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舍小小戒嗎?
我們先來看看,釋迦牟尼佛爲僧團與比丘製戒的十個目的。在《律藏》中,佛陀對持律第一的優婆離尊者說道:“優婆離,如來爲其弟子製戒與設立波提木叉有十個目的。是哪十個?即爲了
1. 僧團的利益、
2. 僧團的和平、
3. 克製邪惡者、
4. 讓善於自製的比丘得安寧、
5. 製伏今世諸漏、
6. 防止來世諸漏、
7. 令無信者生信、
8. 令有信者增長其信、
9. 令正法久住、
10.爲了戒律的利益。”
佛陀給予衆比丘看待諸多戒條的勸導是:“諸比丘,只要你們不製定新的戒條,以及不刪除已有的戒條,反之繼續持守已製定的戒條,諸比丘,如此即可預期在比丘衆之中有增長,而不是衰退。”有人問南傳比丘說,比丘只需要持守“大”的戒條,因爲佛陀說僧團可以舍棄小小戒,以下是經過編輯後的對話。
居士甲:但是佛陀向阿難尊者說,如果僧團要的話,他們可以舍棄小小戒。它的意思肯定是說比丘不需要持守所有的小小戒。
南傳比丘:好,那隨你。
居士甲:佛陀的意思是什麼?
比丘:《彌陵王問經》說,他這麼說是爲了考驗僧團。
居士甲:是真的嗎?
比丘:如果我們懷疑這項解釋,只有一個辦法能夠找到答案。
居士甲:怎樣?
比丘:去問釋迦牟尼佛本身。
居士甲:但那是不可能的!
比丘:的確如此。
居士甲:那麼應該怎麼辦?
比丘:遵從佛陀一再所說的去做。
居士甲:那是什麼,尊者?
比丘:學習佛法,持守戒律,勤修止觀禅,以便了悟、實證佛法,超越哲學或概念層次的佛學,進而嘗試證悟涅槃與阿羅漢果。
居士甲:是的。
比丘:你可以從研讀《大般涅槃經》開始,因爲這樣你便會明白,這部經以許多方法回答了你的問題許多次。你知道這部經嗎?
居士甲:我沒有讀過這部經。
比丘:你引用了自己還沒有讀過的經文?
居士甲:是的,尊者,我只是聽說而已。
比丘:你聽了整部經,包括它的解釋?
居士甲:沒有,尊者。
比丘:那是說你不知道全文。當我們斷章取義時,便可能會誤解經文,以及感到迷惑。在此所發生的便是這樣。
居士甲:尊者,請您解釋。
比丘:這部經很長,要解釋的話需要花很多小時。所以讓我們只討論,跟你的問題有直接關系的部分。這部經開始時,佛陀給與有關車離人的幸福的勸告,過後佛陀向比丘僧團解釋,這項勸告也適用于僧團,然後再加了幾項。你知道佛陀說了什麼嗎?居士甲:我想是有關要時常聚會的事。
比丘:是的,正確。還有其他四十七項事。
居士甲:那些是什麼,尊者?
比丘:所有四十八項都跟你的問題有關,也關系到比丘衆的幸福。在此列舉其中幾項:比丘衆不製新戒條,不去除已有的戒條,而遵循已製定的戒條。比丘衆恭敬、尊敬、敬仰及禮敬長老比丘、經驗豐富者、出家已久者、僧團之父、僧團之領導,以及認爲值得聽從他們。
在此,佛陀不只是指戒臘上的長老,而是指戒臘、行止與智慧上的長老。比丘衆有慚愧心、多聞、決意、正念、睿智。當佛陀說比丘衆必須有慚愧心的時候,他是否是說比丘必須因爲穿著和在家人不一樣而感到慚愧?因爲沒有錢而感到慚愧?因爲持守“落伍”的戒律使得“可憐的”施主不方便而感到慚愧?因爲沒有手提電話,使得「可憐的」施主必須老遠地跑到寺院去找他們說話而感到慚愧?因爲沒有參加籌款而感到慚愧?因爲不知道最新的新聞、最近的戰爭、戰爭的謠言、昨天國會發生了什麼事等等而感到慚愧?因爲不是電腦專家而感到慚愧?因爲不精通現代科學而感到慚愧?因爲沒有參加政治而感到慚愧?簡單地說,佛陀是否是說,比丘衆應該因爲在文字和義理方面遵循佛陀的勸告而感到慚愧?
居士甲:不是,尊者。他們應該因爲沒有遵循佛陀的勸告而感到慚愧。
比丘:你認爲怎樣?當佛陀說比丘衆必須多聞的時候,他是否是說比丘應該精通魔術、天文學與算命?他是否是說比丘應該精通世俗的科目,例如醫學、企業、經濟、社會學、哲學、政治科學、佛教文化、傳媒學、精神治療、其他宗教、其他修行、其他教理、其他導師等等?
居士甲:不是,尊者。他是說他們應該精通法。
比丘:哪一種法?
居士甲:佛法。
比丘:佛陀的戒律不是佛法嗎?
居士甲:是佛法,尊者。
比丘:善哉,善哉!佛陀說僧團要得到福利的另外兩項條件是:比丘衆培育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及舍。和同修比丘們相處時,他們在公開與私下兩方面都修持戒律,其戒完整圓滿、清淨無染、導致解脫、受到智者贊歎、不被世俗利益影響、有利于令心得定。是誰給與這項勸告?
居士甲:佛陀。
比丘:這項勸告是否說到比丘衆不需要持守所有的戒?
居士甲:沒有,尊者。比丘:佛陀一而再地以種種方式說:“成就戒,諸比丘,你們應當成就波提木叉地安住;以波提木叉律儀來自製,你們應當成就戒行與去處地安住。知見最微小過錯的危險,你們應當學習學處(戒律)。”佛陀向誰說必須知見最微小過錯的危險?
居士甲:向比丘衆說。
比丘:向比丘僧團說,而且是一而再地說。在這許多次當中,有一次他討論了比丘可能會有的十七種願望。佛陀說,每一種願望都必須在該比丘修行增上戒、增上定及增上慧之下才可能實現。舉例而言:如果有比丘希望:“但願我使用袈裟、缽食、住所和藥物這些必需品,能夠爲它們的施者帶來大果報、大利益”,那麼他便應該:1.<…
《能舍小小戒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