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舍利弗尊者告訴衆比丘說:「有七種覺分。是那七種呢?就是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舍覺分。對于這七種覺分,我決定任一覺分,就能得到;不必費力,就能得到,我可隨心所欲地得到覺分的正受。無論是早晨之時,或日中之時,或日暮之時,如果我想要正受的話,都能隨心所欲地入于正受中。譬如國王與大臣,有各種的衣服,放置于箱箧中,隨他所需││日中所需、日暮所需,都能隨心所欲,自在取得。就像這樣,比丘啊!對于這七種覺分,我決定任一覺分,就能得到,不必費力,就能得到,可隨意地入于覺分正受中。我這念覺分,很清淨純白,它生起時,就知道它的生起;它息滅時,就知道它的息滅;它隱沒時,就知道它的隱沒。已生起時,知道它已生起;已息滅時,知道它已息滅。像這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舍覺分,也是同樣的說法。」
舍利弗尊者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尊者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叁一、本經敘說修習七覺分時,若能善調伏五蓋,則能得平等正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巴連弗邑這兒。那時,優波摩尊者與阿提目多尊者也住在巴連弗邑的雞林精舍中。
當時,阿提目多尊者下午時分從禅定中出定,他去到優波摩尊者的住處,彼此相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向優波摩尊者問說:「尊者啊!您能知道對七覺分運用方法修習,就能如是而樂住于覺分正受,如是而苦住于覺分正受嗎?」
優波摩答說:「阿提目多尊者啊!如果比丘善于知道運用方法修習七覺分的話,就能如是而樂住于覺分正受,如是而苦住于覺分正受了。」
又問:「怎樣叫做比丘善于知道運用方法修習七覺分呢?」
優波摩答說:「如果比丘運用方法修習念覺分時,知道思惟而明白:他的心並不善于解脫,睡眠蓋沒有減損,也不善于調伏掉悔蓋。如此的話,就是依照我念覺分的方法去做思惟,運用方法,精進修習,也是不能得到平等的正覺。像這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舍覺分,也是同樣地說法。如果比丘運用方法修習念覺分時,能先思惟明白:他的心善于解脫,正確地減損了睡眠蓋、也調伏了掉悔蓋。如此的話,依照我這念覺分的方法思惟後,就是不運用方法精勤修習,仍可得到平等的正覺。就像這樣,阿提目多啊!比丘知道運用方法修習七覺分,就能如是而樂住于覺分正受,如是而不樂住于覺分正受。」
當時,這二位正士一起論議後,就各自從座席起來離去。
七叁二、本經敘說修習七覺分,若能善調伏五蓋,則能一心正受,意與前經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那時,阿那律尊者也住在舍衛國的杉林精舍中。
當時,有衆多的比丘去到阿那律住處,彼此見面,互相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向阿那律尊者問說:「尊者您知道運用方法修習七覺分時,會生起安樂嗎?」
阿那律尊者告訴衆比丘說:「我知道比丘運用方法修習七覺分時,會生起安樂。」
衆比丘又問阿那律尊者說:「您如何知道比丘運用方法修習七覺分時,會生起安樂呢?」
阿那律尊者告訴衆比丘說:「因爲比丘運用方法修習念覺分時,如能善知思惟而明白:我心善于解脫,善于減損睡眠蓋、也善于調伏掉悔蓋。那麼依照這念覺分的方法思惟後,就能運用方法,精勤修習,精神不懈怠,身得安止不亂動,系心使安住,不起雜念,一心于正受中。像這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舍覺分,也是同樣地說法,這樣就叫做知道比丘運用方法修習七覺分時,會生起安樂。」
當時,衆多的比丘聽聞阿那律尊者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七叁叁、本經敘說譬如轉輪聖王出世時,有七寶現于世間;如是,如來出世,也有七覺分寶現于世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當轉輪聖王出世的時候,會有七種珍寶出現于世間,就是││金輪寶、象寶、馬寶、神珠寶、玉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同樣地,當如來出現于世間的時候,也會有七種覺分寶的出現。
聖王齋戒沐浴,敬慎地處于樓觀之上,大臣圍繞著他,自會有金輪寶從東方出現,金輪有千支輻,齊整的車毂,渾圓輪辋,具足輪相。聖王想著:『有如此吉瑞的兆應,我一定是位轉輪聖王,我現在就決定成爲轉輪聖王。』于是就以兩手承接金輪寶,交左手拿著,以右手旋轉金輪,然後如此道:『如果這是轉輪聖王的金輪寶,就應當回複轉輪聖王的古道而去。』于是金輪寶立即發動,聖王與隨從向前跟隨,而于東方乘空而逝,奔向東方,遊走于古聖王正直之道。聖王跟隨著輪寶,四種軍隊,象兵、馬兵、車兵、步兵也追隨著,凡所到之處,輪寶停住之時,那麼聖王就在那兒停住,四種軍隊也跟著停住。東方各國各處的小王,看見聖王來到,全都歸服。
