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那洛巴尊者傳▪P5

  ..續本文上一頁複活的人爲庫素魯巴。“庫素魯”實際上是指放棄了一切工作,經常到山中閉關的人。

  (2) 開顯滿願寶

  透過對象征之物的了解,開顯以滿願寶爲解脫道,這包括兩種方法:

  A、 在見到象征物的當下即明白其意,此法適用于堪能頓悟之人B、 領悟象征物暗指的四種確定、其義理,並令真實修谛昭然顯現,此法適用于

  漸修成佛之人

  A、 在見到象征物的當下即明白其意

  一回,帝洛巴坐著開示毗盧遮那比叁菩提密續時,阿哈雅吉帝就上前去,雙手合十、繞禮上師、獻曼達,跪在地上而祈請:“上師!慈悲教導我吧!”帝洛巴應他之請,連續十叁天給他看了十叁件象征物。

  首先,帝洛巴說:“要接受教法就要先具備確信心,所以呢!去拿一些仍在發亮的余灰以及一匹棉布過來。”那洛巴依言而行,帝洛巴就把布平攤在地面上,四角用釘子釘好。他叫那洛巴拉著一端,自己則在另一端點火。整塊布都燒光了,但余灰中仍保留經線紗與緯線紗的痕迹。盡管圖樣還在,卻已失去布料的作用了。

  帝洛巴問那洛巴:“你了解這意思嗎?”

  那洛巴回答:“我了解到,上師明利的解悟與教法就如同火一樣,燒去了棉布一般徒弟情緒的波瀾。因此,執著實存外物的信仰就被摧毀了,既然這種執實謬見已無作用,也就不會再落入世俗之中了。”他並作了這首歌來表達自己的悟解:

  “我受灌頂具意及目的,

  此火吞噬我之串習所成思維棉布匹,

  盡管灰中存圖案,

  棉布不複堪使用,

  幻影之身亦如是,

  顯現之時難摸取。”

  帝洛巴不置一詞。

  那洛巴再度繞禮帝洛巴,雙手合十,請求教法。

  這次,帝洛巴給他看一顆透明的水晶。

  那洛巴說,他了解這是指弟子的心靈必須住于純淨的誓約中,而能不受錯謬與欺騙所影響。

  帝洛巴又叫那洛巴拿一個糾纏的線球來,將它解開。那洛巴依言而行,帝洛巴就只是把線球丟開,走了出去。

  那洛巴大聲說道:“我領悟到將心束縛的輪回之網、八風之結,必須加以抛棄,令它安住在真實本性中。”

  帝洛巴將一塊稀有的寶石放在他頭上。

  “我領悟到創造輪回與涅磐的珍寶就是上師,我們必須恒觀上師已與己頂髻不可分離。”

  接著帝洛巴看著珍寶。

  “我領悟到要即生親見實相,就要成就最高的大手印悟境,以不動搖的虔誠爲眼,上師一切行爲,都是至高無上的美德。”

  帝洛巴又將一個容器中裝滿純淨的冷水,要那洛巴喝下去。

  “我領悟到自他煩惱的起伏熱浪,因爲教法冰涼的甘露而得舒解。”

  帝洛巴將水倒滿了幾個容器,又將這幾個容器中的水倒在另一個容器中,然後由這個容器中倒水裝滿許多其他的容器。

  “我領悟到裝滿和再充滿的過程,是指同一個價值顯現于許多形相中,諸多形相只有一個價值(一味)。”

  帝洛巴展示一個代表萬物起源的叁角形。

  “我領悟到這象征著作爲叁解脫門(空觀、無偏、無相)的全部實相,從來就沒有起源。”

  帝洛巴繪出由點組合而成的圖畫(明點)。

  “我領悟到這象征著一切事物,都源于法身創造性的潛能。”

  帝洛巴手摸胸膛,點了點頭。

  “我領悟到這象征著法身創造性的潛能,就只是潛能而已。”

