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二十一世紀的人生

  二十一世紀的人生

  文珠法師講述

  美國西來大學

  一、八正道的德目與內容

  二、八正道的影響與貢獻

  各位,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與各位見面,共同研究佛學,可惜我是廣東人,不懂講國語,對于聽不懂廣東話的朋友,非常抱歉,希望多多原諒!不過,聽經不同談話,只要用心去體會,還是聽得懂的。記得我年青的時候,與外省的法師們談話,總是聽不懂,可是聽他們講經,不止聽得懂,還可以替他們翻譯成廣東話呢!

  現在,我就用廣東話來與各位討論,關于“二十一世紀的人生”問題。各位,我們生活在科學進步,醫學昌明,資訊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中,可以盡情享用科技日新月異的産品;在物質方面,應該是心滿意足了!但健康的人生,除了物質享受外,還需要精神的生活。特別是當今道德淪亡,人性沈淪的現代,人類的思想,已經陷入極端混亂的時刻,我們更加急于需要開拓人類精神的文明。

  由于去年發生在紐的九一一事件,令人突然驚醒,科學,雖然可以給人類提供高度物質的享受,但是也給人類帶來面臨毀滅的危機;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人爲的災害與禍患,使人們的生命財産,備受威脅。如果不急謀挽救,終有一天,難免發生“人類發明科學,科學毀滅人類”的悲劇。

  真的,恐怖份子,如果沒有科學頭腦,如果不利用科學的産品,怎會于一瞬間,毀滅了兩棟摩天大廈?又同在一時間,將五、六千個活潑潑的生命,于頃刻間變成灰塵?假如有一天,不幸爆發第叁次世界大戰,科學的武器,只要降落在地球最偏僻的角落,我們地球村裏的居民,都會同歸于盡,多麼恐怖呀!我們面對著一觸即發的危機,究竟應該怎樣,始可以自救救人呢?這的確是一個不容許我們忽視的問題!

  因此,本人認爲二十一世紀的人生,不可以再陶醉于物質享受了,必須提高警覺,尋求人生的正道,走向和平,創造幸福,以阻止恐怖事件的發生,以解救科學武器,給人類帶來生命財産的威脅。但人生的正道究竟在那裏?我們又應該朝向何方出發,始可以走上和平,創造幸福之路?今天,本人准備給各位介紹人生幸福之路,那就是佛陀給我們開示的八正道;只要我們攜手並肩,共同走向八正道,保證可以實現和平,創造幸福。

  因爲佛陀所說的八正道,不止是令人離苦得樂,轉凡成聖的無上法寶,是擴展人類德性,改善人類思想行爲的寶劍;亦是駕駛科學野馬,奔向人類精神文明,通往和平,創造幸福的導航。只要我們地球村裏每一名居民,都能夠在物質美夢中驚醒,在欲海狂瀾中回頭,共同朝向八正道邁進,一定可以抛棄邪惡,遠離災殃,更可以清除科學在地球村裏,所埋伏的計時炸彈,達到我們自救救人之目的。

  特別是:我們志在自利利他的叁寶弟子,此刻,更應該爲人類前途設想,本著佛陀慈悲濟世的精神,領導全人類走向八正道,謀求解救今日世界的危機,以盡我們利益衆生的責任。

  但甚麼是八正道呢?現在,讓我首先介紹八正道的德目,說明八正道的內容,然後再講八正道對人生的影響,與對社會的貢獻。

  一、八正道的德目與內容

  (一)八正道的德目

  1、正見:是一種合理的見解,屬于正確的人生觀。

  2、正思維:是正確的思想,亦是自覺覺他的思考力。

  3、正念:是純善的意志,自他兼利的理念。

  4、正語:是純真無妄,誠實正直的語言。

  5、正業:是正當的職業,與福利社會的事業。

  6、正命:是正規的行爲,道德的生活。

  7、正精進:是積極的進取,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的活動。

  8、正定:是集中意志,製止妄念,培養精力的修養工夫。

  以上八種道德生活的原則,都能夠擴展人類的德性,開拓人類精神的文明,領導人類走向幸福,實現和平,是屬于人生的康莊大道,故名八正道。

  (二)八正道的內容

  1.正見——合理的見解

  正見:就是一種合理的見解。這種合理的見解,並不是普通一般人的知見,更不是迷途衆生的偏見或邪見,而是覺悟了人生真理的聖人,運用一種特殊的智慧,徹底照“見”宇宙原理,了“解”人生真相之後,所獲得的正知正見。這種正知正見,不但可以糾正人類思想的錯覺,修正人類不良的行爲,令人認識人生,了解自己,進一步還可以解脫生死的束縛,獲得永恒不朽的真理生命,是屬于一種正確的人生觀。

  關于人生的問題:人的生命究竟是從何而來?人爲甚麼有生必有死?人的生存意義,與生存目的又是甚麼?很多人都不知道。古人不知道,現代人也不知道;哲學家不知道,科學家也不知道;但,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卻知道得很清楚。

  因爲釋迦牟尼佛,昔日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的時候,徹底取消人世間的一切雜念,妄念,惡念,同時啓發了內在最高層次的原始智慧,能夠透過宇宙萬有的現象界,深達宇宙諸法的本體,照“見”宇宙人生的真相,理“解”凡是有生命的動物,都具有這種原始智慧的功能。這種原始智慧的功能是甚麼呢?那就是衆生本來的佛性。可惜衆生迷惑無知,由于一念無明妄動,致使原始純真無妄的佛性,變成亦真亦妄的阿賴耶識。

