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萨迦班智达生平、事业简介▪P3

  ..续本文上一页现将其钥匙交给您。”此后,据说法王不用发奋即可精通因明论典。一次,他到吉宗地方的一天夜晚,梦见自己赞颂当地的觉卧佛像道:

   “三世诸佛所有

   智悲集中一起,

   即称为大慈悲,

  向观世音顶礼!”

  睡醒后,一首四句诗不用思考即出口成章。

  还有一次,他梦见在一次法会上用梵语讲述了《集量注疏之礼赞》,遂于肩头上有日月一同升起。法王请教大尊者扎巴坚赞,尊者说解这样的梦难以胜任,于是他向五千僧众布施了茶饭。

  此外,有一次他梦见桑耶寺寺主前来迎请他参加会供法会,讲述《外续喜金刚》五章以上和《道果论》的大部分后,楞伽山主引来僧伽宴会会长,此人于当晚向其请教境相、加持、旨议等许多佛法,故使其心思散乱,直至黎明时分未能入睡。此后,稍微入睡即出现一俗家人,献上部分礼品。向法王说:“众生处于生、老、病、死之大河中,难道他们不痛苦吗?”法王说:“你有何请求?”答:“启请一解脱之法。法王说:

  “悟证此生即无生,

  复生泥中未解脱,

  众生生世转畜生,

  保佑慈悲主之生。”

  那个人又问:“老与生、病、死三者可以汇合否。”答:“可以。”那个人遂礼拜后,说:“大恩大德矣!”醒觉后,才听说此人乃是桑耶寺护法王的形象。

  此外,他还使一部分受他教化的思想纯正之僧徒亲见文殊菩萨。据说博东仁波且尊追多杰亦同时亲见,遂赞颂说:

   “部分思想纯正之僧徒,

   亲眼见到文殊菩萨佛,

   圣地雪域亦传为佳话。”

  其次,据藏地纳普巴绛漾喜饶沃色之传记记载,法王在睡梦中梦见他飞往天空,直至东方。汉地名叫五台山的一座富饶美丽之草山顶端有一优美的房屋,法王想这大概就是至尊文殊菩萨之宫殿,准备入内祷祝,但是很久没有找到大门,最后,从东面找见一门,入内见有一美妙的经堂,此经堂中央一宝座上坐有喇嘛却杰萨迦巴,面向北方。法王心想此人大概就是至尊文殊菩萨,遂进行许多礼拜和祷祝。没有得到教法,只得到一部用许多绸缎衣服包着的经典,找开一看是一部金字法相论。此后,过了很长时间,他一天内就写完《智入空性论》,夜晚并做了许多美梦,此乃为奇有之幻化矣。

  此外,法王被迎请到卫地参加一法会时,洛绒附近地方有一位名叫雅第索南桑波的格西正在修行,至初夜时分,他看到本尊喜金刚曼荼罗之法会,当时究竟是什么,他一无所知。天亮后,他一大早起来向法王请教投放食子[29]以驱除恶鬼。他来到法王面前,礼拜后,法王问:“格西来了。”答:“是!”问:“有何贵干?”答:“请教一事”。法王说:“不就是昨晚之事,此乃为白噶王示现神变之故,刚才我正与他相遇,不然你很可能得一场重病。”雅第巴告诉法王说:“今年,我得了一场重病,差一点儿死去。为消除灾难而修行涌发,以得一大福泽。”法王说:“从今以后,你一定要对佛主生起信心。”由此,其他亲炙子更加坚信法王是无比仁慈之文殊菩萨。此记载见于年堆都瓦森格所编的文集之中。

  中观师西饶本修习《道果大论》,在修行时得了一场重病,因而来到法王身边,请教消除魔障重病之法。法王未说别的任何话,只说了一句:“如有智慧,重病即无因缘。”此后,中观师西饶本详细思虑此话之意,即生起等持殊胜相续,重病亦得到痊愈。故法王有此殊胜利他之事迹。

  据《道果论》记载说:“完全的死兆对一些有漏之人不会显现,如示现之时,必有机缘。”夏巴西饶迥奈示现此死兆之时,法王依照上师瑜伽之唯一誓愿进行祷祝,使其从完全死兆中解脱出来,又活了许多年。

  法王无论居于何地,此地即不会出现鬼魅制造的瘟疫,内外战乱和天灾人祸;法王行于路途,路途抢夺他人财物之事即会消失,所有行路之众生亦将互敬互爱。总之,法王在某处住多久,当地在此期间就根本不会出现外战内乱。圆满之事业亦将成就,教法昌盛、世间之财物丰富;讲修教法如莲苑增盛;贤者和大成就者之弟子无计其数。据闻与法王同时期的贤哲大德们亦视法王为上师,顶礼其莲足,极为尊崇。例如:此时讲闻玛尔、尚等大师教法的涅细·绛贝多杰大师不服法王之学识,遂派遣其九弟子中最有学问的乌尤巴·日贝森格前去同法王辩论。在经论院的几天争论中,没有找到法王的一点破绽,无力抵挡法王之辩驳,使其不得不信服,长久依止法王的莲足之下,成为法王之大弟子。关于法王的上首弟子之情况,下面略有介绍,详细情况请阅读其传记。

  再次,法王应卫地桑耶寺寺主释迦贡之邀请,前往桑耶寺。法王在桑耶寺中间巡礼过道为帕巴绛贝之手画和前任法王强秋色巴等人写了赞颂诗;转动佛教之大*轮后,又写了赞颂诗。法王所写的赞颂诗云:

