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樹大叢林,無上福娑羅,受供之良田,雙樹間滅度。
阿那律(阿那律陀-無貧,佛堂弟,十大弟子之一)也作偈說:
佛以無爲住,不用出入息,本由寂滅來,靈曜于是沒。
梵摩那比丘(另一專職奉仕佛之比丘)也作偈說:
不以懈慢心,約己修上慧,無著無所染,離愛無上尊。
阿難比丘也作偈說:
天人懷恐怖,衣毛爲之豎,一切皆成就,正覺取滅度。
金毘羅神(威如王,千手觀音之眷屬)也作偈說:
世間失覆護,群生永盲冥,不複覩正覺,人雄釋師子。
密力士(金剛神,守護神)也作偈說:
今世與後世,梵世諸天人,更不複覩見,人雄釋師子。
佛母摩耶(大術大幻,佛陀生母)也作偈說:
佛生樓毘園,其道廣流布,還到本生處,永棄無常身。
雙樹神也作偈說:
何時當複以,非時花散佛,十方功德具,如來取滅度。
沙羅園林神也作偈說:
此處最妙樂,佛于此生長,即此轉*輪,又于此滅度。
四天王也作偈說:
如來無上智,常說無常論,解群生苦縛,究竟入寂滅。
忉利天王(叁十叁天,第二天)也作偈說:
于億千萬劫,求成無上道,解群生苦縛,究竟入寂滅。
焰天王(善時天,第叁天,焰摩天)也作偈說:
此是最後衣,纏裹如來身,佛晚滅度已,衣當何處施?
兜率陀天王(知足天,第四天)也作偈說:
此是末後身,陰界于此滅,無憂無喜想,無複老死患。
化自在天王(化樂天,第五天)也作偈說:
佛于今後夜,偃右脅而臥,于此娑羅園,釋師子滅度。
他化自在天王(欲界主。第六天)也作偈說:
世間永衰冥,星王月奄墜,無常之所覆,大智曰永翳。
諸比丘也作偈說:
是身如泡沫,危脆誰當樂?佛得金剛身,猶爲無常壞。
諸佛金剛體,皆亦歸無常,速滅如少雪,其余複何冀?
佛陀已入涅槃,諸比丘們都悲恸殡絕,都投在地上,宛轉號咷,不能自勝!大家歔欷而說:「如來之滅度,爲甚麼這麼快?世尊之滅度,爲甚麼這麼疾?大法之淪沒遮翳,怎會這麼迸?群生將長衰,世間將冥滅!譬如大樹根拔,枝條摧折!又如軒蛇,宛轉回遑,不知湊所」!諸位比丘們又哀傷而言說:「如來滅度,何其駛耶?世尊之滅度,句其疾耶?大法之淪翳,何其速耶?群生將長衰,世間將眼滅!」
這時阿那律告諸比丘們說:「大家不要一再的悲傷,因諸天在上面,傥來恠責!」諸比丘們即請問阿那律說:「上面有幾許諸天?」阿那律回答說:「充滿于虛空,不可計量!都在空中徘徊騷擾,悲號躍踴,而流淚說:『如來之滅度何其駛耶?世尊之滅度何其疾耶?大法之淪翳,何其速耶?群生長衰,世間眼滅!譬如大樹之根拔,枝條摧折。又如斬蛇,宛轉回遑,不知湊所!』」阿那律所說之語一點也不錯,諸天都是這樣的在空中悲傷徘徊,不知所措!
