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經典。精通顯密教法,是當時西藏著名的佛教學者,稱之爲“大班智達根敦珠”,著有《戒經疏》、《正理莊嚴論》等,成化十年(1474)圓寂于此寺。後被格魯派僧人追認爲DL喇嘛一世。
[51]松贊幹布——(617
——650)譯言正直嚴明智慧深遠之君主。《唐書》作棄宗弄贊或棄蘇農。系囊日松贊之子,在吐蕃王朝世系中爲第叁十叁代。其父爲屬下叛離的族人毒死後,嗣拉,平定內亂,盡殺投毒者。經數據年征伐,兼並諸部、統一西藏高原,定都邏些(今拉薩),建立吐蕃奴隸製政權。後創立文字,開始譯經。製定六大法規、以及出世十善法,世間道德規範十六條。先與尼爾尺尊公主聯姻,後(641年)又與唐文成公主聯姻,修建大昭寺、小昭寺。遺貴族子弟至長安入國學,又從漢地引進醫藥,數術、工藝等知識。對吐蕃經濟、文化發展及兄弟民族之間的聯系,均有重大貢獻。
[52]蓮花生八號——甯瑪派對蓮花生常用的八種別號,即釋迦獅子、蓮花生、日光、獅子吼、忿怒金剛、蓮花金剛、蓮花王和愛慧等八各名號,其前均冠有梵音谷如,義譯上師。
[53]叁赤——分爲叁大赤和叁小赤。叁大赤即:作明佛母、毗那夜迦、欲帝明王。叁小赤即:金色虔誠作明佛母、財流佛母和底奴瑪天女。
[54]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執絞索及寶塔;北方多聞天王,身黃色,執寶幢及猶鼬。四大天王侄須彌山腰,是鎮守四方的神將,有摧邪輔正。護法安僧的作用。
[55]固始汗——(1582——1655)明末清初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首領。衛拉特汗哈尼諾顔洪果爾第四子,以勇武著稱。據《青海史》載,明萬厲二十二年(1594)年僅十叁歲,率軍擊敗俄伽浩特(一說指頭纏白布信仰伊斯蘭教的部衆的城市)之四萬士兵,占據今巴裏坤、烏魯木齊一帶。叁十國年(1606)因調解平息衛拉特與喀爾喀戰事有功、備受推重。被東科爾呼圖克授以“大國師”稱號。自萬厲叁十四年至崇祯九年(1606——1636),率所部與杜爾拍特首領DL臺吉遊牧于恩巴河和喀拉庫木河一帶,後轉至額爾齊斯河支流托波河流域。崇祯七年(1634)冬,與巴圖爾珲臺吉發動對哈薩克遠征,獲勝。九年(1636)遣使至盛京貢馬匹、方物。同年爲避免內部沖突及另尋新牧地,應西藏班禅羅桑卻吉堅贊和第巴索南饒丹之請,與巴圖爾珲臺吉聯兵進軍青海,從塔爾巴哈臺經伊犁和塔裏木盆地、于翌年抵青海,擊敗卻圖汗,據其他。十一年(1638)至拉薩會見DL五世和班禅四世,獲“顧實·丹增曲結”(國師持教法王)或作“丹津卻吉甲波”意“佛教護法王”尊號。十叁年(1640)擊敗康區白利土司頓悅多吉。同年出度蒙古領主大會,參加製定《蒙古衛拉特法典》。翌年,興兵入後藏,十五年(1642)滅藏巴汗,掌握西藏地方政權,命長子達延鄂齊爾駐守拉薩。扶持格魯派(黃教),以前後藏之稅收奉獻五世DL五世DL作爲寺院費用。除日常政務由其控製的第巴索南饒丹料裏外,西藏高級官員均由其任命,並製定“十叁法律”新添噶倫、達本等官職,健全西藏地方行政機構,直接控製西藏軍隊、嚴厲鎮壓藏巴汗擁護者的反抗,牢固掌握青、藏地方政權,以黃教護法王自居。屢遣使與清廷聯系。順治叁年(1646),與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胄弓矢,命其統轄諸部。十年(1653)受封爲“遵行文義敏慧固始汗”。後病故于拉薩。
