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法的護佑方式
素辇的一場大火,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大量財産的損失,深重的失落感。有的人甚至精神失常。人們川流不息地來見龍普,感歎自己過去做的善事,說: “我們從祖輩起就一直在寺院裏修福、修法。爲什麼那個福德沒有幫助我們
爲什麼法不護佑我們
大火把我們的家全毀了。”這些人有許多便不再來寺院行福德,因爲佛法沒有保佑他們的房子免于被燒毀。
龍普說:
“法根本不是以那種方式護佑人們的。那場火只是在行使它的功能。這說明破壞、損失、解散、分離,在這個世界上一直跟隨著我們。至于那些修法的人,心中有法的人,當他們遭遇這些事情時,懂得如何安置心,不讓它受苦。那就是法的護佑。並不是它能夠幫助你防止老、死、饑餓、火災。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
88.惟有修才能祛疑
當人們來問龍普有關死亡、重生、前世、來世的問題時,他從來沒有興趣回答。或者,如果有人爭辯說,自己不相信天堂地獄真的存在,他也從來不試圖講道理,舉例反駁。反之,他會給人們這樣一段建議:
“修法的人沒有必要想前世、來世、天堂、地獄。他們要做的,只是堅定、用心地循照戒德、定力、明辨的原則正確修持。如果真照課本上所說的,存在十六層天界,修得好的人必然會上升到那些層次。或者,天界、涅槃不存在,修得好的人也不缺即刻當下的利益。作爲高層次的人類,他們一定是喜樂的。
“聽別人的話,到文本裏查,是不能消除疑問的。你必須下工夫修練,升起明確的洞見智識。那時候,疑問自然會瓦解。”
--------------------------------------------------------------------------------
89.只想要這些嗎
盡管人們成群結隊地來看龍普,聲稱這人那人記得許多前世,看見他們過去是什麼,前世的母親或親戚是誰,等等,接著想聽龍普關于輪回重生的意見,龍普總是說:
“我對這類知識從來不感興趣。只要有近行定就可以升起它。一切來自心。無論你想知見什麼,心會賦予你那個知見——快得很。如果你只對這個層次的知識滿意,它的好處是,你會害怕轉生低等域界。那樣,你會下決心做善事、布施、持戒、不相互傷害。你能夠微笑,你對福德的果報有信心。
“至于滅除雜染、摧毀無明、渴求、執取、達到徹底滅苦,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
90.不講傳奇
我跟龍普一起住的多少年裏,他從來不曾講過傳奇和娛樂性掌故——不講佛本生傳說,也不講當代的故事。他的一切教導,講的都是聖谛,純淨、簡潔,講述時位于與個人無關的終極層次。再不然,他會講幾句經過仔細思量的評論,似乎十分地吝言惜語。哪怕在宗教儀式上作開示,或者講述如何布施、如何持戒時,他也是以一種極其超然的方式執教。多數情形下,他會說:
“儀式與福德活動可以看成是善巧的手段,但從禅修者的角度看,它們引生的技能只是一小部分,如此而已。”
--------------------------------------------------------------------------------
91.奇事
阿姜曼紀念館開幕式之後,龍普繼續旅行,去康洞看望阿姜範。那個時候,汽車開到山洞所在的山腳下就不能再往前了,龍普必須走很長一段山路才能登上山頂。這樣一來他極其疲勞,沿路多次停下來喘氣。我看見他如此受罪,心裏十分難過。最後,我們到達位于山頂的大廳,阿姜範頂禮之後,碰巧阿姜帖也到了。
看見這叁位偉大的阿姜因緣際會,聚在一起,聽他們在甯靜,微笑的氣氛下友好地對話,我心裏的痛感消失了,代之以大樂。
阿姜範表達了自己對龍普的欽佩,他說: “您的身體十分強健。在這個年紀,還能一直爬到山頂。”
龍普答:
“我實在不那麼強健。我已經看過了,知道自己沒有惡身業。等到不能再用這個身體時,我會把它放下。就這樣。”
