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藏傳佛教噶舉派史略▪P14

  ..續本文上一頁中做事業最廣大者。

  [51] 四種近修:即生起次第近修四支,有修念、近修、修和大修。

  [52] 身語意的叁輪:指身語意叁業。

  [53] 蚌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境內。

  [54] 朱岡: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境內。

  二、鮑絨噶舉

  叁毒惡雲不接近,

  功德寶聚遍盈滿,

  妄念心風不能動,

  義傳藏海鮑絨巴。

   鮑絨噶舉由尊者無匹達布的弟子、自在聖人鮑絨巴•達瑪旺秋(盛自在)所傳出。達瑪旺秋,正于七覺士[1]中那個闡卡守護大自天者的後嗣、諸吐蕃法王的大臣,即闡卡缽闡布[2]貝吉雲丹的第十一代後裔譯師[3]時期——藏曆火羊年(公元1187年)出生在澎域的嘎哇域納,父名敦巴•瓊乃洛追,母名喬姆洛瓊瑪。他是叁子中的次子,起名崩甲(十萬救)。

   年8歲時從親教師噶哇,塔瑪森格. (大柱•盛獅子)和軌範師旺秋循努(自在童子)出家爲僧,賜法號爲達瑪旺秋。他從格西甲玉瓦和博多瓦[4]的弟子楚布隆巴聽受了噶當派的諸教法。此後被一瑜伽行者策勵,並因早已聞得(塔布)盛名,便于20歲上將桑傑貢巴(覺者禅師)帶爲助伴,去參拜尊者塔布大師,在一個初十供養處親見大師爲真正金剛持。

   他被安置在內室後,毫無厭倦地效以敬茶侍寢等的服侍。大師以瓶滿灌之狀地傳授了噶舉派的諸教法,他全不困難地同時心生證解,親見了至尊米拉等諸多殊勝觀象。大師講道:“彼乃洛紮瑪爾巴等師所加持的聖地,故當前往鮑絨[5]靜修。”言畢惠賜了帶蝶金碗、黃金和書籍等多物後,又授記說:“乃至我未死前,當奉以去往他刹土的心所不敢的求請。鮑絨,你應樂于此事。在33天中你我以父子而住。”于是他作了願上師不涅槃的祈禱並獻了曼劄。

   大師念起余所化爲重後,33天後便圓寂。直至靈塔未建成前,他都在奉以使師滿意的服侍。阿阇黎貢巴雖勸他繼續住下,但因有大師的授記,故說要去彼處。此後便于年28歲(藏曆木狗年,公元1214年)時去了強鮑絨雜德烏仁欽蚌巴(鮑絨聚寶石丘)靜修了七年。大部分時間都以叁摩地而正度時日。彼期間他演講了“噶舉派上師祈禱”等 29首大道情的法類,將世間諸鬼神安置于正法。此後他來到了康區,由本欽•益希賽(大士官•慧明)作承事,于交都查噶(交都白岩道場)安住;3年,收達貢等善知識甚多,培育了無量徒衆。

   總計,他去過康區叁次,修建了廊措寺和洛德寺。此後又去了齊瓦爾佛堂,施主達查瓦敬獻了生子與馬匹。當晚彼孩童住于寢帳旁,鮑絨師將手置其頭上後講道:“我以 (唵啊吽)咒爲你灌頂,你會成爲一個獲得成就饒益衆生者。”此孩童便是後來的帝師日巴[6]。

   此後他去了鮑絨,在查瑪(紅岩山)旁修建了經堂寺廟,示現無量道貌。大師達隆巴[7]來到雜隆地方,拜見了他,並亦多次進行了正法的研討。此後于藏曆土馬年(公元1258年)與去往囊熱途中的法主止貢巴[8]及其叁千隨從相遇,向法主聽受了發心與《大手印》的一些教授,他也向法主獻上了侄兒喜饒強秋(慧菩提)以及其他禮物,做了圓滿的供養。此後便于藏曆土羊年(公元1259年)二月初二子時諸多奇異征兆出現中圓寂。享年73歲。

  

   此師有許多希有的弟子,其中四大弟子是孜卓•旺秋森格(自在獅子)、查嘎•喬尊(尊者兄長)、大喇嘛洛巴(山南人)和敦巴•仁欽喇嘛(寶師)等四人;四近住弟子是查嘎•拉敦(神師)、貢巴•循努布紮(童稱)、奇聶•阿耶提婆(聖天)和拉傑•洛追(太醫智慧)等四人;五繼持法嗣者是日巴仁布欽(布衣行者寶)、喇嘛甯貢巴(甯氏阿練若)、喇嘛班傑(祥勝)、森格堅贊(獅幢)和溫布•喜饒強秋(侄兒•慧菩提)等五人。

   其主寺中建有奉住著胞弟覺尊•南喀堅贊(尊者虛空幢)的上師內所依高大的靈塔、能言的泥像和古老的堂殿等。覺尊•南喀堅贊任住持十年後,于藏曆土龍年(公元1268年)圓寂。此後是由旺秋堅贊(自在勝幢)、喜饒旺秋(智自在)、旺秋傑布(自在王)和循努喜饒(智童)等叔伯世代依次繼承了座主。

   他的所有繼承者中最優勝的,就是卓貢•帝師日巴。他的家族屬吠舍(商賈)種姓。他于藏曆木猴年(公元1224年)出生在當雪熱卓(今當雄縣境內),起名爲霍劄(霍爾名稱)。父名達察沃,母名迦查薩魯夫人。他在年13歲時與尊者鮑絨相遇。年15歲時從向仁布欽、桑結貢巴[9]和達隆塘巴等學習了許多教法與教授。年18歲時與止貢巴相遇,求得許多正法。他從13歲起就依止向與桑結貢巴達6年之久。年24歲時與從康區去往鮑絨的鮑絨大師相遇。

