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法,同樣地,有八種「救頭燃譬經」,都如上述一樣地廣爲解說。就如「求大師」的經文一樣,像這求種種教、隨順教等法,經文也都如上述地廣爲解說。就如「斷義」的經文一樣,像這知義、盡義、吐義、止義、舍義、滅義、沒義等法,也是這樣的說法。
第一七七經注釋:
1、頭衣:有二種解釋:一作帽子;一作頭發和衣服,巴利本即作此解。
2、增上欲:增上,增強其向上之勢。欲,希求、欲願之意。增上欲,是指強烈的欲願而言。
一七八、本經敘說爲斷五陰無常,應當隨修內身身觀住。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爲了斷滅無常的緣故,應當隨順修習對自己身體的觀察。到底什麼法是無常的呢?我說物質現象是無常的;爲斷滅那物質現象無常的緣故,所以應當隨順修習自身的觀察。像這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無常的;爲了斷滅那精神現象無常的緣故,應當隨順修習對自身的觀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經文所述無常一樣,像這過去色也無常,未來色、現在色、過去未來色、過去現在色、未來現在色、過去未來現在色等也都是無常,爲了斷除那些無常的緣故,應當隨順修習對自身的觀察。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也同樣要這樣地去觀察。
如「隨順內身身觀住」有八種經文一樣,像這外身身 觀、內外身身觀、內受受觀、外受受觀、內外受受觀、內心心觀、外心心觀、內外心心觀、內法法觀、外法法觀、內外法法觀住等十一法,每一法各有八篇經文,也都如上述。
如爲斷無常之義,要修習四念處一樣,像這爲了知義、盡義、吐義、止義、舍義、滅義、沒義之故,所以要隨順修習四念處,也如上述。
第一七八經注釋:
1、內身身觀住:指對自身之深刻觀察,又作身念住、身念處。
一七九、本經敘說爲斷五陰無常,應隨修內身身觀住,經意與前經相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頭發和衣服了,你應當怎樣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時應當生起強烈的欲願,殷勤運用各種方便善巧及時搶救,把火撲滅。」
佛陀告訴比丘說:「人們的頭發和衣服遭火燒燃還可暫忘,可是無常的盛火就應當把它除盡斷滅掉。爲了斷滅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要隨順修習自身的觀察。怎樣叫爲斷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要隨順修習對自身的觀察呢?我說物質現象是無常的,爲了斷滅物質現象無常的緣故,所以要隨順修習對自身的觀察;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無常的緣故,爲了斷滅精神現象的無常,所以要隨順修習對自身的觀察。」這樣地廣爲解說……乃至于……。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七九經注釋:
1、「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意謂如「無常」的經文一樣,像這過去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法,經文敘述相同。
2、「如內身身觀住八經,如是外身身觀八經、內外身身觀八經如上說」:意謂如「內身身觀住」有八篇的經文一樣,像這外身身觀有八篇經文、內外身身觀有八篇經文,都如上述。
3、「如身念處二十四經,如是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二十四經如上說」:意謂像「身念處」的二十四篇經文一樣,同樣地,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等法,也有二十四篇經文如上述。
4、「如當斷無常九十六經,如是當知……當沒,一一九十六經亦如上說」:意謂如「當斷無常」有九十六篇經文一樣,同樣地,當知……當沒等七法,每一法各有九十六篇經文,也跟本經說法相同。
一八○、本經敘說爲斷五陰無常,應斷已生之惡不善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頭發和衣服了,你應當怎樣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時應當生起強烈的欲願,殷勤運用各種方便善巧及時搶救,把火撲滅。」
佛陀告訴比丘說:「人們的頭發和衣服遭火燒燃還可暫忘,可是無常的盛火就應當把它除盡斷滅掉;爲了斷滅這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就應當把它斷除;要生起欲願精勤修習,收攝散亂的心,並且使它不斷地增長。到底是爲了斷除什麼無常法的緣故?爲了斷除什麼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的緣故?所以才要生起欲願方便精進,收攝散亂的心,使它不斷地增進呢?我說就是爲了斷除物質現象無常的緣故;也是因爲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無常,應當把它斷除的緣故,所以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要使它斷除,生起欲願方便精進,收攝散亂的心,使它不斷地增進。」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八○經注釋:
