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史大寶藏論▪P78

  ..續本文上一頁領受經教、說法、聽法、思維等産生動搖之故。”所以其目的是,使應化有情生起憂感而警省。又如《無垢光母授記經》中說:“我滅度後,二千五百年時,于赤面疆土,正法將興。”此與無著菩薩昆仲等的授記,是相矛盾的。《俱舍釋論》中說,教法長久住世,是說千年以後,還能住世。所以應認爲此種理解(千年後還能住世)爲正理。

  關于住世五千年,是了義(即決定的或真實的)的說法。其中若以往昔的年代而言,阿底俠尊者所承認的說法,是說佛世尊于甲子年住胎;乙醜年誕生;已亥年成佛;甲申年秋末上弦初八日示涅槃。而薩迦法王則認爲:丁卯年住胎;戊辰年誕生;丙寅年成佛;丁亥年叁月十五日或九月初八日示涅槃。其中佛滅度後,一百叁十七年,“能喜王”出世。以後,到佛世尊滅度後八百年時,“月護王”出世。由此又過了二百叁十一年,“多忘王”出世。此後又過了七百二十四年,延至八百一十四年間,尼泊爾“光铠王”出世。此後又過了二百四十二年,西藏“赤祖德贊

  熱巴瑾王”出世。在此之前,已過去的年數,共計爲二千九百五十五年。這是印度和西藏的曆學家,和諸藏王精研計算的。繼阿底俠尊者提出的看法之後,欽

  朗喀紮的看法是:到丁巳年之間,已過去了叁千叁百九十叁年。因此戊戌年以前,已過了叁千四百五十八年。按認爲佛世尊辰年(誕生)的說法,大德紮巴绛稱在丙子年作“靜逝*輪”時,按薩迦班智達所算,那時恰好到了叁千叁百四十九年的時候。以後,于丁醜年,作“泉源*輪”時,按喇嘛卻嘉所算,則已到叁千四百一十年的時候。因爲壬戌年,是喇嘛帝師恭嗄洛卓绛稱在西藏受具足戒之年,在這年以前,已過去的年數爲叁千四百五十五年,也就是恰在五十六年上。以此來說,果期與修期的六個五百年,和教期中的四百五十五年,都已經過去了。剩余的年數,還有教期中的四十五年,及經藏、毗奈耶、唯持相等的叁個五百年,共計還余一千五百四十五年。又迦濕彌羅的“釋迦悉利”于甲子年在“措樸”地方所算,以及丁卯年在“素納湯清”所算,見頌句說:“秋末上弦月,初八中夜分(半夜),時值月落山,能仁示涅槃。”此後又過去的年數爲一千七百五十年又兩個半月再加五天。未來教法住世,尚余的年數爲叁千二百四十九年又九個月另十日。如以丁卯年仲春五日計算,及庚午年以“薩迦”所算的方法來說,則應認爲壬戌年以前,已過去的年數,爲一千八百六十五年。薩迦法王說:“這種算法,是印度“生達哇”諸聲聞報時說佛世尊滅度已若幹年數而說的。”又據《一日間農曆算法》一書說,這種算法,是根據阿阇黎脫准傑及“鄧傑達波”所作算法,依摩揭陀旃檀樹漿凝結成天然的大菩提像時算起,而報時說佛已滅度若幹年。所以這種時節是不免錯亂的。隨後同意這種算法的人士,雖有印度、尼泊爾、迦濕彌羅等地的諸班智達用他,但不可確信。因爲他和“無垢光母”記別中所說的赤面地區,即西藏,和龍樹等記別的年數,及諸國王的年代算法,都是相矛盾的。《巴協》(即桑野寺志系西藏一種古代文書)中說:“所謂“赤面地區”是指漢地。”一些人說:“按《時輪》的算法來說,則壬戌年以前,已過去的年數,爲一千六百一十叁年,尚余一百八十七年。”這種說法,是未知《時輪》密意之所在。又有一些人說:“按蓮花戒之說法,已過去的年數,爲二千零四十年,尚余四百六十年。”這種說法也沒有充分的理由。因此以《時輪》之說法,如《時輪根本續》中明確指出,于壬戌年以前,已過年數,爲二千一百九十八年。至于說教法能住世到人壽增至六百歲時的說法,是否指骨身舍利塔等能住存到那時而言。