   年25歲時于親教師敦劄(師稱);軌範師達循(盛童)和坦蓋•門朗維賽(善信•願光)等座前出家爲僧,賜法號爲喜饒森格(智慧獅子)。他向親教師和軌範師學習了《毗奈耶》等的許多教法。于年 26歲藏曆土雞年(公元1249年)十月二十七日黃昏,在尊者鮑絨巴座前聽受了無比塔布噶舉的甚深教授,心中如實生起了《大手印》的證解。此後又參拜了止貢巴、喇嘛向和桑結貢巴,求得了灌頂、指導和許多教授。

   年34歲藏曆木兔年(公元1255年)七月十八日,在親教師塔瑪巴、軌範師庫茹巴、信仰師塔循和善信僧伽等前受了近圓戒。他被迎請到西夏王皇宮的祭供處,以正法滿足了西夏王。由于彼王最極敬信上師,故作了宏法的助伴,奉以帝師職位。

   他修建了色甘寺,叁年中收僧二千多人。他繼任了鮑絨寺法座;向蔡公塘寺的座主傳授了《大手印》等法的指導;在拉薩敬供了隆重的大願法會的供養;擴建發展了18處山間阿練若處;圓滿傳授了《大手印》和《六法》等無匹塔布噶舉派的深法教授;修建了包括18處山間禅院在內的鮑絨傳規的許多寺院和山中小廟;傳授了瑪爾巴傳出的《大手印》和《六法》的甚深指導,造就了許多現前《大手印》證悟的弟子,進行著教授傳統不中斷的事業。

   他對溫•益希賽(侄•智明)和朵桑(金剛賢)教導說:“你二人過去爲鮑絨寺圓滿成辦了供養,我甚喜。今後亦當成辦供養。”此後于年73歲藏曆火猴年(公元1296年)五月初一示現略有疾病之情,諸僧伽敬了茶、獻了供養。他接見了全體僧衆後,于當日傍晚圓寂。遺體火化後,留下了心髒、舌、眼以及印有勝樂輪父母和咒字 (吽旁)等相的舍利甚多。

   由格西•強秋喇嘛任堪布,圓滿修建了大佛像塔,如理開光,奉安于衆生及諸天的大靈塔內。此師有許多弟子,其中宏廣事業的上首弟子是庫噶哇(白帳師)和日噶哇(白布衣師)二人。從庫噶哇的再傳弟子以後,是朱倭熱卡的傳承,至今名叫囊欽巴[10],日噶哇的弟子是甲呂巴•降秋班哇(虹身•菩提祥),他的傳承名叫倉薩哇,即由此二法嗣廣行教法的承事。

   晚近其弟子出現了俄佐日巴、廊倉巴[11]、冬那日巴和強循巴等許多得成就者。其寺廟亦有強鮑絨禅院與諸山間小廟以及郊查禅堂、蓋納禅堂、吉達瓦寺和洛郊齊寺等。據聞在彼等寺院中自宗的引導風規與教法傳承仍未中斷。

  注釋:

  [1] 七覺士:又譯作七試人。公元八世紀吐蕃王赤松德贊時,爲觀察藏人能否出家守戒,命寂護試度吐蕃貴族青年出家,傳說共有七人。即:巴賽囊(益喜宇布)、巴赤協、毗盧遮那、甲哇卻央、昆•魯易旺布、瑪•仁欽喬和藏•勒珠。藏文史籍對七覺士有不同說法。

  [2] 缽闡布:吐蕃王赤松德贊和赤熱巴堅時,位在大臣之上的僧官。

  [3] 譯師:這裏是指毗盧遮那的後代。

  [4] 博多瓦:本名博多瓦•仁欽色(1031—1105)爲仲敦巴的最著名弟子之一。他所傳的噶當派的一支稱做教典派。他曾任熱振寺堪布,收門徒千余人。因他曾修建博多寺,故被稱爲博多瓦。

  [5] 鮑絨:在今後藏昂仁縣境內。

  [6] 帝師日巴:他可能曾任西夏的帝師,故有帝師之稱。鮑絨死後,由他繼承了法位。他爲優獎師德,曾建一座大銀塔,奉安在鮑絨寺中。

  [7] 達隆巴:達隆噶舉派創始人紮西班(1420—1210),是帕木竹巴的弟子。1180年建達隆寺,遂形成達隆噶舉。

  [8] 止貢巴:本名仁欽班(1143—1217),止貢噶舉創始人。他于公元1179年到墨竹工卡的止貢地方,將一小寺擴建爲著名的止貢梯寺,宏法傳承,所傳教派被稱爲止貢噶舉。

  [9] 桑結貢巴:本名桑結喬(1160—1229),噶當派仲敦巴的法嗣,納塘寺座主第五代。

  [10] 囊欽巴:囊欽是地名,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瀾倉江上遊南岸。此處有一噶舉派寺廟澤曲寺。囊欽巴是帝師日巴在囊欽的法嗣。

  [11] 廊倉巴:全名廊倉巴•衮布多吉(1186—1258),是主巴噶舉派的一個支系上主巴的創始人。因他在後藏協噶爾的廊倉地方建立寺院,故被稱爲廊倉巴。

  叁、蔡巴噶舉

  急赴惡趣某些士,

  汝悲心使命解脫,

  安于勝生成就師,

  凡近受益向蔡巴。

  蔡巴噶舉由向卓衛貢布•宇紮巴所傳出。向上師生于機雪(拉薩),名爲達瑪劄(盛稱)。從9歲至18歲期間博聞顯密經義,故成…

《藏傳佛教噶舉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