[56]洛桑卻給堅贊——(1567——1662)即四世班禅、明末清初藏傳佛教格魯派領袖、藏族。後藏西部蘭周甲人。差巴本倉策忍之子,初名曲結巴丹桑布。五歲即能誦多種經卷,十叁歲到安貢寺出家爲僧,拜克珠桑結益西爲師,受沙彌戒、法名洛桑給堅贊、並受灌頂。十四歲任安貢寺赤巴。明萬曆十六年(1588)拜大堪布班青當秋亞白等爲師,受比丘戒。次年赴拉薩朝拜釋迦佛,並與諸大德辯論,得大慧名。從上師青饒汪修等受時輪、長壽佛大灌頂等。二十九年(1601)回紮什倫布寺坐床,就任第十六任大法臺,闡揚黃教,整饬僧紀,擴建紮什倫布寺等。到拉薩哲蚌寺爲四世DL傳授諸大灌頂及比丘戒。四十四年(1616)四世DL卒,複至拉薩,兼色拉、哲蚌兩大寺寺主,周遊各寺,訪諸大德。主持寫甘珠爾大藏叁部,剃度僧侶,塑像造寺。受藏巴汗之請,尋認五世DL靈童。迎至哲蚌寺爲其剃度,授法戒。倡議聯合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並與五世DL、固始汗共同遣使朝清。清順至二年(1645)固始汗授予“班禅博克多”尊號,是爲班禅名號之始。四年(1647)與DL遣使貢于清,清帝封之爲“金剛大師”。康熙元年(1662)圓寂于紮什倫布寺。
[57]克——西藏的容量和重量單位名稱。前者爲如克,即藏鬥、分二十藏升,重約28斤;後者爲德克,即藏斤、分二十藏兩(即涅嘎),重約7市斤。
[58]洛桑江措——(1617——1682)即五世DL。明末清初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領袖、藏族。生于西藏山南瓊結地方。系日喀則宗本都杜饒登之子。明天啓二年(1622),六歲由叁大寺迎請拉薩哲蚌寺,認定爲四世大賴喇嘛雲丹嘉措之轉世靈童。五年(1625),從四世班禅出家、受沙彌戒、僧名阿旺羅桑嘉措。崇祯九年(1636),與青海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共商消滅黃教之敵對勢力。十年,從班禅四世受比丘戒,就任哲蚌、色拉兩寺座主,盡學諸多佛典。爲對抗噶瑪派對黃教的壓迫,于十四年(1641),與四世班禅遣人赴青海密招固始汗率兵入藏。次年,固始汗擊敗噶瑪派登松旺波及白利土司,征服前後藏,擒殺藏巴汗,以所得賦稅獻五世DL。同年,與四世班禅遣伊拉古克叁等到盛京。清順治元年(1644),清帝遣使存問,次年建布達拉白宮,並爲每年一次的“傳大昭”規定會期和規模。九年(1652),應召赴京,受順治帝列禮款待,住西黃寺,是第一位赴京之DL喇嘛。翌年返藏,至內蒙古代噶(今涼城)被順治帝封爲“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DL喇嘛。”自是“DL喇嘛”在西藏的宗教地位得到中央政府的承認而確立。返藏後,鞏固封建農奴製度,擴大格魯派寺院集團實力,巡遊衛藏各地、委任宗本,製定法規和服飾等級,新建大寺十叁年,規定諸寺廟住寺僧數、田産、農奴等,製定嚴格的組織機構,僧官任免、學經程度等。康熙八年(1679)委任桑結嘉措爲第巴,主持西藏政務,自己專心潛修,從事著述。著有各種作品二十一函,有《五世DL全集》傳世。其中以《西藏王臣史》、《相性新釋》、《普提道次第論講義》、《引導大悲次第論》等最爲著名、傳播甚廣。第一章 加央貢噶索朗倫珠等人的生平事迹
