲活者,住聖種性者,多聞積學者,其時甚少出現於世……」

  

   以上經文所說是授記清淨與不清淨之比丘眷屬將同時(在大師宏化時)出現於世。

  

   經中又雲:

  

   「彼比丘醫生者,於諸眷屬不生絲毫怨恚之心,其人諸根無衰,具深信心及最勝信。著袈裟衣,於一切戒律持守無缺[64],長養善根。於菩薩所行廣大種種善根皆積聚之。其人臨命終時即往西方,過百千萬億佛土生於阿彌陀如來極樂刹土。(最複)當於世間界一切功德莊嚴世間成佛,名無垢(光)如來。阿難!此比丘醫生者,當於我法作廣大宏揚。阿難,汝莫憂惱,莫興嗟歎!阿難,(彼比丘醫生者)當廣宏傳我清淨行,常爲人天之所懷念。」

  

   經文又雲:

  

   「於菩提道場之北方,雪山地區,馬哈羅赫打河之畔,山巒稠林之區,有名人比丘醫生者出世,其徒衆眷屬淨與不淨交相雜處,其數不少於五百,俱共受用如來之智……」

  

   許多經中和續部中都有這樣的授記,因此這是一件無疑惑和離诤論的事,是令人可以生起決定信心和把握的。

  

   再者,在這許多的經典和續部中,都記載著有很多很廣的傳記,此處只能簡略的說這一點點了。

  

   關於岡波巴大師的傳記有廣、中、略叁種;還有四侍從四法;仲卡仁波且所廣集之資料總編,杜增之諸筆記,以及卡卻網波所著之廣傳等。我是根據上列諸資料及經中之授記,以極恭敬何仰慕之情懷來寫此傳的。

  

   清月麗花佛長子, 昔爲月光童子身,

   降生雪國岡波巴, 敬禮無垢光佛前,

   多生多劫攝受我, 我雖慧薄禅定劣,

   於師傳記向往故, 恭撰此傳如意鬘,

   法幢高豎作莊嚴, 叁寶悲力願成辦。

   一切衆生眼甘露, 願盡未來無涸竭,

   願我一切時與處, 能與師尊不相離,

   努力尋求大樂位, 趨入頓比瑜伽道,

   於刹那間救度盡, 無量衆生(入菩提)。

  

   以上所述爲法王具德岡波巴之傳記。其名爲天下普聞如意解脫莊嚴寶。

  

   此爲在大師親侄之前(學法)之法師索郎楞珠、打哦匠錯、巴宋波(福德自成月光幢德善)於新打巴山所撰,時爲佛陀涅磐後二千叁百九十八年,鐵龍之歲,距依怙(大師)降生時爲四首四十二年,涅磐時爲叁百六十七年。

  

   願日授博承教法增長光大。

  

   —修傳派弟子張澄基於一九八二年五月譯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1] 原文爲岡波巴大師全集之30頁A面,作“現世之傳記”,30頁以

   前則爲經中所出有關月光童子等之授記,因此等經中之記載授記

   皆非大師現世之事迹,故從略。

  [2] 藏語“仁波且”爲寶貝之義。

  [3] 此與密勒傳中之記敝大師爲長子似有不符,但罔其父有二妻故可

   能此說爲按大排行而計算者。

  [4] 此二者,不知何指,可能爲密乘之事相及儀軌法。

  [5] 藏文書中常常省略句中之主詞,所以此處之尊者,不知是指密勒

   日巴抑岡波巴,就故事來看似爲岡波巴。

  [6] 以天靈蓋作杯盛飲料,乃密乘之傳統。

  [7] 此表示不再去密勒處求法,足見其時,格西學者派之佛法傳統與

   密乘喻伽行者之佛法傳統已發生相當明顯之矛盾沖突矣。

  [8] 此處“上師”不知是指密勒日巴,抑指格西,大概是指密勒尊

   者。

  [9] 藏文Khrid乃引導之義,指學人在得權頂後,上師予以詳細的講

   授法訣之修法。

  [10]此處“心髒”爲藏文之sNyin。

  [11]這一段評嘎當派法的話,可惜不夠詳盡,所以今天我們畢竟未能

   確切分別嘎當派與嘎居派在法訣上之不同究在何處。

  [12]此歌大簡略,可能被著者刪減不少,密勒歌集中言詳夢之歌,遠

   較此歌詳細、生動,讀者可參讀。

  [13]此處密勒所標示之所謂四點空性差誤,其中之叁點似皆爲般若之

   一般通則,吾人對空性之了解亦以此叁點爲重要,密勒此處言此

   四點爲差誤者,乃對極高度之修士,如岡波巴而言,下面密師立

   刻又聲明此四點空性對初學人亦有利益,所以不能算是錯誤,對

   初修人來講且極爲根本之般若見地·密師此處高唱·直指人

   心”,當下直契本源之道,與禅宗相似,禅師們有時亦說“直

   指”、“頓入”、“向上著”等尤勝過一般般若見也,此就最上

   乘義而說,讀者幸勿誤會。

  [14]藏文gNyug Mahi Shes Pa ,此處譯作”本有的覺心”

   Tha.Ma1. Shes.Pa,則譯爲平常心。

  [15]那結者醫生也。

  [16]乞食乃一十分辛苦之事,遠不及有固定的廟産或施主支持來得安

   穩舒適。但乞食爲佛所製定之規範,乃佛教修行人所奉持之生活

   形式,乞食之益處是能製貪、製執,防止人事糾纏是非,身心較

   解脫也。

  [17]藏文gTum. Mo舊譯拙火,乃猛烈火的意思,不知爲何譯爲拙火,

   雖應改爲猛烈火,茲從古不更。

  [18]此句與歌集中所載文句不同,此處說是“對面虛空中”現此境

   象,而歌集中則只說是境象(sNan, Wa)而未言“對面虛空”。

   此句有Tham, hGag. Nam.hGag字樣亦不知其確義,歌集531頁

   中,我譯成“每一觀音皆坐於一月輪墊之中央”,可能有錯誤。

   歌集中之”每個頂上皆有一月輪”雖可釋爲上面之觀音坐於下面

   觀音頭頂月輪之上,但其著重點在頂間明點增盛,所以有…

《岡波巴大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