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七▪P2

  ..续本文上一页样。

  

   一五五、本经叙说我与大梵天,一切不二、不异、不灭的见解,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我与彼(彼,指大梵天)是这样子,一切没有两样、没有差别、常住而不灭。』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五五经注释:

  1、「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不异、不灭」:此即「梵我一元论」,彼,指「梵」,即宇宙我。乃印度正统婆罗门教思想的最高原理。在「阿 达婆吠陀」、「梵书」、古「奥义书」中,「梵」被视为万有的统一原理。相对于个人我原理之「阿特曼」(神我),「梵」意味着大宇宙的原理、宇宙我。其后,此二者又被视为同一而形成「梵我一如」之学说,成为后世贯串印度正统宗教、哲学的中心原理。此一中性原理的「梵」,后来渐被拟人化、神格化,而成为男性神祇「梵天」。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印度最高级的神,是印度教三位主神之一,也是世界的创造神,在佛教则为佛法的守护神,诸天之一。

  

  

   一五六、本经叙说各种没有果报邪见,乃起因于对五阴的执取。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无施(没有布施的功德)、无会(没有祭典大会的功德)、无说(没有祝愿咒说的功德),无善趣、恶趣业报(善恶与业报无关),无此世、他世(此世与他世无关),无母、无父(正行、邪行都无果报),无众生、无世间阿罗汉正到正趣(没有死后再生的众生、没有证果的阿罗汉证悟往生正趣),也没有能在这一世或其他世而能圆满的彻见正法,自己知道能够以身做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五七、本经叙说持宿命论的人,否定精进努力的果报,也是起  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无力(自己任何能力都无效)、无精进(自己任何精进努力都无效)、无力精进(自己任何能力与精进努力都无效),无士夫方便(人们怎样运用方法都无效)、无士夫之精勤(人们怎样地精进努力都无效)、无士夫方便精勤(人们怎样运用方法去精进努力都无效)、无自作(自己的造作都不能改观)、无他作(别人的造作也都不能改观)、无自他作(自己与他人的造作,一样都不能改观);一切的人、一切的众生、一切的天神,怎样运用方法都无效、怎样有能力都无效、怎样有威势都无效、怎样精进努力都无效,都不能改变:已宿定的命运相续地转变,受到苦乐六道轮回的业报。』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五八、本经叙说人们之所以生起断灭的见解,乃至于否定布施的

  功德,也都是起因于对五阴的执取。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所有一切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死后便一切毁坏断灭,一无所有了。这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人们,身死命终的时候,属于地大的元素回归地大、属水大的元素回归水大、属火大的元素回归火大、属风大的元素回归风大,而我们人类平常能生起善恶作业的根性,此时也随空而转去。由弟子四人抬着担架,把死者抬往坟场去,甚至还未焚尸火葬,就可知道燃烧后的情状了,就只剩下如白鸽色的骨头残存。然而世上那些傲慢的愚夫却还认为布施会有功德;聪明有智慧的人,也还认为会有果报。如果说人死后还有什么存在的话,那一切都是虚妄骗人的说法。无论愚夫或有智慧的人,所说的死后还有他世,其实都将毁坏断灭,一无所有了。』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五八经注释:

  1、四大:指构成一切物质的四种要素,又名四大种、四界。即指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此四种元素之体遍存于一切物质,故称为大。依「俱舍论」卷一所述,地水火风皆非指世间人所谓的地水等,而是唯以身根能感触,「无见有对」,属触处所摄色者为四大。所谓四大,即:以坚性,能任持物者为地大;以湿为特性,能摄收物者为水大;以暖为特性,能成熟物者为火大;以动为特性,能增长物者为风大。此四大相倚而造极微,极微相聚而成色法。又以其能造,故名种;以其体宽广能通一切色法,故名大。

  2、根随空转:根,有二义:一、指触境能生识之六根;二、指我人能生起善恶作业之根性。本经应指根性而言。空,虚空。根随空转,言我人死后,根性也随空转去,丝毫无存。

  3、舆床第五:舆,扛举。床,指抬举尸体的担架。第五,宋、元、明三本皆作「弟子」。舆床弟子,指为抬举担架的弟子。但佛光阿含藏注释本经「舆床第五……妄说」引巴利本经文说:「巴文意为第五人(四人?)将死者(置)于床(或长凳)上,抬往墓地,可知骨成灰白色,祭祀物变灰。所谓布施,是愚者所施设,皆为空虚(无益),凡是说(死后)有之语者,为妄谈戏论。」此经亦见于南传长阿含沙门果经中,此处作「人以担架为第五」,并对此补充注释云:「『第五为担架』者,是四个人抬一担架以搬运尸体,故第五搬运者是担架。」解释稍有不同,可参阅。

  

  一五九、本经叙说「众生烦恼,无因无缘」的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众生所生起的烦恼,是没有原因,也没有助缘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五九经注释:

  1、「众生烦恼,无因无缘」:意为「烦恼非恶行因果」之邪见。

  

  一六○、本经叙说「众生清净,无因无缘」的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众生所获得的清净,都是没有原因,也没有助缘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六○经注释:

  1、「众生清净,无因无缘」:意为「清净非善行因果」之邪见。

  

   一六一、本经叙说「众生无知无见,无因无缘」的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众生的无知无见,是没有原因,也没有助缘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六二、本经叙说执取五阴而生邪见、邪说,但不明记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六三、本经叙说七身常住不变的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

《杂阿含经卷第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杂阿含经卷第八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