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餓鬼道中受苦。目連用天眼觀見,即運用神通,以飯供母,以救其饑渴之苦。豈料其母手觸飯碗,飯即變成火炭,不能食用,目連悲傷懊惱,請教于佛。佛言:“汝母罪業深重,非汝一人之力能救,必須仰仗十方賢聖僧力,始可救拔。”遂教目連,建設盂蘭盆勝會。
我雖不見不聞,彼必求拯求濟。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
我等凡夫,雖末得天眼通,及天耳通,不能看見餓鬼道中的衆生,爲饑渴所逼之苦,亦不能聞地獄中衆生悲慘呼號,但可想像彼等受苦之時,必然求拯求濟。
或問,既末親見親聞,又焉知彼等衆生,在地獄餓鬼道中受苦?又焉知彼等受苦衆生,是我等過去父母眷屬?省庵大師答言:“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意思是說:我等雖然不見不聞,但佛經中多有陳述此事。如阿含、悲華、地藏等經,皆有陳說因果報應,以及叁惡道衆生受苦之事。經是佛說,佛證一切智,五眼圓明,能知能見,何況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見金剛經)絕不欺诳,妄語騙人,我等誠應深信因果輪回報應,實有其事。
邪見,指印度斷常二見外道。知此,指因果輪回,六道報應之事。印度有一種斷見外道,說人死如燈滅,既無善惡之報,亦無輪回之事。另一種常見外道,則說人將永遠是人,畜永遠是畜,不可能人畜輪轉。至于人畜之分,亦非由善惡業力使然。二皆毀棄因果,不知依惑造業,依業感果之理,不知隨善惡業緣,受報好醜,一切皆是自作自受之事。這種邪見謬論,誤己誤人,爲患無窮。故省庵大師言:“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
是故菩薩觀于蝼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是爲發菩提心第五因緣也。
以下是結念衆生恩,爲發菩提心的因緣。“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詞,前文言地獄、餓鬼。今言:“觀于蝼蟻”是指畜生。既然地獄與餓鬼道中衆生,可能是我等宿生父母,則畜生道中衆生,又何獨不然?以是之故,證得法眼的菩薩,得世俗智,能觀畜生道中衆生,微小輕賤的蝼蟻,亦可能是我等宿世父母,因爲蝼蟻的形骸雖小,然其本具佛性,並未減少,與十方諸佛所證無異。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一念迷失真心,起惑造業,隨業感報,墮落畜生道中,受蝼蟻身而已。若然罪報業盡,當轉生爲人,若然遇善知識指示接引,聞法修行,必然成佛。
然則,我等傷害畜生,小如蝼蟻,亦等如傷害過去父母,未來之佛,罪孽非常深重。根據此理,何止不忍,亦不敢傷害畜生道中的過去父毋,以及未來諸佛,反而應該常思利益救濟,令畜生道中衆生,得沾佛法利益,早得解脫叁塗之苦。是以念報衆生恩,爲發菩提心的第五種因緣。
(6)念生死苦
前五種發菩提心的因綠,是由外境而發。以下五種,是個人內在的切身問題,若不發菩提心,不獨無法出離苦海,且辜負自己本具靈性。因此,爲了解脫生死苦,爲了尊重己靈,回複真性,覺悟成佛,自當忏悔業障,求生淨土以自利,令正法久性以利他。無論爲求自利,抑或利他,皆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是爲以下五種發菩提心的因綠。
雲何念生死苦?謂我與衆生,從曠劫來,常在生死,未得解脫。人間天上,此界他方,出沒萬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獄,畜生,餓鬼。
一切有情,由衆緣和合而生的生命,極其短暫。所謂“無常迅速”。百年光陰,轉瞬即逝,當人一期壽盡,不得不死。雖然,人皆怕死,但世人誰能幸免一死?若然僅此一死,尚可忍受。可惜死而複生,生而複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于叁界六道中,或升或沈,輪回不已,求出無期,苦惱無量。是以佛教視生死是人生的苦本,亦是人生的大事。我們欲想避免輪回,超越叁界牢獄,徹底取消生死的痛苦,獲得生命永恒的快樂,除非覺悟成佛。然欲成佛,非發菩提心,上求下化,利己利人不可。是以念生死苦,亦是發菩提心因緣之一。
“雲何念生死苦?”是征問,“謂我與衆生”以下是解釋六道衆生依正二報之苦。“謂我”是代表每個人,“衆生”則包括人畜,甚至六道衆生。意思說:我與六道衆生,自無始時來,長期在六道生死中,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永無終止,恒受生死縛束,不得自由。故言:“謂我與衆生,從曠劫來,常在生死,不得解脫。”
“人間天上,此界他方”是衆生生死輪回之處,屬于依報。“出沒萬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獄、畜生,餓鬼。”是生死輪回的主體,屬于正報。因爲阿修羅道衆生,四類受生,爲人、天、鬼、畜、所攝,故文中僅言五趣,實指六道衆生。衆生由業力所牽,于叁界六道中受生,或生天上,或生人間,或生此界,或生他方,叁界飄零,六道升沈,無固定棲止之處。
