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八▪P3

  ..續本文上一頁退坐在一邊,白佛而說:「世尊!女人可得第四沙門果嗎?因此之故,女人對于此法與律當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去學道嗎?」

  世尊也一再的告訴她而說:「止!止!瞿昙彌!妳不可以作此念:女人在于此法與律當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去學道。瞿昙彌!像如是的,妳不要生剃除頭發,著袈裟衣,盡其形壽,淨修梵行之念。」于是,瞿昙彌大愛道,乃再次的被佛所製止,就稽首佛足,遠佛的身邊叁匝後,離去。

  那個時候,世尊在于釋羇瘦受夏坐完畢,補治衣服完了,經過此叁個月後,就攝衣持缽,而遊行人間(到其它的地方去)。瞿昙彌大愛道就和舍夷(釋迦族的諸女人)的諸老母(年紀大一些的女

  人),俱隨逐在于佛後,展轉往至于那摩提(那婆提村),住在于那摩提的揵尼精舍(南傳爲毘舍離的大林重閣講堂)。于是,瞿昙彌大愛道又詣佛所,到後,稽首佛足,然後退住在一邊,而白佛說:「世尊!女人是否可以得成第四沙門果嗎?因此之故,女人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去學道嗎?」

  世尊至于再叁的告訴她說:「止!止!瞿昙彌!你不可以作如是之念:女人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出家去學道。瞿昙彌大愛道!像如是的,妳不可以作此剃除頭發,著袈裟衣,盡其形壽,去淨修梵行之念。」于是,瞿昙彌大愛道,因再叁的被佛所製止,就叁聲無奈的稽首佛足,繞佛的身邊叁匝後離去。

  那個時候,瞿昙彌大愛道,離佛的身邊後,乃塗跣(赤腳),而汙其足,將塵土坌在其身(都形容失望而焦枯,可憐的形象),疲極而悲泣,住立在于門外。尊者阿難看見瞿昙彌大愛道塗跣而汙其足,塵土坌其體,疲極而悲泣,住立在于門外。他看見後,就問說:「瞿昙彌!爲甚麼緣故,塗跣而汙足,塵土坌其體,疲極而站立在于門外呢?」瞿昙彌大愛道回答而說:「尊者阿難!(世尊說)女人不得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出家人而學道。」

  尊者阿難對她說:「瞿昙彌!妳現在且在于這裏,待我往詣佛所,向佛請問此事。」瞿昙彌大愛道回答說:「唯然!尊者阿難!」

  于是,尊者阿難,乃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叉手向佛,白佛而說:「世尊!女人可得第四沙門果嗎?因此之故,女人得于此正法與律當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出家人而學道嗎?」

  世尊告訴他說:「止!止!阿難!你不可以作此之念:女人可得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出家而學道。阿難!假若使女人得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出家而學道的話,就會使這梵行不能得以久住于世間。阿難!譬喻來說,一個家庭裏,女人多,而少于男人的話,這個家庭會得展轉而興盛嗎?」尊者阿難白佛說:「弗也!世尊!」

  佛陀說:「像如是的,阿難!假如使女人得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出家而學道的話,就會使此梵行不得久住于世間。阿難!猶如在于稻田及麥田裏,有穢生(禾病,白菌)的話,必定會毀壞那個田(使田裏的植物枯萎)那樣。像如是的,阿難!假如使女人得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出家而學道的話,就會使此梵行不得久住于此世間的。」尊者阿難又白佛說:「世尊!瞿昙

  彌大愛道乃爲了世尊,而有多所的饒益的人。爲甚麼呢?因爲世尊降世後不久,聖母就逝世,母亡之後,都由瞿昙彌大愛道鞠養世尊的。」

  世尊告訴他說:「像如是的,阿難!像如是的,阿難!瞿昙彌大愛道實在多饒益于我的。自我之生母逝世後,都由于她來鞠養我的。阿難!我也曾經多所饒益于瞿昙彌大愛道。爲甚麼呢?阿難!瞿昙彌大愛道乃由于我之故,得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不會疑惑叁尊(佛法僧)之正確性,以及苦集滅道的真理,成就于正信,而奉持禁戒,修學而博聞,成就布施而得智慧,而離開殺生,斷除殺生,離開不與而取,斷除不與而取,離開邪淫,斷除邪淫,離開妄言,斷除妄言,離開飲酒,而斷除飲酒。阿難!假如有人,由于別人之故,而得以皈依于佛,皈依于法,皈依于比丘僧,而不疑于叁尊(信奉佛法僧),以及對于苦集滅道而成就于信(信四谛之真理),奉持禁戒,修學而多聞,成就于布施而得智慧,而離殺生、斷殺生,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淫、斷邪淫,離妄言、斷妄言,離飲酒、斷飲酒的話,則,阿難!倘使.此人供養那位引進的人,以衣被、飲食、臥具、湯藥、諸生活必需之具,至于盡形壽,也不能得報其恩惠的。

  阿難!(話得說回來,因爲我的姨母,確實也是我的養育之人,我就因于此,不妨開一個例外,准

  她之出家,不過要遵守特殊的教誡)。我現在爲女人之出家,而施設(設立)八尊師之法(八敬重之法),所謂女人不應當冒犯,女人應奉持到盡其形壽。阿難!猶如魚師,及魚師的弟子,在于深水之處作塢(河堤),而守護其水,不使其水流出那樣。像如是的,阿難!我現在爲女人說八種尊師之法,爲女人不當犯,女人應奉持,應盡其形壽都不變。那八種呢?阿難!

