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阿含經卷第十六▪P3

  ..續本文上一頁,對于苦集聖谛、苦滅聖谛、苦滅道迹聖谛也都不能如實知道,他們對導至于『生』的根本諸行(諸業的造作)愛樂貪著,也對導至于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根本諸行愛樂貪著,而造作這些業行。由于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業行展轉增長之故,所以就會陷入于『生』的絕壁之處;陷入于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絕壁之處。正是這樣,比丘啊!這就是比深崄岩絕壁更高大的絕壁了。所以,比丘啊!對于四聖谛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 ,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二O經解釋:

  1、深崄岩:「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雲:「爲靠近靈鹫山之一峰,爲一岩石聳立的絕壁」。

  2、彼于生本諸行樂著:「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于導至于生之諸行樂著」。

  

  四二一、本經敘說不知四聖谛而導致老、病、死、憂、悲、惱苦,其苦甚于大熱地獄。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有一個叫大熱的地獄,如果衆生在那個地方的話,就會一直被火燒烤熱炙。」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向佛行禮,合掌請問佛陀說:「就如世尊所說,這真是大熱之處。世尊啊!除了這一處大熱地獄外,還有比這兒更炙熱,極爲可怕,無能超過其上的嗎?」

   佛陀告訴比丘說:「正是這樣。比丘啊!這雖然是大熱地獄,但卻還有比這兒更炙熱,極爲可怕,無能超過其上的哩!什麼是更有大熱極爲可怕,超過這大熱地獄的呢?就是沙門、婆羅門對這苦聖谛不能如實知道,對苦集聖谛、苦滅聖谛、苦滅道迹聖谛不能如實知道,……就像這樣,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大熱熾然,這就叫做比丘大熱熾然,極爲可怕,無有能及的。所以,比丘啊!對于四聖谛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二一經解釋:

  1、大熱地獄:地獄名。八熱地獄之一,即大燒炙地獄。謂獄卒將彼罪人置鐵城中,烈火燒城,內外俱赤,燒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焰熾盛,其坑兩岸,複有火山,捉彼罪人貫鐵叉上,著于火中,皮肉糜爛,痛苦萬端,故名大燒炙地獄。

  

   四二二、本經敘說不知四聖谛而墮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之暗 冥,其可怖畏甚于墮入大暗地獄。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有一處大暗地獄,如果衆生生在其中的話,就看不到自身。」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向佛行禮,合掌請問佛陀說:「世尊啊!這真是大暗之處,除了這一處大暗地獄外,還更有其它的大暗之處,極爲可怕,超過這兒的嗎?」

   佛陀告訴比丘說:「正是這樣,還更有大暗,極爲可怕,超過于這兒的,就是說沙門、婆羅門對于四聖谛不能如實知道,……乃至墮于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大暗之中。所以,比丘啊!對于四聖谛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叁、本經敘說若不知四聖谛而墮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之暗冥,其暗冥甚于墮入小千世界之中間暗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就好象太陽遊行天空,照耀這個世界,乃至有千顆太陽千顆月亮,照耀著千個世界、千個須彌山、千個弗婆提(東勝神洲)、千個閻浮提(南贍部洲)、千個拘耶尼(西牛賀洲)、千個郁單越(北俱盧洲,以上爲印度所傳四大部洲),千個四天王天(第一層天)、千個叁十叁天(忉利天,第二層天)、千個炎摩天(時分天,第叁層天)、千個兜率陀天(喜足天,第四層天)、千個化樂天(第五層天)、千個他化自在天(第六層天,以上爲欲界六天),千個梵天(屬于色界天),這就叫做小千世界。這小千世界的中間地帶非常黑暗,雖然日月的光明照耀,有很大的光明力,然而那兒卻仍大暗看不見,如果有衆生生在那兒的話,也見不到己身。」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向佛陀禮敬,合掌請問佛陀說:「世尊啊!就如世尊所說,這是一極黑暗之處,然而還有其它比這兒更爲黑暗之處嗎?」

  佛陀告訴比丘說:「是還有極黑暗之處超過這兒的,就是說沙門、婆羅門對于苦聖谛不能如實知道,……乃至陷入于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極黑暗之中,這叫做比丘有大黑暗超過于世界中間的黑暗。所以,比丘啊!對四聖谛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當時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四、本經敘說若不知四聖谛而墮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之大暗冥,其暗冥甚于墮入中千世界之中間暗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從一個小千世界累積滿一千個小千世界,就名叫中千世界。在這中千世界的中間地帶,極爲黑暗,……就如前經所說一樣,乃至對于四聖谛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五、本經敘說若不知四聖谛而墮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之大暗冥,其暗冥更甚于墮入大千世界之中間暗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從一個中千世界累積滿一千個中千世界,就名叫叁千大千世界。在這叁千大千世界中間地帶有極黑暗之處,雖有日月遊行,光輝普照這個世界。然而那裏卻仍黑暗看不見,……乃至陷入于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大黑暗之中。所以,衆比丘啊!對于四聖谛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六、本經敘說宜善思念四聖谛。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我現在將講說四聖谛。你們要仔細聽啊!要仔細地聽!聽後要好好地思考!是那四聖谛呢?就是苦聖谛、苦集聖谛、苦滅聖谛、苦滅道迹聖谛,這就叫做四聖谛。」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當說」的經文一樣,如是有、如是當知的經文,也和上面所說相同。

  

   四二七、本經敘說若勤禅思,內寂其心,則四聖谛能如實顯現。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應當要勤于禅思,生起正方便(正確的精進努力),使內心得到寂靜。爲什麼呢?因爲比丘勤于禅思,成就內心的寂靜後,正理就會如實地顯現。是如實顯現什麼正理呢?就是說這苦聖谛會如實顯現,這苦集聖谛、苦滅聖谛、苦滅道迹聖谛會如實顯現。」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八、本經敘說當修叁摩提,專心正念,則四聖谛能如實顯現。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你們應當修習無量的叁摩提(叁昧,定),專心正念。爲什麼呢?因爲修習無量的叁摩提,能專心正念後,這個正理就會如實地顯現。是如實顯現什麼正理呢?就是說這苦聖谛會如實地顯現,這苦集聖谛、苦滅聖谛、苦滅道迹聖谛會如實地顯現。」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二九、本經敘說若不如實知四聖谛,則墮入叁惡道中。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裏。

   那時,佛陀告訴衆比丘說:「就好象人們把木杖丟擲到空中去一樣,不久那木杖便又會落到地面,或是根部先著地,或是腹部先著地,或是頭部先著地。就像這樣,沙門、婆羅門如果對這苦聖谛不能如實知道,對苦集聖谛、苦滅聖谛、苦滅道迹聖谛不能如實知道,應當知道這沙門、婆羅門就會或是墮入地獄道,或是墮入畜生道,或是墮入餓鬼道中。所以,比丘啊!對于四聖谛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四叁○、本經敘說若不如實知四聖谛,則會或生善趣、或生惡趣中。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就好象人們把木杖丟擲到空中去一樣,那木杖一定又會落到地面,或掉于幹淨…

《雜阿含經卷第十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