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古代佛教史▪P68

  ..續本文上一頁性相兩宗論師,則尤可見西藏密乘之學術傳統。──由中道而唯識,是學術部份;密法傳承,是修持部份,全書于此,系統燦若列眉。

  二 金剛乘緣起

  依甯瑪巴觀點,金剛乘有叁種不同緣起。一爲“勝者意趣表示”;一爲“持明語文”;一爲“補特迦羅口耳傳承”。

  勝者意趣表示,是佛在其刹士中作明朗示現,不落言诠,但以行相及加持力,使其眷屬得證空性之智慧。普賢王如來示金剛持行相,所轉無上瑜伽*輪,即是此種意趣。

  換而言之,這種傳承不在世間(且超出叁界之外),所以,經續結集的來源,便和顯教所說的不同。一般來說,密乘經續的說法者就是結集者,或者,受法者就是結集者。這就與顯教經典由人結集不同。

  持明語文與補特迦羅口耳傳承,爲密法在世間的傳承。而尤以後者至爲重要。

  持明語文大別可分非人待明及人持明兩類。前者爲導師化作天、龍、藥叉等非人,以度化非人族類。後者爲密法在人間的傳播。

  向天人度化的,是文殊(妙吉祥)的化身;向龍族度化的,是觀世音化身;向藥叉度化的,是金剛手化身。

  佛滅後二十八年,天人、龍王、藥叉、羅刹、及人等五持明顯現,金剛手菩薩亦作報身顯現,此爲普賢王如來在法界傳授的密法,于人間廣泛傳播的開始。其後,有伽哈那巴、楞伽渣華桑波、珍渣果密等教主,相繼在馬拉雅山弘揚密法,故馬拉雅山聖迹甚多。

  至于補特迦羅口耳傳承,肇端于從金剛手受密法的五百大乘教主。他們受西方國王那義雅疏供養,造密乘經續甚多。此後,沙珂那王渣(即中因渣菩提)是傳承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王渣曾受佛授記,同時得金剛薩埵親自降臨授以智慧灌項(叁級灌頂),並得受自天降臨之阿努約噶及瑪哈約噶經續。故王渣在此兩部約噶傳承中,均居主要地位。

  瑪哈約噶,或譯生起次第,分續部與修部兩部。續部共一十八部,計有身、語、意、功德、事業五大續,修行支分五部續,瑜伽支分五部續,補充、及無不具備兩續,一切集成一續。修部則分兩派,一爲教傳派,一爲岩傳派。

  在續部中,王渣傳大幻化網與姑姑喇渣,經數傳而至西藏密宗的開創者蓮花生大士。王渣傳大樂光明與渣倫打拿,經數傳而至噶朱巴(白教)第一代祖師谛洛巴。此外複有王渣的事業手印傳承,及羅睺羅的集聖類傳承。

  但在初期的傳承系統中,似乎只是指經續的傳授,而非法統之傳承。因王渣奉到降臨經續後,呈獻姑姑喇渣,姑姑喇渣依經續修持,修至可見金剛薩垛之面,並得開示授記。其後反將一切續部分十八函,爲王渣開說。故自法統而言,姑姑喇渣實爲一代宗師。

  在西藏密宗蓮花生大士地位極其崇高。相傳大士爲阿彌陀佛化身,由蓮花化生,得天人及海洲中空行傳授密法,其後爲邬金國法之大臣茲拉尊迎請入宮,由國王因渣菩提撫養。及長,示種種神變,得天人、龍王、空行等護持。但爲得法之傳承故,乃從教主渣巴哈德出家。此後曾在沙珂、邬金、印度東、南、中部,及蒙藏等地示現,調伏有情,示大神變。至其來藏地後事迹,詳見後文。

  瑪哈約噶之修部,依教傳系統,教主爲出生于尼泊爾之婆羅門族空遮伽雅。修成大手印成就。另一教主蔣巴甯舍,則得四事業法經卷。此外尚有聖龍猛論師、卑嗎那密渣、及渣巴哈德等教主,其傳略均一一見于正文。

