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佛之道講義》科判索引▪P17

  ..續本文上一頁n>327)

  

現證由修得,修複由思聞;善友及多聞,實爲慧所依。

  

己二、別論般若(頁330)

  

庚一、標示宗依

  

般若本無二,隨機行有別;般若諸經論,于此最親切。

  

庚二、二谛觀門(頁332)

  

辛一、總敘二谛

  

諸佛依二谛,爲衆生說法:依俗得真谛,依真得解脫。

  

辛二、分別世谛(頁335)

  

世俗假施設,名言識所識。名假受法假,正倒善分別。

  

辛叁、隨勝義觀(頁339)

  

壬一、勝義空觀

  

自性如何有?是觀順勝義。

  

壬二、觀空證滅(頁340)

  

苦因于惑業,業惑由分別,分別由戲論,戲論依空滅。

  

庚叁、二空觀門(頁343)

  

辛一、法空觀

  

壬一、緣起性空

  

諸法因緣生,緣生無性空;空故不生滅,常住寂靜相。

  

壬二、四門不生(頁346)

  

法不自他生,不共不無因;觀是法空性,一切本不生。

  

辛二、我空觀(頁349)

  

我不即是蘊,亦複非離蘊,不屬不相在,是故知無我。

  

辛叁、二空互證(頁354)

  

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諸法性尚空,何況于彼我!

  

庚四、現觀善巧(頁358)

  

辛一、初學觀身

  

惑業由分別,分別由于心,心複依于身,是故先觀身。

  

辛二、次泯能所(頁361)

  

無我無我所,內外一切離,盡息諸分別,是爲契真實。

  

辛叁、善辨正邪(頁364)

  

真實無分別,勿流于邪計!修習中觀行,無自性分別。

  

辛…

《《成佛之道講義》科判索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