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不会少於五百人, 广大宏扬此经王,
为归为救此童子!
复次,同经中更说有後世持续佛法之悬记,经云:
於极恐怖後世时, 佛陀正法将灭时,
能善宏扬此经义, 舍汝其谁具此勇?
童子闻言即起立, 悲泪佛前作此语,
佛陀心子作狮吼, (说如是语众皆闻):
圆满佛陀涅磐后, 浊恶可怖恶世时,
我将不顾己身命, 致力宏扬此经法,
其时多有愚痴人, 常行欺骗说诳语,
不诚实行再复再, 於彼我皆忍受之。
或有造诸杀业者, 我皆摄受救度之。
於诸菩萨起恶心, (所生罪业难可量),
我当努力净彼罪, 一如自己之罪然。
佛陀尊身似金色, 手置童子之顶上,
&nb, sp; 如来文殊(佛世尊), 告彼月光作此言:
童子!汝於後末世, 修习清净梵行时,
决无寿命之障碍, 我当为法作加持。
时有八百说法师, 同时起立作斯言:
我等於後未世时, 誓当持守此经王。
时有龙天夜叉众, 八十万亿数有馀,
六十万亿世间依, 同时出声唱此言:
来此与会聚比丘, 於未来世生命中,
我等当为作佑护, (於苦难中)作救拔……
持守传承诸善士者,就是前面於法会中说法之八人也(?),当时之龙天大众即後世为(大师传承)作护持之诸护法也。彼等曾於百(千)佛前承事供养,生起善根。欲知其详,应读原经。与上面诸授记相契合者,尚有悲华经。经云:
「我湟磐後,未来世时,北方地区之氏族中,有名唤“比丘医生”者出世。其人於过去诸佛处行殊胜行,於百千佛所种诸善根,承事诸佛发殊胜意,住于大乘,心怀无量众生令得利益住於安乐。其人多闻,精持菩萨法藏,说大乘真言 ,开示大乘妙法。」
以上是经文对大师自己之悬记。(关於大师对徒众之授记,则有下列之文:)「有人得见(比丘医生)之身骨及头发,以金饰庄严之,盖以幡幢旗铃等物,如供如来色身塔庙然,饰以狮子庄严宝幢。天人见已,皆大欢喜,普为我法护佑,心不净者,即得清净;已清净者更复增上,使众多有情广积善根,後享善果。」
(此应为对冈巴法师之授记)。按,冈巴法师五岁时即谒见大师,後来承事大师,绍继大师法统,功绩甚伟也。
经文中又云:
「阿难!其时多有比丘,不持戒律,生活放逸,任咨享用,不求出离,律仪全夫,多行罪业,喜爱尘嚣及散乱法,不乐静处,舍离戒守,在家出家混杂一庭,远离三宝,毫无恭敬。如是矫行比丘,甚多出现。而彼精进比丘,乐寂处者,特正念者,习禅定者,具智慧者,心专一者,乐善法者, 薄贪欲者,心知足者,乞食为活者,住圣种性者,多闻积学者,其时甚少出现於世……」
以上经文所说是授记清净与不清净之比丘眷属将同时(在大师宏化时)出现於世。
经中又云:
「彼比丘医生者,於诸眷属不生丝毫怨恚之心,其人诸根无衰,具深信心及最胜信。著袈裟衣,於一切戒律持守无缺[64],长养善根。於菩萨所行广大种种善根皆积聚之。其人临命终时即往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生於阿弥陀如来极乐刹土。(最复)当於世间界一切功德庄严世间成佛,名无垢(光)如来。阿难!此比丘医生者,当於我法作广大宏扬。阿难,汝莫忧恼,莫兴嗟叹!阿难,(彼比丘医生者)当广宏传我清净行,常为人天之所怀念。」
经文又云:
「於菩提道场之北方,雪山地区,马哈罗赫打河之畔,山峦稠林之区,有名人比丘医生者出世,其徒众眷属净与不净交相杂处,其数不少於五百,俱共受用如来之智……」
许多经中和续部中都有这样的授记,因此这是一件无疑惑和离诤论的事,是令人可以生起决定信心和把握的。
再者,在这许多的经典和续部中,都记载著有很多很广的传记,此处只能简略的说这一点点了。
关於冈波巴大师的传记有广、中、略三种;还有四侍从四法;仲卡仁波且所广集之资料总编,杜增之诸笔记,以及卡却网波所著之广传等。我是根据上列诸资料及经中之授记,以极恭敬何仰慕之情怀来写此传的。
