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然因藏地無有化機,故未找到適合奪舍的人屍,遂于飛鴿屍體做了奪舍後,飛往了印度。又傳說在東印度,于一個暴亡的婆羅門童子的屍體做了奪舍而廣行事業。
此後,上師瑪爾巴講道:“此那若班欽之子嗣已獲得緣起。是故汝等諸大弟子當候夢境。”于是諸大弟子便在此處入了夢境,悉皆唯得妙夢,特別是至尊米拉得到了四大柱的夢境,以道歌作了陳述。若將他們的征兆解釋變爲道歌之義加以歸攝,就成東大柱堆季粗敦旺安,柱上獅子傲立四大弟子;南大柱俄敦,柱上猛虎威嚴四大弟子;西大柱麥敦,柱上大鵬盤旋四大弟子;北大柱米拉,柱上靈鹫淩空四大弟子等的授記。
又諸大弟子該領受何語旨與事業,瑪爾巴譯師便以聖智觀察黎明時的緣起,故見俄•卻古多吉能對若幹釋續做講演,遂將那若的六莊嚴[33]、紅蓮寶石本尊像、漏勺舀勺和諸釋續的書籍等交付與他,吩咐說:“以主要講說所交付的《注釋續》之語旨,饒益衆生吧!”因見粗敦能修往生法,故將往生法要門、那若巴的頭發、指甲、甘露丸和五佛冠等交付與他,授記爲領受往生法的語旨。因見麥敦能修光明法,故將《光明》的教授、那若巴的金剛鈴、鼗鼓和貝殼裝飾的顱體等賜給了他,主要交付了《光明》法的語旨。
因見尊者米拉能修拙火,故將臍輪火等《六法》的要門、梅哲哇的頂冠和那若巴的美衣等賜給了他,命令他“于岩石山和雪山中,豎起專心實修的勝幢吧!”瑪爾巴譯師如是以曆經千辛萬苦所得的本續及諸要門弘揚了佛教;以身語意、功德和事業之門,饒益了無量衆生;將同自己無二的化身希有弟子任爲各個事業的主宰;對各個弟子圓滿做了授記與開許。
當到示現收攝他人印象中的身莊嚴之情時,即年壽88歲藏曆土兔年(公元1097年、宋紹聖四年)五月初叁拂曉時,召集諸僧徒,大師講道:“汝等當廣設曼荼羅與會供輪供養,當以不可思議的敬信,猛利祈禱。佛菩薩、本尊天衆、勇識與瑜伽母和護法守護神衆等如雲籠罩,盈滿一切虛空空間而至,悉皆同我無別而住。”遵師所講,諸僧徒敬獻了廣大的供養與食子會供輪。
彼時,至尊示現須臾入定之狀,從其心間放出一道白光,隱入夫人達美瑪的心間,達美瑪隨即化作光團,在成爲與至尊無二之時,瑪爾巴上師見到遺體的化機後,從身之頂門,頭上梵淨穴對直的一塊帶著頭發的叁角形骨片,隨著一聲尖脆的聲響躍起約一托之高。
與此同時,光團如一輪明月,像射出的箭似地逝向了虛空,與上師本尊、空行母衆、傘蓋、勝幢、伎樂等供雲一同而去。據說在洛紮地方,彩虹與花雨連續不斷出現了37天之久。遺體由俄•多德迎至一個名叫雄的地方,修建了銀靈塔,奉安于金靈堂內,凡耳濡、目染、心念者,皆給安置于無上大菩提。
在粗略講述了如是傳記事迹後,複當宣說尊者瑪爾巴•卻季洛追如何開創了即此道統大寶的教風之情。尊者米覺(不動金剛)大士講道:“作喜金剛與吉祥密集,遍主時輪與金剛薩埵,現前化作金剛上師色,頂禮大譯師足我啓白。”大學者章嘉•茹貝多吉[34]贊美道:
“展示世間取舍唯一眼,
領有聖者仁欽桑布德,
無上密秘卻季(法之)金剛藏,
雙手捧持洛追(智慧)大譯師。”
如此所講的洛紮瑪爾巴•卻季洛追,他首先從卓米譯師學習了梵文,此後多次去了印度與尼泊爾,依止班欽•那若巴前後共達16年零7個月之久,詳盡受學了《喜金剛》與《密集》爲首的諸多續部的灌頂、解說、教授和實修。特別在最後一次去印度時,那若巴雖已逝往空行刹土,但由于祈禱,憑依上師的悲心和弟子的殊勝信仰的感召,于北印度布拉哈日寺中真正得以參見。
爲時6個月中請教了“勝樂父母”的耳傳,尊者那若巴授權他爲教主,授記教法傳承將比河流更加源遠流長;仰仗勝者梅哲哇,心中生起了《大手印》的證悟;參見了西印度布齊紮地的大智者•益希甯布、住于南印度毒海洲的大成就者希瓦桑布和佩戴人骨飾品的空行母等學行兼優的上師108位,聞習了顯密經典的無邊解說、教授和實修。
特別被那若巴與梅哲哇二師授權爲北方雪域僧伽的法太子,封爲《勝樂》、《歡喜》、《密集》爲首的續部大海講修的教主。他帶著所交付的全部教法,返回雪域藏地後,開創了一代教法風規。此中有《注釋續》與修行傳承的語旨儀規二大類,繼持其中教法傳承者,名爲“噶舉”。
此複,所謂“噶舉”的這個名稱,若如共通所講,是由于以講修業叁者之門,繼持了我等的本師正等覺的教言(噶)——叁藏與四續的一切義理的傳承,所以稱做“噶舉”(語傳)或如不共的說法,是對繼持佛金剛持所傳出的四大語旨(噶)流一同彙集于自在聖人底洛巴的彼教授大海的法統或對繼持其傳承者,稱做“噶舉派”,
