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認爲七身不是被造作出來的,也不是被能造作的事物造作出來的(即沒有造作者);不是被變化出來的,也不是被能變化的事物變化出來的(即沒有變化者)。不能殺壞、不能移動、極爲堅實,是那七身呢?就是所說的地身、水身、火身、風身、樂身、苦身、命身等七種。這七種身不是被造作出來的,也不是被能造作的事物造作出來的;不是變化出來的,也不是被能變化的事物變化出來的。不能殺壞、不能移動、極爲堅實,不會轉移、不會改變、彼此也不會相逼迫。無論是福、禍或有福有禍,無論是苦、樂或有苦有樂,或者是有人砍斷別人的頭等情況,在這世間中也都不會互相逼迫。無論是生命或色身,在這七身當中,可以容許刀劍出入,也不會危害到身命,因爲在這七身當中並沒有什麼殺害,也沒有殺害的人;沒有什麼系縛,也沒有系縛的人; 沒有什麼想念,也沒有想念的人;沒有什麼教導,也沒有教導的人。』呢?」
衆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爲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叁經一樣。
一六四、本經敘說各種惡行並無惡因緣,也不會遭惡果,及各種善行也不能作福的邪見,都是起因于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系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于使衆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自己作或教他人作,自己截斷或教他人截斷,自己煮或教他人煮,自己殺或教人去殺;傷害衆生,取他人財物,行邪淫,明知而說妄語,飲酒;穿鑿牆壁,壞斷鎖煉,偷盜搶奪,攔路搶劫,危害村莊,毀壞城市,殘害人民。用極銳利的劍或輪鉛(以鉛塊爲輪)去斷斫,把人截斷做成大肉塊的堆聚,像學這樣的惡行,那也不是什麼惡的因緣所致,也不會招來什麼惡果。在恒河之南殺害人而去,在恒河之北又作起祭典的大會而來,像那樣並不是有什麼福、惡的因緣,也不會招來什麼福、惡的事。布施予人、調伏諸惡業、護持他人、利益于人的作法、與人同利等,對于做這些行爲,也是不能作福的。』呢?」
衆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爲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叁經一樣。
第一六四經注釋:
1、「作、教作……複道害村、害城、害人民」:這些都是指邪惡的行爲造作而言。其中「複道」一詞,複,是「伏」的意思,言埋伏于路旁伺機搶劫,即攔路搶劫的強盜行爲。
2、作大會:指舉辦祭典大會。
一六五、本經敘說衆生經過定量生死往來後,可得究竟苦邊,在此之間無論如何修行,都是徒勞無功的邪見,也是起因于執取五陰。本經外道所說諸內容,大多不可解,或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境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系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于使衆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在這一百四十萬主要誕生的生命形態中,又有六萬個生命形態,六百個生命形態。造作了五業(眼、耳、鼻、舌、身業)、叁業(身、口、意業)、二業(或即指身、口業)、一業(身或口業)、半業(意業)。有六十二種修行方法。經過六十二中劫、一百二十種地獄、一百叁十種能感覺的衆生、叁十六種塵染的衆生界、四萬九千種龍家、四萬九千種金翅鳥家、四萬九千種邪命外道家、四萬九千種外道中出家、七種有想的胎生界、七種無想的胎生界、七種阿修羅、七種毗舍遮(噉精鬼)、七種天、七種人、七百個海、七種有夢欲界、七百種有夢欲界、七種高山深崄、七百種高山深崄、七種覺界、七百種覺界、六種種族、十增進、八種大士地位,在這八萬四千大劫期間,無論愚笨或聰明的人,一定要如此往來經曆,才能徹底地脫離生死輪回的苦海。在這當中沒有沙門或婆羅門會這樣地說:我經常持守戒律,受持各種苦行,修持一切清淨的梵行,使未成熟的業讓它成熟,已成熟的業就舍棄,但業的升起或沈淪,卻仍不可知。因爲在這期間,苦樂是經常持續著,生死也有定量; 就好比把線球拋到空中一樣,那線會漸漸墜下,到了地面自然停止。同樣地,在這八萬四千大劫期間,生死會有定量,也同是這樣子。』呢?﹂
衆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爲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叁經一樣。
第一六五經注釋:
1、生門:指誕生的生命形態。
2、內劫:即中劫。
3、泥黎:地獄。
4、百叁十根:根,指能感覺的衆生。
5、叁十六貪界:漢譯南傳大藏經作「塵界」,即汙染的衆生界。
6、七想劫、七無想劫:漢譯南傳大藏經作「七想胎、七無想胎」。
7、七百海:漢譯南傳大藏經作「七池」。
8、六生:漢譯南傳大藏經作「六種族」。
9、八大士地:漢譯南傳大藏經作「八人地」,指八種人間的地位。
10、縷丸:即絲球、線球。
一六六、本經敘說「風不吹、火不燃」等邪見,是起因于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系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于使衆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風不能吹拂、火不能燃起、水不能流動、箭不能飛射、懷妊不産、乳而不哺,日月或出或沒,或明或暗,是不可了知的。』呢?」
衆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爲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叁經一樣。
一六七、本經敘說大梵天爲自在造作的唯一主神,是衆生父的邪見,是起因于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系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于使衆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這大梵天王能隨心自在的造作自然界,是一切衆生之父。』呢?」
衆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爲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叁經一樣。
一六八、本經敘說色就是我,無色就是我等邪見,是起因于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系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于使衆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物質現象就是我,其余都是虛名;非物質現象就是我,其余都是虛名;是物質現象也是非物質現象就是我,其余都是虛名;非物質現象也不是非物質現象就是我,其余都是虛名。我是實有存在,其余都是虛名;我是虛無不存在,其余都是虛名;我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其余都是虛名;我是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其余都是虛名。我是只有一種想法、有種種想法、多種想法、無量想法;我是一向快樂、一向痛苦、或有苦有樂、不苦不樂,其余都是虛名。』呢?」
衆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爲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叁經一樣。
一六九、本經敘說與前經相同,只是「虛名」與「妄想」一詞之別而已。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系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于使衆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物質現象就是我,其余都是妄想;不是物質現象、不是非物質現象就是我,其余都是妄想。我是實有存在,其余都是妄想;我是虛無不存在,其余都是妄想;我是既不是實有存在,也不是虛無不存在,其余都是妄想。我是只一種想法、有種種想法、只些微想法、有無量想法;我是一向快樂、一向痛苦、或有苦有樂、不苦不樂。』呢?」
衆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爲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叁經一樣。
一七○、本經敘說世間常等四種邪見,是起因于執取五陰。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到底是有什麼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什麼的生起呢?是被什麼所系著?在何處察見有我呢?以致于使衆生會作這樣的見解、這樣的說法:『我們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常、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世間一切事物是既有常也是無常、世間一切事物不是有常也不是無常;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實有存在、世間一切事物都是虛無不存在、世間一切事物是實有存在也是虛無不存在、世間一切事物不是實有存在也不是虛無不存在;生命(指神識或一般所說的靈魂)就是身體、生命與身體相異;如來死後還存在、如來死後就不存在、如來死後是既存在也不存在、如來死後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呢?」
衆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像這樣地廣爲解說,經文內容次第都如同前面叁經一樣。
一七一、本經敘說世間…
《雜阿含經卷第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