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师是指帕绷喀大师之再传弟子能海法师、法尊法师等在汉地大弘正法之史事)。这位第二世萨巴仁宝哲专修弥陀法门,最后在一九五七年佛诞前夕圆寂。在圆寂前两周,大师便预知时至,对他的外甥(即衲的亲教师)说:“有些人欲往生兜率净土,但我则将到极乐净土中住,四百五十年后才会再在人间转生!”及“你不久将死……到时不必惊慌,我自然会前来接引你往生净土!”大师以吉祥狮子卧姿势入定五天,然后便示寂了。大师的外甥在不久的后来果然也圆寂了。衲虽然只是个内无德行、外无威仪的凡夫,现在还在装着堪为人师的模样,坐在法座上为你们作教授,但是衲的这位恩师却是个修持弥陀法门有证、众高僧长老一致认定为是极乐净土乘愿再来的圣人!衲这几晚所教授的弥陀净土法门,尤其是迁识法门,便是依大师之言教而讲述的。在座的弟子如果能依法修持,在这弥陀法门的角度来说,便是萨巴仁宝哲的传承后人。由于大师与极乐净土之殊胜因缘,各位可说是与极乐净土结上了极为特别的法缘!
普陀净土
普陀净土(梵文Potaloka)是观音大士的净土。刚才已说过,普陀与汉族、藏族与蒙古族也是有密切因缘的,所以我们很容易往生其中。刚才另外也提到,弥陀的净土是所有众生皆易成就的,而普陀净土也一样,因为普陀净土与极乐净土基本上是一样的。为什么说极乐与普陀净土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呢?这是因为弥陀是观音大士的上师。观音虽然是普陀的主尊,但他同时也化现在弥陀极乐净土中,作为弥陀的八大弟子之一。我们在寺院中有时会见到千手千眼观音像或十一面观音像,其顶上有一尊小小的佛面,便正是弥陀的面;衲注意到汉地佛教的观音像,头上也会刻有一尊小佛,这便是阿弥陀佛。观音像上有弥陀的面或小像,正是表义观音大士奉弥陀为师之意。在佛经中讲述千手观音的由来之部分,也有述及弥陀及观音大士之师徒关系。所以,普陀净土虽以观音大士为主尊,但它在本质上与极乐净土无异,就像是极乐净土的一个“分支机构”或“属地”。我们不论是修持弥陀或观音,也不论是发愿往生极乐或是普陀,都是无分别的,二者可说是完全同一系、同一法门。观音大士又化现为度母、马头明王、白财尊及玛哈卡那等多种忿怒与寂静化身,又有各种如千手千眼相、四臂相、十一面八臂相等等不同化相,各又有其分支传承法门。修持这些中的任何一个法门,亦即修持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也等同于修持弥陀法门。弥陀的极乐净土与观音和度母的普陀净土,除名称与主尊各异,实际上可视作为同一个净土!由于观音是三世十方所有佛陀的悲心凝聚化现的形相,他的本质便是悲心,所以修持他的法门很易有成。此外,观音大士曾于本师释迦牟尼佛前发誓:“假若有人诵持我的名咒,临终时诸佛将来接引,不论他想去哪个净土,都能如愿往生!”,所以我们就算不发愿往生极乐或普陀而想往生其他净土,仍然可以依仗观音之悲心及协助!(注:有关观音菩萨修行法门,见于法师著作《本尊海会①》中)
铜色山净土
铜色山有一点别于上述的净土,因为它就在这地球上的某个地点,但它却并非凡土,而是一个净土。铜色山虽然处于地球上,但由于我们的业障所蒙蔽,我们即使去到了也看不见它。这个净土,必须是修密法的行者才可以神通的方式到达。但是有些有特别善因缘的人,虽然仍然是凡夫,却会在梦中到达这个净土。
铜色山在本质上与极乐净土很类似,但它与西藏宁玛派的后人较有因缘。很多修持莲华生大师传承的弟子,发愿往生于铜色山之中,正如格律派宗喀巴大师传承的弟子多发愿生于兜率净土一样的原因。
香巴拉净土
与铜色山一样,香巴拉(藏文Shambala)国也是位于凡俗地球上而却是净土的一个奇妙地方。香巴拉实际上是一个有君主、有臣民的国土,而且它拥有极为先进的科技。居住于其中的居民乃至畜牲,其实都是有缘往生的修行者。香巴拉虽然是与我们同时处于同一地球上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但由于它拥有比我们更先进得多的科技,它的国民有办法用科技隐藏整个国度,令我们去不到、见不到和不知其存在。这一点并非单只说我们凡夫业障所蔽的意思而已,而是指他们利用了与我们世界类似、但更先进的超然科技长期掩饰所在,连我们最先进的雷达及卫星系统亦无法察觉香巴拉的存在。香巴拉国与时轮密法有密切关联,当年佛陀便曾传授时轮金刚无上瑜伽密法予香巴拉国王。现任的国王,依经典推算的说,是香巴拉的第二十一任君王。依经典的预言,班禅喇嘛将来会转生于香巴拉国,任其第二十四任国王。依经典预言,在由今推算的大约四百多年后,由于因缘成熟,到时我们的世界已无佛法可言,尽是外道的天下,但科技却终于发展到能发现香巴拉存在的水平。届时,我们世界的人会大举进攻香巴拉,而香巴拉国则应此因缘反攻,最终统治地球,令正法(尤其是时轮金刚体系的密法)重新弘扬起来。
菩萨的利生行为,是我们凡夫难以完全理解的,譬如说有一个人对很多生命构成威胁,菩萨便可能应缘而示现把他杀害的行为,但我们却不知道菩萨把他的神识超度去了净土。由我们凡夫的凡眼来看,这在表面上就看似菩萨把他杀了,我们甚至会非议菩萨的杀生行为,但其实这正是菩萨出于悲心,对其他众生救助或利益的大善事业!我们当知道,菩萨利益众生是自有其方法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他们会化现为将领等,示现如杀生及打仗的事业,实际上却是出于悲心而应特殊因缘作的、对当时及当地的众生有最终益处的行为!而且他们有能力令被杀的生命往生净土!香巴拉国是一个净土,居住其中的都是有因缘的修行者。在未来香巴拉与我们世界各国交战时,香巴拉国民虽然是在示现着战争及杀戮的行为,但其实被杀的众生,都被超拔于净土中转生!
