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便或臺階之義。這是應當了知的。但是,正如文殊怙主薩班所講:
“論著錯無錯,
終生常議事,
于析其正誤,
謂厭是自過。”
是不應當成爲愚夫隨波逐流和群狗隨吠而跟奔之喻的。對于不同宗派的論著之義也應當以精細的正理來探討分析,所依據的經文契合于何處、其意趣如何解釋的方法、是否達到全如意趣、能立的正理是否成爲正確的情形等皆應不沾偏袒之垢地再再觀察,分辨善說與惡說的差別。《經藏》中講道:
“一切比丘或智者,
猶如鍛煉磨黃金,
應善思擇吾之說,
非爲敬尊是所取。”
無匹的大覺沃①講道:
“安立龍樹規二谛,
此于金王心中立,
雖爲今世士夫信,
亦當善擇是所取,
非唯信仰與敬募。”
《叁寶語加行論》中講道:
“若僅以一正承諾,
獲得定解然于疑,
不以破立量力斷,
故如泥中所釘橛。”
即加此所言。此外,大善知識喜饒嘉措大師②講道:“正法者,
① 大覺沃:阿底峽的敬稱,意爲大尊者(982--1054)。出生于東印度薩霍爾王室,曾任那爛陀寺和超岩寺上座。吐蕃王室後裔降秋殷重禮聘,于1042年自尼泊爾來西藏傳法收徒。他攝顯密兩宗的關要,合爲修行次第,著有<菩提道炬論)等論著二十多種,對藏傳佛教
後宏期起過重大作用,成爲噶當派的祖師。此外,還著有(醫頭術)等醫學著作多種傳世。他所傳的醫學八部,對于西藏醫學流派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他在阿裏居住叁年,衛藏九年,卒于聶塘。終年七十叁歲。因其一生對古代與我國藏傳佛教文化交流有重大的貢獻,故藏族尊之爲“大覺沃”,意爲大尊者。
② 喜饒嘉措:意爲智慧海。1883年出生于青海省循化縣道帏鄉起臺溝賀莊。法號全稱是喜饒嘉措·堅華傑貝羅垢,意爲智慧海·文殊菩薩喜悅智慧。八歲在循化古雷寺出家學經。十六歲負籍到拉蔔楞寺遊學。1904年到拉薩,入哲蚌寺果莽經院深造。1915年考取拉薩叁大寺拉然巴格西學位。他潛心佛學研究,獲得了藏族文化曆史方面的
大量知識,在叁大寺擔任講學,成爲藏語系文化學術界的知名學者。1937年應國立中央、北平、清華、武漢、中山等五大學之聘,擔任藏族文化講座的講師。1939年返回青海,曾寫了《白法螺妙音》等文章,號召佛門僧徒團結起來,保種護教,抗日救國。1942年國民政府爲其頒以“輔教宣濟禅師”的名號。
1949年西甯解放後,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文教委員會主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北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和先後幾任青海省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任中國佛協會長,1956年任中國佛學院院長。喜饒嘉措大師是位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著名愛國者。國務院爲表彰大師的愛國行爲,特由周總理贈
給大師明代隆慶大銅鍾一口。大師還是一位友好使者,多次率團出國,訪問過許多國家,爲增進與這些國家人民和佛教徒的友誼作出重大貢獻。他著有《頌尊聖的香池》、《宗喀巴大師贊》等許多名著。他在佛學上的重大成就,不僅在西藏、青海,而且在國內佛教界和世界佛教界都有很大的影響。大師于1968年圓寂。終年八十五歲。
乃是成辦增上生①、決定勝②安樂之唯一方便。故當詳細觀察優劣與錯否後,無誤隨轉。現見因被立名爲似深非深、胡亂動聽之誇張言辭充耳,故而受騙上當,想望全不需要共道的修學等,現在就能一步虎躍于佛土的癡心者和緊閉雙目,以世俗的好惡持教派之偏見者甚多。此等皆爲腐敗,故我合十胸前,請君自愛勿誤。”這段公道正直賢者的如乳精的遺教,是應當持于一切公正宗論師之心中的。
文間偈頌
釋教高大無憂樹,
十萬無偏宗蓮開,
種種光華景意春,
盡除有苦最勝藥;
由多智者慧雪山,
十萬希有見河流,
百味差別雖各異,
法界海中體性同;
可歎少數偏愚士,
①增上生:現高、勝生,即人天善趣的圓滿福報。
②決定勝:定勝、永久安樂。指解脫位和一切種智位。
由搖妒蛇舌尖中,
偏私惡說毒氣噴,
持斷解脫命根行;
謗法業報雖無欺,
逞傲不畏受業報,
貪嗔癡浪所遍覆,
末劫惡人性難伏;
無愛子①舉釋教地,
不沈五濁②海遊戲,
公正智者以細理,
觀察即是佛密意;
各種化機趣與願,
變成優劣萬喉笛,
頓具七音③德雖弱,
成欲脫耳甘露藏;
