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師是指帕繃喀大師之再傳弟子能海法師、法尊法師等在漢地大弘正法之史事)。這位第二世薩巴仁寶哲專修彌陀法門,最後在一九五七年佛誕前夕圓寂。在圓寂前兩周,大師便預知時至,對他的外甥(即衲的親教師)說:“有些人欲往生兜率淨土,但我則將到極樂淨土中住,四百五十年後才會再在人間轉生!”及“你不久將死……到時不必驚慌,我自然會前來接引你往生淨土!”大師以吉祥獅子臥姿勢入定五天,然後便示寂了。大師的外甥在不久的後來果然也圓寂了。衲雖然只是個內無德行、外無威儀的凡夫,現在還在裝著堪爲人師的模樣,坐在法座上爲你們作教授,但是衲的這位恩師卻是個修持彌陀法門有證、衆高僧長老一致認定爲是極樂淨土乘願再來的聖人!衲這幾晚所教授的彌陀淨土法門,尤其是遷識法門,便是依大師之言教而講述的。在座的弟子如果能依法修持,在這彌陀法門的角度來說,便是薩巴仁寶哲的傳承後人。由于大師與極樂淨土之殊勝因緣,各位可說是與極樂淨土結上了極爲特別的法緣!
普陀淨土
普陀淨土(梵文Potaloka)是觀音大士的淨土。剛才已說過,普陀與漢族、藏族與蒙古族也是有密切因緣的,所以我們很容易往生其中。剛才另外也提到,彌陀的淨土是所有衆生皆易成就的,而普陀淨土也一樣,因爲普陀淨土與極樂淨土基本上是一樣的。爲什麼說極樂與普陀淨土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呢?這是因爲彌陀是觀音大士的上師。觀音雖然是普陀的主尊,但他同時也化現在彌陀極樂淨土中,作爲彌陀的八大弟子之一。我們在寺院中有時會見到千手千眼觀音像或十一面觀音像,其頂上有一尊小小的佛面,便正是彌陀的面;衲注意到漢地佛教的觀音像,頭上也會刻有一尊小佛,這便是阿彌陀佛。觀音像上有彌陀的面或小像,正是表義觀音大士奉彌陀爲師之意。在佛經中講述千手觀音的由來之部分,也有述及彌陀及觀音大士之師徒關系。所以,普陀淨土雖以觀音大士爲主尊,但它在本質上與極樂淨土無異,就像是極樂淨土的一個“分支機構”或“屬地”。我們不論是修持彌陀或觀音,也不論是發願往生極樂或是普陀,都是無分別的,二者可說是完全同一系、同一法門。觀音大士又化現爲度母、馬頭明王、白財尊及瑪哈卡那等多種忿怒與寂靜化身,又有各種如千手千眼相、四臂相、十一面八臂相等等不同化相,各又有其分支傳承法門。修持這些中的任何一個法門,亦即修持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也等同于修持彌陀法門。彌陀的極樂淨土與觀音和度母的普陀淨土,除名稱與主尊各異,實際上可視作爲同一個淨土!由于觀音是叁世十方所有佛陀的悲心凝聚化現的形相,他的本質便是悲心,所以修持他的法門很易有成。此外,觀音大士曾于本師釋迦牟尼佛前發誓:“假若有人誦持我的名咒,臨終時諸佛將來接引,不論他想去哪個淨土,都能如願往生!”,所以我們就算不發願往生極樂或普陀而想往生其他淨土,仍然可以依仗觀音之悲心及協助!(注:有關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見于法師著作《本尊海會①》中)
銅色山淨土
銅色山有一點別于上述的淨土,因爲它就在這地球上的某個地點,但它卻並非凡土,而是一個淨土。銅色山雖然處于地球上,但由于我們的業障所蒙蔽,我們即使去到了也看不見它。這個淨土,必須是修密法的行者才可以神通的方式到達。但是有些有特別善因緣的人,雖然仍然是凡夫,卻會在夢中到達這個淨土。
銅色山在本質上與極樂淨土很類似,但它與西藏甯瑪派的後人較有因緣。很多修持蓮華生大師傳承的弟子,發願往生于銅色山之中,正如格律派宗喀巴大師傳承的弟子多發願生于兜率淨土一樣的原因。
香巴拉淨土
與銅色山一樣,香巴拉(藏文Shambala)國也是位于凡俗地球上而卻是淨土的一個奇妙地方。香巴拉實際上是一個有君主、有臣民的國土,而且它擁有極爲先進的科技。居住于其中的居民乃至畜牲,其實都是有緣往生的修行者。香巴拉雖然是與我們同時處于同一地球上的一個實實在在的地方,但由于它擁有比我們更先進得多的科技,它的國民有辦法用科技隱藏整個國度,令我們去不到、見不到和不知其存在。這一點並非單只說我們凡夫業障所蔽的意思而已,而是指他們利用了與我們世界類似、但更先進的超然科技長期掩飾所在,連我們最先進的雷達及衛星系統亦無法察覺香巴拉的存在。香巴拉國與時輪密法有密切關聯,當年佛陀便曾傳授時輪金剛無上瑜伽密法予香巴拉國王。現任的國王,依經典推算的說,是香巴拉的第二十一任君王。依經典的預言,班禅喇嘛將來會轉生于香巴拉國,任其第二十四任國王。依經典預言,在由今推算的大約四百多年後,由于因緣成熟,到時我們的世界已無佛法可言,盡是外道的天下,但科技卻終于發展到能發現香巴拉存在的水平。屆時,我們世界的人會大舉進攻香巴拉,而香巴拉國則應此因緣反攻,最終統治地球,令正法(尤其是時輪金剛體系的密法)重新弘揚起來。
菩薩的利生行爲,是我們凡夫難以完全理解的,譬如說有一個人對很多生命構成威脅,菩薩便可能應緣而示現把他殺害的行爲,但我們卻不知道菩薩把他的神識超度去了淨土。由我們凡夫的凡眼來看,這在表面上就看似菩薩把他殺了,我們甚至會非議菩薩的殺生行爲,但其實這正是菩薩出于悲心,對其他衆生救助或利益的大善事業!我們當知道,菩薩利益衆生是自有其方法的。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他們會化現爲將領等,示現如殺生及打仗的事業,實際上卻是出于悲心而應特殊因緣作的、對當時及當地的衆生有最終益處的行爲!而且他們有能力令被殺的生命往生淨土!香巴拉國是一個淨土,居住其中的都是有因緣的修行者。在未來香巴拉與我們世界各國交戰時,香巴拉國民雖然是在示現著戰爭及殺戮的行爲,但其實被殺的衆生,都被超拔于淨土中轉生!