  岩傳一派,相傳爲金剛法菩薩將修部經續交付事業自在空行母保管,其後由空行母將經卷八箱分別交付與卑嗎那密渣、空遮伽雅、蔣巴甯舍、郎嘉佐那、蓮花生、達那生芝達、嚴布姑希、及史華迎波等八大成就者,後此八寶箱經卷,均由蓮花生大士總攝受焉。

  阿努約噶,或譯圓滿次第。由金剛手傳授王渣。但爲尊重法統故,王渣仍請人持明賴渣華爲之灌頂,並向其求法。于此可見密宗重傳承的特色。王渣將法傳與四人,其中最能弘揚法統,代有傳人者,爲釋迦布捷(即小因渣菩提),後經五傳而至釋迦獅子(蓮花生大士之異名),寢且法傳至尼泊爾。

  除上述兩約噶外,尚有最殊勝修心法要阿的約噶,或譯大圓滿。此法傳承肇自嘉饒多傑。其母爲邬金國公主。公主爲比丘尼,夜夢有人以寶瓶印蓋其頂上叁次,不久即誕嘉饒多傑,實爲金剛薩垛化身。公主以有違世法,將之棄于灰堆,曆叁日而無恙,公主乃複將之迎請回家。六七歲,即能與國王供養之五百班知達(學者)研討佛法,辯才無礙。其後從自心中湧現金剛薩垛爲之開示灌頂,得內外乘一切經續,及大圓滿偈六百零四萬頌。世壽七十五歲時,傳法與蔣巴甯舍爾。

  蔣巴教主將大圓滿六百零四萬頌分作叁部:心部、中心部及口訣部。又有修明點降下法等。分傳聖天菩薩、蓮花生、宋惠壽、及生遮移喜四人。其中宋惠壽又從生遮移喜受心部傳承。

  最值得注意的,是大圓滿的傳授竟涉及中國,按雲,中國疏清城有詩列星哈者( 敦珠上師據傳說以爲此即宋惠壽之異名),因觀世音開示,赴印度叩見蔣巴教主求法,得一切教誨及隨行教誨,並得教主圓寂後之最勝口訣。

  詩列星哈將大圓滿口訣部,分爲外類、內類、密類、及無上密類等四,藏于中國菩提樹寺及吉祥座下。以後分別傳北來求法之渣那宿拉、卑瑪那密渣及移喜度。

  在藏密中,大圓滿爲最高法門,其心要直與禅宗相通——故藏地又稱禅宗爲大密宗,而其傳承,竟有北傳我國之痕迹,此頗爲值得漢地教史研究者注意。

  從傳承曆史可知,無上密部之修法,多由口訣秘密傳授,至嘉饒多傑而始集大成。其余密宗一切經續,則大部份由邬金國王傳出。

  至經續數目,據勝樂金剛續雲:一切瑜伽續,有六千萬續;瑜伽母續,一億六千萬;大乘之外一切經,八億續;般若波羅密,五億零一百萬續。

  以上所述,多爲金剛乘未傳入藏士前之曆史。

  叁 西藏佛教傳播概況

  (原題:西藏黑洲佛燈之傳播)

  前面兩章,已將佛教未入西藏前顯密兩宗之面貌予以概述,蓋爲尊重傳承之故。由本章起,即進入西藏教史部份。本章先述西藏開國之神話,及佛法流入西藏的起源。而佛法傳播則分隆興、中衰、重興等叁時期。

  開國之先,藏人以爲藏地是由海變成。藏人的來源,則是由洛伽山觀世音菩薩所加持之猴子與石山羅刹母配合而産生。這傳說,研究民俗學者當有頗大的興趣。

  西藏第一代王,爲具有神話色彩的尼墀贊波。經二十七傳而至哈圖妥列呢珍。其時國家曆由黑教管理,故 敦珠上師稱當時之西藏爲黑洲。哈圖王時,有印度大德羅森楚及悌列些攜佛教經續來,王頗敬禮,而不知經義。(據黑教傳說,此種經續爲由天下降,這是因爲黑教尊天的緣故)。及後又經五傳王位,始對經典意義了解,然佛法實未嘗流入民間也。

