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按照叁天修一個引導的進度,已經修十二天了。有些人可能觀得很好,有些人可能比較散亂。其實不管你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這些沒什麼不會觀的。如果每一個引導能好好觀,以後講更高的密法時,那些境界很容易生起來。否則,你連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的見解都沒有,想證悟甚深境界簡直是空中樓閣。
這次我帶大家一起實修,機會還是比較難得,以前一直在理論上劃,如今想盡量付諸于實踐。當然,高深莫測的境界我也沒有,給你們帶修很慚愧,但人身難得沒什麼不會修的,所以給大家作一下簡單引導,有智慧的人應當認真觀修。
第四修法終
丙五、思維次第之數目: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思維一切衆生次第的數目:地獄衆生猶如夜晚的星星,而餓鬼衆生如同白天的星星;餓鬼衆生猶如夜晚的星星,而旁生衆生如同白天的星星;旁生衆生猶如夜晚的星星,而人類如同白天的星星。
在人類中,不信佛教、恒造惡業的數不勝數,而信奉佛教的極其稀少。比如在漢地一個大城市裏,人口有幾百萬、幾千萬,其中信佛教的卻寥寥可數,尤其能如理行持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等正法者,更是絕無僅有。我如今已獲得珍寶人身,並遇到了殊勝的上師、殊勝的正法,自己也對叁寶生起了信心,這是十分難得的緣分。因此,一定要精進修法。
後行:回向善根。
第五修法終
丙六、思維無義而空耗: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一個人到大海裏尋寶,如果去了如意寶遍地的寶洲,卻空手而歸,或者拿了一個假寶,這非常可惜也非常遺憾。按照世人的想法,到了一個如意寶洲,至少也應帶一部分珍寶回來,否則就太愚癡了。
同樣,我如今已到人身大寶洲,若未得佛法如意寶,沒有了解佛法的真實含義,一味耽著于今生無實義的瑣事,而虛耗自己的一生,則臨死時什麼境界都沒有,雖獲珍寶人身也是空走一遭。因此,我要珍惜現在的時光,下定決心精勤修法。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六修法終
丙七、思維因緣與緣起: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一切萬法依賴于心,心又依賴于身體,假如身體不允許,修心也極爲困難。而如今,自己無病無苦,未被他人所縛,既有萬法所依賴的信心,也有心所依賴的暇滿人身,各方面順緣皆已具足,在自由自在之此時,若不修行更待何時?故當全力以赴勤修正法。反複對照自己而深入思維。
後行:回向善根。
第七修法終
丙八、思維生死之流轉: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叁界六道的一切衆生,無始以來輾轉于生死輪回之中,感受各自的強烈痛苦,但到目前爲止,仍無有解脫之際,這完全是由于曾獲暇滿人身時未修正法、虛度人身所導致。我如今已獲得暇滿人身,爲令其具有實義,必須精進修持正法。
後行:回向善根。
第八修法終
丙九:思維暇滿之贊頌: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再叁觀想一切聲緣阿羅漢,都是依靠暇滿人身而獲得;大乘一地到十地之間的菩薩,乃至究竟佛果,也是依靠人身而獲得;密宗四大持明等解脫果位,也唯有依賴暇滿人身方可成就。因此,不論是大乘小乘、顯宗密宗,最殊勝的所依即是暇滿人身。如今我已擁有這樣的人身,一定要利用它不斷地修持,從而獲得解脫道。
後行:回向善根。
第九修法終
丙十、思維當生歡喜心: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再叁觀想我獲得人身非常幸運,就如同身無分文的窮人撿到如意寶,或者乞丐得到一百萬人民幣般喜不自禁,高興得晚上都睡不著。世間上有這麼多人,修行佛法的寥寥無幾、非常罕見,而今我擁有了暇滿人身,修什麼法都自由自在,邊看自己的暇滿人身邊思維:這究竟是夢還是真的呢?進而從內心中生起無比的歡喜心。
後行:回向善根。
【提示語】:
我有時候也這樣想:世上那麼多人沒有遇到佛法,而我不但遇到了佛法,還遇到這麼好的上師,基本懂得佛法教理,現在真的很快樂!昨天我遇到一些居士,有些人也說自己即生中遇到這麼好的佛法,現在有修行的機會,這是最開心、最快樂的一件大事。所以,大家有了暇滿人身,理應生起歡喜心,這樣的話,修行佛法才會有勇氣、有能力。
觀修的時候,按照無垢光尊者教言,持心性休息手印(2)也可以,或者雙手結定印也可以。
“人身難得”分十個修法,這是最後一個引導。你們對人身難得觀得怎麼樣,可以好好看一下。如果觀得不太好,則應多翻閱《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前行備忘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這叁本書對人身難得的修法講得非常好。
