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古代佛教史▪P66

  ..續本文上一頁成就③殊勝果

  希有勝者思想之樂園西藏所化得之是真伊嗎可④之福緣

   ①邬雲波羅者壇花也

  ②俱胝者一千萬也,藤木叢即大樹林。

  ③二成就指與不共

  ④伊嗎可義爲極希有而驚奇

  大密持明經如天趣河①  叁傳②祖師威猛如獅子

  項發紛披極威風而來③  堪布教主法王④之以心

  爲利有情⑤請來甘露續  希有開辟開示修行道

  義傳成就千光逾太陽  無量恩德誰能超越之

  意傳曲子現前已醞釀  口訣有如元酒之精華

  能用此酒具福證悟者  醉極瘋狂造大變舞戲⑥

  貪父碗清淨之愚拙語⑦  並非爲中幹之虛名故⑧

  而是對古代顯密法要  道路完全無誤之綱要

  見到俱胝學者成就者  如是途程因而導引之

  如上理璎珞光已接觸  消除一切愚癡之煩惱

  隨叁信心水庫⑨增智慧  白蓮微笑如理登彼岸

   ①(天趣河即恒河,喻多也。)

  ②(謂身語意叁種傳承。)

  ③(法王傳承,極多作威風之姿態)

  ④(堪布謂史華楚,教主謂蓮師,法王謂赤松德真。)

  ⑤(有情謂西藏之具福緣者) 

  ⑥(表除煩惱也。)

  ⑦(此語如成語“敝帚自珍”之意。)

  ⑧(謂虛有其名,如貪父堔清淨。)

  ⑨(謂淨信、誠信、不退轉信,有如水庫。)

  無價之寶亦不能比擬  佛法來源如甘露一般

  能聞之者耳根具福緣  閱讀則十萬功德圍繞

  凶猛末法衰落大風暴  威脅佛法慈航事現前

  微小智慧導航師之我①  極清淨意趣以除傲慢

  放下方便幻術著此史  西藏古代佛法之道路

  俱胝學者及諸成就者  以其輝煌史迹爲莊嚴

  但到此最極末法時代  欲說明顯史迹只余我

  文字配合寫作非希有  良好義如年青美媚女

  無欺語如美女微笑者  智慧明顯之青年讀者

  于彼意根亦復能奪取  如此理趣對諸具願者

  一切所看之眼亦如是  多聞一切勝上語莊嚴

  對持義傳承②勝意甘露  所以我欲作如意寶事

   ①(我是著者敦珠上師自稱,下同。)

   ②(謂身語意傳承,)

  色身年令轉瞬已老大  但童心智慧之力未衰

  因此尚在見勝法樂園  願作開示著述之幻術

  以前所得一切殊勝會  一百種精進之所施與

  希有殊勝密乘如意寶  一切清淨所有諸法規

  開始修行之諸瑜伽者  以及所有法幢負荷者

  要知如此重要之責任  在我輩及隨入者①身上

   如此稍精進之善作從無熱大海所來無邊福德之大雲聚遍滿一切法界而成

  希有利益如“雲之花”②得隨所喜能潤世間衰落之幹涸以生長圓滿善趣之藥草

  依清淨見蓮池善事蓮心所生殊勝水生③新長森林一切喜愛香味從百萬冒放

  叁寶之果如太陽所完全成熟以取輪涅希有之金穗圓滿善時所意願玉成之

  導師殊勝能力人獅子之無垢法規說法者大乘天自在④具叁根量⑤用金剛⑥兵器

  刹那摧毀邪分別邪見蔑戾車之腦以離邊中觀見之杖戰勝花箭者⑦及其軍隊

  深義法大鼓各方雷鳴能使無知酣睡枉受輪回昏沈迷惑之所有一切有情

  

