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理寶藏論》講記
薩迦班智達根嘎嘉村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釀吉欽布奏旦涅咪揚大悲攝受具诤濁世刹
宗內門蘭欽波鄂嘉達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
巴嘎達鄂燦吐謝莫到贊如白蓮聞名不退轉
敦巴特吉堅拉夏擦漏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
上師瑜伽速賜加持:
涅慶日俄再愛香克思自大聖境五臺山
加華頭吉新拉意拉悶文殊加持入心間
晉美彭措夏拉所瓦得祈禱晉美彭措足
共機多巴破瓦新吉羅證悟意傳求加持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第一節課
今天開始宣講《量理寶藏論》。
宣講這部因明之前,我順便也給大家講一下這次我們宣講因明的主要緣起。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早在幾年前,我們的恩師——上師如意寶還沒有圓寂之時,我也在僧衆面前發過願,如果沒有出現死亡,那麼這幾年當中要宣講五部大論;當時我們這裏有許多道友也同時發願,要聽受五部大論。幾年以來,我們排除困難,精進地學習了五部大論當中《戒律》、《俱舍》、《中觀》叁部論典。
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因明學。
此次學習因明,我自己也感到非常地高興。爲什麼呢?因爲學習因明對任何一個佛教徒來講,非常有必要。在現在這樣邪知邪見滿天的社會當中,學習因明,學習正量,學習量學,實在是不可缺少的!
我作爲一個因明的傳講者,自己確實學得並不是很好,這我自己也清楚。但是通過對以前高僧大德們的論著共同學習,我們能增長自己的智慧。這樣對佛教的各種成見、邪見、懷疑等一些不好的念頭也會消失,從而生起正知正見;對佛教的信心等一些正念也會自然生起(1)。這部論典並不像世間的學問那樣沒有價值,它一定會使我們的相續當中生起正見,真實生起對佛陀和佛教的不退信心,所以我覺得對每一個人來講,學習因明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應該立一種誓言。我們在剛開始的時候,應該在心裏面有這樣的一種發願:我一定要圓滿地學習這部論典!
五部大論當中現在宣講的是因明。在因緣成熟的時候,准備宣講《現觀莊嚴論》;其講完以後,如果各方面的因緣成熟,我想也對有緣的佛友宣講一些有關《大幻化網》或者是密法方面的法要,但這要觀待當時的緣起再做決定。
今天是宣講因明的第一天,我首先講一下爲什麼要宣講因明。每一個人如果沒有懂得因明,沒有懂得中觀,那他對佛教的信心並不是很穩固的,會很容易退轉。我有時候這樣想:如今自己相續當中的信心和正見來自于我們的上師們,也來自于這些因明、中觀等殊勝論典,所以非常非常感謝我們的大恩上師如意寶。
對我本人而言,大概八六年的時候,在上師如意寶面前聽受了《量理寶藏論》。當時學院還不是很大,平時講法都是在經堂當中,但有一天上師在外面講,在現在摩尼寶區的僧衆所在地,當時環境也非常優美,自己心裏至今還有印象。法王八七年的時候去朝拜五臺山,回來後于當年冬天,在學院當中爲一千多僧衆宣講了麥彭仁波切所著的《釋量論大疏》,持續了五、六個月的時間,從那個時候開始,自己真正對佛教生起了不可退轉的信心。雖然對佛法大的證悟到目前爲止不敢說什麼,但的確自相續當中對佛教有不可退轉的正信,無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說是堅信不疑。所以我贊歎所有的傳承上師,尤其是對我們的金剛上師,以特別恭敬的語言贊歎他老人家每一個弘法利生的善舉。
今天宣講因明論,我首先給大家簡單地宣講一下它的曆史——因明的來曆,因明在印度、藏地、漢地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弘揚的。如果你翻開有關的曆史,應該看到因明這部大論在不同的曆史當中,所占的篇幅是相當大的,這個問題我在這裏也不廣說。
