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认为七身不是被造作出来的,也不是被能造作的事物造作出来的(即没有造作者);不是被变化出来的,也不是被能变化的事物变化出来的(即没有变化者)。不能杀坏、不能移动、极为坚实,是那七身呢?就是所说的地身、水身、火身、风身、乐身、苦身、命身等七种。这七种身不是被造作出来的,也不是被能造作的事物造作出来的;不是变化出来的,也不是被能变化的事物变化出来的。不能杀坏、不能移动、极为坚实,不会转移、不会改变、彼此也不会相逼迫。无论是福、祸或有福有祸,无论是苦、乐或有苦有乐,或者是有人砍断别人的头等情况,在这世间中也都不会互相逼迫。无论是生命或色身,在这七身当中,可以容许刀剑出入,也不会危害到身命,因为在这七身当中并没有什么杀害,也没有杀害的人;没有什么系缚,也没有系缚的人; 没有什么想念,也没有想念的人;没有什么教导,也没有教导的人。』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六四、本经叙说各种恶行并无恶因缘,也不会遭恶果,及各种善行也不能作福的邪见,都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自己作或教他人作,自己截断或教他人截断,自己煮或教他人煮,自己杀或教人去杀;伤害众生,取他人财物,行邪淫,明知而说妄语,饮酒;穿凿墙壁,坏断锁炼,偷盗抢夺,拦路抢劫,危害村庄,毁坏城市,残害人民。用极锐利的剑或轮铅(以铅块为轮)去断斫,把人截断做成大肉块的堆聚,像学这样的恶行,那也不是什么恶的因缘所致,也不会招来什么恶果。在恒河之南杀害人而去,在恒河之北又作起祭典的大会而来,像那样并不是有什么福、恶的因缘,也不会招来什么福、恶的事。布施予人、调伏诸恶业、护持他人、利益于人的作法、与人同利等,对于做这些行为,也是不能作福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六四经注释:
1、「作、教作……复道害村、害城、害人民」:这些都是指邪恶的行为造作而言。其中「复道」一词,复,是「伏」的意思,言埋伏于路旁伺机抢劫,即拦路抢劫的强盗行为。
2、作大会:指举办祭典大会。
一六五、本经叙说众生经过定量生死往来后,可得究竟苦边,在此之间无论如何修行,都是徒劳无功的邪见,也是起因于执取五阴。本经外道所说诸内容,大多不可解,或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境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在这一百四十万主要诞生的生命形态中,又有六万个生命形态,六百个生命形态。造作了五业(眼、耳、鼻、舌、身业)、三业(身、口、意业)、二业(或即指身、口业)、一业(身或口业)、半业(意业)。有六十二种修行方法。经过六十二中劫、一百二十种地狱、一百三十种能感觉的众生、三十六种尘染的众生界、四万九千种龙家、四万九千种金翅鸟家、四万九千种邪命外道家、四万九千种外道中出家、七种有想的胎生界、七种无想的胎生界、七种阿修罗、七种毗舍遮(噉精鬼)、七种天、七种人、七百个海、七种有梦欲界、七百种有梦欲界、七种高山深崄、七百种高山深崄、七种觉界、七百种觉界、六种种族、十增进、八种大士地位,在这八万四千大劫期间,无论愚笨或聪明的人,一定要如此往来经历,才能彻底地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在这当中没有沙门或婆罗门会这样地说:我经常持守戒律,受持各种苦行,修持一切清净的梵行,使未成熟的业让它成熟,已成熟的业就舍弃,但业的升起或沉沦,却仍不可知。因为在这期间,苦乐是经常持续着,生死也有定量; 就好比把线球拋到空中一样,那线会渐渐坠下,到了地面自然停止。同样地,在这八万四千大劫期间,生死会有定量,也同是这样子。』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六五经注释:
1、生门:指诞生的生命形态。
2、内劫:即中劫。
3、泥黎:地狱。
4、百三十根:根,指能感觉的众生。
5、三十六贪界:汉译南传大藏经作「尘界」,即污染的众生界。
6、七想劫、七无想劫:汉译南传大藏经作「七想胎、七无想胎」。
7、七百海:汉译南传大藏经作「七池」。
8、六生:汉译南传大藏经作「六种族」。
9、八大士地:汉译南传大藏经作「八人地」,指八种人间的地位。
10、缕丸:即丝球、线球。
一六六、本经叙说「风不吹、火不燃」等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风不能吹拂、火不能燃起、水不能流动、箭不能飞射、怀妊不产、乳而不哺,日月或出或没,或明或暗,是不可了知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六七、本经叙说大梵天为自在造作的唯一主神,是众生父的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这大梵天王能随心自在的造作自然界,是一切众生之父。』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六八、本经叙说色就是我,无色就是我等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物质现象就是我,其余都是虚名;非物质现象就是我,其余都是虚名;是物质现象也是非物质现象就是我,其余都是虚名;非物质现象也不是非物质现象就是我,其余都是虚名。我是实有存在,其余都是虚名;我是虚无不存在,其余都是虚名;我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其余都是虚名;我是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其余都是虚名。我是只有一种想法、有种种想法、多种想法、无量想法;我是一向快乐、一向痛苦、或有苦有乐、不苦不乐,其余都是虚名。』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六九、本经叙说与前经相同,只是「虚名」与「妄想」一词之别而已。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物质现象就是我,其余都是妄想;不是物质现象、不是非物质现象就是我,其余都是妄想。我是实有存在,其余都是妄想;我是虚无不存在,其余都是妄想;我是既不是实有存在,也不是虚无不存在,其余都是妄想。我是只一种想法、有种种想法、只些微想法、有无量想法;我是一向快乐、一向痛苦、或有苦有乐、不苦不乐。』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七○、本经叙说世间常等四种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常、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世间一切事物是既有常也是无常、世间一切事物不是有常也不是无常;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实有存在、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虚无不存在、世间一切事物是实有存在也是虚无不存在、世间一切事物不是实有存在也不是虚无不存在;生命(指神识或一般所说的灵魂)就是身体、生命与身体相异;如来死后还存在、如来死后就不存在、如来死后是既存在也不存在、如来死后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七一、本经叙说世间…
《杂阿含经卷第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