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阿含經卷第六▪P4

  ..續本文上一頁啊!

  (3)長者您不可以恐怖!長者您不可以恐怖!爲甚麼呢?因爲如果是愚癡的凡夫的話,則因不多聞之故,其身壞命終之後,會趣至于惡處,而生于地獄之中。然而長者您乃沒有不多聞,唯有多聞。長者您由于多聞之故,或者會滅盡苦痛,而産生于極爲快樂之感。由于多聞之故,或者會得證斯陀含果(一來),或者會得證阿那含果(不還)。長者您本已得證須陀洹(入流)果的啊!

  (4)長者您不可以恐怖!長者您不可以恐怖!爲甚麼呢?因爲如果爲愚癡的凡夫的話,則因悭貪之故,其身壞命終之後,會趣至于惡處,會生于地獄之中。長者您乃沒有悭貪,唯有惠施。長者您由于惠施之故,或者會滅除苦痛,而會産生極爲快樂的感受。由于惠施之故,或者會得證斯陀含果(二果),或者會得證阿那含果(叁果)。而長者本已得證須陀洹(初果)啊!

  (5)長者您不可以恐怖!長者您不可以恐怖!爲甚麼呢?因爲如果爲愚癡的凡夫的話,則由于惡慧之故,其身壞命終之後,會趣至于惡

  處,而生于地獄之中。長者您並沒有惡慧,唯有善慧。長者您由于善慧之故,或者會滅除苦痛,而會産生極爲快樂的感受。由于善慧之故,或者會得證斯陀含果(一來果),或者會得證阿那含果(不還果)。長者本已得證須陀洹果(預流果)的啊!

  (6)長者您不可以恐怖!長者您不可以恐怖!爲甚麼呢?因爲如果爲愚癡的凡夫的話,則由于邪見之故,其身壞命終之後,會趣至于惡處,而生于地獄之中。長者您乃沒有邪見,唯有正見。長者您由于正見之故,或者會滅除苦痛,而産生極爲快樂的感受。由于正見之故,或者會得證斯陀洹果(二果),或者會得阿那含果(叁果)。長者本來已得證須陀洹(初果)的啊!

  (7)長者您不可以恐怖!長者您不可以恐怖!爲甚麼呢?因爲如果是愚癡的凡夫的話,則由于邪志之故,其身壞命終後,會趣至于惡處,而生于地獄之中。長者您乃沒有邪志,唯有正志。長者您因于正志之故,或者會滅除苦痛,而産生極爲快樂的感受。由于正志之故,或者會得證斯陀含果(一來果),或者會得證阿那含果(不還果)。長者本來已得證須陀洹果(預流果)的啊!

  (8)長者您不可以恐怖!長者您不可以恐怖!爲甚麼呢?因爲如果爲愚癡的凡夫的話,就會因爲是邪解之故,其身壞命終之後,會趣至于惡處,而生于地獄之中。長者您乃沒有邪解,唯有正解。長者您因正解之故,或者會消滅苦痛,而會産生極爲快樂的感受。由于正解之故,或者會得證斯陀含果(二果),或者會得證阿那含果(叁果)。長者您本來就已得證須陀洹果(初果)的啊!

  (9)長者您不可以恐怖!長者您不可以恐怖!爲甚麼呢?因爲如果爲愚癡的凡夫的話,就會由于邪脫之故,其身壞命終之後,會趣至于惡處,而生于地獄之中。長者您乃沒有邪脫,唯有正脫。長者您由于

  正脫之故,或者會滅除苦痛。而會産生極爲快樂的感受。由于正脫之故,或者會得證斯陀含果(一來果),或者會得證阿那含果(不還果)。長者您本來已得證須陀洹果(預流果)的啊!