   佛語龍音天妙音諸有情一聽聞全獲蘇醒願彼等得無盡法及辨別之大智慧

  大密殊勝法理如海所說仿若金剛音以許多喉舌管弦寫成文字其模樣如是

  無量有情消除苦惱者何時向第五導師⑧法身至此不衰以增長永久遍滿事業

  無精進“乘王”任運四見中高舉⑨離戲論空性千幅光耀般若行邊際各方圍繞者

  金剛心要神聖佛法金輪在四洲上空對叁界吉祥安樂如須彌山願永遠不動

  

   ①(按即弟子)

  ②(雲之花即是下雨)

  ③(水生即蓮花)

  ④(大乘謂車,天自在謂修大乘者。)

  ⑤(天人缺舌鼻等根,故雲具叁根。)

  ⑥(金剛兵器謂密乘法也。)

  ⑦(指邪分別等叁。)

  ⑧(第五導師謂彌勒菩薩)

  ⑨(謂密乘法在釋迦佛法中之最高者)

  乙二: 著書之緣起

  如是在雪地(西藏)完全佛法之根本,古代金剛之寶貴法,如何來源之道理,清淨明顯,以宣說此勝利王之鼓音。蓋從哈渣赤真波統治布波容而來;自此處官吏名嘉林卓渣之無垢民族而生長,在隱藏之啤嗎谷,以呱呱墜地者。邬支雅那大教主之大悲光觸到之心,以稍事開發智慧之蓮花者,釋迦居士,持密咒智者移喜多傑格尼能巴渣華;或筆名(按或作表示名)楚宗遮啤蘭楚擾那瑪惠呢嗎;(按義爲海生歡喜年青說法之太陽。)常用名字共稱爲敦珠活佛渣康巴。我之年令,是十個五與吉祥獨一之數目時,同時亦是第十六耀宗壬寅年,從無二續之王(按似是赤松德真)第一次將密語甘露,持與具福者之叁月,開始屬草。在一切有請受用夏天之圓滿慶祝會,成熟果之時期,大自在猴月十日,于印度之沙珂耶那褒呢城,大樂啤嗎森巴華,對渣波朱那珍吉祥教集法海中圍內,造成熟之大手印智慧幻舞,遍滿虛空遊戲之聖地,而得完成。第一次造此經卷者羅文星律車,密宗導師卓渣渣楚,極尊敬與精進善巧,以編成之。

  乙叁:願文

  願寫此書之善願,共同寶貴之佛法,不共大密心要無垢之教規,方、時、暫時、一切內中增長,弘揚不斷,永久具足。一切有情,時常得到吉祥快樂圓滿歡喜之根本。

  願 善 妙 增 長

  

  譯事筆記

  西藏古代佛教史之譯爲漢文,從乙巳年(西元一九六五年)八月初七日開始,直至己酉年(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五日蒇事。如是整整凡四周年,所有譯述、統一專名、修飾、潤色、鈔謄、製表、裝訂等,雖指導匡助,不乏其人,然大部份均一手一足爲之,其中之得失廿苦,不欲自家獨知,此譯事過程,有足記者。

  自乙巳年八月初七日起,每日均由明珠活佛,先將藏文原本詳閱准備;時余爲業障所累,世法所縛,上下午分在模範、博雅兩英文書院,擔任文史教席,所授生徒凡四百人,文卷已倩人代故,然從辰至酉,講授不斷,下課即趨與對譯,明佛口授,由余援筆速記,記畢複誦校正,非千言左右,從未辍也,日以爲常,每周只休息一日,良辰佳節亦然。翌年(一九六六年)四月叁十日譯畢,如是暫告一段落矣。

