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帝洛巴尊者傳▪P10

  ..續本文上一頁[補述說明]

  屠夫割斷動物的喉嚨令其致死,然後再取出動物的內髒,剝皮,燒去毛發,再烹煮成爲食物。咽喉是全身生命管道的樞紐,若他要切,切斷貪嗔癡的生命管道,要比切斷動物的喉管來得好,我執是叁毒之根,必須要切斷。

  動物死後,內髒會被取出,神識自然會離開身體。若必須要清除些什麼,那麼最好將心氣無分的神識由中脈出口清除到淨土去。帝洛巴隨後給他遷識的教法(頗瓦法)。

  若必須烘烤什麼,最好用拙火燒盡一切物質的不淨,正如世界末日的大火一樣,那時太陽將比現在的強度強上七倍,會將一切都熔化了。帝洛巴教予他拙火教授。

  若要喂食,就應該以任一刹那的自明智慧、自然當下的甘露,來滋養證悟之子、內在的佛性,他應用此“鮮嫩的肉”來真正滋養,直到各方面都發展完全爲止。屠夫接受了關于超越“毀壞的行爲”和“被毀壞的事物”及許多教法,後來成爲斯裏蘭卡的一位成就者。

  【使一位不信因果的人生起正信】

  一般來說,沒能深思完整真理的哲學家,不是落入永恒論就是落入斷滅論。

  很多哲學家以某方面言之,都是永恒論的信徒。和這故事有關的是一元論和多神教的信衆,他們相信這世界是由一位或多位神祗所創造的,要獲得究竟的快樂就要爲神服務。服侍神的方式主要是獻供,希望神能賜恩,讓崇拜他的人得到精神上的成就,同時也害怕因爲自己沒有遵守教規,諸神會憤怒。永恒論者相信他們的神永遠住在究竟境界。

  簡言之,永恒論者對一切事物真實的內在狀況相當無知。真正的究竟是無二元的覺性,超越了知見和持知見的人。永恒論者將主、客觀的經驗,歸于外界有力量而且永恒的神,而非自心的對立造作,他們的想法傾向于“真實的”“堅固的”。

  斷滅論的追尋者有許多種,包括唯物論者、懷疑論者和無神論者等,他們認爲事物的發生純粹是物質上的原因,不相信因果律所謂長時間、心物相關的理論。在他們眼中沒有一件事物是因其他的事物而發生的,每件事都是如此自行生滅。

  有位斷滅論的老師久聞帝洛巴大名,因爲帝洛巴是當時最偉大的佛教導師,這人對帝洛巴的名聲感到嫉妒,他開始想:“如果我能擊敗他,就跟擊敗所有佛教徒一樣。帝洛巴的所有弟子就都成爲我的弟子。很快地,每個人都會來找我,聽我敘述我是如何達到比帝洛巴更鋒利的智慧境界,那多光榮啊!”因爲這份野心,終于趨使他邀請帝洛巴來討論佛教教義。

  帝洛巴如願應邀前來。

  哲學家說:“我對因果一點也不相信,事物之所以如此,很簡單,就是自然啊!太陽東升,水向下流,豌豆是圓的,刺是尖的,身體和心靈是自行、自然發生的,就是這麼自然!”

  帝洛巴還來不及講話便爆笑出來,笑得非常狂野、非常大聲,顯示他對這段話感到有多荒謬。

  “你不同意嗎?”哲學家問。

  “當然不同意。”帝洛巴說。

  “那麼你能證明有因果嗎?”

  “沒問題。”

  由于帝洛巴的加持使哲學家開了次大眼界,現在他能看見遠遠近近一切衆生,天道、龍道、鬼神道等等。他對天神豪華而舒適的生活深感震撼,天神是如此地喜悅,使他不由深深受到吸引;當看到地獄那可怕的痛苦時,整個人又毛骨悚然,心中感到萬分害怕!由于親眼見到法界衆生的種種現狀,這幾乎令他瘋狂。在顯相的宇宙全景前,他感到無助、惶恐,便向帝洛巴求助,帝洛巴便給予他一首金剛歌的教授。

  “經由造作惡行,

  地獄顯現在自心中,

  沒人想去地獄,但卻無力回避;

  經由造作善行,

  就能體驗天神之樂,

  天道有非常美妙的生活,

  但凡人可能不具生天之因。

  的確!

  日出和尖長花刺等物體

  並非某神所創,

  它們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補述說明]

  業力的意思就是行動。惡行是指以負面的方式限製心靈行動,這形成兩種傷害:一是因果不爽,惡果在適當因緣下終須自嘗;二是造惡會加強再去造惡的傾向。在帝洛巴的歌中,以“造作惡行”來诠釋造惡將帶來痛苦和更多惡行。惡行深入潛意識,影響心的力量如此強大,經過一段時間後,心就會體驗到地獄中的景象及感受,地獄並非是一個外在的處所,而是存于心中的幻相。人們可能不想忍受如此漫長而劇烈的痛苦,但卻無力抗拒,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要有導致這種主觀感受的因緣存在,那麼它一定會出現,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去規避或改變。

  我們可以將業力造成的苦和樂,根據發生時間的不同分爲四類:

  1、果報在一生中成熟:這是由于動機、行爲或行爲的對象力量非常強大,促使因和果在同一世發生。

  2、果報在下一生發生:這是由于今生中一些較有力量的行爲所導致,果報將會在下一世發生。

  3、在不確定時間發生的果報:善惡相混的行爲,如大惡之後又造了一些善行。善果可能比惡果先成熟。

  4、不必親自承受的果報:由于使用對治法,有些業力諸如病障等,能籍由一些特別設計來清淨惡業的善巧修行法,而得以完全或部分地清除。若是沒有這些善巧方便,造業者就一定要承受果報。