  (10)長者您不可以恐怖!長者您不可以恐怖!爲甚麼呢?因爲如果爲愚癡的凡夫的話,則由于邪智之故,其身壞命終之後,會趣至于惡處,而生于地獄之中。長者乃沒有邪智,唯有正智。長者您因正智之故,或者會滅除苦痛,而會産生極爲快樂的感受。由于正智之故,或者會得證斯陀含果(二果),或者會得證阿那含果(叁果)。長者您本已得證須陀洹果(初果)的啊!」

  于是,長者的疾病,即得差愈,平複如常。就從其臥床起來坐下,而稱歎尊者舍梨子說:「善哉!善哉!爲病患者說法。真是很奇妙!很殊特!尊者舍梨子!我聽聞您的教化疾病之法後,苦痛即已消滅,已産生極爲快樂的感受。尊者舍梨子!我現在疾病已差愈,已回複平時那樣的健康了。尊者舍梨子!我在往昔之時,有一些事情要辦,而到了王舍城,曾寄宿在一長者之家(護彌長者,賢愚經卷十)。這時,那位長者,在于明日(翌晨)。將飯佛及比丘衆(將以食物供養佛陀,及比丘衆)。那時,那位長者經過夜間,向于曉明時,就教敕他的兒孫,及奴使,和眷屬們,而說:『你們趕快起來吧!當共嚴辦飲食吧!」他們各人就受其教言,都共同設置廚宰,供辦肴馔,種種腆美(豐厚)的飲食。長者即親自敷置高座,嚴飾得非常的莊嚴。

  尊者舍梨子!我當時看見此光景後。便作如是之念:現在這位長者是否爲了要辦婚姻之事呢?爲了迎婦節會呢?爲了邀請國王呢?爲了呼邀大臣呢?爲了作齋會(祀天大會)而施設大施(祭禮後,請客、惠施貧困)呢?尊者舍梨子!我既作此念後,就問長者而說:『你是爲了辦婚姻之事嗎?或者是爲了迎婦、節會嗎?或者是爲了請國王

  嗎?或者是爲了呼邀大臣嗎?或者是爲了作祭天的齋會而施設大布施嗎?』那時,那位長者回答我而說:『我家並沒有婚姻之事,也不是要迎婦,更不是爲了節會,也不是要請國王,及呼邀大臣。我但爲了啓齋會,施設大布施,明晨將供養佛,及比丘衆!』

  尊者舍梨子!我從來並未曾聽聞過佛之名,當時聽聞後,則全身之毛都豎立起來,就又請問而說:『長者你說起佛的名,到底甚麼叫做佛呢?』這時,那位長者回答我而說:『你沒聽過嗎?有一位釋迦的族種子,曾舍棄其釋迦的宗族(繼王之位),而剃除須發,著袈裟之衣(糞掃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沒有家庭牽累的出家人,而去學道,終于得證無上的等正覺,就名叫做佛。』我又問說:『長者你所謂之衆,到底那些人爲之衆呢』這時,那位長者回答我而說:『有若幹的姓異的名族(不同種姓的名望之人)。他們也都剃除須發,著袈裟之衣。都由于至信而舍家,而爲沒有家庭牽累的出家人,而從佛去學道,就名叫做衆。這位佛陀,及諸比丘衆,就是我所恭請的。』尊者舍梨子!我就又一再的問那位長者說:『世尊現在住在于甚麼地方呢?我想往詣去拜見佛陀。』那時,那位長者回答我而說:『世尊現在住在于此王舍城的竹林迦蘭哆園。如欲往詣,則請隨意!』

  尊者舍梨子!我曾作此念:天將快要曉明了,趕快去見佛吧!尊者舍梨子!我在那個時候,至心欲往拜見佛陀,就在于其夜,生起晝明之想(天尚未亮,而誤爲已白天),便從長者之家出來,到達于城息門。這時,城息門中有二位直士(看城門的值班的人),一位爲值初夜,是爲外客之使入,不令有礙(外城市的來賓,不可怠慢,使其方便入城);另一位爲值後夜(晨一點至五點),如有客使要出城,也不會作礙。尊者舍梨子!我又作此念:夜尚未曉明啊!爲甚麼呢?因

