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法的护佑方式
素辇的一场大火,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大量财产的损失,深重的失落感。有的人甚至精神失常。人们川流不息地来见龙普,感叹自己过去做的善事,说: “我们从祖辈起就一直在寺院里修福、修法。为什么那个福德没有帮助我们
为什么法不护佑我们
大火把我们的家全毁了。”这些人有许多便不再来寺院行福德,因为佛法没有保佑他们的房子免于被烧毁。
龙普说:
“法根本不是以那种方式护佑人们的。那场火只是在行使它的功能。这说明破坏、损失、解散、分离,在这个世界上一直跟随着我们。至于那些修法的人,心中有法的人,当他们遭遇这些事情时,懂得如何安置心,不让它受苦。那就是法的护佑。并不是它能够帮助你防止老、死、饥饿、火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
88.惟有修才能祛疑
当人们来问龙普有关死亡、重生、前世、来世的问题时,他从来没有兴趣回答。或者,如果有人争辩说,自己不相信天堂地狱真的存在,他也从来不试图讲道理,举例反驳。反之,他会给人们这样一段建议:
“修法的人没有必要想前世、来世、天堂、地狱。他们要做的,只是坚定、用心地循照戒德、定力、明辨的原则正确修持。如果真照课本上所说的,存在十六层天界,修得好的人必然会上升到那些层次。或者,天界、涅槃不存在,修得好的人也不缺即刻当下的利益。作为高层次的人类,他们一定是喜乐的。
“听别人的话,到文本里查,是不能消除疑问的。你必须下工夫修练,升起明确的洞见智识。那时候,疑问自然会瓦解。”
--------------------------------------------------------------------------------
89.只想要这些吗
尽管人们成群结队地来看龙普,声称这人那人记得许多前世,看见他们过去是什么,前世的母亲或亲戚是谁,等等,接着想听龙普关于轮回重生的意见,龙普总是说:
“我对这类知识从来不感兴趣。只要有近行定就可以升起它。一切来自心。无论你想知见什么,心会赋予你那个知见——快得很。如果你只对这个层次的知识满意,它的好处是,你会害怕转生低等域界。那样,你会下决心做善事、布施、持戒、不相互伤害。你能够微笑,你对福德的果报有信心。
“至于灭除杂染、摧毁无明、渴求、执取、达到彻底灭苦,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
90.不讲传奇
我跟龙普一起住的多少年里,他从来不曾讲过传奇和娱乐性掌故——不讲佛本生传说,也不讲当代的故事。他的一切教导,讲的都是圣谛,纯净、简洁,讲述时位于与个人无关的终极层次。再不然,他会讲几句经过仔细思量的评论,似乎十分地吝言惜语。哪怕在宗教仪式上作开示,或者讲述如何布施、如何持戒时,他也是以一种极其超然的方式执教。多数情形下,他会说:
“仪式与福德活动可以看成是善巧的手段,但从禅修者的角度看,它们引生的技能只是一小部分,如此而已。”
--------------------------------------------------------------------------------
91.奇事
阿姜曼纪念馆开幕式之后,龙普继续旅行,去康洞看望阿姜范。那个时候,汽车开到山洞所在的山脚下就不能再往前了,龙普必须走很长一段山路才能登上山顶。这样一来他极其疲劳,沿路多次停下来喘气。我看见他如此受罪,心里十分难过。最后,我们到达位于山顶的大厅,阿姜范顶礼之后,碰巧阿姜帖也到了。
看见这三位伟大的阿姜因缘际会,聚在一起,听他们在宁静,微笑的气氛下友好地对话,我心里的痛感消失了,代之以大乐。
阿姜范表达了自己对龙普的钦佩,他说: “您的身体十分强健。在这个年纪,还能一直爬到山顶。”
龙普答:
“我实在不那么强健。我已经看过了,知道自己没有恶身业。等到不能再用这个身体时,我会把它放下。就这样。”
--------------------------------------------------------------------------------
92.续奇事
我想你一定可以想象,在场的一大群居家人看见这三位伟大的阿姜聚在一起是何等地兴奋。这种机会是难得的。因此,来自素辇的两位摄影师开始尽其找机会拍 起照来。
乘车返回时,两位摄影师看见人人想要那些照片,便宣布,他们会把照片放大到十二寸出售,所得的金钱,将用来帮助江帕森林寺。我心想,在一位阿姜的照片上贴上售价,实在不是件好看的事。但车上几乎所有人都订购了。
等到摄影师们把胶卷冲洗出来时,却发现,他们花了那么大工夫照出来的二十多张照片,全部是空白,就像是无云的天空。于是,人人想得照片的希望破灭了。那三位大阿姜的聚会,也是最后一次。
--------------------------------------------------------------------------------
93.他亲见的真相
当人们问龙普是否读过阿姜曼的生平故事时,他会答: “一些”。下一个问题就会是: “他们讲述的那些神通和奇事,您有什么意见
”龙普会答: “我跟阿姜曼住的日子里,从来没听他提过那些事。”
平常龙普谈到阿姜曼时,只讲他的头陀苦行。他说:
“下一代的比丘当中,我从来没见过一个能够像阿姜曼一样严格修头陀行的。他只穿破布做成的僧袍,自己缝、自己染。他从来不用任何人送给他的缝好的僧袍。他一生住在森林里。他只吃自己托钵得来的食物,只从自己的钵里取食。即使他病重时,他仍然坐起来,让别人把供养的食物放进他的钵里。他从来不因为戒律对雨安居和迦提那期间供养的必需品有宽额而多用。他从来不参与建筑工作。也从来不劝别人参加。”
--------------------------------------------------------------------------------
94.以问答问
因为我熟悉龙普很久了,当我问他一个问题时,他往往反问作答——那是他要我自己思考答案的方式。
例如,我问: “阿罗汉的心洁净、明亮。他们能否准确预测下一次彩票的中奖号码
”他回答: “阿罗汉会对了解那种事感兴趣吗
”
我问: “阿罗汉睡眠时会像普通人一样做梦吗
” 他回答: “梦难道不是行蕴造作吗
”
我问: “有没有凡人,虽然自己杂染重重,却能够教别人成为阿罗汉
” 他回答:
“有没有许多医生,虽然自己有病 ,却能够治好别人的病
”[1]
[1]中译注: 意为有的学者比丘知道某些经文,虽自己不能全悟,但把它传给他人,另一人听了之后在修证中洞穿其意。
--------------------------------------------------------------------------------
95.龙普的习惯
身: 他身体强健、灵活、匀称、气味干净、少病。喜欢一日一次洗温水浴。
语: 他的音色低沈,但语调温和。他是一位寡言的人,说真语、说直语、言无算计。换句话说,他从来不暗示、不哄诱、不讥讽、不闲言、不乞求、不请原宥、不谈自己的梦 。从来不讲佛本生故事,也不讲神话传奇。
心: 有关他的一件事是真的——一旦下决心做某件事,他就会连续做下去,直到成功。他一贯仁慈、悲愍、安静、平和、忍耐。从来不发火,也不显示挫折或不耐。对遗失的东西,从不烦恼。从不失慎。念住、警觉具足,心境始终良好。他似乎从来不苦。处变不惊。从不为不良心态所制。
他一直这样教导我们:
“试把事件,理解为事件: 它们升起、变化、接着消逝。不要为此悲苦。”
--------------------------------------------------------------------------------
96.痛,但不介入
龙普病重时住在朱拉隆功医院。第十七日,他十分疲劳,以至于医生给他插上了氧气管。午夜后,一位著名的比丘,带着一大…
《法语微言(阿姜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