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退坐在一边,白佛而说:「世尊!女人可得第四沙门果吗?因此之故,女人对于此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吗?」
世尊也一再的告诉她而说:「止!止!瞿昙弥!妳不可以作此念:女人在于此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瞿昙弥!像如是的,妳不要生剃除头发,着袈裟衣,尽其形寿,净修梵行之念。」于是,瞿昙弥大爱道,乃再次的被佛所制止,就稽首佛足,远佛的身边三匝后,离去。
那个时候,世尊在于释羇瘦受夏坐完毕,补治衣服完了,经过此三个月后,就摄衣持钵,而游行人间(到其它的地方去)。瞿昙弥大爱道就和舍夷(释迦族的诸女人)的诸老母(年纪大一些的女
人),俱随逐在于佛后,展转往至于那摩提(那婆提村),住在于那摩提的揵尼精舍(南传为毘舍离的大林重阁讲堂)。于是,瞿昙弥大爱道又诣佛所,到后,稽首佛足,然后退住在一边,而白佛说:「世尊!女人是否可以得成第四沙门果吗?因此之故,女人在于此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吗?」
世尊至于再三的告诉她说:「止!止!瞿昙弥!你不可以作如是之念:女人在于此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瞿昙弥大爱道!像如是的,妳不可以作此剃除头发,着袈裟衣,尽其形寿,去净修梵行之念。」于是,瞿昙弥大爱道,因再三的被佛所制止,就三声无奈的稽首佛足,绕佛的身边三匝后离去。
那个时候,瞿昙弥大爱道,离佛的身边后,乃涂跣(赤脚),而污其足,将尘土坌在其身(都形容失望而焦枯,可怜的形象),疲极而悲泣,住立在于门外。尊者阿难看见瞿昙弥大爱道涂跣而污其足,尘土坌其体,疲极而悲泣,住立在于门外。他看见后,就问说:「瞿昙弥!为甚么缘故,涂跣而污足,尘土坌其体,疲极而站立在于门外呢?」瞿昙弥大爱道回答而说:「尊者阿难!(世尊说)女人不得在于此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学道。」
尊者阿难对她说:「瞿昙弥!妳现在且在于这里,待我往诣佛所,向佛请问此事。」瞿昙弥大爱道回答说:「唯然!尊者阿难!」
于是,尊者阿难,乃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叉手向佛,白佛而说:「世尊!女人可得第四沙门果吗?因此之故,女人得于此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学道吗?」
世尊告诉他说:「止!止!阿难!你不可以作此之念:女人可得在于此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而学道。阿难!假若使女人得在于此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而学道的话,就会使这梵行不能得以久住于世间。阿难!譬喻来说,一个家庭里,女人多,而少于男人的话,这个家庭会得展转而兴盛吗?」尊者阿难白佛说:「弗也!世尊!」
佛陀说:「像如是的,阿难!假如使女人得在于此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而学道的话,就会使此梵行不得久住于世间。阿难!犹如在于稻田及麦田里,有秽生(禾病,白菌)的话,必定会毁坏那个田(使田里的植物枯萎)那样。像如是的,阿难!假如使女人得在于此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而学道的话,就会使此梵行不得久住于此世间的。」尊者阿难又白佛说:「世尊!瞿昙
弥大爱道乃为了世尊,而有多所的饶益的人。为甚么呢?因为世尊降世后不久,圣母就逝世,母亡之后,都由瞿昙弥大爱道鞠养世尊的。」
世尊告诉他说:「像如是的,阿难!像如是的,阿难!瞿昙弥大爱道实在多饶益于我的。自我之生母逝世后,都由于她来鞠养我的。阿难!我也曾经多所饶益于瞿昙弥大爱道。为甚么呢?阿难!瞿昙弥大爱道乃由于我之故,得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比丘僧,不会疑惑三尊(佛法僧)之正确性,以及苦集灭道的真理,成就于正信,而奉持禁戒,修学而博闻,成就布施而得智慧,而离开杀生,断除杀生,离开不与而取,断除不与而取,离开邪淫,断除邪淫,离开妄言,断除妄言,离开饮酒,而断除饮酒。阿难!假如有人,由于别人之故,而得以皈依于佛,皈依于法,皈依于比丘僧,而不疑于三尊(信奉佛法僧),以及对于苦集灭道而成就于信(信四谛之真理),奉持禁戒,修学而多闻,成就于布施而得智慧,而离杀生、断杀生,离不与取、断不与取,离邪淫、断邪淫,离妄言、断妄言,离饮酒、断饮酒的话,则,阿难!倘使.此人供养那位引进的人,以衣被、饮食、卧具、汤药、诸生活必需之具,至于尽形寿,也不能得报其恩惠的。
阿难!(话得说回来,因为我的姨母,确实也是我的养育之人,我就因于此,不妨开一个例外,准
她之出家,不过要遵守特殊的教诫)。我现在为女人之出家,而施设(设立)八尊师之法(八敬重之法),所谓女人不应当冒犯,女人应奉持到尽其形寿。阿难!犹如鱼师,及鱼师的弟子,在于深水之处作坞(河堤),而守护其水,不使其水流出那样。像如是的,阿难!我现在为女人说八种尊师之法,为女人不当犯,女人应奉持,应尽其形寿都不变。那八种呢?阿难!