如來出現于世間的時候,也有七覺分顯現于世間,就是所謂的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舍覺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七叁四、本經詳細說明轉輪聖王之七寶盛況。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時,會有七種珍寶顯現于世間。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時,金輪寶顯現的情況怎樣呢?這時,剎帝利灌頂聖王,在當月的十五日,沐浴清淨,受持齋戒,居處于樓閣之上,衆大臣圍繞在旁。自有金輪寶從東方出現,金輪有千支輻,齊整的車毂,渾圓的輪辋,具足輪相,是天上神祗的金寶。聖王這樣地想著:古代曾有傳聞,當剎帝利灌頂聖王于月十五日行布薩(說戒忏過)時,沐浴清淨,受持福善,會有輪寶出現,今天既然如同古代傳說一樣,有這樣吉瑞的兆應,當知我必是轉輪聖王了。于是就以兩手承接金輪寶,然後交付左手拿著,用右手來旋轉金輪,這樣地說著:『如果這是轉輪聖王的金輪寶,就應當要回複到轉輪聖王的古道去。』說完這樣的話後,于是金輪寶立即從聖王之前乘空而逝,奔向東方,遊走于古聖王正直之道上,聖王及他的四種軍隊就隨著輪寶行走或停住。東方各國各處的小王看見聖王來到,都稱贊著說:『真好啊!歡迎您!大王!這是一個王國,這個國家很安穩,人民豐樂,希望聖王能住在這兒,教化國人,我們都是聖王您的部屬。』聖王就答說:『衆聚落主們!你們現在要好好地教化國人,如有不順從的人,就應當來告訴我。你們應當依照正法來教化,莫作非法之事,也要使國人善化非法之事;如能遵照這樣去做,就是歸從我的教化了。』于是聖王就從東海度越,循著古聖王的大道,到達南海;又循著古聖王的大道,度越南海,到達西海;再循著古聖王的大道,度越西海,到達北海。南、西、北方各個小國王都來奉迎啓請,詳細情形也像東方一樣。于是金輪寶,及聖王的隨從,便度越北海,回到王宮的正治殿上,止住于虛空之中。這就是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時,金輪寶顯現于世間的情況。
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時,白象寶顯現于世間的情況怎樣呢?如果是剎帝利灌頂聖王的純白大象,它的色澤鮮好,七處肢體(四腳、兩牙、鼻)拄著地上,聖王見後,內心欣悅地說:『現在這只寶象,來應現我前,我應告訴優秀的調象師,要他趕快調伏這只寶象,調伏好後再送來。』調象師受命之後,不到一天,寶象就已調伏,一切調伏之相全都具足,就有如其它經過一年調伏過的大象一樣,現在這只寶象一日被調伏的相狀,也像這樣。寶象調伏好後,送到聖王處,禀告聖王說:『這只寶象已經調伏好了,唯願大王自知時宜。』這時,聖王觀察這只寶象,調伏之相皆已具備,立即乘坐寶象,于晨朝時遍行四海之處,到了日中時分,便又還歸王宮來。這就是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時,如此象寶顯現于世間的情況。
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時,馬寶顯現于世間的情況怎樣呢?轉輪聖王所有的寶馬馬身都是純一的青色,頭部黑色,尾部朱紅,聖王見馬後,內心欣悅地說:『現在這匹神馬來應現于我前,我應交付給調馬師,要他趕快調伏這匹神馬,調伏好後再送來。』調馬師奉命,不到一天,就調好這匹神馬,就有如其它經一年調伏過的馬一樣,現在這匹馬寶被調伏的相狀,也是像這樣。知道馬已經調伏好後,就送回給聖王,禀告說:『大王啊!這匹馬已經調伏好了。』這時,聖王觀察這匹寶馬所有調伏之相皆已具備,于是就在晨朝時乘騎這匹寶馬遍行四海之處,到了日中時分,便又還歸王宮來。這就是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時,馬寶顯現于世間的情況。
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時,摩尼珠寶顯現于世間的情況怎樣呢?轉輪聖王所有的寶珠,它的形狀有八個棱角,光澤明照,沒有各種瑕疵,置于王宮內,常如燈光一樣的明亮。轉輪聖王察試寶珠,在陰雨的夜晚,率領四種軍隊進入園林中,聖王拿著寶珠前導,光明照耀,有一由旬之廣。這就是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時,摩尼寶珠顯現于世間的情況。
轉輪聖王出現于世間時,賢淑玉女寶顯現于世間的情況怎樣呢?轉輪聖王所有的玉女,膚色不黑不白,身材不高不矮,膚質不粗不細,體態不肥不瘦,肢體端正。天氣寒冷時,她的身體會溫暖;天氣炎熱時,她的身體會清涼。身體柔軟,有如迦陵伽衣(細滑衣),身上一切毛孔,會散發出栴檀的芳香,從口鼻呼出的氣息,會散發出優缽羅(青蓮花)的香氣。做事勤勞,都是後臥睡而先起床,能迎合聖王的心意,觀察他的臉色,而隨順合…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