  庚二 懸記教法住世時所出住持教法的有情。如頌說:“迦葉、阿難、麻衣,近隱、帝底、黑尊者,善見七代付教師”,此爲《雜事》中所說。《楞伽經》的頌句說:“如來涅槃後,由誰持正法?……”頌解釋說:“從佛世尊傳至“帝底迦”之間,和《阿含經》的說法是相同的。”此外由帝底迦傳給毗壩迦羅;毗壩迦羅傳給大德菩達爛底;菩達爛底傳給菩達彌達,菩達彌達傳給肋支比丘(想即脅尊者);肋支比丘傳給暑納俠達羅;暑納俠達羅傳給馬鳴;馬鳴傳給瑪喜哇;瑪喜哇傳給龍樹;龍樹傳給聖谛婆;聖谛婆傳給惹呼那(羅睺羅);惹呼那傳給桑迦爛帝;桑迦爛帝傳給羅漢比丘;羅漢比丘傳給迦羅俠;迦羅俠傳給古瑪惹達;古瑪惹達傳給俠雅達;俠雅達傳給壩暑奔達;壩暑奔達傳給瑪諾達;瑪諾達傳給哈嘎裏嘎納雅納俠;哈嘎裏嘎納雅納俠傳給獅子比丘等。《大悲妙法蓮花經》中說:“啓問世尊涅槃後,誰來住持教法?”佛說:“阿難,勿憂!迦葉比丘與汝二人將住持我之正法四十余年。于“舊壞城香山”及大面山,在叁寶林園竹林苑中,將有“補城”比丘出世,其地複有“具喜比丘”出世;于馬蘭草山(摩揭陀一帶的山脈)將有比丘四萬四千人;“白子城”名慶喜園路有“馬隱”比丘;家禽園有“無上比丘”。在支城五年盛會上,有阿羅漢一萬叁千人;在金鬥城有善巧比丘和“正勝”二人;于“住有城”有大精進比丘;北方一帶地區的“持香城”有“飲光比丘”等。此諸比丘,皆具大神通、大能力、大自在、聲譽顯著、無畏、多聞、住持經、律、論,能住持正導師,極堪贊譽!以此能大弘我教。又于北方一帶的“安石城”,將有在家主名熱巴瑾出世,他將供養佛身像及聲聞衆,經千劫至賢劫中,將于“盛妙莊嚴世界”成佛名“普光”。又于北方具盛宮中,將有衆多婆羅門及在家衆虔信佛法,來世生于兜率天。而出家衆反多不按教法而行,以致墮入邪途。于其地將有一具神變力的優婆塞名卻迫(法增)出現了世。又北方將有一大乘比丘名措傑(能養)出世,此人修建一座佛塔,以黃金裝飾,他來世將生于極樂世界。又于邊地林區安靜王宮中,將有國王名“火施”供養舍利和聲聞衆,並于其地會集阿羅漢叁千余人。又于北方地帶“普生樹”城,大興供養佛牙舍利,將有不少持戒比丘出世,皆能入叁乘而證涅槃。此諸人士將大弘我教,而不入涅槃。”又《楞伽經》中有頌說:“南方白達地區中,具德比丘有盛名,彼名稱中呼作龍,能破有無二邊執。于此世間我教乘,無上大乘彼深說,修證獲得極喜地,極樂世界彼往生。”又《文殊根本續》中說:“如來涅槃後,直至四百年,名龍比丘出,于教信且益,得證極喜地。享壽六百歲,孔雀大明王,彼修得成就,各種論藏義,彼達無實理。至彼舍身時,得生極樂土,最終彼大德,清淨證佛位。”這是對龍樹作的授記。又記別說:“比丘名無著,善巧經論義,善辨經藏中,了義不了義。成世智導師,啓論具真性,彼所成持明,名娑羅女使。由彼明咒力,生起妙覺慧,爲令教長住,彼作經攝義,享壽百五十,命終往天界(兜率天內院),聖衆圍繞中,長久享大樂,最後彼大德,得證菩提果。”