  再由阿賴耶識的不覺,引生第七末那識的妄覺,因爲第七識妄覺的執著自我,遂演變成衆生第六意識的錯覺,迷真逐妄,認假作真;終日分別人我是非,心生貪、嗔、癡、慢、疑、邪見種種煩惱,身作殺、盜、淫、妄等種種惡業,由業感果,招致業報的生命體,這就人類最初生命的來源。

  當我們接受果報生命體的同時,又再造作或善或惡的業因,因再感果,果再造因,如是因果循環,于是形成無窮無盡的生死洪流,這就是衆生有生必有死的主要原因。

  當釋迦牟尼佛成佛時,回複原本具足最高層次的原始智慧(根本智)後,不但照見宇宙人生的本體,還發現宇宙萬有的現象界,都是在因緣條件和合之下而生,亦是在因緣條件分散時而滅,所謂:“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集世間”。但由因緣聚合而産生的世間事物,都是生滅無常的,無論是衆生內在正報的身體,或是外在依報的物質世界,時刻都在轉變流動中。有情的我,有生老病死;無情之物,有生住異滅;世界,也有成住壞空。世間上沒有任何一樣有形象的東西,不是在無常生滅演變中生長,又在無常生滅演變中消失。故佛說:“諸行無常”。

  因緣和合的現象界,不但是無常的,而且是無我的。由于衆生所執著的自我,只是在四大五蘊和合時而生,在四大五蘊分散時而死,在生死流轉中,根本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所以佛說:“諸法無我。”

  但在無常、無我的現象中,卻有一個永恒不死的真我存在。這個真我,在物質世界說:是諸法的原理,宇宙的本體;在有情世界說:就是衆生的佛性,真理的生命。宇宙萬物雖然是在不斷的轉變,生滅無常,但佛性卻是永恒不變。衆生的色身生起時,衆生的佛性不會隨之而生起;衆生的色身死亡時,佛性亦不會隨之而消滅。此不生不滅,不變不異的佛性,就是真理的生命,亦即是佛所說:“涅槃寂靜”的真我。

  衆生因爲不知四大五蘊組合的色身中,有個真我存在,迷執新陳代謝的色身爲自我,執著無常變壞的事物爲我所擁有;于是爲了自我的不斷擴展,爲了自我所擁有的物質不斷增值,不得不積極爭取,努力搏鬥;不能發揮人性中互愛互助的精神,反而你爭我奪,你虞我詐,互相侵犯,互相敵對,互相殺戮,遂使人生舞臺如戰場,人生的苦惱,也就隨之俱來。所以佛說:人生真實是苦(苦谛)。

  追究人生致苦之因,無非是爲了貪求自我的享樂與占有,順我則貪,違我則嗔,劣我則慢,勝我則妒,如是內心積集了貪嗔、嫉妒,傲慢、疑惑,種種煩惱(集谛),策動于行爲,造作種種罪惡,形成感果受報的業因。如是由因感果,果再造因,因果相類,因果相隨,叁世循環不斷,遂演變成生死洪流,輪迥不息。故佛說:“集是苦本,苦因集有。”這就是衆生生死輪回的主要原因。由于人皆有貪嗔癡,所以人皆與苦結了不解之緣,無論人的生命長短,一生都是在苦惱中度過。

  但釋迦牟尼佛在照見宇宙現象界是無常的、苦的、空的、無我的同時,又發現無常的諸法現象中,隱藏著一個寂靜而永恒的涅槃真我(滅谛)。因此,認爲人生的意義,不是在于物質的享受與占有,而是在于真理的發掘,與真我的證得。

  怎樣始可以發掘人生的真理,獲得真我的生命呢?答案是:修道(道谛)。只要我們能夠寡欲知足,修心聖道;切切實實的修改自已往日不良的心理,徹底取消罪惡的行爲,再進一步修學聖人之道,努力止惡行善,積聚功德,終有一天,斷除招致苦果的煩惱因。苦因既斷,苦果不生,自然可以擺脫生死煩惱的束縛,獲得真理生命的歸宿。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就是小乘佛教,對于宇宙人生正確的見解,這種見解不止是一種正知正見,而且是轉凡成聖,轉苦爲樂,由消極誇進積極,由悲觀走向樂觀,由失望變爲希望的人生觀。

  可惜一般人沒有機會接觸佛教,無法理解人生的真理,更不知道有個真我的存在;加以生長的時代背境不同,教育不同,思想不同,故其見解也彼此互異,不能一致。結果,只憑個人虛妄意識的構想與猜測,而産生種種違背真理,不合邏輯的成見,偏見,與邪見。不是妄想執著由四大五蘊所組合的生命體爲自我(身見),就是以爲人死如燈滅,沒有前生,也沒有來世;作善不足恃,作惡無須懼。或認爲人死再做人,畜生死了,再回來這個世界做畜生,永遠如此,不會改變;墮落或斷或常的邊見。

  又不明因果,不信六道輪回的人,不知人生的苦惱與快樂,幸與不幸,都是自作自受,並不是人與或天賜,反而認爲宇宙萬有,都是造物主的創作,人間的一切禍福,都是神的主宰,人類是絕對沒有選擇的權力與自由;産生撥無因果的邪見。

  至于領導欲強盛的人,故意訂立非理的戒條,強迫無知的信徒遵守;甚至…

《二十一世紀的人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