以及由于四大語旨的全部教授,皆由瑪爾巴•卻季洛追翻譯、校正和抉擇後,于藏地開創了講經修道的大車乘妙規,所以是結合了開宗祖師阿阇黎的名稱而稱爲“瑪爾巴噶舉”。又有遍智•白瑪噶布等說:“由于繼持了米拉日巴和林欽日巴[35]等穿白布衣者的教法傳承,所以稱做“白傳”。
此中是憑依至尊瑪爾巴•卻季洛追的秘密不可思議的莊嚴,而爲雪域藏地的無邊衆生宣揚了共與不共的諸多甚深正法後,使其得以解脫,尤其也是由宣揚《吉祥密集》、《勝樂輪》、《喜金剛》、《瑪哈摩耶》和《金剛四座》等諸續部的灌頂、修法、本續解說、生圓二次第等的諸多甚深正法後,廣行使密咒金剛乘的教法大寶弘揚于雪域藏地的事業而開創了新密的教規。
如是亦如土官•卻季尼瑪[36]所講:“在藏地普遍的說法,佛教後弘期是新譯密咒初期。雖然應以大譯師仁欽桑布爲首,然而與此同時,卓米•釋迦益希和安達瑪爾巴•卻季洛追等亦應屬之……。
瑪爾巴譯師則弘傳了父續的《密集》、母續的《瑪哈摩耶》、心要的《歡喜金剛》、最精要的《勝樂輪》和護法的《四座》等有關的灌頂教敕、講解教敕和要門的教授,因此,産生了不少學優德高的成就大師,遍滿了藏地。他們都成爲密教法主,所以,從以上諸譯師起,才算是開始了新密教法之端。”
在彼時,由于是後譯新教才開始的時期,所以,除了以將本續、修法和注疏等諸標准的印度經典,從梵文譯成藏文爲主外,並不以創作爲主。所以未聽說有過如晚近諸智者的諸多著作物。
但是,也創作了《二品續釋•正量論》、《勝樂金剛圓次》、《耳傳紙卷》、《歡喜金剛總義》、《小般若經•太陽》、《歡喜金剛第一品疏》、《寶帳要門核心》、《六法教喻》、《般若八頌》、《厄旺口訣》、《阿紮護輪》、《摩耶余分》、《金剛四座修法》、《小咒回遮》、《業印十五法雜業法類》、《護法杜鎖瑪天女成就功業》和《要門法類》等一些必要的新著。
此外,還在能盡量教化的化機前,唱了許多與他們的覺知相應的道情歌曲和將證悟言簡義赅的義理(笃哈),以道歌的形式唱了出來,將見修行的圓滿無誤的立論,傳授爲教誡的道情歌曲和揉合轉爲道用與心要二者的道情歌曲等亦唱了許多,而且擁有不可思議的徒衆,特別出現了四大心傳弟子和十大上首善知識等繼持教授的許多弟子,其中最主要者,名爲四大柱。
他們都領受了講修的語旨:雄地的俄•卻古多吉、堆地的粗敦•旺季多吉、藏絨的麥敦•索南堅贊等叁弟子領受了講解的語旨,更有尊者米拉領受了《注釋續》的語旨等四大柱。其中南大柱俄敦•卻多于藏曆第一饒迥之某年,出生在前藏南方的一個叫雄日沃的地方,父名德瓦,母名維丹瑪。早在藏王拉妥日年時代,出現過一位名叫俄•森布的尊者,他屬于藏族四大氏族之一的東氏。
卻多的父親與俄譯師叔侄是親屬。俄•卻古多吉十分善巧父法等,娶曲措爲妻。于尋賽地方從格西•吉窮瓦聽受了甯瑪派的法類,並亦參拜了覺浦的恰譯師[37]。從切瑪隆學習了《正說文殊菩薩名號經》。彼時格西•吉窮瓦講說尊者瑪爾巴的贊誦,他對俄•卻古多傑說:“你若真心學法,當去尊者瑪爾巴譯師座前。”他一聽大名,信仰便不禁生起,遂于當晚收起余法的學習,翌日清早返回了雄地。
當時俄羅巴年僅16歲,他帶著豐厚的禮品,來到藏南卓沃隆[38]地方,參拜了尊者瑪爾巴。首先請教了十五無我母的修法而實修,未經多久,便親見十五無我母的曼荼羅,遂向上師瑪爾巴問道:“是我有緣,還是此法威力大?”上師回答說:“二者皆是。”此後,他迎請瑪爾巴上師到了雄日沃地方,做了叁次敬獻自己所有財物的定舍[39],依次聽受了《歡喜金剛》、《四座》和《瑪哈摩耶》等本續及其大量教授。
上師爲他傳授了《護法杜鎖天女法》,特別傳受了和合與往生法要的諸結合法。總攝歡喜金剛九尊、十五無我天女、四座衆尊、智自在天、瑪哈摩耶五尊和寶帳怙主類,即瑪爾巴傳出的六種和彌底傳規的具密文殊共七種,稱做俄巴七曼荼羅。在當地田間有一塊形似大鵬的草坪,他于此處修建了佛堂,故名雄日沃瓊頂(雄山鵬翔)寺。由于他在此將所聞和所修做了總結,所以獲得了智身。
由于他進行了講聞,所以出現了不可思議的弟子,開創了《勝樂》、《歡喜》、《密集》等叁續的講解這個名爲俄…
《藏傳佛教噶舉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