  (1)比丘尼當應從比丘之處去求受具足戒(南傳爲:式叉摩那〔學法女,沙彌尼欲成就比丘尼前之稱〕,在二年間,學六法後,在于比丘、比丘尼之二衆處,求受具足戒)。阿難!我爲女人施設此第一之尊師之法,謂女人不應當冒犯,女人當奉持,而盡其形壽。阿難!

  (2)比丘尼應于半月半月(每半個月)去從比丘受教。阿難!我爲女人施設此第二種尊師之法。謂女人不當冒犯,女人應當奉持,至于盡其形壽。阿難!

  (3)如果在其住止之處,假如沒有比丘的話,比丘尼便不得受夏坐(不可在那個地方結夏安居)。阿難!我爲施設此第叁種之尊師之法,謂女人不應冒犯,女人應當奉持,盡其形壽。阿難!

  (4)比丘尼受夏坐後(結夏安居完了後),應在于兩部衆中(比丘衆、比丘尼衆),當請叁事,也

  就是去求見、聞、疑(在夏季叁個月間,將自已的行爲、行事,是否符于戒律等種種情形,向兩部衆請問:是否見到?是否聞到?是否懷疑到我有不如法與律的地方?)阿難!我爲女人施設此第四種尊師之法,謂女人不當冒犯,女人當奉持,盡其形壽。阿難!

  (5)如果比丘不聽比丘尼之間的話,比丘尼就不得問比丘之經、律、阿毘昙(對法,雖不是後來所謂的論部之總名,但是也是以智慧而觀諸法的真理之論)。如果比丘聽問的話,比丘尼乃得請問經、律、阿昙。阿難!我爲女人施設此第五種尊師之法,謂女人不當冒犯,女人應當奉持,盡其形壽。阿難!

  (6)比丘尼不得說比丘的所犯之事,比丘得說比丘尼所犯的事。阿難!我爲女人施設此第六尊師之法。謂女人不當冒犯,女人應當奉持到盡其壽命。阿難!

  (7)比丘尼如果犯僧伽婆屍沙戒(僧殘戒。犯者必依僧衆而行忏悔,不然的話,就會被解除比丘、比丘尼之資格。比丘十叁條,比丘尼十七條)時,應當在于兩部衆中,十五日之間行不慢之法(犯重罪故,須在兩部衆之間接受告白忏悔之治罪法)。阿難!我爲了女人施設此第七種尊師之法,謂女人不應當犯之戒,女人應當奉持到盡其形壽。阿難!

  (8)比丘尼受具足戒後,雖然至于百歲之故(舊,雖那麼的久),也應當要向于剛受具足戒之比丘,極爲下意(低心下氣),要向其稽首作禮,恭敬承事,要叉手(合掌)問訊。阿難!我爲了女人施設此第八種尊師之法,謂女人不應當冒犯,女人應當奉持到盡其形壽。

  阿難!我爲了女人之出家者,施設此八種尊師之法,是謂女人不應當冒犯之事,女人如果出家的話,就應當要奉持,要盡其形壽都奉持!阿難!如果瞿昙彌大愛道,能奉持此八種尊師之法的話,就可以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出家學道,而得受具足戒,而作爲一位比丘尼。」

  于是,尊者阿難聽佛所說,善受善持,稽首佛足,繞佛的身邊叁匝,而後離去。而往詣瞿昙彌大愛道之處,對她而說:「瞿昙彌!女人可得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由于至信而舍棄家庭,而爲無家庭牽累的出家人,而學道了。瞿昙彌大愛道!世尊將爲女人而施設(開設)此八種尊師之法。謂女人的出家者不可以冒犯,女人的出家人應當要奉持,要盡其形壽(一生當中,至于命終,都應受持此法。)那八種呢?

  (1)瞿昙彌!比丘尼應當要從比丘之處去求受具足戒。瞿昙彌!世尊爲女人施設此第一尊師之法,謂女人不可冒犯,女人應該要奉持到盡其形壽。

  (2)瞿昙彌!比丘尼應該在于半月半月(每半個月),去從比丘受教。瞿昙彌!世尊爲女人施設此第二種尊師之法,謂女人不可冒犯,女人應奉持到盡其形壽。

  (3)瞿昙彌!如果住止之處,並沒有比丘在附近的話,則比丘尼就不得受夏坐(不得在那個地方結夏安居)。瞿昙彌!世尊爲女人施設此第叁種尊師之法,謂女人不可以冒犯,女人應該要奉持到盡其形壽。

  (4)瞿昙彌!比丘尼受夏坐完畢後,應該要在于兩部衆當中,請求叁事。所謂求見、聞、疑(請教在夏安居之間,自己的行爲、行事是否符于戒律等事,向兩部衆請問:有見到我的犯戒與否?有聽到我的不法與否?有懷疑到我有不如法與律與否?)瞿昙彌!世尊爲女人施設此第四種尊師之法,謂女人不應當冒犯。女人應奉持,至于盡其形壽。

  (5)瞿昙彌!如果比丘不聽許比丘尼之問義的話,比丘尼就不得請問比丘,不可向其請問有關于經、律、阿毘昙(對法,啓發智慧之論)。瞿昙彌!世尊爲女人施設此第五種尊師之法,謂女人不當冒犯,女人應奉持至于盡其形壽。

  (6)瞿昙彌!比丘尼不可以說比丘所犯之事,比丘得說比丘尼所犯之事。瞿昙彌!世尊爲女人施設此第六種尊師之法,謂女人不當冒…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