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薩迦班智達生平、事業簡介▪P4

  ..續本文上一頁性,無相與勝義,同法界有差別,無邪非他正是,如彼聖者之行境,聖者法因之故,此差別義如次第相同。”《 (阿毗達磨藏》雲:“無始時之境域,爲諸教法之界,此界所有之衆生,獲得超脫憂苦。”彼之義亦爲此,勝義四邊遠離戲論,有無世俗等等,遮余相互親自辯駁,非存在說爲無有。《阿毗達磨藏注疏》雲:“除此立與破,還有由聲分出之言論,非有之故爲無有,無有之故求空見論”。”

  第叁問難爲:“非滅谛是善行耶?”答曰:“所謂非滅谛不稱爲善法行之言論,《聖者龍樹之中觀論》[31]雲“任何業亦非修,刹那間即毀滅,非依止梵淨行,此乃必成過失,本性與一切言論,無疑變成矛盾,積福與造孽,類別不可相合,若彼爲報應,反複變爲果報。”遂知悉禁止非善惡法相産生。智者以其之智力,如是提及諸問題,如同貢嘎之名衆所知,善分辯而又可善觀察。對多康之敦巴洛追饒塞之答複,由比機仁欽紮寫于林卡。”

  此外,法王薩班經過多麥之路途與瑜伽行者楚瑪巴問答情形如下。至尊文殊菩薩之化身法王薩迦班智達前往蒙古地方之路途中,當經過多麥時,一位名叫瑜伽大修行者楚瑪巴的人送給法王一套內外衣。此後問:“法王你之《分辨佛法與非佛法之論》雲:“愚者修習大手印法,大部分說的爲旁生之因,非是生于無色界,或是掉入聲聞遮斷中。如若彼爲善修習,亦未逾越中觀之修定,此中觀修定雖然好,但修習起來困難極大。”此說爲何義?”法王薩班笑著回答說:“尋思[32](頓時能使心不想任何事情,使心經常保持平靜,即可慢慢引似睡眠。)時心不外散內止一處,空(益那紮帕哈烏第王雲,愚者修行有何用?愚者變得更加愚。聖者龍樹雲,如若邪觀空性,遲鈍者招致失敗,各自尋思之智慧,覺得未挂于虛空之邪教,什麼都沒有執持,同生眼界阻滯之空)與直觀二者,掉入惡途之大因,欲善者抛棄而爲善,心(心因不明顯之大力入于境相。)因不明顯之定,與顯色止,(此義論師們認爲,若不伺察,一切教法就覺得從虛空而來和無有任何心識以及無有或非無有對證相符。)觀二者,以及無色生之大因,欲解脫者抛棄而爲善。無感覺(修習叁摩地之時,能長久沒有任何之想)之定,與六圓滿止(不明見眼等六圓滿識之因)觀二者,和遮聲聞(同樣感受到入滅定)一致等同,欲勝者抛棄而爲善。輕安(《大乘莊嚴經論》雲:“故有彼之身和心,所有一切極輕安,所謂生于心之境。”)天界之定,與萬物近息靜觀(聖者提婆親口雲:“非有非無非無有,二者本體皆無有,從四邊解脫之勝義,乃是中觀派之教規。”)二者,以及波羅蜜多乘之大道,王子修習而爲善。相思(佛智足雲:“庸俗思惟除輪回系縛外,無有其它任何之思,與此相違之妄分別心,所有此皆爲無思惟。”)近息靜之定,與空樂雙運(觀世音白蓮華經雲:“極微塵過去之法性,圓光占蔔之看相者,一切種相之殊勝,爲不變大印樂。”)觀二者,以及殊勝密宗大印道,此時欲解脫者修習而爲善。若掌握此五頌詩之義,即可辨護清淨和不清淨之大手印教法。此在《伺察俱舍論》中有記載。”法王薩班爲瑜伽行者楚瑪巴講授之五頌詩,由比機寫于多康麥林卡(據說第叁次答複以前未有流行,此後由多康地方多傑強貢嘎旺秋手中而得到)。此注釋亦是根據法王薩班之講授由比機而寫。

