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習了無量壽佛的修法內外密真實的羯磨集[21]和馬頭明王等的彩帷法後,授記年壽只有7天的他,能活到88歲。日瓊巴將諸教授求得齊全後,起身返藏,來到尼泊爾受到巴利母[22]的迎接,聽受了諸經典的余缺部分。回到藏地後,心中少生自滿,至尊米拉示現神變,遮止其自傲。他將諸教授全部獻給了至尊米拉上師。據傳至尊米拉日巴從瑪爾巴聽受的一切法,皆爲其心傳弟于日瓊所領有。
此後日瓊巴去了邬茹[23]的北方,于松呈地方參見了來藏的尼泊爾阿蘇大師,聽受了尼泊爾譯文的《笃哈》。此後來到藏南,住于喀秋地方[24]。上師指示說:“《六類一味》現在不是講說的時候。有藏地一岩山,聚有一切空行母與鬼神,當伏藏于彼。叁代後會出現此法之主。”遵師之命,便將那若的《六類一味》埋藏于此。
後來在恰區駐錫時,穹倉巴[25]前來參見和在洛若[26]地方駐錫時,曲傑•仁欽林巴(寶洲)前來參見。日瓊巴都向他們傳授了耳傳教授。日瓊巴經過長久任持事業,最後在那個被楚貝傑姆與米拉二尊者授記爲與江洛堅[27]無異的才空普巴(前世洞穴)聖地,未棄肉身而歸往空行刹土。空行小尼亦從會衆中間逝往空行刹土。
他的弟子,總的來講有很多。據說只有洛•齊果巴和藏巴•松巴等十二弟子才灌頂圓滿又智慧通達。雅砻巴•拉傑拉巴雖然灌頂圓滿,但未通達智慧。此外還有近侍仁欽紮(室稱)、達雪日巴 (布衣行者)、貢欽門朗(禅師願)、阿裏巴•色喬(明勝)、覺摩哲姆、霍巴•強敦、粗敦旺安、都松欽巴(知叁時)[28]、雜日貢窮等。尊者達威循努[29]、乃邬素巴[30]和甲玉瓦[31]等許多大善知識亦依他爲至上。
注釋:
[1] 芒隅貢塘:貢塘今屬目喀則專區吉隆縣治所在地宗喀。傳說蓮花生收伏十二舟瑪女神,讓她們守護貢塘地方的這座大山。
[2] 名相:假有叁法全具備者,或爲心、名、用等名言叁法虜行對境,如說所知、實事和瓶,皆是名相。
[3] 正行供養:修行佛法所招善報,完全獻與應供養者,是最爲殊勝的供養。
[4] 岡底斯山:西藏大山名,在喜瑪拉雅山脈之北,發脈于昆侖山脈,南行複折而東進,蜿蜒達于林芝。其主峰在阿裏專區普蘭縣境,通稱靈雪山,是著名佛教聖地之一。傳說是大自在天居住的聖地,每年從國內外前往朝拜者甚多,尤以馬年爲最多。
[5] 拉齊雪嶺:是西藏自治區定日縣與甄日山之間的一大雪山名。
[6] 二十四境:古印度周圍的二十四區域:①布利若馬來亞、②劄蘭達熱、③窩支亞那、④阿熱烏達、⑤郭達瓦日、⑥熱買哈日、⑦戴維郭底日、⑧馬拿瓦、⑨嘎嗎如巴、⑩窩底日、⑾底日廈古勤、⑿敦薩拉、⒀嘎陵迦、⒁蘭巴嘎、⒂甘滋、⒃希馬拉維、⒄白熱達、⒅吉利哈代瓦達、⒆索熱卡熱、⒇蘇宛那底巴、(21)那格熱、(22)信度、(23)瑪如、(24)姑魯達。
佛書所說的二十四境(二十四聖地)有些實有其地,有些即屬神話的天龍鬼妖世界。據密乘說,這二十四境是密宗本尊勝樂金剛行化之處,位于須彌山東北和中央。有的是在他化自在天的天空中,有的是在人間的摩羯陀國。勝樂金剛爲教化衆生,由其法力轉化這些世界成爲道場,以宣講密經、傳法灌頂來度脫衆生。如有難于調伏的非人鬼妖之類,則作威猛的降伏事業。
[7] 約莫康熱:即約莫雪嶺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北叁十英裏的雪山之中,是噶舉派的聖山。
[8] 甄的秋瓦:在阿裏專區境內。
[9] 一地與二地:即大乘菩薩十地中的第一地歡喜地和第二地離垢地。住于此地中的菩薩由于現見前所未見的法性,故見自利之最勝菩提已近、他利之廣大利生事業將成,心極喜悅,名歡喜地。第二地離垢地。住在此地中的菩薩遠離毀犯戒律及諸小乘作意之垢,名離垢地。
[10] 第六地:即現前地。住在此地中之菩薩順次修習緣起,現前阻斷生死流轉;逆次修習緣起,現前趨向證大涅槃,故名觀前地。
[11] 本相:本來面貌、原形。
[12] 第八地:即不動地,住于此地中之菩薩不爲有相無相二策勵之所動搖,故名不動地。
[13] 十二行:化身佛一生經曆的十二件大事。即:離開天堂、入胎、降生、學藝、護政 (受用圯眷)、出家、苦行、趨全剛座、成佛、說法、顯示神通、涅槃。
[14] 四身五智:四身是自性身、智慧身、受用身和化身。五智:密宗大日如來有五種智慧,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和法界性智。