偏頗汙淨一新月,
公正空中起聖舞,
白光萬屑灑十方④,
無偏釋教須彌嚴。
① 無愛子;遍入天的異名。
② 五濁:五渣、五渾,即壽濁、煩惱濁、衆生濁、劫濁和見濁。
③ 七音:歌音七晶。古印度流行的六十四技藝之一類。謂六合、仙曲、繞地、中令、五合、奮志和近聞等七品歌唱的聲樂。六合聲如孔雀,所以表驚奇;仙曲聲如黃牛,所以表神異;繞地聲如山羊,所以表慈愛;中令聲如鳴雁,所以表豪強;五合聲如杜鵑,所以表歡娛;奮志如駿馬,所以表戰陣;近聞聲如巨象,所以表親和。
④ 十方:東、南、西、北及其四隅,以及上、下,共爲十方。
第二章 別說吉祥無匹日沃噶丹派之無垢宗規的建立
于此雪域之境,諸學識淵博、得成就的先師聖人已充分解說了宗派的建立。現在,別就其中成爲上品的、殊勝的、最勝的和極頂的持金黃色頂冠派之無垢宗規的建立,加以解說。此中分叁。第一節、噶丹派教主夏·宗喀巴·洛桑紮巴出世後,爲佛教做事業的情況。第二節、諸持教法嗣弘揚宗喀巴大師無垢正宗的情況。第叁節、正說吉祥無匹日沃噶丹派無垢宗規的立論。
第一節 噶丹派教主夏·宗喀巴·洛桑紮巴出世後爲佛教做事業的
情況
一、受生爲圓滿種性的情況
(一)最初如何發心願成最勝菩提的情況
我等的無上導師、叁界法王夏·宗喀巴·洛桑紮巴,在了義中與怙主文殊菩薩無別。故如(健行叁摩地經)中所講:“此複,早從無量大劫之前,在世界稱做平等時,如來成等正覺爲龍之最勝種姓的體性,圓滿究竟了轉*輪等佛之事業。”以及如《聖寶聚經》中授記所講:“早在超過所有恒河沙數七倍之大劫時,世界稱做大種善妙。聖者妙音在轉輪王①名爲虛空時,于如來天雷音王前發起願成最勝菩提之心,于未來世界稱做無塵積中,將成佛爲普見如來。”如此所講,學習菩薩行,于無生法獲得法忍後,又過了六十四條恒河的所有沙數之劫,從此以後,雖然圓滿了如來十力②,但是,行相仍取菩薩之狀,于一切佛前表現出守持甚深語密的上首弟子之情等。這種任何有學無學的行相展示,即如經中所講:
“有時降生于他土亦示菩薩行相師汝身,此勝莊嚴此他世皆成衆生遍智亦難诠。”即是說,從無量大劫之前,雖然已成等正覺,但是,爲了隨應化機之緣,有時是重新發願之情,有時是學習正行之情,有的是成佛之情,有的是轉*輪,有的是帝釋與梵夫之色,以及是在家菩薩和出家菩薩等所變化的種種莊嚴如水中月與影像一樣,直至輪回未盡,所做的一切示現,皆超出想象,難以言表。繼而,在不了義化機的心目中,則是于若幹人壽中至尊文殊親任妙乘善知識,完滿教學菩薩一切廣大行的情形。此亦如克珠·唐吉欽巴③所講:
“師于衆多人壽前,
已成文殊上首子,
① 轉輪王:轉輪聖王,略作輪王。佛書說,人壽自無量歲至八萬歲中,分別有金、銀、銅、鐵四輪王出世,征服四大部洲的一切衆生。
② 如來十力:即佛的十種智力。見第2頁注①。
③ 克珠·唐吉欽巴:意爲賢哲一切智。本名格勒貝桑(賢成善)(1385—1438)。宗喀巴大師的大弟子之一。他先從薩遵派出家,後谒見宗喀巴大師,遂轉依宗喀巴大師。曾繼傑曹傑後,任第叁代噶丹赤巴,後被追認爲第一世班禅額爾德尼。
統治持、才、定、通、變①,
慧眼遍見一切法。”
此外,關于如何發心的情況,如克珠·唐吉欽巴所講:
“一日如來自在頂,
于衆眷中宣妙乘,
文殊菩薩並海眷,
親臨于彼大集會。”
即是說,昔往名爲如來自在頂佛應化世間,在廣如大海的眷衆中廣轉金剛乘*輪時,即此達尼欽布②已成至尊文殊菩薩的上首弟子。彼時至尊文殊菩薩及諸眷衆來臨于彼,住于大轉金剛乘*輪之集會中。當由薄伽梵自在頂佛之語——梵音發出“任何菩薩,凡能于諸淨與不淨之無量刹土中不惜翻身喪命,弘揚甚深中觀見相屬之金剛乘妙道者,彼便成爲諸菩薩廣大行
海中之最高者、殊勝者和最勝者。”的獅子吼聲時,那位與達尼欽布心性同一的菩薩,勇氣極盛,速從眷衆中站起,以無畏之聲講道:“從今起,我將不惜翻身喪命,于無數不淨刹土中弘揚甚深中觀見相屬的金剛乘妙道。”即以加來自在頂佛等十方佛與佛子爲證,當面發誓,發出了真言之聲。彼時,如來自在頂佛等十方諸佛安慰道:“善哉,汝爲大勇菩薩。”從此以後,于一切佛土中,這位達尼欽布之名便共許爲大勇。
① 持、才、定、通、變:持即總持。受持所聞法義不忘爲總持;才即辨才,宣講法義無窮無礙爲辯才;定即禅定、等持;通即通慧、神通。佛書所說明白現見一切遠時、遠地、現前、不現前、極不現前等各種情況的一種神秘智力;變即神變。佛書說基礎內慧不現的非常身形爲神,現象外體引發的內心如意變化爲通。
② 達尼欽布;即宗喀巴大師。達尼欽布意爲大王、大聖、大主宰者。全稱就是法王大聖,是對宗喀巴大師的一種敬…
《藏傳佛教格魯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