  帝洛巴指著一條自己解開纏繞身軀的蛇。

  “我領悟到這象征著輪回自我解脫。”

  帝洛巴佯裝啞巴。

  “我領悟到直觀的明晰悟境體驗,是無法訴諸言語的。”

  最後,帝洛巴給他看一個水果。

  “我領悟到當自身豐沛的果實成熟時,利他之行就能成就。以上是我對各象征的了解。”

  當十叁件象征物都指示出來,他請示帝洛巴,自己的解悟如何?帝洛巴就唱了這首關于直觀明晰體悟的偉大之歌,其中也包含如何以象征物爲道,趨向成熟解脫之道:

  “我帝洛巴微笑而說道,

  谛聽汝此無暇妙法器,

  教法熾然燒灼如紅炭,

  煩惱起伏即同棉布匹。

  真實自性純淨似水晶,

  解脫八重惡結之糾纏,

  以不變異信心慈愛眼,

  谛觀上師真實如意寶,

  飲取教法純淨妙甘露,

  各器所盛水性無分別,

  生起同于無生理歸一,

  法身本爲變化境所依,

  手指所指乃對其本性,

  如蛇自解、輪回自解脫。

  無言乃因體驗不可說,

  果實象征自他實相明。

  汝已知悉諸等暗喻理,

  具此確信成熟所當熟,

  空行密邦、密集真言中,

  谛觀心境直至圓熟境。”

  B、 領悟象征物暗指的四種確定、其義理,並令真實修谛昭然顯現

  對漸修成佛之人而言,透過對象征物的了解而産生的真正心靈進境,能夠根據一般的密集真言密續過程,而給予成熟確定的力量。

  因此帝洛巴說:

  “透過“瓶灌頂”,了解一切顯現都是心和本尊,你就已了解到顯現即同魔咒。

  透過“秘密灌頂”,了解心只不過是意識活動,其本身空無一物。

  透過“妙觀察智慧灌頂”,了解空即是樂。

  透過“第四灌頂”,了解樂是無法驅散的。然後探尋這些的合一性。”

  那洛巴問:“透過自己黑暗無明之眼,我如何能看見呢?”

  尊貴的帝洛巴答:

  “看而無意去看,

  從不可見的心中谛觀無法捕捉爲實之物,

  視而不見,即是遍汝身中之自在解脫。”

  于是那洛巴不作意地作觀,視而無所見,于一刹那間頓住于無須解脫之境,而獲解脫自在。

  他祈禱著:

  “我依止上師之船、珍貴的心意寶,

  必定能自輪回苦海中解脫。

  此法教導趨向解脫之道,即是大樂。”

  而帝洛巴卻說道:

  “你似乎仍受了解實相即大樂的上師所傳之法所吸引,

  對于大樂境中明了實相奧義即大樂的上師所傳之法,

  因追求、愛慕、煩惱未能頓息,

  既勿追求于此,

  亦勿追求其反面。”

  (3) 曆經苦行而達解脫

  本章描述那洛巴解脫道上的經驗,他獻身于刻苦的精神修持而産生這些成果。這裏分四部分:

  A、爲獲完全教法、令自心調柔于師教,所行的十二大苦行

  B、依帝洛巴指示,修持離言絕慮之道

  C、領悟同時俱起之義,亦即發展出究竟認識衍生輪回涅磐二者之覺的教法

  D、由定力徹達慈悲,以超越一切企圖之大悲行持利益衆生,完成受囑之使命

  A、 爲獲完全教法、令自心調柔于師教,所行的十二大苦行

  1、 一般滿願寶

  帝洛巴坐著不動一年,僵如木塊,好比已失去了運動的力量。他靜默不語,猶如失去說話能力,並且安住無串習造作思慮之境,猶如心已失去敏銳之性。

  那洛巴以恰當的姿勢,合掌繞行並祈禱*4。

  有一次帝洛巴轉過頭去,盯著他看。那洛巴就上前請求教法。

  于是他說:“想要教法的話,就跟我來!”