這時諸比丘,從夜至曉,講說法語完了後,阿那律即對阿難說:「汝可入城,對末羅族們說佛已滅度。如有施作之人,應趁此機會」。阿難答應他,就由座位起立禮佛,然後帶一位比丘,連涕帶泣,進入城內。他遙見五百位族人,因有事而集在一處。他們看見阿難到此地來,都站起來迎接,大家對阿難行禮如儀後說:「今天爲甚麼這麼早?」阿難回答說:「我現在是爲你們之法益而來的!你們要曉得!如來已于昨夜圓寂。你們如果欲施作,就趁此機緣!」末羅族們聽後非常的悲恸,大家過一會兒,拭掉眼淚後說:「佛陀之入滅,爲甚麼這麼快?世間眼滅,何其疾耶?」阿難勸止他們的悲恸而說:「大家不要過于悲傷,欲將有爲之法,使其不變易,那是不可能之事。佛陀生前不是常常說過嗎?有生必有死,聚合必會離散,一切恩愛,絕沒有常存的!」末羅族們聽後,即異口同音而說:「大家趕快回去准備香花,以及種種伎藥(樂器、樂人。樂器都以銅爲代表),然後趕赴雙樹園,以便禮拜供養佛陀的舍利(佛身)」。大家同時商議的結果,等過一日後,將佛身安置在床上,令末羅族的童子們在的四角處擡舉。並擎持幡蓋,燒香、散華、伖樂,而作供養。出殡的路線,將由城的東門入城,遍繞諸裏巷,使國人均能得以禮拜供養。然後從城的西門到郊外,在高顯處舉行阇維(荼毘、火葬)。商量決定後,大家都依之而回去准備。翌日,末羅族們已將一切准備妥當,欲將佛擡舉起來,然而卻不能動。這時阿那律即對他們說:「你們且止,勿空疲勞。現在諸天將來舉!」大家聽後,就請問阿那律而說:「諸天要來舉之意何在?」阿那律說:「你們以香花伎藥供養舍利,經過一天,以佛舍利放置床上,令末羅族的諸童子們舉之四角,擎持幡蓋、燒香、散花、伎樂,而供養之。預定由東門入城,遍繞諸裏巷,使國人皆能得以供養,然後從西門出城,欲在高顯處荼毘佛身。然而諸天神之意,是欲將佛身逗留七天,在這期間,以香花、伎樂、禮敬、供養。然後將佛身安置于床上,令末羅的童子們舉床的四角,擎持幡蓋,散花、燒香,作諸伎樂,供養舍利。從城的東門進入城內,遍繞諸裏巷,俾國人民皆得供養。之後由城的北門出城,渡過熙連禅河,到天冠寺(俱屍那邑之東郊外。古來已有製底之處),去荼毘佛陀的遺身。諸天因有此意,因之而使擡不動!」末羅族們聽後都非常的歡喜,都願順天之意。他們于是相互言說:「我們應該入城內去整治諸街道,去掃灑燒香,然後回到此處,于七日間,供養舍利」。大家商議決定後,都依之而行。大家辦完這些事後,都一齊到了雙樹園,都以香花伎藥供養佛舍利。經過七天後,于日向暮之時,即舉佛舍利于上,末羅族的童子們捧舉之四角。大家擎持幡蓋,燒香、散花,作諸伎藥。前後都有引導侍從之人。隊伍都很安祥而行。忉利諸天在此時都以曼陀羅花、優缽羅花、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及天之末檀散在舍利之上。也充滿于街道。諸天作諸樂,鬼神都歌詠。末羅族們聽到天樂等事後,都說:「且放棄人樂,請設天樂,供養舍利」!佛陀火葬的隊伍就這樣的慢慢的漸進,由城的東門而入,在各街道都停留一個時間,讓人燒香、散花、伎樂供養。
