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对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也都不能如实知道,他们对导至于『生』的根本诸行(诸业的造作)爱乐贪着,也对导至于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根本诸行爱乐贪着,而造作这些业行。由于老、病、死、忧、悲、恼苦的业行展转增长之故,所以就会陷入于『生』的绝壁之处;陷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绝壁之处。正是这样,比丘啊!这就是比深崄岩绝壁更高大的绝壁了。所以,比丘啊!对于四圣谛如果还未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 ,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二O经解释:
1、深崄岩:「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云:「为靠近灵鹫山之一峰,为一岩石耸立的绝壁」。
2、彼于生本诸行乐着:「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于导至于生之诸行乐着」。
四二一、本经叙说不知四圣谛而导致老、病、死、忧、悲、恼苦,其苦甚于大热地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一个叫大热的地狱,如果众生在那个地方的话,就会一直被火烧烤热炙。」
当时,有一位比丘从座席起来,整理衣服,向佛行礼,合掌请问佛陀说:「就如世尊所说,这真是大热之处。世尊啊!除了这一处大热地狱外,还有比这儿更炙热,极为可怕,无能超过其上的吗?」
佛陀告诉比丘说:「正是这样。比丘啊!这虽然是大热地狱,但却还有比这儿更炙热,极为可怕,无能超过其上的哩!什么是更有大热极为可怕,超过这大热地狱的呢?就是沙门、婆罗门对这苦圣谛不能如实知道,对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能如实知道,……就像这样,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大热炽然,这就叫做比丘大热炽然,极为可怕,无有能及的。所以,比丘啊!对于四圣谛如果还未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二一经解释:
1、大热地狱:地狱名。八热地狱之一,即大烧炙地狱。谓狱卒将彼罪人置铁城中,烈火烧城,内外俱赤,烧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焰炽盛,其坑两岸,复有火山,捉彼罪人贯铁叉上,着于火中,皮肉糜烂,痛苦万端,故名大烧炙地狱。
四二二、本经叙说不知四圣谛而堕入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之暗 冥,其可怖畏甚于堕入大暗地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一处大暗地狱,如果众生生在其中的话,就看不到自身。」
当时,有一位比丘从座席起来,整理衣服,向佛行礼,合掌请问佛陀说:「世尊啊!这真是大暗之处,除了这一处大暗地狱外,还更有其它的大暗之处,极为可怕,超过这儿的吗?」
佛陀告诉比丘说:「正是这样,还更有大暗,极为可怕,超过于这儿的,就是说沙门、婆罗门对于四圣谛不能如实知道,……乃至堕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大暗之中。所以,比丘啊!对于四圣谛如果还未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二三、本经叙说若不知四圣谛而堕入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之暗冥,其暗冥甚于堕入小千世界之中间暗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就好象太阳游行天空,照耀这个世界,乃至有千颗太阳千颗月亮,照耀着千个世界、千个须弥山、千个弗婆提(东胜神洲)、千个阎浮提(南赡部洲)、千个拘耶尼(西牛贺洲)、千个郁单越(北俱卢洲,以上为印度所传四大部洲),千个四天王天(第一层天)、千个三十三天(忉利天,第二层天)、千个炎摩天(时分天,第三层天)、千个兜率陀天(喜足天,第四层天)、千个化乐天(第五层天)、千个他化自在天(第六层天,以上为欲界六天),千个梵天(属于色界天),这就叫做小千世界。这小千世界的中间地带非常黑暗,虽然日月的光明照耀,有很大的光明力,然而那儿却仍大暗看不见,如果有众生生在那儿的话,也见不到己身。」
当时,有一位比丘从座席起来,整理衣服,向佛陀礼敬,合掌请问佛陀说:「世尊啊!就如世尊所说,这是一极黑暗之处,然而还有其它比这儿更为黑暗之处吗?」
佛陀告诉比丘说:「是还有极黑暗之处超过这儿的,就是说沙门、婆罗门对于苦圣谛不能如实知道,……乃至陷入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极黑暗之中,这叫做比丘有大黑暗超过于世界中间的黑暗。所以,比丘啊!对四圣谛如果还未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当时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二四、本经叙说若不知四圣谛而堕入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之大暗冥,其暗冥甚于堕入中千世界之中间暗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从一个小千世界累积满一千个小千世界,就名叫中千世界。在这中千世界的中间地带,极为黑暗,……就如前经所说一样,乃至对于四圣谛如果还未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二五、本经叙说若不知四圣谛而堕入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之大暗冥,其暗冥更甚于堕入大千世界之中间暗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从一个中千世界累积满一千个中千世界,就名叫三千大千世界。在这三千大千世界中间地带有极黑暗之处,虽有日月游行,光辉普照这个世界。然而那里却仍黑暗看不见,……乃至陷入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大黑暗之中。所以,众比丘啊!对于四圣谛如果还未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二六、本经叙说宜善思念四圣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现在将讲说四圣谛。你们要仔细听啊!要仔细地听!听后要好好地思考!是那四圣谛呢?就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这就叫做四圣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本篇「当说」的经文一样,如是有、如是当知的经文,也和上面所说相同。
四二七、本经叙说若勤禅思,内寂其心,则四圣谛能如实显现。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应当要勤于禅思,生起正方便(正确的精进努力),使内心得到寂静。为什么呢?因为比丘勤于禅思,成就内心的寂静后,正理就会如实地显现。是如实显现什么正理呢?就是说这苦圣谛会如实显现,这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会如实显现。」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二八、本经叙说当修三摩提,专心正念,则四圣谛能如实显现。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你们应当修习无量的三摩提(三昧,定),专心正念。为什么呢?因为修习无量的三摩提,能专心正念后,这个正理就会如实地显现。是如实显现什么正理呢?就是说这苦圣谛会如实地显现,这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会如实地显现。」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二九、本经叙说若不如实知四圣谛,则堕入三恶道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佛陀告诉众比丘说:「就好象人们把木杖丢掷到空中去一样,不久那木杖便又会落到地面,或是根部先着地,或是腹部先着地,或是头部先着地。就像这样,沙门、婆罗门如果对这苦圣谛不能如实知道,对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能如实知道,应当知道这沙门、婆罗门就会或是堕入地狱道,或是堕入畜生道,或是堕入饿鬼道中。所以,比丘啊!对于四圣谛如果还未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三○、本经叙说若不如实知四圣谛,则会或生善趣、或生恶趣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就好象人们把木杖丢掷到空中去一样,那木杖一定又会落到地面,或掉于干净…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