  帝洛巴爬到了一座叁層中國式屋頂的廟宇上最高的位置,跨坐于一只鳥像的翅膀上,然後說:“要是我有弟子的話,他一定會從這裏跳下去!”

  那洛巴想,上師現在必然是對他而講的,所以毫不猶豫地縱身一跳,跳下去後,重重摔在地上,全身疼痛難以忍受,兀直地橫癱在那兒,有如死屍。

  帝洛巴問:“你怎麼啦?”

  那洛巴說:“這個由前世業力造化而成的肉體,像蘆葦一樣地碎裂了,已瀕臨死亡之境。”

  帝洛巴遂說道:

  “那洛巴!

  汝此泥土所成身,

  信“我”之故應破碎,

  思維滿願寶法義,

  佛陀空行秘密邦。”

  他以手撫摸那洛巴,那洛巴就恢複了完好如初的身體。

  然後帝洛巴便開示一般滿願寶之教法,這是帝洛巴從邬金淨界智慧金剛處親受的法要,內容則是關于了悟金剛瑜伽母的修持法,包括以象征性語言所表達的程序,“國王”代表不變、常在的實相,“叁位宰相”代表實行的部分,“臣衆”代表修行的場合。

  此教法中,前行法是以“叁位宰相”爲實踐,叁位宰相分別是指:

  ·淨化惡業的染汙或修金剛薩(土垂)禅定及持咒。

  ·圓滿必備要件並和上師結合。

  ·修持成熟堪能靜慮。

  正行法是以“國王”爲不變實相,此乃名爲“一般如意寶”的生起次第教法。

  生起次第透過四種生起的行爲,淨化叁有投生的四種門路(卵、胎、濕、化)。淨化的方式包括了:

  ·以五直觀了悟淨化胎生

  ·以特定的持誦淨化卵生

  ·以叁重善巧淨化濕化生

  ·以瞬間完整的審視淨化化生

  生起次第的目標,就是以適當的方便清淨生有、死有及中有的現象。娴于此法的人,自能生起佛慢,自視爲六十二位勇父空行之主、現黑魯嘎相的叁昧耶薩(土垂)。其身呈深藍色,具四面十六臂,與明妃交抱。右腳伸直,左腳微屈,面現九種心態,穿著寒林八飾,莊嚴受用齊備。他站于日輪蓮花座上,腳踏大梵天王與王後。

  此蓮花日輪寶座位于方形宮殿的大樂中心點,宮殿有四個拱門,具種種莊嚴;殿內爲真實自性之焦點,殿外火焰與屍陀林圍繞。

  當父母尊身上莊嚴齊備時,就能淨化“生有”,熟于此道之人會感受到本尊真實的加持。

  召請智慧尊降臨,封印、禮敬、贊歎與持誦本尊咒,即可淨化“中有”。

  當行者心中放光,情器世界消融入己身,直到最後“那打”亦化爲明光,長時安住此境,即得淨化“死有”。

  觀想本尊由燦爛光中顯現,本身並無實體。于此具足堅固佛慢,就視爲生起次第覺受的真正征相。

  修行圓滿次第以淨化生有、死有、中有的要點在于將脈、氣、明點化爲光明。

  行者生起拙火,高度覺性得以開展,氣成爲金剛誦(嗡阿轟)的震動,心智于種種意識活動領域自發地開顯,即可淨化“生有”。

  由禅定力之故,任何消散均無實體,氣進入、停留及消融于中脈,化成空性明光,四境現前。此法即淨化“死有”。

  心氣不二,爲燦爛明光,別于凡俗身心五蘊,于是即淨化“中有”。此時生起本尊,居越量宮中,具足明光珍飾莊嚴。

  立即而清晰地體驗拙火生起與高度覺性的展現,就是圓滿次第真正的精華。

  透過淨化生有、死有、中有的生起、圓…

《那洛巴尊者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蓮師二十五弟子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