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饿鬼道中受苦。目连用天眼观见,即运用神通,以饭供母,以救其饥渴之苦。岂料其母手触饭碗,饭即变成火炭,不能食用,目连悲伤懊恼,请教于佛。佛言:“汝母罪业深重,非汝一人之力能救,必须仰仗十方贤圣僧力,始可救拔。”遂教目连,建设盂兰盆胜会。
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
我等凡夫,虽末得天眼通,及天耳通,不能看见饿鬼道中的众生,为饥渴所逼之苦,亦不能闻地狱中众生悲惨呼号,但可想像彼等受苦之时,必然求拯求济。
或问,既末亲见亲闻,又焉知彼等众生,在地狱饿鬼道中受苦?又焉知彼等受苦众生,是我等过去父母眷属?省庵大师答言:“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意思是说:我等虽然不见不闻,但佛经中多有陈述此事。如阿含、悲华、地藏等经,皆有陈说因果报应,以及三恶道众生受苦之事。经是佛说,佛证一切智,五眼圆明,能知能见,何况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见金刚经)绝不欺诳,妄语骗人,我等诚应深信因果轮回报应,实有其事。
邪见,指印度断常二见外道。知此,指因果轮回,六道报应之事。印度有一种断见外道,说人死如灯灭,既无善恶之报,亦无轮回之事。另一种常见外道,则说人将永远是人,畜永远是畜,不可能人畜轮转。至于人畜之分,亦非由善恶业力使然。二皆毁弃因果,不知依惑造业,依业感果之理,不知随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一切皆是自作自受之事。这种邪见谬论,误己误人,为患无穷。故省庵大师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
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
以下是结念众生恩,为发菩提心的因缘。“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词,前文言地狱、饿鬼。今言:“观于蝼蚁”是指畜生。既然地狱与饿鬼道中众生,可能是我等宿生父母,则畜生道中众生,又何独不然?以是之故,证得法眼的菩萨,得世俗智,能观畜生道中众生,微小轻贱的蝼蚁,亦可能是我等宿世父母,因为蝼蚁的形骸虽小,然其本具佛性,并未减少,与十方诸佛所证无异。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一念迷失真心,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堕落畜生道中,受蝼蚁身而已。若然罪报业尽,当转生为人,若然遇善知识指示接引,闻法修行,必然成佛。
然则,我等伤害畜生,小如蝼蚁,亦等如伤害过去父母,未来之佛,罪孽非常深重。根据此理,何止不忍,亦不敢伤害畜生道中的过去父毋,以及未来诸佛,反而应该常思利益救济,令畜生道中众生,得沾佛法利益,早得解脱三涂之苦。是以念报众生恩,为发菩提心的第五种因缘。
(6)念生死苦
前五种发菩提心的因绿,是由外境而发。以下五种,是个人内在的切身问题,若不发菩提心,不独无法出离苦海,且辜负自己本具灵性。因此,为了解脱生死苦,为了尊重己灵,回复真性,觉悟成佛,自当忏悔业障,求生净土以自利,令正法久性以利他。无论为求自利,抑或利他,皆应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是为以下五种发菩提心的因绿。
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
一切有情,由众缘和合而生的生命,极其短暂。所谓“无常迅速”。百年光阴,转瞬即逝,当人一期寿尽,不得不死。虽然,人皆怕死,但世人谁能幸免一死?若然仅此一死,尚可忍受。可惜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于三界六道中,或升或沉,轮回不已,求出无期,苦恼无量。是以佛教视生死是人生的苦本,亦是人生的大事。我们欲想避免轮回,超越三界牢狱,彻底取消生死的痛苦,获得生命永恒的快乐,除非觉悟成佛。然欲成佛,非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利己利人不可。是以念生死苦,亦是发菩提心因缘之一。
“云何念生死苦?”是征问,“谓我与众生”以下是解释六道众生依正二报之苦。“谓我”是代表每个人,“众生”则包括人畜,甚至六道众生。意思说:我与六道众生,自无始时来,长期在六道生死中,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永无终止,恒受生死缚束,不得自由。故言:“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不得解脱。”
“人间天上,此界他方”是众生生死轮回之处,属于依报。“出没万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是生死轮回的主体,属于正报。因为阿修罗道众生,四类受生,为人、天、鬼、畜、所摄,故文中仅言五趣,实指六道众生。众生由业力所牵,于三界六道中受生,或生天上,或生人间,或生此界,或生他方,三界飘零,六道升沈,无固定栖止之处。