(1)比丘尼当应从比丘之处去求受具足戒(南传为:式叉摩那〔学法女,沙弥尼欲成就比丘尼前之称〕,在二年间,学六法后,在于比丘、比丘尼之二众处,求受具足戒)。阿难!我为女人施设此第一之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应当冒犯,女人当奉持,而尽其形寿。阿难!
(2)比丘尼应于半月半月(每半个月)去从比丘受教。阿难!我为女人施设此第二种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当冒犯,女人应当奉持,至于尽其形寿。阿难!
(3)如果在其住止之处,假如没有比丘的话,比丘尼便不得受夏坐(不可在那个地方结夏安居)。阿难!我为施设此第三种之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应冒犯,女人应当奉持,尽其形寿。阿难!
(4)比丘尼受夏坐后(结夏安居完了后),应在于两部众中(比丘众、比丘尼众),当请三事,也
就是去求见、闻、疑(在夏季三个月间,将自已的行为、行事,是否符于戒律等种种情形,向两部众请问:是否见到?是否闻到?是否怀疑到我有不如法与律的地方?)阿难!我为女人施设此第四种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当冒犯,女人当奉持,尽其形寿。阿难!
(5)如果比丘不听比丘尼之间的话,比丘尼就不得问比丘之经、律、阿毘昙(对法,虽不是后来所谓的论部之总名,但是也是以智慧而观诸法的真理之论)。如果比丘听问的话,比丘尼乃得请问经、律、阿昙。阿难!我为女人施设此第五种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当冒犯,女人应当奉持,尽其形寿。阿难!
(6)比丘尼不得说比丘的所犯之事,比丘得说比丘尼所犯的事。阿难!我为女人施设此第六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当冒犯,女人应当奉持到尽其寿命。阿难!
(7)比丘尼如果犯僧伽婆尸沙戒(僧残戒。犯者必依僧众而行忏悔,不然的话,就会被解除比丘、比丘尼之资格。比丘十三条,比丘尼十七条)时,应当在于两部众中,十五日之间行不慢之法(犯重罪故,须在两部众之间接受告白忏悔之治罪法)。阿难!我为了女人施设此第七种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应当犯之戒,女人应当奉持到尽其形寿。阿难!
(8)比丘尼受具足戒后,虽然至于百岁之故(旧,虽那么的久),也应当要向于刚受具足戒之比丘,极为下意(低心下气),要向其稽首作礼,恭敬承事,要叉手(合掌)问讯。阿难!我为了女人施设此第八种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应当冒犯,女人应当奉持到尽其形寿。
阿难!我为了女人之出家者,施设此八种尊师之法,是谓女人不应当冒犯之事,女人如果出家的话,就应当要奉持,要尽其形寿都奉持!阿难!如果瞿昙弥大爱道,能奉持此八种尊师之法的话,就可以在于此正法与律当中,出家学道,而得受具足戒,而作为一位比丘尼。」
于是,尊者阿难听佛所说,善受善持,稽首佛足,绕佛的身边三匝,而后离去。而往诣瞿昙弥大爱道之处,对她而说:「瞿昙弥!女人可得在于此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弃家庭,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学道了。瞿昙弥大爱道!世尊将为女人而施设(开设)此八种尊师之法。谓女人的出家者不可以冒犯,女人的出家人应当要奉持,要尽其形寿(一生当中,至于命终,都应受持此法。)那八种呢?
(1)瞿昙弥!比丘尼应当要从比丘之处去求受具足戒。瞿昙弥!世尊为女人施设此第一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可冒犯,女人应该要奉持到尽其形寿。
(2)瞿昙弥!比丘尼应该在于半月半月(每半个月),去从比丘受教。瞿昙弥!世尊为女人施设此第二种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可冒犯,女人应奉持到尽其形寿。
(3)瞿昙弥!如果住止之处,并没有比丘在附近的话,则比丘尼就不得受夏坐(不得在那个地方结夏安居)。瞿昙弥!世尊为女人施设此第三种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可以冒犯,女人应该要奉持到尽其形寿。
(4)瞿昙弥!比丘尼受夏坐完毕后,应该要在于两部众当中,请求三事。所谓求见、闻、疑(请教在夏安居之间,自己的行为、行事是否符于戒律等事,向两部众请问:有见到我的犯戒与否?有听到我的不法与否?有怀疑到我有不如法与律与否?)瞿昙弥!世尊为女人施设此第四种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应当冒犯。女人应奉持,至于尽其形寿。
(5)瞿昙弥!如果比丘不听许比丘尼之问义的话,比丘尼就不得请问比丘,不可向其请问有关于经、律、阿毘昙(对法,启发智慧之论)。瞿昙弥!世尊为女人施设此第五种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当冒犯,女人应奉持至于尽其形寿。
(6)瞿昙弥!比丘尼不可以说比丘所犯之事,比丘得说比丘尼所犯之事。瞿昙弥!世尊为女人施设此第六种尊师之法,谓女人不当冒…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