在達欽南喀劄西巴任“董貝[1]”的職務期間,以達倉著名譯師顯密海阿達班欽西繞仁青和五明學者班欽木娘劄巴多吉二人爲首的衆多密宗師,建立了長期修供吉祥《密集》[2]、妙金剛薩迦派修供和衆僧呼誦文殊菩薩[3]名號、以及念誦《續部》[4]之常年儀軌,達欽本人等曾吩咐建立長期的威德薩迦祖法《喜金剛[5]密訣》之修供和《金剛橛》[6]、《護法帳面明王》[7]的供品施食瑜伽等,並爲此提供順緣。
依靠對妙吉祥世系傳承的祈禱和緣起,于陰木蛇年具德薩迦第二位大學者、智慧自在薩迦大譯師加央貢噶索朗劄巴堅贊貝桑波降生,該聖人之光輝業績,如神奇的傳記寶庫中所講述。
其弟達欽仁波切阿吉旺曲劄巴堅贊貝桑波生于陰火羊年。從青年時代就是一位稀有的具有大慈悲心,性格非常溫順之人。彼拜太師當巴·衮卻培、大堪布索朗倫珠、麥欽·桑結仁欽、貢頓·旺典珠巴、夏魯大譯師仁欽·卻迥桑波、兄長薩迦譯師加央貢嘎索朗等,衆多學問通達,德行高妙之賢哲爲師,圓滿透徹地學聆聽《般若》[8]、《因明》[9]、《毗奈耶》[10]、《阿毗達磨俱舍論》[11]、《中觀》[12]、《律儀》、《五明》之灌頂[13]、傳承、口訣等。在他二十叁歲陰土蛇時,在吉祥孜樂大寺,以一切智索朗倫珠·勒巴迥乃堅贊貝桑波爲親教師[14],五明大學者貢頓·旺曲珠巴貝桑波爲羯磨師[15],在以足數的增伽面前受近圓戒[16]。彼不但本人念修圓滿而且廣做善事,利益衆生,尤其是在薩迦大譯師逝世之後,由彼做了那爛陀寺滾欽榮頓欽波之法王續承人以護持教法。在彼四十九歲陰木羊年時,以如同顯密海一般之非凡智慧,在吉祥圖登朗傑大寺榮獲遍知一切兀鷹柔江巴(即佛學博士)大吉祥獅子學位。對成爲主要《藏》[17]之顯乘密宗詳細地進行教誨與聞聽,並多次在那爛陀寺和圖登傑寺講解《寶訓》和教授《龍樹密集的五次第》等。各種典籍和毗奈耶朵事的傳承只所以經久不衰,廣爲流傳,實乃尊者達欽之功德。彼如此爲宏揚佛法,利義衆生,辛苦操勞一生,于陰木豬年藏曆叁月二十九日圓寂,享年五十八歲。
其弟達欽江貝劄巴貝桑波,拜諸位喇嘛聖者爲師,精通金剛乘,尤其是對于修持、心極奮勇,曾將發辮拴在孜東寺楊柳寢宮護法神殿的屋頂上,經常勤奮修持至深夜。當年拴發辮之鐵釘至今尚在,並曾在多康地區利益衆生,號稱達欽阿江巴。
其幼弟達欽仁波切[18]王朗喀頓珠·桑結才登劄西堅贊貝桑波,天資聰慧過人,依止其他衆多智者上師,和兄長薩迦大譯師,遍聞諸法,圓滿念修,曾親見本尊大黑天(護法神之一)等,又廣做法事,饒益有情,成爲密咒威德大自在。在其有兩子之後,拜在尊者桑結仁欽和兄長薩迦譯師的足下,受比丘戒。彼也曾任吉祥那爛寺之主持並去圖登朗傑寺多次講解:《勇猛寶帳怙主灌頂》和《百種修法》以…
《薩迦世系史續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