  始大弘佛法者,爲第叁十二代藏王松真則布,相傳爲觀世音化身。王迎娶尼泊爾公主慈珍(相傳爲有額部度母化身)及中國唐代文成公主(相傳爲綠度母化身)。于是佛法乃從尼泊爾及中國傳來。其時興修廟宇,並延印度、尼泊爾及中國教主(中國教主據稱名哈森瑪哈雅那)來藏,于是始開譯場、弘佛法。然仍未廣被民間。唯是西藏采梵文爲藏文藍本,依佛典製成文法,則知佛教對藏士文化之影響甚大。

  又曆四傳而至妙吉祥(文殊)化身之國王赤松德真,因廣弘佛法而招致災害,逐迎密宗堪布蓮花生大士來藏,蓋爲調伏西藏之非人等故。此爲金剛乘在藏地弘揚之始。

  蓮花生大士在藏,神變甚多,調伏羅刹、龍王等非人甚衆,並使非人等助建巴桑雅廟,曆五年而建成。于是國王廣開譯場,自印度延聘大小乘大德,教育藏民、翻譯顯密經續。其時密宗大德卑嗎那密喳(無垢善知識)亦在延聘之列。

  西藏人出家,自巴芝詩等七大臣始,稱爲“舍美”七人。由是藏地始有僧伽,而佛教亦臻隆盛矣。蓮花生大士居藏五十五年又六月,于赤松王禅位于其子穆尼遮波後十六年又六月,乘馬騰空而去。行前,爲藏地普作加被,並留下極多授記,蓋爲將來紹續密宗法統之故也。

  除密宗外,法相宗在藏地亦異常發達。于穆尼王時,設平等供養法會,使民衆無論貧富均可參加。又複廣建廟宇,並由王族獻予賦稅以供養出家人。同時,複從印度延請班知達衆,與藏地大德研究,改良翻譯,以期普及民間。故當時大小乘均得流通,僅密宗內續予以庫藏而已。

  松真剛布、赤松德真及穆尼遮波,爲隆興佛教叁代法王。

  及後,叁傳而至朗達瑪王,王迫害佛教不遺余力,影響所及,至其被殺後仍無人敢皈依出家,而藏王統治亦四分五裂,此爲佛教在藏地之中衰時期。當此之暗,只有居士白衣傳法,而密乘法統乃賴之不致中斷。

  于受朗達瑪王迫害,有堪布叁人,攜經、律、論叁藏至西康弘法,于是大乘律藏、般若、及密宗大圓滿心要乃得傳至康地。及後西藏佛教重興,乃自康地反聘堪布倫美回鄉邦弘法。然此際傳承已大異叁法王時期,于藏土流行者爲噶登巴派之律儀,及經部之般若波羅蜜多,興論部之集論及俱舍論。此爲密宗而外,流行藏土的經續。

  四無上瑜伽密傳播史略

  (原題:金剛乘不共之叁續法)

  密宗共分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及無上瑜伽部,西藏密宗,尤重後者,而稱前叁者爲“下叁部密”。一。無上瑜伽密之受藏人重視,自赤松德真時已然。本章所述,即爲無上密部之專題。

  無上瑜伽密依修行次第,可分爲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及大圓滿叁續。而生起次第又可分爲續部與修部。一如第二章所述。

  續部傳承,可分四系。卑瑪那密渣一系,傳以金剛薩垛爲根本尊之大幻化網( 敦珠甯波車即得此系傳承。)蓮花生大士一系,傳教誡見之鬘。生遮生汪一系,傳幻化道次第。姑姑喇喳與空遮伽雅,則據邬金王之帝釋同行大注疏,修馬頭明王中圍本尊法。

  修部傳承,大致可分叁類。星登嘉巴拉,傳閻曼德迦法…

《西藏古代佛教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阿底峽略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