  爲在城息門中有二位值班的人士,一位爲值初夜,外客使入,不使其有滯礙而誤事。另一位爲值後夜的,如有客使要出去,也不會有阻礙,使其能達到其心願。尊者舍梨子!我出城息門外後不久,以爲的白晝光明已滅除,而還回到本來之夜暗。尊者舍梨子!我在那時便覺得很恐怖,全身之毛都豎立起來,就思惟如是之事:『不可使惡人,或非人(鬼神)來觸娆我!」(作祟擾人)。

  這時,城息門裏,有一位天神,從王舍城至竹林迦蘭哆園中間,都放出光明來普照,而來對我說:『長者!不可以恐怖!長者!不可以恐怖!爲甚麼呢?因爲我本來在前世時,是你的朋友,名叫做密器,在年輕時,曾經極爲互相思幕。長者!我從前往詣尊者大目揵連之處,曾稽首禮其雙足,然後退坐在一邊。當時尊者大目揵連曾爲我說法,勸發我渴仰佛法,而成就歡喜。以無量的方便爲我說法,勸發我渴仰佛法,而成就歡喜後,賜與我叁自歸依,得見其授與我五戒。長者!我由于叁皈依,受持五戒之故,在身壞命終之時,得生在于四天王天,而住守此城息門中。長者您要速去!長者您要趕快去!您去,實在勝過于停住在那裏的!』那位天神又對我說頌而說:

  得馬百臣女車百滿珍寶往詣佛一步不當十六分

  白象百最上金銀鞍勒被往詣佛一步不當十六分

  女百色端正璎珞花嚴身往詣佛一步不當十六分

  轉輪王所故玉女寶第一往詣佛一步不當十六分

  (倘能得到良馬一百只,臣、女一大堆,車輛一百輛裏都放滿珍寶,也不如往詣佛陀,已邁進一步的福德,不及此功德的十六分之一。)

  (有一百只大白象,用最好的金銀鞍,勒被在象身上的這種財富,也不如往詣佛陀又邁進一步之福德的十六分之一。)

  (有美女一百,其色貌都很端正,而將璎珞、花鬘等物去莊嚴其身,也不及往詣向佛邁進一步的十六分之一的福德。)

  (雖轉輪王所敬愛的玉女寶爲第一,也不及于往詣佛陀邁進一步的十六分之一。)

  天神說頌後,又勸化我而說:『長者速去!長者速去!去見佛之事,實在勝于停住啊!』尊者舍梨子!我當時又作此念:佛陀有尊佑之德,法及比丘衆,也有尊佑之德。爲甚麼呢?因爲乃至天神也欲使我去拜見,就可以得知。尊者舍梨子!我就依此光明(天神所放),得以往至于竹林迦蘭哆園。

  那時,世尊,在于其夜,將向旦晨之時,從禅室出來,在于露地經行,正在等待我的到來。尊者舍梨子!我于當時遙見佛陀的法相端正姝好,猶如衆星當中的月亮,光耀暐嘩(光明照耀很盛的樣子),晃(光亮)如金山。相好具足,威神巍巍(威嚴高大的樣子),諸根很寂定,並沒有半點的蔽礙,已成就調禦,而息心靜默。我看見後,非常的歡喜,就前進而詣佛所,接觸佛足,而行禮,然後跟隨在佛後而經行,以長者之法,而說頌問訊而說:

  世尊寐安隱至竟眠快耶如梵志滅度以不染于欲

  舍離一切願逮得至安隱心除無煩熱自樂歡喜眠

  (世尊!您醒寐而安隱,至竟之眠,很快樂吧!猶如梵志之滅度那樣,用以不染于貪欲。能舍離一切之願望〔世榮〕,而逮得極至的安隱,除棄凡心,而沒有煩熱,自樂而歡喜而眠吧!)

  于是,世尊就到了經行的道頭,敷他的尼…

《中阿含經卷第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中阿含經卷第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