  繼而又至多桑地方之時,一人爲法王薩班敬獻一塊鑲綴著許多金點子的錦緞。此後,法王把此錦緞賜給拉傑比機,並說:“此錦緞由你收藏,它像明淨之天空閃爍著群星,說明我們將來也會如此。”人們說薩迦巴挖出靈骨,他對此說道:

   “大多爲魔之靈骨,

   亦由護法神所爲,

   四大種使之增長,

   叁位聖者之舍利,

   由功德力而生起,

   如源源生出之寶,

   彼之數無法計算,

  不減而增之舍利。”

  並說:我要想財物的話,能得到無數財寶,由你收藏,此錦緞請做衣服吧。又說:“我實爲嬉戲,不救度人乃罪過矣。”

  此後,漸次衆生怙主法王八思巴與法王薛禅汗結爲供施關系。此王治下的說不同語言的各個國土,叁寶之聲未流布之地方亦生敬奉叁寶之心,取舍業果。蒙古衆人亦請授大乘之發心和灌頂,供奉叁寶,興利益衆生之事;斷離支分惡不善之業道,入于善道。尤爲對所屬其管轄範圍的雪域西藏、黎域[33]、西夏[34]、蠻子[35]等地方的僧人和咒士等功德者不准攤派兵差、賦稅和勞役;多次賜予大量食品、飲料、穿戴、金銀、錦緞等珍貴禮品;加封給“國師”名號,使他受衆人所敬戴,大興佛法,長久供奉。據說蒙古因其部落龐大、智慧超群,因疑有反叛者,故每年要把9歲以上的男子統統殺死,不夠歲數的,驅逐至外海。法王對此行爲尤生慈悲,遂對國王嚴加勸說。因此,國王(將此作法)敬獻請求灌頂之供養,斷滅此種惡行。故如今北方一帶略有快樂,此乃爲法王叔侄之殊勝恩惠。不用說現在的一般見識,就是自稱爲格西之衆人亦比不上法王叔侄之明辨是非之智力。他們執掌教法和衆生之事,如是衆人無有不專心或粗心。因此,像法王叔侄二人如此親自利益衆生之事迹,西藏任何格西皆未曾有過。部分人所謂“薩迦巴被天子魔所迷,與蒙古發生聯系”之說法是不正確的。出現在蒙古人面前的出家人,要稍微符合蒙古人之行爲,如果薩迦巴不按照蒙古人之思想,要使其入教是不可能的。正像釋迦牟尼爲使佛教流轉世間亦善于迎合世間一樣。若不使(蒙古人)入教,即會出現如前所述之罪孽。若要遮止此罪孽,即需要費很大氣力。此乃爲菩提勇識大菩薩之希有之事迹。所謂“難得愚昧者之贊同”,正是此義。對法王一生中所進行活動,有詩評曰:

   “怙主你之經典,

   鄭重聖言寶論,

   勤勉何能修習,

   拯救中斷之法,

   依照如此所雲,

   此尊言之系縛,

   隨時皆可降臨,

   谛語你爲救主。”

  是故,法王前往涼州,雖在一些傳記中記載出現了一些別的人不歡喜之事,實際得到大興利他事業之吉兆。正如他在答複托郭瓦之問時所說:

   “吾昔日之部分事迹,

   教日升起普照大地,

   聞思修此是如意寶,

   衛藏信徒即可足意。”