  並沒有外在的誰在做判斷,施予處罰。心本身內在的作用,既能生出果報也能因合適的對治法而修改。當然,潛意識不是我們能直接看清楚,像是目錄那樣的東西,什麼業已消去了、什麼業還存在,並不永遠那麼明顯。

  行善能得到出生高貴、體驗天道快樂的果報,當業力不足以産生如此奢華享受的生活時(像是沒有投生天道的正因等),那麼要投生到天道就根本不可能,不論這個人有多想要,也不論他知道天道有多快樂或對天道有多執著,都不可能。光憑願望是不足以創造出一個結果的。

  若認爲天堂是非常好的地方而真的想生在那裏,就必須培養生天的因,否則就會一直處于較差的輪回道中,如同病人沒有醫生又沒有藥物,雖然心裏想痊愈,但由于缺乏必須的藥品,只好被迫繼續生病下去,很明顯地,對那些想得到某些結果卻不知道如何著手的人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一個能指引迷津的人,然後實際上去做才行。

  我們所經曆的業果,是過去行爲設定了自心所表現出來的結果,就像鏡中影像即爲鏡前物體反射所造成的自然結果,若臉很醜,則不論心裏是多麼希望在鏡中能看到美麗的容貌,也必然只能見到一張醜臉,不在鏡前的物體是絕對沒有辦法在鏡中反應出影像的。關于業力,惡業若未能及時對治,就必然要承受其苦果;若能正確地對治,那麼就能修改原來本應親曆的苦果。

  哲學家說日出和尖長花刺並非誰所創,這點沒錯。沒有一個創世主(像上帝、龍王或其他等)創造一切,萬物會發生,都是由于特定的因緣狀況配合才能達到,以主觀經驗的角度來說,是我們創造了這些,也是我們體驗這些。

  (補述畢)

  哲學家非常驚惶地和帝洛巴說:“拜托!拜托!請您做些什麼事讓我能免于將來受到地獄之苦,並投生到天道中!”

  帝洛巴笑了,同樣笑得非常大聲而且狂野,他看著哲學家--這個因深陷于恐懼和絕望之中,眼睛幾乎脹到要從頭上跳出來的人。帝洛巴進一步給他教導:

  “地獄的痛苦並非永恒,

  天堂的快樂也只是短暫的,

  短暫及不全乃智慧的寫照;

  若生起執著,就要到墳場去;

  若陷入沮喪,就高舉勝利旗幟!

  我既無解釋也沒顯示什麼,

  了解法界體性,你就能擁有法身國度!”

  [補述說明]

  地獄之苦並非永恒,因爲只有當創造地獄的因緣具足時,地獄才能顯現並持續下去。由于哲學家主觀的錯誤概念及不成熟的了解,致使他仍未能明白地獄的經驗,不過是由強大負向心靈製約所成的主觀感受,反誤以爲地獄是真實且無窮盡的。他所見到的天道之樂,也同樣是因行善所感得的短暫過程而已。

  哲學家的智慧非常淺薄不定,他的看法在幾分鍾內就戲劇化地改變了。由于胸中的一些短視見解,令他驟下結論,而這些結論只部分地反應出真理,剛開始他相信沒有因果存在,所以自負地想擊敗帝洛巴,現在因恐懼反而祈求帝洛巴幫忙製造快樂之因,他執著于天道的果報又對地獄深感害怕。

  若貪執生起就應到墳場去,在那裏思維屍體的由來及其生平故事以及造成此生結果的因,如此能直接且認真地了解業力。貪欲會帶來令人不想接受的果報,若因而陷入沮喪,對痛苦非常怖畏,那就必須對因果生起信心及勇氣,了解痛苦並無法永遠持續,痛苦一結束就是快樂了,他必須要高舉決定信心的勝利旗幟。

  爲了幫他舉起勝利之旗,帝洛巴給予苦樂交換(藏語“洞連”)的教導,行者要學習欣賞痛苦,將痛苦視爲發展悲心與強化心靈的珍貴機會,這種非常有力量的修行方法,能將一丁點的痛苦轉爲非常喜悅之因,小的東西也能夠變得很有力量,就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燒滅毒藥、可殺滅敵軍。

  帝洛巴既沒有解釋也沒有顯示什麼,到目前爲止,他還不需要教導或點出什麼東西,生平第一次哲學家用自己的眼睛,看到其他世間的生活狀況,若能更進一步了解這些新景象之根本爲何,換句話說,即了解看的人和被看之物兩者的體性,那麼就能擁有法身國度,他曾想占有帝洛巴的名聲和弟子等,但若了解衆生同具的法身本性,就能真正得到帝洛巴的一切。

  (補述畢)

  帝洛巴繼續教導哲學家(他最後終獲珍貴的體驗與深奧見地),在相對方面:一切事物都遵守因果律,毫無錯謬難以思議,沒有遺漏或欺瞞的可能;在絕對方面:因果是不存在的。

  經此教化後的哲學家,成爲孟買附近高貴山地區的大成就者,名爲達拉菩提(高貴山正是埋龍樹菩薩頭和身體的地方),據說業力清淨的人仍能在那裏遇到長生的達拉菩提,龍樹菩薩的故事有很多層的含義,以下的敘述只略爲加以闡明。龍樹菩薩時代,有個人爲了一己私利想謀殺龍樹菩薩,但試了很多方法都失敗了,因爲龍樹是非常清淨的大成就者,幾乎無法被殺死,龍樹非常清楚這件事…

《帝洛巴尊者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