  從外文譯成漢文,于信、于達、于雅,均不甚難;但于專有名詞,則常需有所推考。玄奘叁藏,譯場廣大,人材衆多,仍有五種不翻之規定。然或不同其時,不同譯者,則彼此歧異,自不能免:如龍猛之與龍樹、都史多天之與兜率天,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之與摩诃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涅槃之與泥洹;如是人名、地名、經名、法名,每有矛盾。古既有之,于今爲烈,如美利堅國前任總統甘迡迪之與肯尼弟等,不可勝數。如不加以劃一,則不獨使讀者目迷五色,反複不知所謂,此時人所以以爲統一譯名,爲譯事當務之急也。倘同出一人手筆,而前後異名,則更無有是處;而所述史實,更無從聯系,其關系異常重大。但劃一之法,非從原始文甯之藏文入手不爲功,遂于四月廿七日,始在金剛乘學會,編訂藏漢專名辭典,時明珠佛尚留港也,以需對譯故,所需不多;只得約叁百則。旋于七月初五日件帶返家中編錄,直至丁末年(一九六七年)四月初五日圓滿。依原譯稿登記,專有名詞,共有五叁二九則,其中有已發覺重複者不列,及依各藏文字分別錄出,爲四五八叁則。初稿既脫,于統一譯名,尚感一籌末展,苦思多日,因又以藏文字母爲經,以顯教密乘諸舊譯,及余前譯之專名爲緯,且爲便于翻尋,以資更正,乃于四月十五日起,加繕卡片。並登載日記,庶幾計日程功,籍以驅策。明知日間需執教兩梭,夕或須至學會修待,或宣說法要,昕夕勞瘁,時作時辍,在所不免,乃自規定今日未錄,則明日多錄以補之,如是而巳。于此前後整編辭典,凡四易其槁;自愧對西藏文字,認識不深,書寫又複緩慢;及戊申年(一九六八年)二月十四日,始克完成,曆時已將兩年矣。

  辭典既已編竣,則工欲善其事,已先利共器。于是對于所譯專有名詞,加以整理、校勘,期劃一而定名。因又發覺所譯,有音同而字異,亦有因各地方之各異其音,如是前後分歧,令人讀之,如墮五裏霧裏,例如藏王持松得尊與赤松得真,不勝枚舉。遂先後同一專名而異譯者。分別整理,自二月廿二日,至六月初二日,曆時又四閱月矣。

  古人雲:“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自維學殖淺鄙,文字荒蕪,本不敢妄言文體;然或作白描,或用語體;前後不能一致,則亦贻笑大方。故于七月初七日,開始潤色詞句,至閏八月初五日,如是者叁閱月。當潤色時,發覺統一譯名,仍複錯誤百出,感于全由藏文爲經,未爲圓滿,乃改用漢字爲經。夫漢字每字之開始,不外點、撇、 豎、橫,因于人名用“虹身成就”四字,地名用“江山千古”四字,經、法名用“佛法難聞”四字,以爲區別。于閏八月初八日,改編藏漢人名地名經法名辭典,不及兩月,又于潤色辭句,雙管齊下,如是前後凡七閱月,至十二月十四日完竣。然只能寡過,仍未敢自诩無謬也。

  潤色甫畢,爰事謄錄,非惟照本鈔謄,且隨加以整理。全文計凡二十余萬言,從是年十二月廿五日,至翌年己酉年(一九六九年)五月廿八日,凡五閱月,每日鈔謄整理,平均約一千余字也。

  本書傳承系統,胪列紛如,乃加以圖表,庶幾朗若列眉。而師尊大德,別名頗多,若表而出之,則不至脫跳。尤其師佛法相、聖地圖片,藏文原本所有,如不將之附入,未免可惜;而詳細編排文內,亦複維艱,但又不敢安加臆測。乃函請示明珠活佛,得覆獎勵有加,不作詳示。如是經數十日,始稍程功,仍未完全得當也,任之而已。

  譯事至此,實已大功告成,如是接摺、裝訂等,至七月十五日,全部完竣。越日七月十六日,佛製之自恣日,四年文債,一旦清償,大可放下而安居矣。

  

  跋

  寫文章難,譯文章更…

《西藏古代佛教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阿底峽略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