這是對無著作的授記。又有頌說:“我若涅槃後,時至九百年。”這種說法,不見于經續(即密經),這是漢地阿阇黎卓色(圓測)所作《解深密經釋》中所寫的。又頌說:“未來時間中,比丘名羅漢,彼是密教師,多聞密續義,善誦藥叉咒,彼成妙瓶法。”這是對羅漢比丘作的授記。又頌說:“多聞比丘者,未來將出世,彼亦名“未沸”,于我作贊頌。將其妙功德,如是將示說,出衆心極淨,虔信諸佛教。善修難修密,能如妙吉祥,具德複具戒,多聞且說法……將證菩提果。”這是對大德瑪底支紮作的授記。又頌說:“世尊經教于此土,末法世間衰退時,比丘國王等身相,將出于世不須疑。例如未沸是其名,尚有妙花名著稱,名有瑪字童子稱,始終對法生歡喜,有名龍者亦著稱,命名寶生將出世,有名嘎字童子稱,名有壩字心奉法,名有阿字彼大德,對佛教法愛護持。具慧功德普恭敬,顯示名首有啰字,既是國王亦佛徒,世尊教義彼能顯。比丘名有阿字稱,彼從婆羅門出家,娑枳多城中安住,彼壽存活八十春。名首有阿之比丘,彼于南方將出世,此師具慧壽六十,光明城中彼安住。名有大字此比丘,南方地區有盛名,能破敵對所诤論,如是比丘亦修密。此外出家正士中,僧伽那城彼安住,彼非聖者名聖者,僧伽城中彼安住,能破敵對所爭論,駁斥彼諸外道密。爾時實堪生畏懼,末法世間將出現。名有大字首字那,精勤戒律善說教。名有惹字首壩字,此一比丘示出家,彼能開顯世尊教,將出于世不須疑。說彼名爲黑色王,名有瑪字戒德出,彼于塔寺園林住,一切池水及井中,彼能觀察佛身像,將造一切渡船筏,及諸橋梁定無疑。“兵解”[123]舍身增上生,此後名中有莎嘎,正念首一字音中,如果名有惹嘎字,首先念說語句中。名首有一壩字者,如善示善是其名,能施所施二俱作,能破其他一切宗。昔日商人昔醫生,二者能作諸布施。名有壩字戒德稱,從彼余者及惹字,首有壩字之名稱,彼亦建造諸佛像,具慧士夫首瑪字,如是具信僧人出,示說多種出家語,爾時將出無邊衆,一切僧侶有盛名,亦能顯現佛陀教,爾時大地佛教法,完全不現衰退相,一切悅意佛陀像,將能建造不須疑,一切授記大菩提,將證佛陀勝菩提,將成世間供施處,並能出離叁有邊,勤修明咒與密續,應知彼持善名稱,具婆羅門法本性。名有大字應善念,勤修明咒與密續,善秉國王之政權。爾時一切難忍受,將于世間普現出,勝婆羅門壩字稱,既富且智到彼岸,所有此土一切方,爲辯論故遍風行,所有叁海一切域,樂與一切外道辯,何故如是主要語,對諸衆生求利益,以此向諸青年說,六字明咒亦念誦,廣博儀軌由彼等,于彼有益對彼示,尊勝而且能善勝,具盛名稱勝他善,具種而且具善法,鬥爭時間善遍行,如飲甘露與妙蜜,如是成就與善舍,惹迦薩與戌陀種,如是其他生迦屍。此中童子所念誦,一切士夫亦將出,彼諸大衆亦賢善,具慧亦是具多聞。”又有頌說:“此後尊勝美名稱…

《佛教史大寶藏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