  此後,法王薩班于65歲的陽火馬年八月到達北方涼州,此時闊端爲參加貴由汗即位之慶典到蒙古地方去了,闊端返回後,于羊年—月舉行了會見。闊端甚喜,談論了許多教法和地方風俗民情。在法王薩班到達涼州之前,闊端的身邊已有幾位藏族僧人,但是由于他們對佛教的知識未能精通,因此在舉行祈願法會時,由也裏可溫[36]和蒙古的薩滿坐在僧衆的上首。此後闊端和法王薩班談論了許多教法,在原先黎域諸大德向闊端介紹佛教的基礎上,使闊端明了佛教之教義。因此,闊端十分高興,下令從今之後也裏可溫和薩滿不能坐在上首,而是讓薩班坐在僧衆的上首,祝願時首先由佛教僧人祝願。由此在蒙古地方佛教出家僧人之地位受到重視。

  其後,闊端身患重病,多次向紅閻摩敵母供奉水食子,亦未見效。羊年叁月十一日黎明時,法王夢見一個跛子全身長有膿瘡,問:“你是何人

  ”答:“有一位官員對我說,薩迦巴被迎請至此地。”問:“你前來有何貴幹?”答:“我身上患有一種病,診治無效,故爲此前來。”此後法王問:闊端派遣金字使者把我從遠方叫來,如今對你有何裨益,你的病是因何而起?現在用什麼方法醫治有效?”那人說:“此地方誰也未管轄之時,即由我之官員管轄。當時因闊端爲釋迦牟尼積有福德,故轉生爲一位國王。後來此王又轉生爲西夏王,此西夏王在我之屋頂修座城堡工程。西夏王對僧人們說:“爲我建造碉房而奠立地基。”此時僧人們感覺到像譜歌入曲、樂器齊奏和施放食子,因不熟悉地形,故未能奠立地基。國王在此地修建碉房欺負我之主仆。此後,未能得到善報,遂前往涼州,精心掌管此地。其後,此國王又卷土重來,在我屋頂放火、掘土,無所不爲。但在此地亦未得到住處。此時我之官員勃然大怒,召集各地所有神鬼,而後對它們說:“此王兩次侵擾我的住地,現在又如此破壞,故請你們幫助消滅之。”衆神鬼說:“此王對釋迦牟尼積有福澤,不能與其較量,你不要住在陸地,請搬到有水源和泥灘的地方去住。”此王住于此地時,查閱前世國王對僧人們之考卷,不禁贊歎道:“昔日考試規模真大啊!”此後國王邊看邊說,這尊釋迦牟尼像是金的?是木的?還是石的?”遂用錾刀割掉釋迦牟尼之足。其後衆神鬼說:“現在此王福澤衰敗,大難臨頭。”故衆神鬼集合准備戰鬥,因王爲有福之人,故任何人不能戰勝之。挑撥家臣與國王之間的關系者亦被大臣殺死。此王臨死之前,祈願後說:“我後世有一位國王之子對你們有危害,你們將會變爲奴隸。”祈願之人即爲成吉思汗之孫闊端。此王從涼州來到此地,在我之住地即有水源和泥灘之處賽馬,並于此殺馬,馬血所流之處,致使我之生靈,一些生病,一些死亡。我身上所有的蛤蟆和蝌蚪亦奄奄一息,是靠我之身體熱力維持它們的生命。並從身上拿出即將枯死的蛤蟆和蝌蚪給法王看,又說:“以前的僧人只爲闊端祈禱祝願,我等天龍未得到任何裨益,現在你薩迦巴賜予藥和飲食,因此對我天龍大有裨益。我原先連路都不能走,這次亦微有效力。現在我的官員快要死去,如果此官員死的話,闊端亦要死去;我之官員病愈的話,闊端之病亦會痊愈。如承侍甚小,即會無效,若你爲我之大官和闊端積極醫治的話,我之大官痊愈,闊端亦會痊愈。如若痊愈,你亦會因此受到敬重。”此後,當法王薩班思考用什麼辦法能使之病愈時,微除障礙,那人就悄然隱去了。

  其後,法王薩班爲闊端做了獅子吼菩薩之儀軌,使闊端從病魔中…

《薩迦班智達生平、事業簡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