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現將其鑰匙交給您。”此後,據說法王不用發奮即可精通因明論典。一次,他到吉宗地方的一天夜晚,夢見自己贊頌當地的覺臥佛像道:
“叁世諸佛所有
智悲集中一起,
即稱爲大慈悲,
向觀世音頂禮!”
睡醒後,一首四句詩不用思考即出口成章。
還有一次,他夢見在一次法會上用梵語講述了《集量注疏之禮贊》,遂于肩頭上有日月一同升起。法王請教大尊者紮巴堅贊,尊者說解這樣的夢難以勝任,于是他向五千僧衆布施了茶飯。
此外,有一次他夢見桑耶寺寺主前來迎請他參加會供法會,講述《外續喜金剛》五章以上和《道果論》的大部分後,楞伽山主引來僧伽宴會會長,此人于當晚向其請教境相、加持、旨議等許多佛法,故使其心思散亂,直至黎明時分未能入睡。此後,稍微入睡即出現一俗家人,獻上部分禮品。向法王說:“衆生處于生、老、病、死之大河中,難道他們不痛苦嗎?”法王說:“你有何請求?”答:“啓請一解脫之法。法王說:
“悟證此生即無生,
複生泥中未解脫,
衆生生世轉畜生,
保佑慈悲主之生。”
那個人又問:“老與生、病、死叁者可以彙合否。”答:“可以。”那個人遂禮拜後,說:“大恩大德矣!”醒覺後,才聽說此人乃是桑耶寺護法王的形象。
此外,他還使一部分受他教化的思想純正之僧徒親見文殊菩薩。據說博東仁波且尊追多傑亦同時親見,遂贊頌說:
“部分思想純正之僧徒,
親眼見到文殊菩薩佛,
聖地雪域亦傳爲佳話。”
其次,據藏地納普巴绛漾喜饒沃色之傳記記載,法王在睡夢中夢見他飛往天空,直至東方。漢地名叫五臺山的一座富饒美麗之草山頂端有一優美的房屋,法王想這大概就是至尊文殊菩薩之宮殿,准備入內禱祝,但是很久沒有找到大門,最後,從東面找見一門,入內見有一美妙的經堂,此經堂中央一寶座上坐有喇嘛卻傑薩迦巴,面向北方。法王心想此人大概就是至尊文殊菩薩,遂進行許多禮拜和禱祝。沒有得到教法,只得到一部用許多綢緞衣服包著的經典,找開一看是一部金字法相論。此後,過了很長時間,他一天內就寫完《智入空性論》,夜晚並做了許多美夢,此乃爲奇有之幻化矣。
此外,法王被迎請到衛地參加一法會時,洛絨附近地方有一位名叫雅第索南桑波的格西正在修行,至初夜時分,他看到本尊喜金剛曼荼羅之法會,當時究竟是什麼,他一無所知。天亮後,他一大早起來向法王請教投放食子[29]以驅除惡鬼。他來到法王面前,禮拜後,法王問:“格西來了。”答:“是!”問:“有何貴幹?”答:“請教一事”。法王說:“不就是昨晚之事,此乃爲白噶王示現神變之故,剛才我正與他相遇,不然你很可能得一場重病。”雅第巴告訴法王說:“今年,我得了一場重病,差一點兒死去。爲消除災難而修行湧發,以得一大福澤。”法王說:“從今以後,你一定要對佛主生起信心。”由此,其他親炙子更加堅信法王是無比仁慈之文殊菩薩。此記載見于年堆都瓦森格所編的文集之中。
中觀師西饒本修習《道果大論》,在修行時得了一場重病,因而來到法王身邊,請教消除魔障重病之法。法王未說別的任何話,只說了一句:“如有智慧,重病即無因緣。”此後,中觀師西饒本詳細思慮此話之意,即生起等持殊勝相續,重病亦得到痊愈。故法王有此殊勝利他之事迹。
據《道果論》記載說:“完全的死兆對一些有漏之人不會顯現,如示現之時,必有機緣。”夏巴西饒迥奈示現此死兆之時,法王依照上師瑜伽之唯一誓願進行禱祝,使其從完全死兆中解脫出來,又活了許多年。
法王無論居于何地,此地即不會出現鬼魅製造的瘟疫,內外戰亂和天災人禍;法王行于路途,路途搶奪他人財物之事即會消失,所有行路之衆生亦將互敬互愛。總之,法王在某處住多久,當地在此期間就根本不會出現外戰內亂。圓滿之事業亦將成就,教法昌盛、世間之財物豐富;講修教法如蓮苑增盛;賢者和大成就者之弟子無計其數。據聞與法王同時期的賢哲大德們亦視法王爲上師,頂禮其蓮足,極爲尊崇。例如:此時講聞瑪爾、尚等大師教法的涅細·绛貝多傑大師不服法王之學識,遂派遣其九弟子中最有學問的烏尤巴·日貝森格前去同法王辯論。在經論院的幾天爭論中,沒有找到法王的一點破綻,無力抵擋法王之辯駁,使其不得不信服,長久依止法王的蓮足之下,成爲法王之大弟子。關于法王的上首弟子之情況,下面略有介紹,詳細情況請閱讀其傳記。
再次,法王應衛地桑耶寺寺主釋迦貢之邀請,前往桑耶寺。法王在桑耶寺中間巡禮過道爲帕巴绛貝之手畫和前任法王強秋色巴等人寫了贊頌詩;轉動佛教之大*輪後,又寫了贊頌詩。法王所寫的贊頌詩雲:
“聲明和因明如二只眼,
觀知識*輪之智慧者,
聞識深遠而善于修習,
通雙語之吉祥薩迦巴。