我們這次實修,只是歸納性、象征性地觀想。有些人修得非常不錯,確實覺得人身難得,如今有機會修持佛法,心裏特別開心;而有些人只是做個樣子而已,並沒有潛心去觀修。不管怎麼樣,我的任務完成了,如果沒有出違緣,我想把顯宗部分的引導全部講完就可以。
第十修法終
乙二(壽命無常)分十二:一、觀蘊身而修無常;二、觀世間尊主而修無常;叁、觀器情成壞而修無常;四、觀諸佛聖士而修無常;五、觀死亡不定而修無常;六、觀有爲法自性而修無常;七、觀驟然死緣而修無常;八、觀獨自離世而修無常;九、觀時代士夫而修無常;十、觀無可信賴而修無常;十一、觀外緣不定而修無常;十二、觀厲力希求而修無常。
丙一、觀蘊身而修無常: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不論是任何衆生的身體,均由衆多肢節聚合而成,雖然現在依靠衣食等,對其進行裝飾、擦拭、維護,可是一旦死亡來臨,必將離衣裸體,被扔到屍陀林,爲豺狼鷹鹫所食,或者拖到火化場變成一堆灰。我特別喜歡的這個身體,現在雖然盡心維護,但再過一段時間會化爲烏有,無論是骨頭、肉、皮膚,都不會留下一點一滴。因此,我如今必須行持正法。
後行:回向善根。
第十一修法終
丁二、觀世間尊主而修無常: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在整個世間中,非常有智慧、有能力的大梵天王、帝釋天王、大自在天王、遍入天王、仙人等,威光奪目,智慧廣大,壽量長達數劫,具足五通等無量神變。包括孔子、老子等賢聖,以及唐宋元明清的曆代皇帝,其眷屬、智慧、威望也爲衆人望塵莫及。但他們最終也有死亡之時,像我們這些小螞蟻一樣微不足道的人,即便有暫時的權勢財富,水泡般的骨肉身體也毫無實義,最後會紛紛離開人間,化爲一堆白骨。
既然一切均爲無常,死時什麼也帶不走,我應當下決心,在短暫的人生中,修持對來世有利的正法。
後行:回向善根。
【提示語】:
這樣觀修很重要,希望你們一定要修,如果《前行》的基礎沒打好,修任何法都很困難。這個法並不是理論上了知就可以,必須要在心裏反反複複地思維、體會。課堂上若修得不太滿意,私下來應結合堪布阿瓊的講義,一定要多下苦功,對這些引導不斷地觀修。
其實,修的過程中,找到一種感覺很重要。今天有些發心人員也探討了,在某些問題上如何才能找到感覺。包括我每次傳法之前的備課,因爲沒有太多時間,也是先要找感覺,假如找不到,就算講了很多,自己對自己也不滿意。同樣,修這個引導文時,最關鍵也是找到感覺:“哦,世間一切尊主,不論天人還是人,都是無常的,我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一定要修法。”若能經常這樣串習,修行真的會成功,否則,紙上談兵起不到什麼作用。
今年我們既要修共同加行,又要磕頭等修不共加行,依靠上師叁寶的加持,前行的境界肯定會在每個人的相續中生起來。如果前行修得好,再過二十年,修過加行的人,定會變成真正的修行人;如果前行沒有修好,我今天雖然可以給你們傳一個直指心性的法,但由于沒有基礎,找不到感覺,心沒有調柔,再過二十年,你們也許會變成持邪見者等各種各樣的人。其實,這個引導文很殊勝,能不能品嘗到它的妙味,關鍵是看自己。
第十二修法終
丙叁、觀器情成壞而修無常: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高山、平地、草原爲主的外在器世界,以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男女爲主的內在有情世界,其本性也是無常的。外器世界終會爲壞劫七火一水所毀,內情世界也沒有一個不死的衆生,我們這些人的身體和壽命又豈能長存?
既然器情一切世界皆爲無常,沒有一個實有堪能之法,那我沒有必要再去執著,即生中最有意義的唯是勤修正法。
後行:回向善根。
第十叁修法終
丙四、觀諸佛聖士而修無常: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猛厲觀想昔日的毗婆屍佛、屍棄佛、釋迦牟尼佛等七佛及其眷屬、中間的聲聞緣覺及其眷屬等,都已先後出世、入滅。他們的教法也隨著曆史變遷,曆經無數興衰。
既然諸佛菩薩和高僧大德都避免不了無常,那麼像我們這些人以及親眷,又怎能恒常存在呢?因此,我從現在起,應當恒修對生生世世有利的正法。
後行:回向善根。
【提示語】:
我經常這樣想:法王如意寶以前在世時,每一次開法會都人山人海,數量多達幾十萬人,場面非常隆重。可是現在只剩下美好的回憶,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就像昨天晚上的夢一樣。包括一代一代的領導,過去也曾風光無限、輝煌萬分,權力和眷屬都無人能及,可現在變得落魄潦倒、不名一文。前幾天我看了一本書,是講述一位中國的偉大領導人,上面附了他年輕時的照片、老年時的照片,一直到死後的遺照。所以無常很…
《前行實修法(第一修法~第五十五修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