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毗達摩 第九講 十種非真實色法

  

十種非真實色法:昨天我們已經講完了18種真實色法。這18種真實色法包括了四種大種色,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也包括了五種淨色:即眼淨色、耳淨色、鼻淨色、舌淨色、身淨色;還有四種境色:即顔色、聲音、香、味;還有兩種性根色:女性根色和男性根色;一種心色:即心所依處色;還有命根色和食色:即食素。這18種真實色法又稱爲有自性色、有相色、完成色和思維色。下面我們將來學習10種非真實色法。真實色法是修觀的時候觀智所觀照的對象、所緣。那下面我們學習的這10種非真實色法,它們雖然是完成色的形態和屬性,但並不包括在究竟真實法之中,而且它們也並非直接由色法的四種生起之因所産生的,所以稱它們爲非真實色法。

  

非真實色法一共有10種。即空界,空界又稱爲限製色;還有兩種表色,即身表和語表;還有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這叁種稱爲變化色;變化色其實有五種,就是這叁種變化色再加上身表和語表;還有色積集、色相續、色老性、色無常性,這四種稱爲相色。在這裏我們先講第一種非真實色法:空界。阿毗達摩所講到的空界並非指空間,而是指色聚和色聚之間的間隙,因爲有了空界,在禅修的時候我們才能夠辨識、辨認得出色聚和色聚爲不同的個體。空界的特相是劃定色聚的界限;作用是顯示色聚的邊際(就是它的範圍);表現爲色聚的界限或者空隙。

  

我們在修四大之後,之所以能夠見到色聚,是因爲有了空界,如果沒有空界的話,色聚和色聚之間會黏在一起,由于有了空隙,所以這些色聚能夠呈現爲一個一個不同的個體。在修行四界的時候,我們對這個身體先修四界分別觀,觀照身體裏面的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一直觀到身體的概念消失,之後將會發現到身體變得很明亮。那時繼續再觀照,觀光體裏面的地、水、火、風四界,隨著定力的不斷提升,將會發現這個身體裏面的光漸漸消失,最後變得很晶瑩、很透明,他如果想要繼續修行色業處、想要看到究竟色法的話,就嘗試尋找這個透明體裏面的空間,尋找色聚之間的間隙。

  

這個時候,如果想要見到色聚的禅修者,就猶如:我們現在看手啊!好像手是一個完整的皮膚,但如果我們很認真的去看,將會看到在皮膚表層有很多的毛孔,是不是?同樣的,修四界達到了這個階段,他也是用心去把心沈入到這個透明體裏面,然後嘗試去查找裏面的空間,當他看到了空間之後,往往會感到這個透明體已經破碎了,一旦透明體破碎,他會看到很多很快生滅的小顆粒,但這個時候,他爲了證明是不是真的能夠看到色聚,還必須得繼續再追查下去。例如這個時候,他會發現到整個身體變成了很多、很微小的且很快生滅的小粒子,在那邊一閃一閃的生滅,他不要去注意它的生滅,也就是說他不要去留意它一閃一閃的,而是決意嘗試去看,抓一粒小色聚來、抓一粒小粒子來,然後再決意,用定力決意之後,他再嘗試去看這一粒小粒裏面的空間,可不可以看到?如果一旦他看到的是一團的話,立刻又再繼續破碎。他就用這種方法,一直破碎,破碎到最後他看到這一個小顆粒已經不能夠再破碎爲止。那時他嘗試再依照地水火風的次第去辨識這一粒色聚裏面的四大和其它的究竟色法。

  

如果他看到的還不是色聚,而是一堆色法,他可以透過查找空間的方法繼續破下去、繼續分下去。在修四界的時候,就可以用這一種方法來破除身體裏面色聚的組合,也就是通過看它裏面的空間來嘗試看到色聚。所以大家應該知道這裏所講的空界,它不是概念法的空界,不是說現在這裏很空曠,虛空的空,而是指色聚和色聚之間的間隙、空隙。

  

下面我們再看兩種表色。表色的“表”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表達。意思是讓人知道、使人知道自己的思想、想法、感受、態度。