與虛空共存之衆生靈,
爲獲得遍知王之品位,
爲取得佛陀寬仁慈愛,
明講善法至寶救度母。
佛主吉祥功德之寶藏,
美名遍傳于四面八方,
能使教法遍傳人世間,
持經箧之吉祥薩迦巴。
于此桑耶永固天成寺,
廣說深奧之佛教教法,
所有得到佛法之善根,
爲從鬼魅湖救度衆生。
執持玉兔之潔白明月,
照亮夜晚之廣闊天空,
邪慧群星何能映蔽之,
美麗睡蓮花競相開放。”
法王薩迦班智達著的此類贊頌詩,桑耶寺之衆賢者奉爲至寶。大師噶瑪拉錫拉請法王坐于該寺住持之獅皮法座上,講授博大精深之*輪教法,並爲佛陀和衆生做了許多利益之事,從而使其稍生喜悅;回想以前諸聖賢之事迹和稀奇之業績,再看時局變更,衆生做出不合佛法之事,從而又使其心稍郁郁不樂;想到未來世間佛法成爲衆生的如意之寶,遂伸出右手在寺廟走廊之牆壁上,會合了造作之文字,由于印之形繪出畫像之續,並彙集一處使所有的人皆能看到。念經諸類之續由著者收入智見之善法中。此事迹是根據格隆八思巴的口述而記載下來的。
法王在北方蒙古地方傳教的情況如下所述。正當法王在西藏宏揚釋迦牟尼教法之時,凶暴的蒙古人在取舍方面如畜生一般愚昧;慈悲心比閻羅王還要小;體力比藥叉還要強壯;無數非天之軍隊使人畏懼。開初,漢地和西夏等北部一切地方均被蒙古人占爲已有。並讓百姓和出家人毫無區別地負擔稅賦、兵差和烏拉,連佛教之名稱亦未曾有過。法王見他們使一切自他招致破敗,故不能忍耐,願以慈悲之心把蒙古引上佛教之道,發願應時教化。當法王之堪布班欽釋迦室利前去森格拉林時,拉那木臺烏噶波曾請求釋迦室利前去蒙古,釋迦室利向救度母祈禱後,救度母對他說:“你去蒙古無有裨益,從西藏派一名弟子前去有好處。”班欽釋迦室利對法王作了如此授記。此外,喇嘛傑尊欽波(即紮巴堅贊)圓寂前對法王說:“在你的後半生,蒙古使者將前來,如果去,對發展佛教及衆生大有裨益,無論如何應當前往。”法王61歲時,修習加行大*輪法。62歲時,轉大力*輪之王成吉思汗之子拖雷諾顔(應是窩闊臺)的兒子額沁闊端派來迎請的使者,當時蒙古人呈送的邀請诏書全文如下:
“長生天氣力裏,大福蔭護助裏,皇帝聖旨。
曉谕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貝桑布。朕爲報答父母及天地之恩,需要一位能指示道路取舍之喇嘛,在選擇之時選中汝薩班,故望汝不辭道路艱難前來。若是汝以年邁(而推辭),那麼,往昔佛陀爲衆生而舍身無數,此又如何?汝是否欲與汝所通曉之教法之誓言相違?吾今已將各地大權在握,如果吾指揮大軍(前來),傷害衆生,汝豈不懼乎?故今汝體念佛教和衆生,盡快前來!吾將令汝管領西方衆僧。
賞賜之物有:白銀五大升,鑲綴有六千二百粒珍珠之珍珠袈裟,硫磺色錦緞長坎肩,靴子,整幅花綢二匹,整幅彩緞二匹,五色錦緞二十匹等。著多爾斯衮和本覺達爾瑪二人赍送。
龍年八月叁十日寫就。”[30]
蒙古的迎請使者攜帶邀請诏書前來,法王薩班想到若說年邁,信中已有不讓推托之語,故不顧身體性命,于63歲時啓程前往西夏故地之涼州地方。路途中,多康地方的敦巴洛追饒塞向其請教佛法,法王薩班清楚地回答了教法方面之問題。二人問答如下,敦巴洛追饒塞問:“觀待潔問之盛行,我之觸及而不明,此爲增添極喜地。你之第一問難明藏中,所謂世間一切瓶,雖有聲而自行消失。”答曰:“《叁律儀品》雲:“空性亦有而無空,若有亦爲普遍無永恒,吉祥法稱已闡明。”此字義如是吉祥法稱在尋思之時說的勝義所能發生作用,于此即有勝義,剩余爲世俗,此爲自共法相論。所謂能發生作用即有勝義,不能發生作用即是世俗之論。又所謂世間如此自有果,遂可修習聲滅法,果立因名,有義可立因。是故爲法無依者,外境依止是字義,有依此乃爲修行者,一切所破是希求。《入聲論》又雲,所謂有之言說乃爲佛法之所求和非無自性字義之故。有字義即可立言說。又,對此能緣皆是所緣而無他性,此乃爲因明者在有所緣之法相中所論。彼此之義亦爲彼,彼是有之二門類,即是義和言說,有義即可有行爲,有言論即能破而立。”
第二問難爲“法界是無知耶?”答複是:“《金剛決定論》雲:衆覺者乃是法之身,衆導師乃是法性見,若是法性非知力,此是無能有明見。”《入行論》雲:“非有勝義心之行境,心是貪戀世俗也。”所謂法界之義昔日本人已論述過,爲離他而著所知之言論。《究竟一乘空性論》雲:,若是未有佛之界,對苦難灰心無轉變,欲求超脫憂苦,希求之誓願一無所有”。《中邊論》雲:“本性與空…
《薩迦班智達生平、事業簡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