又众生因善恶业缘,受报好丑,时而上升人间天上,时而下堕地狱鬼畜三途,于三界六道中,频繁往返,无由解脱。“片刻”“俄焉”是形容六道众生生命的短暂,无论上升或下沉,皆无常迅速,转瞬即逝。
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靡。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
以下详述地狱众生的苦况。“黑门”,“铁窟”,皆指地狱言。由于地狱位居下方,闇然无光,故名黑门。加以重重禁锁,故言铁窟。此即是佛经所说:铁围山内的大小地狱。作恶众生,于地狱中业报刚尽,受苦既毕,得出黑门;但恶性不改,作恶如故,又因作诸恶业,再堕地狱受苦。如现实社会中的罪恶分子,不知悔改,犯案垒垒,刚刑满出狱,又再作案,再次入狱。故言:“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
“登刀山”以下,是形容罪人于地狱中受刑的情形。刀山、剑树、热铁,烊铜、利锯,皆是刑具。烧红的铁丸,烧熔的钢汁,二皆不能充饥止渴,但罪人在饥渴交逼中,加以业力驱使,取而食之、饮之,结果,热铁不但不能除饥,反而“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不能止渴,反而饮之则“骨肉都靡”。“利锯解之”,是用利锯支解罪人的身体。当身体被利锯肢解时,自然魂断命终,但因恶业深重,非一死便可了结。是以被支解的罪人,虽已晕死,由业力之风轻巧一吹,便死已复生,继绩一次又一次的接受利锯解体之苦。如地藏经言:“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故言:“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
猛火城中,忍听叫嚎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
此形容罪人在八热八寒地狱中受刑的惨况。地狱大致可分三类:
一、根本地狱:指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八大地狱是:一等居地狱、二黑绳地狱、三众合地狱,四号叫地狱,五大叫地狱,六炎热地狱,七大热地狱,八无间地狱。大智度论则名为活大地狱,黑绳大地狱,合会大地狱,叫唤大地狱,大叫唤大地狱,大热地狱,大热大地狱,阿鼻大地狱。
八寒地狱是:一頞浮部陀,译名疱,由极寒逼身而生。二尼剌罪浮陀,译名胞颇,由严寒逼身使所生之颇裂开。三阿罗罗,四阿婆婆,五喉喉,三种都是被严寒逼迫,所发出寒颤之声。六嗢钵罪,译名青莲华,严寒逼身,使身上所生之胞颇分裂,如青莲色。七钵特摩,译名红莲华,罪人身颇折裂,如红莲华。八摩诃波头摩,译名大红莲华。罪人受严寒所逼,身颇分裂,似大红莲华。如涅槃经言:“八种寒冰地狱,所谓:阿波波地狱,阿吒吒地狱,阿罗罗地狱,阿婆婆地狱,优钵罗地狱,波头摩地狱,拘物头地狱,分陀利地狱。此八热八寒地狱原语,见名义大集。
二、近边地狱:指十六游增地狱,即是十六小地狱,为八热八寒大地狱的副狱。大智度论说:“如是等种种八大地狱,复有十六小地狱为眷属。八寒冰,八炎火。其中罪苦不可见闻。八炎火地狱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三名烧林,四名剑林,五名刀道,六名铁剌林,七名碱河,八名铜橛。”八大地狱是重重竖立,八寒地狱则依次横列,十六游增小狱,是八大八寒地狱的附属。
三、孤独地狱:是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等。此外,十八泥犁经言:有十八地狱。今省庵大师说:“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是指罪人在八大地狱中受苦,当大热水逼身时,所发出极其凄惨悲号之声。
“冰冻始凝”,指八寒地狱中,当冰冻开始凝结时,众人受严寒所逼,身“状似青莲华蕊结”,不但肤色青瘀,而且所生之胞颇,犹如莲华含苞待开的华蕊,及其血肉分裂,则身形犹如红莲华之盛开,由青变红,由红变极红,痛极而死。死又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夜之间,不知经过多少次生死。况且地狱众生,寿命特别长。
俱舍论言:人间五十年,等如四天王天人一日夜。而四天王天一百年,为等活地狱一日夜。等活地狱众生寿命五百岁,罪人被种种刑具逼害折磨,痛极而死,被凉风所吹又生,如是生死死生,经过五百年的长时间,人间已经数百万年了。故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
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
众生个性刚强,不肯悔改,虽堕地狱受苦,频频烦劳狱卒执行刑罚,疲劳辛苦,同时阎君除审判惩罚外,无不苦口婆心,劝导教诫,希望罪人止恶行善,改往修来。可惜罪人多不肯信受,当受刑时,或知因果报应,罪苦难逃,稍萌悔意。可惜悔之已晚,无法逃避刑具加身。及其罪报受尽,得脱地狱,转生人间后,还是忘记地狱中种种惨痛的教训,依然故我,仍然作恶多端,再招感地狱苦果。
地藏经说:“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又言:“然诸众生,获脱罪报,未久之间,又堕恶道。”虽然:“地藏菩萨…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