  

有兩種表色,一種是身表,一種是語表。身表是透過身體的行爲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語表是透過語言來表達。所以身表就是姿勢、身體的動作。語表就是所說的話。

  

身表指 kàyavi¤¤attikàya 是身,vi¤¤atti 是表。身表的特相是表達意志。由于心生風界的特別作用使身體移動以表達自己的意志。作用是表達意志;表現爲身體的動作和姿勢;近因是心生風界。

  

例如有時候在一些公共場合,比如說現在的禅修營,禅修營是不允許說話的,不允許說話但大家還有許多種方式可以溝通,是不是?例如,什麼意思?(尊者做了一個手勢)知道什麼意思麼?或者說,知道什麼意思麼?這些就是透過身體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很多種方法可以表達,例如說這樣,這個叫什麼?知道什麼意思麼?例如說如果有時候,北傳的法師見到,他會,什麼意思?頂禮、問訊、合掌,乃至站立都是屬于表,這種表,透過身體的動作來表達什麼?表達恭敬,是不是?例如禮敬,禮敬包括幾種層次,最上的禮敬稱爲五體投地禮。五體是哪五體呢?額頭、兩只肘和兩個膝蓋,這稱爲五輪,這五輪投地,我們稱爲頂禮,這個是最上的禮敬。還有這個是合掌禮,還有站立禮或者跪禮等等。這些都是,即使不用說話,只是用身體的動作去表達出來,已經可以達到把自己的意思、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的作用,是不是?最豐富的身表是什麼,知道麼?知道最豐富的身表?啞語,對!沒有錯,啞語。如果沒有專門學,我們不知道。啞語就是由于聾啞人沒有辦法透過語表來表達他們的一些意思、想法、感受,他們可以通過身體的姿勢來表達。所以啞語是最豐富的身體表達語言。在藏傳佛教也有很豐富的語表。如果在座做過瑜伽焰口,放過焰口沒有?放過焰口“唵,斡日啰,拏恰啞吽”,這些做的手印,是不是身表呢?也是身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都會有身表的意思。即使我們不一定跟他人溝通,都有身表,只要是表達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意志,都是屬于身表。即使你這樣,這些都是,爲什麼呢?因爲你想要抓癢,或者說感覺到身體不舒服,移動一下姿勢,是不是你先有心念“我想要移動姿勢”,透過這樣讓我們的身體舒服一點。還有做操、運動,這些都是屬于身表,乃至你坐在那裏不動,都是屬于身表。爲什麼呢?因爲只要有身體的姿勢,它就是屬于身表。

  

爲什麼會有身表的發生呢?身表是怎麼樣來的呢?如果我們只是透過概念來看,就感覺到人會跑、會站、會走、會躺臥,這些就是一般我們所說到的姿勢,但是從究竟法來看,並沒有所謂的姿勢,姿勢只是屬于身表,而身表是由于心生風界産生的。什麼是心生風界呢?在色法的原因就講到爲什麼會有色法?有四種原因。其中第二種原因就是心,有些色法是透過心而來的(通過心來産生的)。

  

例如我們現在想要發生一個動作,想要招手叫他過來,這個時候心裏面就産生了“我想要招手”,或者“我想要叫他過來”這樣的心念,當這種心念一生起,就産生了許許多多的心生色法,因爲這一類的色法是由于你的心念産生的,所以稱爲心生色法。這些心生色法很快就隨著你的指令——你想要招手,這些心生色法就擴到你的手裏面,于是你的手就會産生擡起來的動作,然後又透過手指和手掌的屈伸而有招手的動作。招手動作的發生,在四界裏面哪一界是最強的?風界,對。正是因爲有了風界,才會有物質的運動,而這種動態是風界的推動作用。爲什麼會有招手的動作呢?是由心念而生。這種心念裏純粹的心並不能動,心並不能夠直接帶動我們的手,心是透過心生色法,心生色法具體表現爲物質,…

《阿毗達摩 第九講 十種非真實色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