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說:「諸位賢者們!我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學道以來,已經八十年。而以此起貢高(憍慢)者,都無是想。」(我雖然學道八十年之久,也不因此而起過貢高我慢)。如尊者薄拘羅作如是之說的話,這就是尊者薄拘羅的未曾有之法。
又次,尊者薄拘羅曾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們!我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學道以來,已經八十年,未曾有起過欲想。」如果尊者薄拘羅作如此之說的話,這就是尊者薄拘羅的未曾有之法。
又次,尊者薄拘羅曾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們!我持糞掃衣(由雜碎之布縫成之衣)以來,已經過八十年。如由此而起貢高的話,都無是相」(不會有的事相。也就是不因此而起過我慢之心)。如尊者薄拘羅作如此之說的話,就是尊者薄拘羅的未曾有之法。
又次,尊者薄拘羅曾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們!我持糞掃衣以來八十年,未曾憶念受居士送來之衣,未曾割截而作衣,未曾倩他比丘作衣(未曾請人替他作衣),未曾用過針去縫衣,未曾持針去縫囊(袋),乃至用一縷(線)。」如尊者薄拘羅作如此之說的話,這就是尊者薄拘羅的未曾有之法。
又次,尊者薄拘羅曾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們!我行乞食以來,已經八十年,如由于此,而起貢高者,都無是相(不會有的事)。」如尊者薄拘羅作如是之說的話,這就是尊者薄拘羅之未曾有之法。
又次,尊者薄拘羅曾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們!我行乞食以來,已經八十年,並未曾憶念受居士之請,未曾超越門戶去乞食(不管是貧富,是淨汙之家,或對自己好意或不好意,都挨家挨戶去托缽,不漏過任何一戶,直至適可而止),未曾只從大家(富戶人家)去乞食,在此家中當得淨好極妙而豐饒的食噉含消物,未曾視女人之面,未曾憶入比丘尼的坊中,未曾憶與比丘尼共相問訊,乃至在道路相逢也不與其共語。」如尊者薄拘羅作如是之說的話,這叫做尊者薄拘羅之未曾有之法。
又次,尊者薄拘羅曾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們!我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學道以來,已經八十年,未曾憶畜沙彌,未曾憶爲白衣說
法,乃至四句頌也不爲他們說過。」如尊者薄拘羅作如是之說的話,這就是尊者薄拘羅的未曾有之法。
又次,尊者薄拘羅,曾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們!我在于此正法與律當中學道以來,已經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彈指之頃頭痛過,未曾憶念服藥,乃至一片的诃梨勒(譯爲天主持來)。」如尊者薄拘羅作如是之說的話,這就是尊者薄拘羅的未曾有之法。
又次,尊者薄拘羅,曾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們!我結跏趺之坐,在于八十年當中,未曾倚壁倚樹。」如尊者薄拘羅作如是之說的話,這就是尊者薄拘羅之未曾有之法。
又次,尊者薄拘羅,曾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們!我在于叁日夜當中,就得叁達證。」如尊者薄拘羅作如是之說的話,這就是尊者薄拘羅的未曾有之法(叁達證爲叁明-宿命、天眼、漏盡)。
又次,尊者薄拘羅,曾作如是之說:「諸位賢者們!我結跏趺坐而般涅槃。」尊者薄拘羅便結跏趺坐而般涅槃(入滅)。如尊者薄拘羅結跏趺坐而般涅槃,這就是尊者薄拘羅之未曾有之法。
尊者薄拘羅所說的就是如是,那時異學,以及諸比丘們,聽其所說後,都歡喜奉行!(善容尊者爲無病第一)。
叁十五、阿修羅經第四(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婆羅邏阿修羅王報告佛:大海的八未曾有之法。佛也爲說正法與律當中之八未曾有法。比較如下:
(1)大海漸廣漸深,正法與律漸修漸學。(2)大海不失潮時,正
法與律當中的四衆弟子,不犯戒。(3)大海甚深極廣,正法與律亦一樣。(4)大海水鹹同一昧,正法與律中,無欲爲味,覺、息道味等同一味。(5)大海有無量珍寶,正法與律,有四念處,乃至八聖道之珍寶。(6)大海爲大神所居,正法與律爲四向四果聖者所居。(7)大海不受死屍,正法與律中,聖衆清淨,不容不精進,不納非沙門、非梵行者。回大海受五河之水而無差別,四姓入正法中亦無差別,同爲沙門釋子。阿修羅王乃歎如來之八法,並自皈依佛法僧。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于鞞蘭若村,住錫于黃蘆(樹)園。
那時,婆羅邏(大力)阿修羅王,牟梨遮阿修羅子,其色像巍巍(高大),光耀暐晔(光明熾盛),在夜間將向旦晨之時,往詣佛所,禮拜世尊之雙足,然後退坐在一邊。
世尊垂問說:「婆羅邏!在大海中裏的阿修羅們,聽說並沒有衰退阿修羅之壽,阿修羅之色,阿修羅之樂,阿修羅之力嗎?諸阿修羅喜樂在于大海中嗎?」
婆羅邏阿修羅王,牟梨遮阿修羅子回答說:「世尊!我們在大海中的諸阿修羅並沒有衰退于阿修羅之壽、阿修羅之色,阿修羅之樂,阿修羅之力,諸阿修羅,都喜樂在于大海中。」
世尊又問說:「婆羅邏!大海中有幾種未曾有之法,使諸阿修羅,見後都喜樂在于其中呢?」婆羅邏回答說:「世尊!我們的大海中,有八種未曾有之法,使諸阿修羅們見後,則喜樂在于其中。那八種
呢?
