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理,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一二经解释:
1、波斯匿王:舍卫国之王名,与佛同日生。有部毗奈耶杂事所谓憍萨罗国王胜光王是也。王第二夫人曰末利(译曰胜鬘,胜鬘经之胜鬘夫人,即此王夫人之女,母子同名)。本为劫比罗城婢女,以归佛之福,为王聘为夫人,生一子,名恶生,有逆害自立之心,长行大臣谏止之,后王领长行大臣至佛所听法,久不出,长行意变,窃引车马还城,策立恶生太子为王,驱逐大王之二夫人行雨、胜鬘。二夫人诣王所,中途遇王白事,王便令胜鬘还城,自与行雨共向王舍城。城外有一园林,王停此,令行雨报未生怨王(阿阇世王),未生怨王闻之大喜,严驾自出迎之。时波斯匿王久不得食,乞于园主,得萝菔五颗食之,往水边过量饮之,因成霍乱,遂仆死。未生怨王后来厚葬之。(见有部毗奈耶杂事八)
2、频婆娑罗王:佛在世时摩竭陀国王之名,为佛最初之檀越,深归佛法,迎佛至首都王舍城说法度人,王并发愿愿尽形寿供奉佛陀及僧众衣服饮食卧具。积善根虽多,终为逆子阿阇世王幽囚,在幽囚中因照于佛之光明,证阿那含果而死。
四一三、本经叙说论说宿命无益,应学四圣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那时,有众多的比丘群聚在食堂里,他们这样地谈论着:「你们前世是做什么职业?是什么技术行业?用什么方法来谋生呢?」
当时,世尊在禅定中,以天耳听闻到众比丘谈论的话语,就从座席起来。去到食堂,铺好座席,就坐在群众前,然后问众比丘说:「你们在谈论什么事呢?」
这时,众比丘就把前面所谈论的事情详细地向世尊禀告。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诸位比丘们!你们不要谈论说:前世做什么行业。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论说不能对真义有助益,不能对正法有助益,不能对梵行有助益,不能使人有智慧,不能得到正觉,不能趋向于涅槃。诸位比丘啊!你们应当论说:这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为什么呢?因为论说这四圣谛能对真义有所助益,对正法有所助益,对梵行有所助益,能使人有正智,得到正觉,正确地趋向于涅槃。所以,比丘啊!对于四圣谛如果还未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一四,本经叙说论说檀越所施物品之好恶无益,应当学四圣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那时,有众多的比丘群聚在食堂里,他们这样地谈论着:「某甲檀越(施主)所供的是粗食淡菜,我们吃了,觉得没有滋味,没有力量;我们不如舍弃他所供的粗食淡菜,而自行去乞食。为什么呢?因为比丘乞食时较能得到好食物,又可见到施主恭敬的色貌,时常听到好的音声,被众人所认识,也可得到衣服、卧具、医药。」
当时,世尊在禅定中,以天耳听闻到众比丘谈论的话语,就去到食堂……像这样地广说,乃至能正确地趋向涅槃。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一五、本经叙说佛所说四圣谛,一比丘悉能受持。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佗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你们有受持我所说的四圣谛吗?」
当时,有一位比丘从座席起来,整理好衣服,向佛陀行礼,合掌禀告佛陀说:「有的,世尊您所说的四圣谛,我全都受持奉行了。」
佛陀问那位比丘说:「你如何受持奉行四圣谛呢?」
比丘回答佛陀说:「世尊你讲说这是苦圣谛,我就受持奉行;这是苦集圣谛,这是苦灭圣谛、这是苦灭道迹圣谛,世尊如是说四圣谛,我就如是受持奉行。」
佛陀告诉比丘说:「真好啊!真好!我一讲说苦圣谛,你就能真实地受持奉行;我一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你就能真实地受持奉行。」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一六、本经叙说佛所说四圣谛是如如、不离如、不异如,如是受持,是名真实受持四圣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你们有受持我所说的四圣谛吗?」
当时,有一位比丘从座席起来,整理衣服,偏袒着右肩,向佛行礼,合掌禀告佛陀说:「有的,世尊您所说的四圣谛,我全都受持奉行了。」
佛陀问那位比丘说:「你如何受持我所说的四圣谛呢?」