清月丽花佛长子, 昔为月光童子身,
降生雪国冈波巴, 敬礼无垢光佛前,
多生多劫摄受我, 我虽慧薄禅定劣,
於师传记向往故, 恭撰此传如意鬘,
法幢高竖作庄严, 三宝悲力愿成办。
一切众生眼甘露, 愿尽未来无涸竭,
愿我一切时与处, 能与师尊不相离,
努力寻求大乐位, 趋入顿比瑜伽道,
於刹那间救度尽, 无量众生(入菩提)。
以上所述为法王具德冈波巴之传记。其名为天下普闻如意解脱庄严宝。
此为在大师亲侄之前(学法)之法师索郎楞珠、打哦匠错、巴宋波(福德自成月光幢德善)於新打巴山所撰,时为佛陀涅磐後二千三百九十八年,铁龙之岁,距依怙(大师)降生时为四首四十二年,涅磐时为三百六十七年。
愿日授博承教法增长光大。
—修传派弟子张澄基於一九八二年五月译於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1] 原文为冈波巴大师全集之30页A面,作“现世之传记”,30页以
前则为经中所出有关月光童子等之授记,因此等经中之记载授记
皆非大师现世之事迹,故从略。
[2] 藏语“仁波且”为宝贝之义。
[3] 此与密勒传中之记敝大师为长子似有不符,但罔其父有二妻故可
能此说为按大排行而计算者。
[4] 此二者,不知何指,可能为密乘之事相及仪轨法。
[5] 藏文书中常常省略句中之主词,所以此处之尊者,不知是指密勒
日巴抑冈波巴,就故事来看似为冈波巴。
[6] 以天灵盖作杯盛饮料,乃密乘之传统。
[7] 此表示不再去密勒处求法,足见其时,格西学者派之佛法传统与
密乘喻伽行者之佛法传统已发生相当明显之矛盾冲突矣。
[8] 此处“上师”不知是指密勒日巴,抑指格西,大概是指密勒尊
者。
[9] 藏文Khrid乃引导之义,指学人在得权顶後,上师予以详细的讲
授法诀之修法。
[10]此处“心脏”为藏文之sNyin。
[11]这一段评嘎当派法的话,可惜不够详尽,所以今天我们毕竟未能
确切分别嘎当派与嘎居派在法诀上之不同究在何处。
[12]此歌大简略,可能被著者删减不少,密勒歌集中言详梦之歌,远
较此歌详细、生动,读者可参读。
[13]此处密勒所标示之所谓四点空性差误,其中之三点似皆为般若之
一般通则,吾人对空性之了解亦以此三点为重要,密勒此处言此
四点为差误者,乃对极高度之修士,如冈波巴而言,下面密师立
刻又声明此四点空性对初学人亦有利益,所以不能算是错误,对
初修人来讲且极为根本之般若见地·密师此处高唱·直指人
心”,当下直契本源之道,与禅宗相似,禅师们有时亦说“直
指”、“顿入”、“向上着”等尤胜过一般般若见也,此就最上
乘义而说,读者幸勿误会。
[14]藏文gNyug Mahi Shes Pa ,此处译作”本有的觉心”
Tha.Ma1. Shes.Pa,则译为平常心。
[15]那结者医生也。
[16]乞食乃一十分辛苦之事,远不及有固定的庙产或施主支持来得安
稳舒适。但乞食为佛所制定之规范,乃佛教修行人所奉持之生活
形式,乞食之益处是能制贪、制执,防止人事纠缠是非,身心较
解脱也。
[17]藏文gTum. Mo旧译拙火,乃猛烈火的意思,不知为何译为拙火,
虽应改为猛烈火,兹从古不更。
[18]此句与歌集中所载文句不同,此处说是“对面虚空中”现此境
象,而歌集中则只说是境象(sNan, Wa)而未言“对面虚空”。
此句有Tham, hGag. Nam.hGag字样亦不知其确义,歌集531页
中,我译成“每一观音皆坐於一月轮垫之中央”,可能有错误。
歌集中之”每个顶上皆有一月轮”虽可释为上面之观音坐於下面
观音头顶月轮之上,但其著重点在顶间明点增盛,所以有…
《冈波巴大师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