(1)世尊!我們的大海,乃從下至于上,周漸漸的廣大,都均調而轉上,以成就于岸,其裏面的水,都常滿,而未曾流出。世尊!如我們的大海從下至上,周漸廣,均調而轉,上以成于岸,其水常滿,而未曾出之處,這就是我們的大海中的第一未曾有之法,諸阿修羅們見後,都喜樂于其中。
(2)又次,世尊!我們的大海之潮,並未失去其時。世尊!如我大海中之海潮未曾失時之事,這就是我大海中的第二未曾有之法,諸阿修羅見後,就喜樂于其中。
(3)又次,世尊!我們的大海中之水,乃甚深而無底,爲極廣而無邊。世尊!如我大海爲甚深無底,極廣無邊之事,這就是我大海申的第叁未曾有之法,諸阿修羅見後,就喜樂于其中。
(4)又次,世尊!我們的大海中之水,其鹹都均爲是同一味。世尊!如我大海中之水之域,均爲同一味之處,這就是我大海中的第四未曾有之法,諸阿修羅們見後,就喜樂于其中。
(5)又次,世尊!我們的大海中,有很多的珍寶,有無量的璝異,種種的珍琦,充滿在于其中。珍寶之名就是所謂: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瑪瑙、瑇瑁、赤石、琁珠。世尊!如我們的大海中,有很多的珍寶,有無量的璝異,種種的珍琦,充滿其中。珍寶之名就是所謂: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瑪瑙、瑇瑁、赤石、琁珠的話,這就是我們的大海中第五未曾有之法,諸阿修羅們見後,就喜樂于其中。
(6)又次,世尊!我們的大海中,乃爲大神所居之處。大神的名就是所謂:阿修羅(非天)、幹塔惒(嗅香,樂神)、羅剎(暴惡
鬼)、魚摩竭(鯨魚、巨鳌、魚王)、龜、鼍(鼍龍)、婆留泥(意、玉,大魚)、帝魔(大魚之一種)、帝魔伽羅(吞舟大魚之一種)、提帝麑伽羅(同爲吞舟大魚之一種)。又次大海中甚奇!甚特!裏面的衆生有的百由延,有的二百由延,有的叁百由延,有的乃至于七百由延,這些大身的衆生都居在于海中(由延爲由旬,一由旬約爲八余哩)。世尊!如大海中爲大神所居,大神之名就是所謂阿修羅、幹塔惒、羅剎、魚摩竭、龜、鼍、婆留泥、帝麑、帝麑伽羅、提帝麑伽羅。又次大海中甚奇!甚特!衆生的身體有的百由延,有的二百由延,有的叁百由延,有的乃至于七百由延,其身都居住在于海中,這叫做我們的大海中之第六未曾有之法,諸阿修羅們見後,都喜樂于其中。
(7)又次,世尊!我們的大海乃爲清淨,而不受死屍,如有命終的衆生在此裏面時,經過一夜便被風一吹,就會吹到岸上。世尊!如我們的大海清淨,不受死屍,假若有命終的衆生在此裏面時,過夜吹風便會將其吹到岸上的話,這就是我們的大海中的第七未曾有之法,諸阿修羅們,見後,都會喜樂于其中。
(8)又次,世尊!我們的大海的閻浮洲中,有五大河。一爲恒伽(恒河),二爲搖尤那,叁爲舍牢浮,四爲阿夷羅婆提,五爲摩企,都流入于大海。既流入海中後,就各放棄其本名,都叫做大海。世尊!如我們的大海的閻浮洲中有五大河,一叫恒伽,二叫搖尤那,叁叫舍牢浮,四叫阿夷羅婆提,五叫摩企,都流入于大海,既流入大海後,就各舍其本名,都叫做大海的話,這就是我們的大海中的第八未曾有之法,諸阿修羅見後,都喜樂于其中。世尊!這叫做我們的大海中有八種未曾有之法,諸阿修羅們看見後,都喜樂于其中。世尊!在于佛的正法與律當中,有幾種未曾有之法,使諸比丘們見後,都喜樂
于其中呢?」
世尊回答說:「婆羅邏!在我的正法與律當中,也有八種未曾有之法,使諸比丘們見後,就喜樂于其中。那八種呢?
(1)婆羅邏!如大海,乃從下至上,周漸廣,均調而轉上,以成就至于岸,其水都常滿于其中,未曾流出海外那樣。婆羅邏!我的正法與律,也是如是,都漸作而漸學,漸盡而漸教。婆羅邏!如我的正法與律爲漸作漸學,漸盡漸教之事,就是所謂我的正法與律當中,第一種未曾有之法,使諸比丘們見後,都喜樂于其中。
(2)又次,婆羅邏!如大海潮,未曾失去其時那樣,婆羅邏!我的正法與律也是如是,乃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施設禁戒,諸族姓子們學後,乃至命盡,終不會犯戒。婆羅邏!如我的正法與律當中,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施設禁戒,而諸族姓子們學習後,乃至命終,終不犯戒之事,就是所謂我的正法與律當中的第二種未曾有之法,使諸比丘們見後,都喜樂于其中。
(3)又次,婆羅邏!如大海水,乃爲甚深無底,極廣無邊那樣,婆羅邏!我的正法與律也是如是,諸法都爲甚深,甚深的無底涯,極廣的無邊。婆羅邏!如我的正法與律當中的諸法都爲甚深,爲甚深無底,爲極廣無邊之事,就是我的正法與律當中之第…
《中阿含經卷第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