比丘回答佛陀说:「世尊一说到苦圣谛时,我全都受持奉行。因为这是真实的、不离真实的、不异真实的,是真的、实的、正确的、不颠倒的,是圣者的真理,这就叫苦圣谛;世尊您所说的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这也都是真实的、不离真实的、不异真实的,是真的、实的、正确的、不颠倒的,是圣者的真理,这就是世尊所说的四圣谛,我全都受持奉行。」
佛陀告诉比丘说:「真好啊!真好!你能真实地受持奉行我所说的四圣谛,知道这是真实的、不离真实的、不异真实的,是真的、实的、正确的、不颠倒的道理,这就叫比丘能真实地奉行我所说的四圣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一六经解释:
1、「如如、不离如、不异如」:「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相对经文此处作「此是真实的、此是不离真实的、此是不异真实的」。如,意为「真实」。
四一七、本经叙说除佛所说四圣谛外,别无四圣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旳迦兰陀竹园里。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你们有受持我所说四圣谛吗?」
当时,有一位比丘从座席起来,整理衣服,向佛行礼,合掌禀告佛陀说:「有的,世尊您所说的四圣谛,我全都有受持。是受持那四谛呢?就是世尊所说的苦圣谛,我全都有受持;还有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我全都有受持。」
佛陀告诉那位比丘说:「真好啊!真好!依我所说的四圣谛,你全都能受持。众比丘啊!如果有沙门、婆罗门这样说:『像沙门瞿昙所说的苦圣谛,我将舍弃,另外立一个苦圣谛。』的话,他但有这样的说法,可是问他内容却不知道,只会增加疑惑,因为没有那样境界存在之故。或者说:『沙门瞿昙所说的苦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我现在将舍弃,另外立一个四圣谛。』的话,他但有这样的说法,可是问他内容却不知道,只会增加疑惑,因为没有那样境界存在之故。所以,比丘啊!对于四圣谛如果还未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一八、本经叙说若于佛、法、僧有疑者,则于四圣谛有疑;反之则不疑。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比丘对于佛有疑惑的话,那么对于苦圣谛就会有疑惑,对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就会有疑惑;如果对于法、僧也有疑惑的话,那么对于苦圣谛就会有疑惑,对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就会有疑惑。如果对佛不疑惑的话,那么对于苦圣谛就不会有疑惑,对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就不会有疑惑;如果对于法、僧也不疑惑的话,那么对于苦圣谛就不会有疑惑,对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就不会有疑惑。」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一九、本经叙说若于四圣谛有疑,则于三宝有疑;反之则不疑。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苦圣谛有疑惑的话,那么就是对于佛有疑惑,对于法、僧有疑惑;如果对于集、灭、道圣谛也有疑惑的话,那么就是对于佛有疑惑,对于法、僧有疑惑。如果对于苦圣谛没有疑惑的话,那么就是对于佛没有疑惑,对于法、僧没有疑惑;如果对于集、灭、道圣谛也没有疑惑的话,那么就是对于佛没有疑惑,对于法、僧没有疑惑。」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二O、本经叙说若不知四圣谛,则沉沦生死,其深崄甚于深崄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你们跟我一起去到深崄岩吧!」
众比丘回答佛陀说:「好的,世尊!」
当时,世尊与跟随的大众就去到深崄岩,铺好了座席坐下来,向四周观察深崄岩后,告诉众比丘说:「这个山岩真是一座很大的绝壁。」
这时,有一位比丘从座席起来,整理衣服后,向佛陀行礼,合拿问佛陀说:「世尊啊!这座绝壁实在很高大,然而是否还有比这一座更大,令人感到可怕的绝壁呢?」
佛陀知道这比丘话里的含意,于是就告诉比丘说:「正是这样,比丘啊!这座绝壁虽然很高大,然而还有比这一座更大,令人感到可怕的绝壁,那就是众沙门、婆罗门对于苦圣谛不能如实知道…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