在古代的西藏,有一位格萨尔王(藏文Ling Gesar),当年曾统领大军大战各方。这位大王及其将领和军人。全都是菩萨的人间化现。他们看似是在战争杀生,但却并非以嗔心为动机,而却是以悲心为动机的利生事业。在格萨尔王的年代后,这些将领军人等便乘愿继续转生人间,历代不少藏地高僧便是他们的再来。在这些后来的年代乃至现在,他们知道应时与地的因缘,最能利益众生的方式是开示佛法及以身言作教,所以他们便示现高僧大师之相,以这种方式来利益我们。在四百多年后,因缘又会再次变得很特殊,他们到时便再以军人将领等身份化现,以不同的方式来利益这个世界。在西藏,出于佛经的授记等线索,人们基本上能追溯好一些高僧的前世为格萨尔王部队中的哪一位大将,也知道这位转世高僧(注:即某位仁宝哲之历代转世化身)于四百五十年后,将会任香巴拉国部队的哪一岗位职衔。譬如刚才衲提过,班禅喇嘛现在以一位佛法大师的身份示现,且已以班禅大师之名转世至今十一次(注:指班禅大师第一世至今之第十一世),但将来四百多年后,他便会以香巴拉国王的身份,而非佛法大师的身份,来利益世界。刚才提到衲的恩师萨巴仁宝哲,于五七年圆寂时自知时至,并自言将于极乐净土住四百五十年,然后将再度乘愿转生人间,这便正是指他亦将应因缘转生为香巴拉国部队中的一员。
清净空行净土
清净空行净土(藏文Dhagpa Khadro)是金刚瑜伽母的殊胜净土。由于金刚瑜伽母同时亦是上乐金刚坛城净土的一员,所以清净空行净土在本质上与上乐金刚的净土是一而非二。
密法是只适合对显乘教法有所根基的行者修的。它的殊胜在于其迅速成佛之道,这是显乘法门中所没有的。金刚瑜伽母的法门,属于摩诃无上瑜伽密续中的母密体系,出自《上乐金刚根本续》。在末法年代中,修持上乐金刚密法较诸其他的摩诃无上瑜伽密法来得易。越是踏入末法年代越久,上乐金刚之加持不减反增。其他各种摩诃瑜伽密法固然也殊胜,但越进入末法年代越久,由于众生福薄业重及根基薄弱不足,它们便越来越难以成就,但上乐金刚法门却因特定因缘而反会越来越容易相应成就。修持金刚瑜伽母法门,与修持上乐金刚法门是一样的,因为二者是同源、同体系的法门。
这个净土之特别之处是什么呢?在这里,是专门修持摩诃无上瑜伽密法之母密部体系的清净道场。我们如果在此生中是修持这种密法的话,如果死后又能往生于清净空行净土中,便不用重新再从头学起,而是接续此生中之境界直接修学下去的。唯一的分别是,在今生中如果你未有幸得遇明师,便只好向像衲这般的凡夫学法了,但在清净空行净土,却是由本尊亲自当师父的,不愁没明师。此外,这个净土不单只可以像极乐净土等在死后神识往生其中,还有一种不共的法门,令行者可以直接连肉身也不留下便往生其中!在印度及西藏,不论是古代或现代,都有不少这个法门的行者修成这不共法门,死时连尸体也不留,连肉身直接往生于清净空行净土。这个净土还有一种极为罕有的“人间代表”。某些修金刚瑜伽母法门的人,待在人间修至有一定成就时,便能遇到这些人间化现的净土接引者,由他们带着行者直接往生!此外,如果你修证此法门至证悟了“内净土”的境界,即使还尚在人间,便等同处于清净空行净土之中。这种“内净土”境界我们凡夫难以幻想,但清朝之乾隆皇帝的国师章嘉大师(藏文Changkya Rolpai Dorje)便在汉地五台山佛母洞中(注:五台山佛母洞为金刚瑜伽母圣地之一)证悟了这种境界。在他出洞后,所见到的世界已俨然是庄严的清净空行净土!他虽然当时仍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身处我们同样身处的世界中,但其所体验到的这个世界与我们所见到的是完全两码事(注:有关金刚瑜伽母法门,具根基及曾受灌顶之弟子,可参考法师之英文著作《金刚瑜伽母生起次…
《生死自在——祈竹仁宝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