在古代的西藏,有一位格薩爾王(藏文Ling Gesar),當年曾統領大軍大戰各方。這位大王及其將領和軍人。全都是菩薩的人間化現。他們看似是在戰爭殺生,但卻並非以嗔心爲動機,而卻是以悲心爲動機的利生事業。在格薩爾王的年代後,這些將領軍人等便乘願繼續轉生人間,曆代不少藏地高僧便是他們的再來。在這些後來的年代乃至現在,他們知道應時與地的因緣,最能利益衆生的方式是開示佛法及以身言作教,所以他們便示現高僧大師之相,以這種方式來利益我們。在四百多年後,因緣又會再次變得很特殊,他們到時便再以軍人將領等身份化現,以不同的方式來利益這個世界。在西藏,出于佛經的授記等線索,人們基本上能追溯好一些高僧的前世爲格薩爾王部隊中的哪一位大將,也知道這位轉世高僧(注:即某位仁寶哲之曆代轉世化身)于四百五十年後,將會任香巴拉國部隊的哪一崗位職銜。譬如剛才衲提過,班禅喇嘛現在以一位佛法大師的身份示現,且已以班禅大師之名轉世至今十一次(注:指班禅大師第一世至今之第十一世),但將來四百多年後,他便會以香巴拉國王的身份,而非佛法大師的身份,來利益世界。剛才提到衲的恩師薩巴仁寶哲,于五七年圓寂時自知時至,並自言將于極樂淨土住四百五十年,然後將再度乘願轉生人間,這便正是指他亦將應因緣轉生爲香巴拉國部隊中的一員。
清淨空行淨土
清淨空行淨土(藏文Dhagpa Khadro)是金剛瑜伽母的殊勝淨土。由于金剛瑜伽母同時亦是上樂金剛壇城淨土的一員,所以清淨空行淨土在本質上與上樂金剛的淨土是一而非二。
密法是只適合對顯乘教法有所根基的行者修的。它的殊勝在于其迅速成佛之道,這是顯乘法門中所沒有的。金剛瑜伽母的法門,屬于摩诃無上瑜伽密續中的母密體系,出自《上樂金剛根本續》。在末法年代中,修持上樂金剛密法較諸其他的摩诃無上瑜伽密法來得易。越是踏入末法年代越久,上樂金剛之加持不減反增。其他各種摩诃瑜伽密法固然也殊勝,但越進入末法年代越久,由于衆生福薄業重及根基薄弱不足,它們便越來越難以成就,但上樂金剛法門卻因特定因緣而反會越來越容易相應成就。修持金剛瑜伽母法門,與修持上樂金剛法門是一樣的,因爲二者是同源、同體系的法門。
這個淨土之特別之處是什麼呢?在這裏,是專門修持摩诃無上瑜伽密法之母密部體系的清淨道場。我們如果在此生中是修持這種密法的話,如果死後又能往生于清淨空行淨土中,便不用重新再從頭學起,而是接續此生中之境界直接修學下去的。唯一的分別是,在今生中如果你未有幸得遇明師,便只好向像衲這般的凡夫學法了,但在清淨空行淨土,卻是由本尊親自當師父的,不愁沒明師。此外,這個淨土不單只可以像極樂淨土等在死後神識往生其中,還有一種不共的法門,令行者可以直接連肉身也不留下便往生其中!在印度及西藏,不論是古代或現代,都有不少這個法門的行者修成這不共法門,死時連屍體也不留,連肉身直接往生于清淨空行淨土。這個淨土還有一種極爲罕有的“人間代表”。某些修金剛瑜伽母法門的人,待在人間修至有一定成就時,便能遇到這些人間化現的淨土接引者,由他們帶著行者直接往生!此外,如果你修證此法門至證悟了“內淨土”的境界,即使還尚在人間,便等同處于清淨空行淨土之中。這種“內淨土”境界我們凡夫難以幻想,但清朝之乾隆皇帝的國師章嘉大師(藏文Changkya Rolpai Dorje)便在漢地五臺山佛母洞中(注:五臺山佛母洞爲金剛瑜伽母聖地之一)證悟了這種境界。在他出洞後,所見到的世界已俨然是莊嚴的清淨空行淨土!他雖然當時仍然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身處我們同樣身處的世界中,但其所體驗到的這個世界與我們所見到的是完全兩碼事(注:有關金剛瑜伽母法門,具根基及曾受灌頂之弟子,可參考法師之英文著作《金剛瑜伽母生起次…
《生死自在——祈竹仁寶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