--------------------------------------------------------------------------------
92.續奇事
我想你一定可以想象,在場的一大群居家人看見這叁位偉大的阿姜聚在一起是何等地興奮。這種機會是難得的。因此,來自素辇的兩位攝影師開始盡其找機會拍 起照來。
乘車返回時,兩位攝影師看見人人想要那些照片,便宣布,他們會把照片放大到十二寸出售,所得的金錢,將用來幫助江帕森林寺。我心想,在一位阿姜的照片上貼上售價,實在不是件好看的事。但車上幾乎所有人都訂購了。
等到攝影師們把膠卷沖洗出來時,卻發現,他們花了那麼大工夫照出來的二十多張照片,全部是空白,就像是無雲的天空。于是,人人想得照片的希望破滅了。那叁位大阿姜的聚會,也是最後一次。
--------------------------------------------------------------------------------
93.他親見的真相
當人們問龍普是否讀過阿姜曼的生平故事時,他會答: “一些”。下一個問題就會是: “他們講述的那些神通和奇事,您有什麼意見
”龍普會答: “我跟阿姜曼住的日子裏,從來沒聽他提過那些事。”
平常龍普談到阿姜曼時,只講他的頭陀苦行。他說:
“下一代的比丘當中,我從來沒見過一個能夠像阿姜曼一樣嚴格修頭陀行的。他只穿破布做成的僧袍,自己縫、自己染。他從來不用任何人送給他的縫好的僧袍。他一生住在森林裏。他只吃自己托缽得來的食物,只從自己的缽裏取食。即使他病重時,他仍然坐起來,讓別人把供養的食物放進他的缽裏。他從來不因爲戒律對雨安居和迦提那期間供養的必需品有寬額而多用。他從來不參與建築工作。也從來不勸別人參加。”
--------------------------------------------------------------------------------
94.以問答問
因爲我熟悉龍普很久了,當我問他一個問題時,他往往反問作答——那是他要我自己思考答案的方式。
例如,我問: “阿羅漢的心潔淨、明亮。他們能否准確預測下一次彩票的中獎號碼
”他回答: “阿羅漢會對了解那種事感興趣嗎
”
我問: “阿羅漢睡眠時會像普通人一樣做夢嗎
” 他回答: “夢難道不是行蘊造作嗎
”
我問: “有沒有凡人,雖然自己雜染重重,卻能夠教別人成爲阿羅漢
” 他回答:
“有沒有許多醫生,雖然自己有病 ,卻能夠治好別人的病
”[1]
[1]中譯注: 意爲有的學者比丘知道某些經文,雖自己不能全悟,但把它傳給他人,另一人聽了之後在修證中洞穿其意。
--------------------------------------------------------------------------------
95.龍普的習慣
身: 他身體強健、靈活、勻稱、氣味幹淨、少病。喜歡一日一次洗溫水浴。
語: 他的音色低沈,但語調溫和。他是一位寡言的人,說真語、說直語、言無算計。換句話說,他從來不暗示、不哄誘、不譏諷、不閑言、不乞求、不請原宥、不談自己的夢 。從來不講佛本生故事,也不講神話傳奇。
心: 有關他的一件事是真的——一旦下決心做某件事,他就會連續做下去,直到成功。他一貫仁慈、悲愍、安靜、平和、忍耐。從來不發火,也不顯示挫折或不耐。對遺失的東西,從不煩惱。從不失慎。念住、警覺具足,心境始終良好。他似乎從來不苦。處變不驚。從不爲不良心態所製。
他一直這樣教導我們:
“試把事件,理解爲事件: 它們升起、變化、接著消逝。不要爲此悲苦。”
--------------------------------------------------------------------------------
96.痛,但不介入
龍普病重時住在朱拉隆功醫院。第十七日,他十分疲勞,以至于醫生給他插上了氧氣管。午夜後,一位著名的比丘,帶著一大…
《法語微言(阿姜敦)》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