1、「如無常經,如是過去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亦如上說」:意謂就如「無常」經文所述一樣,同樣地,過去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法,有八經也如上述。
2、「如已生惡不善法當斷故,如是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攝心增進,八經亦如上說」:意謂就如已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應當斷除的緣故;同樣地,未生起的邪惡不善之法使它不會生起……收攝散亂的心使不斷增長等法,有八篇經文也如上述。
3、「如當斷無常叁十二經,如是當知……當沒,一一叁十二經,廣說如上」:意謂如「當斷無常」之叁十二經,同樣地,當知……當沒等七法,每一法也有叁十二經,都廣說如上。
一八一、本經敘說爲斷五陰無常,應當修習「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頭發和衣服了,你應當怎樣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時應當生起強烈的欲願,殷勤運用各種方便善巧及時搶救,把火撲滅。」
佛陀告訴比丘說:「人們的頭發和衣服遭火燒燃還可暫忘,可是無常的盛火就應當把它除盡斷滅掉。爲了斷滅這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應當修習『欲叁摩地斷行成就如意足』。應當斷滅什麼現象的無常呢?我說應當斷滅物質現象的無常,應當斷滅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的無常,所以要修習『欲叁摩地斷行成就如意足』。」就如經文的廣爲解說,乃至于……。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無常」的經文一樣,像這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八篇經文,也如上述。
就如「修欲定」的經文一樣,同樣地,對精進定、意定、思惟定等法,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就如「當斷」的叁十二篇經文一樣,像這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舍、當滅、當沒等法,每一法都有叁十二篇經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一經注釋:
1、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又作「欲叁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簡稱「欲如意足」,或「欲神定」,爲「四神足」之一。原系一種禅定,修此禅定則能如意開發神通。欲是希求,謂由欲樂聖道所獲得的叁摩地(即叁昧,定之意),故名欲叁摩地;又修習「四神足」時,爲要求斷除所有煩惱,爲圓滿成辦叁摩地,有八種斷行,又叫作八種勝行,即欲、策
勵、信、安(輕安)、念、正知、思、舍(行舍)。成就叁摩地的斷行,所以叫作「斷行成就」。出世間法最勝自在,叫它作「勝行」。修習「四神足」,能得能證出世間法,所以叫作「神足」(瑜伽義)。或者所有思求、所欲願,一切如意,所以叫作「神」;能引發神,所以叫作「足」(婆沙義)。或者「神」是說諸神靈勝妙的功德,這「四神足」爲諸神靈妙德所依止,所以叫作「神足」(俱舍義)。又據「大智度論」卷十九說,能獲得四種定以攝心,可使智力定力相等,所願皆得,所以叫做「如意足」。
一八二、本經敘說爲斷五陰無常,應修習信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譬如有人已被火燒到頭發和衣服了,你應當怎樣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說:「世尊啊!這時應當生起強烈的欲願,殷勤運用各種方便善巧及時搶救,把火撲滅。」
佛陀告訴比丘說:「人們的頭發和衣服遭火燒燃還可暫忘,可是無常的盛火就應當把它除盡斷滅掉。爲了斷滅這無常盛火的緣故,所以應當修習相信正道及助道法的信根。到底是要斷滅什麼無常法呢?我說應當斷滅物質現象的無常,應當斷滅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的無常,所以要修習相信正道及助道法的信根。」就像這樣地廣爲解說,乃至于……。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無常」的經文一樣,像這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等法的經文,也如上述
就如「信根」的八篇經文一樣,像這修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四法,有八篇經文如上述…
《雜阿含經卷第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