這時有一位大臣名叫路夷,他的女孩,平時笃信佛道,手持如車輪那麼大的金花,供養舍利。同時有一位老婦人,舉聲贊頌說:「這些末羅族們的福氣很大,能逢佛陀最後在此處滅度,舉國士民也都很虔誠的供養舍利,大家將會得到大法利!」等到末羅族們都一一供養後,即由北門出城,渡過熙連禅河,到達天冠寺,將安奉在地上,然後向阿難說:「我們又應如何供養?」阿難說:「我親從佛聞,親受佛教,如火葬佛舍利時,應采用轉輪聖王之葬法之儀!」大家就請教阿難有關于轉輪聖王之葬法之儀。阿難即一一詳細的說出(如前述)。茲將其綱要,再予述說如下:
首先以香湯沐浴其身,以新的劫貝(綿布)周徧纏身。其次以五百張之疊(著衣綿布)纏之。將身置于金棺之內,灌以麻油。作完後,將此金棺舉起,放置于第二之大鐵椁內。其次以栴檀香椁重圍于外。積集諸名香,厚厚的覆其上,然後荼毘火化。火化後收舍舍利,在于四衢道蓋起塔廟,標立的剎竿懸有畫繪,令全國路過之人,均能看到其塔而思慕正化,而得大饒益。
阿難說當時如來曾經述說過這些事。也曾經一再的交代過阿難我。阿難說如來曾經對他說:
「阿難!你如果欲葬我時,首先應以香湯沐浴我的遺體。要用新劫貝將佛身周匝纏好。用五百張疊再次纏之。將身放在金棺之內,灌入麻油。其次將金棺舉起,放在第二大鐵椁內,將栴檀香椁依次而圍在外層。積諸名香,厚厚的疊在其上面,然後付之荼毘。完了後,收檢舍利,在四衢道蓋起塔廟,懸有畫繪的表剎,使諸過路之人,皆見佛塔,而思慕法王之道化,使生者獲大福利,死者得升天界,除得道者外」。
諸末羅族們互爲言說:「我們應回到城內去准備葬具。如香花、劫貝、棺椁、香油,以及白疊等是」。大家說做就做,不久即將這些葬具辦完,而回到天冠寺。大家以清淨的香湯沐浴佛身,以新劫貝周纏佛身,再以五百張疊如次纏之,然後將佛身安放在金棺內,灌入香油。其次,將金棺捧舉放置于第二之大鐵椁中,以栴檀木薪,重積棺外,以衆名香,積其上面。
這時有位末羅的大臣,名叫路夷(巴利本不舉其名,只說四位末羅之大臣),拿大火炬,欲點燃佛薪(堆薪),然而卻點不燃。又諸大末羅(其它叁位大臣),趨前欲點燃堆薪,但也同樣的點不燃。這時阿那律對諸末羅們說:「諸位賢者們!這種事並不是你們的分內事。火滅而不燃,乃爲諸天神之意!」末羅們聽後問說:「諸天令火點不燃,其用意在那?」阿那律說:「因大迦葉(頭陀第一。摩竭陀國婆羅門,皈依佛教後爲十大弟子之一。佛滅後第一結集時之領頭人物),已率五百位佛弟子,由波婆國向此地而來,現在在中途,正在趕路,欲參加佛身荼毘之場面。諸天知其意,故把火製住,使人燃點不起來」。末羅們聽後,都贊成諸天之舉。此時大迦葉與五百名弟子,在中途曾遇一尼幹子(裸形外道,指奢那教徒。巴利本爲邪命外道。邪命外道爲末伽梨拘舍利派,多與奢那之一派之裸形外道混用),手裏拿著曼陀羅花。大迦葉遙見他,就趨前問他而說:「你從那裏來?」尼幹子說他從「拘屍那城」來。迦葉說:「你知道我師嗎?」答曰:「知道。」又問:「我師還存在人間麼?」答曰:「滅度後已經過七天,我就是從那邊而得到此天華的。」大迦葉聽後怅然不悅。五百名比丘聽佛滅度的消息後,都很悲傷哭泣,宛轉號咷,不能自禁!大家異口同音而說:「如來滅度何其駛耶?世尊滅度何其疾哉?大法淪翳何其速呢?群生長衰,世間眼滅!譬如大樹根拔,枝條摧折!又如斬蛇,宛轉回遑,不知湊處!」這時在大衆當中,有一名叫跋難陀的比丘(巴利本爲須跋陀。是一位聽佛涅槃而大喜之惡比丘。會促成第一結…
《二 遊行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