[15] 塔布仁布欽:意爲塔布大師。塔布:是古地名,吐番前期爲十二小邦之一。松贊幹布時期塔布列入西藏四茹中的約茹範圍。其地約爲桑日縣以沿雅魯藏布江南岸的五縣地域,即加查、古汝朗如、朗、拉拉裏(西松)和金東等五宗。塔布仁布詳見第8頁注②。("崗布瓦"注釋)
[16] 長奪五仙女姊妹:即吉祥壽仙女、翠額仙女、貞惠仙女、冠詠仙女和施仁仙女、藏族民間傳說,此五仙女爲依次執掌福壽、先知、農田、財寶和牲畜的神。在密宗中又指五護法女神。
[17] 貢塘昌惹;古屬阿裏所轄,在今吉隆縣內西南。
[18] 瓦羅尊紮:又譯作壩那真紮,意爲力月。古印度一佛學家。
[19] 谛普巴:谛普密咒主。古印度一大成就者,是噶舉法脈來源的印度傳承祖師。
[20] 麻吉•楚貝傑姆:古印度一大成就者,系噶舉派的印度祖師那若巴和梅哲哇大師的嫡傳弟子。
[21] 羯磨集:彙集各本尊所有息災、增福、懷柔、製伏籌羯摩儀軌于一處。
[22] 巴利母:系谛普巴上師的一名女弟子。
[23] 邬茹:此拉薩爲中心,東至桑日縣境,南至馬拉山脈,西至尼木縣,北至朗馬一帶地區的故名。
[24] 喀秋:地名,在洛紮縣境內。
[25] 穹倉巴:(1015—1176)。生于堆龍地方,廣學經咒諸教,後又投日瓊巴門下,獲得日瓊巴教授。
[26] 洛若:古地名,與■地區相近,約現在隆子縣東南和錯那縣西北一帶,現屬措那縣。日瓊巴曾在此建寺。
[27] 江洛堅:楊柳宮。是金剛手菩薩和多聞天子所居宮殿。
[28] 都松欽巴:這裏是指卻季紮巴,他是迦瑪噶舉的創始人,即迦瑪系黑帽活佛第一世。
[29] 達威循努:意爲月光童子,即塔布拉傑。
[30] 乃邬素巴:本名耶協拔(1042—
)。屬噶當要門法統。
[31] 甲玉瓦:(1075—1138),甲玉在塔布以南接近門域地區,即今加玉縣。此師本名仁欽甯布,是京俄瓦的弟子,屬噶當教典派法統。塔布拉傑也曾從他學法。
第叁節 講說由無匹塔布拉傑傳出的情況
乳海見修行理論,
攪提智慧以神樹,
顯揚佛教崗布瓦,
融合“噶手”二法流。
略講法王•無匹塔布拉傑、達威循努的事迹傳記,即如此所講:“花月妙蓮師,佛前月光童,雪域育比丘,禮佛所記尊。”即是說,在往昔過去時,他生爲菩薩,名花月美妙,就是在我等的本師能仁王尊前求《叁摩地王經》者菩薩月光童子。《叁摩地王經》中講道:“此無上智成就後,即于未來其世間,成佛名爲無垢光,生爲月光童子者,聞我授記增歡喜。”
《大悲白蓮華經》中記載說:“阿難,我涅槃後于北方一帶惹室達河邊有名爲格龍措齊(培育比丘)者出世,是一特別爲過去佛做事已、供養百千多佛已、已生善根、正住大乘、爲諸多衆生利樂而住、見多識廣、奉行菩薩叁藏、贊美大乘和正宣大乘者。”雲雲。
如是授記的這位士夫之出生地,是前藏南部聖地之一的色隆[1],系尼哇家族,父名尼哇•傑布,母名喜饒姆•才江。
在藏曆第一饒迥之土羊年(公元1079宋元豐叁年),于衆多奇異的吉兆中誕生,起名達瑪劄(盛稱)。他從小就依止印度智者蓋梅(無生)等師,殷重學習書法、聲明和曆算等明處而達精通,並依止大善智識夏惹瓦[2]等,求學了《菩提道炬論》和《寶性論》等諸多甚深教授後,徹底聞思。特別由于依止藏地名醫毗齊等醫學藥師30多位,學習了八支[3]論著等醫典及其實踐,故而造詣極深。
直至26歲都在以主要爲俗人身體看病治療而成辦利生事。他還是一位極善于一切世間益事且唯爲利他而精進,具足秉性賢善、心思深遠;溫和調柔等諸多殊勝美德者,所以是一位全合大衆的心意者。即如經中所講:
“由發願緣涅地生,
隨順俗事娶一妻,
究竟醫術爲利他,
俗人菩薩我敬禮。”
他的醫療方面的弟子亦出現了詳•門那巴和楚巴•拉傑等許多高明醫生。爲了饒益後代,他著作了醫療實踐方面的醫書等,使從病痛中拯救衆生而無病長生的事業白光至今仍照遍雪域一切邊區與腹地。即如經中所講:
“具信士夫任何人,
僅一見聞心念汝,
離苦得引脫道人,
藥王師前我敬禮。”
此後,如我等之本師由見老病死之情景與修善的因緣而將王位的一切榮華富貴棄若唾沫,舍離家室,充當僧侶—樣,這位聖人也因一時“妻與公子死亡故,見輪回事無堅實,出家于教作僧人,守護叁學如淨睛,敬禮培育比丘尊。”即是說他由見一切輪回事皆無意義的情理後,便生起脫離生死輪回的猛勵勇氣,心生舍家爲僧的意趣,將家業全舍後,來到了塔布地方。
他念起教法之根本是比丘後,便于年26歲時在一名爲讓卡的寺院中,由如阿羅漢的芒隅哇•洛丹希饒(般若智)任親教師,由香雄巴•喜饒甯布(慧藏)任羯摩師,由名叫益德哇•強…
《藏傳佛教噶舉派史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