又衆生因善惡業緣,受報好醜,時而上升人間天上,時而下墮地獄鬼畜叁途,于叁界六道中,頻繁往返,無由解脫。“片刻”“俄焉”是形容六道衆生生命的短暫,無論上升或下沈,皆無常迅速,轉瞬即逝。
黑門朝出而暮還,鐵窟暫離而又入,登刀山也,則舉體無完膚。攀劍樹也,則方寸皆割裂。熱鐵不除饑,吞之則肝腸盡爛,烊銅難療渴,飲之則骨肉都靡。利鋸解之,則斷而複續,巧風吹之,則死已還生。
以下詳述地獄衆生的苦況。“黑門”,“鐵窟”,皆指地獄言。由于地獄位居下方,闇然無光,故名黑門。加以重重禁鎖,故言鐵窟。此即是佛經所說:鐵圍山內的大小地獄。作惡衆生,于地獄中業報剛盡,受苦既畢,得出黑門;但惡性不改,作惡如故,又因作諸惡業,再墮地獄受苦。如現實社會中的罪惡分子,不知悔改,犯案壘壘,剛刑滿出獄,又再作案,再次入獄。故言:“黑門朝出而暮還,鐵窟暫離而又入。”
“登刀山”以下,是形容罪人于地獄中受刑的情形。刀山、劍樹、熱鐵,烊銅、利鋸,皆是刑具。燒紅的鐵丸,燒熔的鋼汁,二皆不能充饑止渴,但罪人在饑渴交逼中,加以業力驅使,取而食之、飲之,結果,熱鐵不但不能除饑,反而“吞之則肝腸盡爛”。烊銅不能止渴,反而飲之則“骨肉都靡”。“利鋸解之”,是用利鋸支解罪人的身體。當身體被利鋸肢解時,自然魂斷命終,但因惡業深重,非一死便可了結。是以被支解的罪人,雖已暈死,由業力之風輕巧一吹,便死已複生,繼績一次又一次的接受利鋸解體之苦。如地藏經言:“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故言:“巧風吹之,則死已還生。”
猛火城中,忍聽叫嚎之慘,煎熬盤裏,但聞苦痛之聲。冰凍始凝,則狀似青蓮蕊結,血肉既裂,則身如紅藕華開。一夜死生,地下每經萬遍,一朝苦痛,人間已過百年。
此形容罪人在八熱八寒地獄中受刑的慘況。地獄大致可分叁類:
一、根本地獄:指八大地獄及八寒地獄。八大地獄是:一等居地獄、二黑繩地獄、叁衆合地獄,四號叫地獄,五大叫地獄,六炎熱地獄,七大熱地獄,八無間地獄。大智度論則名爲活大地獄,黑繩大地獄,合會大地獄,叫喚大地獄,大叫喚大地獄,大熱地獄,大熱大地獄,阿鼻大地獄。
八寒地獄是:一頞浮部陀,譯名疱,由極寒逼身而生。二尼剌罪浮陀,譯名胞頗,由嚴寒逼身使所生之頗裂開。叁阿羅羅,四阿婆婆,五喉喉,叁種都是被嚴寒逼迫,所發出寒顫之聲。六嗢缽罪,譯名青蓮華,嚴寒逼身,使身上所生之胞頗分裂,如青蓮色。七缽特摩,譯名紅蓮華,罪人身頗折裂,如紅蓮華。八摩诃波頭摩,譯名大紅蓮華。罪人受嚴寒所逼,身頗分裂,似大紅蓮華。如涅槃經言:“八種寒冰地獄,所謂:阿波波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阿婆婆地獄,優缽羅地獄,波頭摩地獄,拘物頭地獄,分陀利地獄。此八熱八寒地獄原語,見名義大集。
二、近邊地獄:指十六遊增地獄,即是十六小地獄,爲八熱八寒大地獄的副獄。大智度論說:“如是等種種八大地獄,複有十六小地獄爲眷屬。八寒冰,八炎火。其中罪苦不可見聞。八炎火地獄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叁名燒林,四名劍林,五名刀道,六名鐵剌林,七名堿河,八名銅橛。”八大地獄是重重豎立,八寒地獄則依次橫列,十六遊增小獄,是八大八寒地獄的附屬。
叁、孤獨地獄:是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等。此外,十八泥犁經言:有十八地獄。今省庵大師說:“猛火城中忍聽叫嗥之慘”,是指罪人在八大地獄中受苦,當大熱水逼身時,所發出極其淒慘悲號之聲。
“冰凍始凝”,指八寒地獄中,當冰凍開始凝結時,衆人受嚴寒所逼,身“狀似青蓮華蕊結”,不但膚色青瘀,而且所生之胞頗,猶如蓮華含苞待開的華蕊,及其血肉分裂,則身形猶如紅蓮華之盛開,由青變紅,由紅變極紅,痛極而死。死又複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夜之間,不知經過多少次生死。況且地獄衆生,壽命特別長。
俱舍論言:人間五十年,等如四天王天人一日夜。而四天王天一百年,爲等活地獄一日夜。等活地獄衆生壽命五百歲,罪人被種種刑具逼害折磨,痛極而死,被涼風所吹又生,如是生死死生,經過五百年的長時間,人間已經數百萬年了。故言:“一夜死生,地下每經萬遍,一朝苦痛,人間已過百年。”
頻煩獄卒疲勞,誰信閻翁教誡。受時知苦,雖悔恨以何追,脫已還忘,其作業也如故。
衆生個性剛強,不肯悔改,雖墮地獄受苦,頻頻煩勞獄卒執行刑罰,疲勞辛苦,同時閻君除審判懲罰外,無不苦口婆心,勸導教誡,希望罪人止惡行善,改往修來。可惜罪人多不肯信受,當受刑時,或知因果報應,罪苦難逃,稍萌悔意。可惜悔之已晚,無法逃避刑具加身。及其罪報受盡,得脫地獄,轉生人間後,還是忘記地獄中種種慘痛的教訓,依然故我,仍然作惡多端,再招感地獄苦果。
地藏經說:“浮提衆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又言:“然諸衆生,獲脫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雖然:“地藏菩薩…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