簡單來講,大家也知道: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在整個世間當中,弘揚釋迦牟尼佛教法的論師當中出現過“六大莊嚴”,我們以前也給大家做過介紹。首先是釋迦牟尼佛在《楞伽經》等有關經典裏面,親自授記的龍猛菩薩——登地的龍猛菩薩,他造了《中觀》的相關論典;第二個是彌勒菩薩親自攝受的無著菩薩,也即開顯廣行派的無著菩薩;第叁個是文殊菩薩親自攝受、獲得戰勝一切悉地的陳那論師。此叁大論師人們稱之爲“叁大造論者”:《中觀》的造論者龍猛菩薩;《大乘俱舍論》的造論者無著菩薩;《因明》的造論者陳那論師。後來弘揚他們的教法、解釋他們論著的有叁大論師,也即在蓮花當中化生的聖天論師解釋了龍猛菩薩的觀點;能背誦九十九萬部論典的世親論師解釋了無著菩薩的觀點;勝服一切外道、抨擊一切外道的法稱論師,他解釋了陳那論師的究竟意趣。一般來講,人們稱這六大論師爲“六大莊嚴”:叁大造論者、叁大釋論者,總共有六大論師。有關“六莊嚴二殊勝”也有不同說法:有些說無著菩薩和龍猛菩薩爲二大殊勝論師,加上功德光尊者和釋迦光尊者兩位論師作爲“六大莊嚴”。
不管怎樣,釋迦牟尼佛所有的大乘小乘教法,依靠這六大論師而進行弘揚的,這一點無論是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還是其他傳承的佛教都是公認的。所以我們要學習釋迦牟尼佛的真實密意,必須要依靠這些論師們特別珍貴的論典。我們也學習過龍猛菩薩和聖天論師中觀方面的教言;又學習過無著菩薩和世親論師《俱舍論》方面的教言;這次學習陳那論師和法稱論師所傳下來的有關因明方面的教言。
因明的教言,首先是在印度開始弘揚起來的,所以人們稱陳那論師爲因明的創始人,是因明最初的造論者。
世親論師有四大勝過自己的弟子:《現觀莊嚴論》方面勝過自己的解脫部論師;《俱舍論》方面勝過自己的安慧論師;戒律方面勝過自己的功德光尊者;因明方面超過自己的陳那論師。
因明,實際上是陳那論師首先造了許多論典,然後在世間進行弘揚的。
陳那論師大概是在公元400年的時候出生,480年左右示現圓寂。根據多羅那他的《印度佛教史》記載,陳那論師是婆羅門種姓,也曾學習外道,在幼年的時候,他學習了各種婆羅門及外道的論典,後來他對佛教生起信心,皈依了小乘佛教當中犢子部的論師,犢子部的論師爲他宣講了犢子部的佛法要義。大家也知道犢子部的觀點:人我不是有不是無,一個不可思議的我是存在的,這是他們所承認的觀點。這些論師們爲他宣講了不可思議的我,即實有我的道理,由于陳那論師具有大乘種性以及高超的智慧,聽了這些觀點以後心中不服,雖然沒有依止過其他的大乘上師,但通過自己的智慧進行觀察,始終都覺得我是不存在的。後來他在修行的過程當中,白天打開窗戶一直往外看,到處尋找人我;到了晚上的時候,在身體的四方點四盞燈,然後自己在中間裸體而坐,裏裏外外觀察,尋找實有、不可思議的我。後來犢子部的論師們問他:“你爲什麼這樣修行?”他說:“上師雖然告訴我們說不可思議的我是存在的,但我裏裏外外、白天晚上怎麼觀察,實有的我始終是找不到。”意思就是說,他對上師們的傳授,尤其是對犢子部人我的觀點不太承許。後來有些上師和僧衆對他不太滿意,不讓他待在這裏。當他離開的時候,心裏面特別想跟他們辯論,但怕上師不高興,所以心裏雖然不服,但不得不離開。後來他依止了世親論師等學習大乘的有關論典,最後通達了大乘人無我的道理。
根據《大唐西域記》、《印度佛教史》等有關曆史的記載,他主要是住在南方一個比較寂靜的森林當中,後來印度著名的那爛陀寺遭到很多外道婆羅門的攻擊,僧衆無法獲勝,最後他們迎請了陳那論師。陳那論師與婆羅門外道進行了叁次辯論,結果大獲全勝。之後他在那爛陀寺當中當論師很多年, 當時他對班智達們所宣講的佛法全部記錄成文字,據有關曆史記載有一百多部論典,現在相當一部分論著存于藏傳佛教的《丹珠爾》當中,但有些可能因爲沒有翻譯或其他原因而沒有流傳下來。
後來,他到了印度南方,在一個山洞中造了《正理門論》爲主的一些論典。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這是依靠山神的幫助和文殊菩薩加持而寫出來的。在佛教曆史上,《正理門論》也叫做《理門論》,早在很多年以前,已經譯成了藏語和漢語,成爲人們特別重視的一部大論,我想我們有些人也可能看過這部論典。以前很多人——尤其是研究因明、延續因明的一些論師特別喜歡這部論典,這是他造的第一部較爲著名的論典。
陳那論師在因明曆史中貢獻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論著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集量論》,大家也許看過。早在大約公元711年的時候,當時唐代的義淨法師已經翻譯過,但比較可惜的是,這個譯本在漢傳佛教當中一直沒有弘揚開來,現在有沒有這個法本也不太清楚。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法尊法師也曾翻譯過。
《集…
《第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