   “声明和因明如二只眼,

   观知识*轮之智慧者,

   闻识深远而善于修习,

   通双语之吉祥萨迦巴。

   与虚空共存之众生灵,

   为获得遍知王之品位,

   为取得佛陀宽仁慈爱,

   明讲善法至宝救度母。

   佛主吉祥功德之宝藏,

   美名遍传于四面八方,

   能使教法遍传人世间,

   持经箧之吉祥萨迦巴。

   于此桑耶永固天成寺,

   广说深奥之佛教教法,

   所有得到佛法之善根,

   为从鬼魅湖救度众生。

   执持玉兔之洁白明月,

   照亮夜晚之广阔天空,

   邪慧群星何能映蔽之,

   美丽睡莲花竞相开放。”

  法王萨迦班智达著的此类赞颂诗,桑耶寺之众贤者奉为至宝。大师噶玛拉锡拉请法王坐于该寺住持之狮皮法座上,讲授博大精深之*轮教法,并为佛陀和众生做了许多利益之事,从而使其稍生喜悦;回想以前诸圣贤之事迹和稀奇之业绩,再看时局变更,众生做出不合佛法之事,从而又使其心稍郁郁不乐;想到未来世间佛法成为众生的如意之宝,遂伸出右手在寺庙走廊之墙壁上,会合了造作之文字,由于印之形绘出画像之续,并汇集一处使所有的人皆能看到。念经诸类之续由著者收入智见之善法中。此事迹是根据格隆八思巴的口述而记载下来的。

  法王在北方蒙古地方传教的情况如下所述。正当法王在西藏宏扬释迦牟尼教法之时,凶暴的蒙古人在取舍方面如畜生一般愚昧;慈悲心比阎罗王还要小;体力比药叉还要强壮;无数非天之军队使人畏惧。开初,汉地和西夏等北部一切地方均被蒙古人占为已有。并让百姓和出家人毫无区别地负担税赋、兵差和乌拉,连佛教之名称亦未曾有过。法王见他们使一切自他招致破败,故不能忍耐,愿以慈悲之心把蒙古引上佛教之道,发愿应时教化。当法王之堪布班钦释迦室利前去森格拉林时,拉那木台乌噶波曾请求释迦室利前去蒙古,释迦室利向救度母祈祷后,救度母对他说:“你去蒙古无有裨益,从西藏派一名弟子前去有好处。”班钦释迦室利对法王作了如此授记。此外,喇嘛杰尊钦波(即扎巴坚赞)圆寂前对法王说:“在你的后半生,蒙古使者将前来,如果去,对发展佛教及众生大有裨益,无论如何应当前往。”法王61岁时,修习加行大*轮法。62岁时,转大力*轮之王成吉思汗之子拖雷诺颜(应是窝阔台)的儿子额沁阔端派来迎请的使者,当时蒙古人呈送的邀请诏书全文如下: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晓谕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贝桑布。朕为报答父母及天地之恩,需要一位能指示道路取舍之喇嘛,在选择之时选中汝萨班,故望汝不辞道路艰难前来。若是汝以年迈(而推辞),那么,往昔佛陀为众生而舍身无数,此又如何?汝是否欲与汝所通晓之教法之誓言相违?吾今已将各地大权在握,如果吾指挥大军(前来),伤害众生,汝岂不惧乎?故今汝体念佛教和众生,尽快前来!吾将令汝管领西方众僧。

  赏赐之物有:白银五大升,镶缀有六千二百粒珍珠之珍珠袈裟,硫磺色锦缎长坎肩,靴子,整幅花绸二匹,整幅彩缎二匹,五色锦缎二十匹等。着多尔斯衮和本觉达尔玛二人赍送。

  龙年八月三十日写就。”[30]

  蒙古的迎请使者携带邀请诏书前来,法王萨班想到若说年迈,信中已有不让推托之语,故不顾身体性命,于63岁时启程前往西夏故地之凉州地方。路途中,多康地方的敦巴洛追饶塞向其请教佛法,法王萨班清楚地回答了教法方面之问题。二人问答如下,敦巴洛追饶塞问:“观待洁问之盛行,我之触及而不明,此为增添极喜地。你之第一问难明藏中,所谓世间一切瓶,虽有声而自行消失。”答曰:“《三律仪品》云:“空性亦有而无空,若有亦为普遍无永恒,吉祥法称已阐明。”此字义如是吉祥法称在寻思之时说的胜义所能发生作用,于此即有胜义,剩余为世俗,此为自共法相论。所谓能发生作用即有胜义,不能发生作用即是世俗之论。又所谓世间如此自有果,遂可修习声灭法,果立因名,有义可立因。是故为法无依者,外境依止是字义,有依此乃为修行者,一切所破是希求。《入声论》又云,所谓有之言说乃为佛法之所求和非无自性字义之故。有字义即可立言说。又,对此能缘皆是所缘而无他性,此乃为因明者在有所缘之法相中所论。彼此之义亦为彼,彼是有之二门类,即是义和言说,有义即可有行为,有言论即能破而立。”

  第二问难为“法界是无知耶?”答复是:“《金刚决定论》云:众觉者乃是法之身,众导师乃是法性见,若是法性非知力,此是无能有明见。”《入行论》云:“非有胜义心之行境,心是贪恋世俗也。”所谓法界之义昔日本人已论述过,为离他而著所知之言论。《究竟一乘空性论》云:,若是未有佛之界,对苦难灰心无转变,欲求超脱忧苦,希求之誓愿一无所有”。《中边论》云:“本性与空…

《萨迦班智达生平、事业简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