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傳法句經新譯▪P9

  ..續本文上一頁196 有身不久,皆當歸土,形壞神去,寄住何貪。

  197 心豫造處,往來無端,念多邪僻,自爲招患。

  198 是意自造,非父母爲,可勉向正,爲福勿回。

  199 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

  

  第十二 華香品,十有七章

  

  華香品者,明學當行,因華見實,使僞反真。

  

  200 孰能擇地,舍鑒取天,誰說法句,如擇善華。

  201 學者擇地,舍鑒取天,善說法句,能采德華。

  202 知世壞喻,幻法忽有,斷魔華敷,不睹生死。

  203 見身如沫,幻法自然,斷魔華敷,不睹生死。

  204 身病則萎,若華零落,死命來至,如水湍驟。

  205 貪欲無厭,消散人念,邪致之財,爲自侵欺。

  206 如蜂集華,不娆色香,但取昧去,仁入聚然。

  207 不務觀彼,作與不作,常自省身,知正不正。

  208 如可意華,色好無香,工語如是,不行無得。

  209 如可意華,色美且香,工語有行,必得其福。

  210 多作寶花,結步搖绮,廣積德香,所生轉好。

  211 奇草芳花,不逆風熏,近道敷開,德人逼香。

  212 旃檀多香,青蓮芳花,雖曰是真,不如戒香。

  213 華香氣微,不可謂真,持戒之香,到天殊勝。

  214 戒具成就,行無放逸,定意度脫,長離魔道。

  215 如作田溝,近于大道,中生蓮華,香潔可意。

  216 有生死然,凡夫處邊,慧者樂出,爲佛弟子。

  

  第十叁 愚闇品,二十有一章

  

  愚闇品者,將以開曚,故陳其態,欲使窺明。

  

  217 不寐夜長,疲惓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

  218 癡意常冥,逝如流川,在一行疆,獨而無偶。

  219 愚人著數,憂戚久長,與愚居苦,于我猶怨。

  220 有子有財,愚惟汲汲,我且非我,何憂子財?

  221 暑當止此,寒當止此,愚多務慮,莫知來變。

  222 愚曚愚極,自謂我智,愚而勝智,是謂極愚。

  223 頑闇近智,如瓢斟味,雖久狎習,猶不知法。

  224 開達近智,如舌嘗味,雖須臾習,即解道要。

  225 愚人施行,爲身招患,快心作惡,自致重殃。

  226 行爲不善,退見悔吝,致涕流面,報由宿習。

  227 行爲德善,進睹歡喜,應來受福,喜笑悅習。

  228 過罪未熟,愚以恬惔,至其熟處,自受大罪。

  229 愚所望處,不謂適苦,臨墮厄地,乃知不善。

  230 愚蠢作惡,不能自解,殃追自焚,罪成熾燃。

  231 愚好美食,日月滋甚,于十六分,未一思法。

  232 愚生念慮,至終無利,自招刀杖,報有印章。

  233 觀處知其愚,不施而廣求,所墮無道智,往往有惡行。

  234 遠道近欲者,爲食在學名,貪猗家居故,多取供異姓。

  235 學莫墮二望,莫作家沙門,貪家違聖教,爲後自匮乏。

  236 此行與愚同,但令欲慢增,利求之願異,求道意亦異。

  237 是以有識者,出爲佛弟子,棄愛舍世習,終不墮生死。

  

  第十四 明哲品,十有六章

  

  明哲品者,舉智行者,修福進道,法爲明鏡。

  

  238 深觀善惡,心知畏忌,畏而不犯,終吉無憂,故世有福,念思紹行,善致其願,福祿轉勝。

  239 信善作福,積行不厭,信知陰德,久而必彰。

  240 常避無義,不親愚人,思從賢友,押附上士。

  241 喜法臥安,心悅意清,聖人演法,慧常樂行。

  242 仁人智者,齋戒奉道,如星中月,照明世間。

  243 弓工調角,水人調船,材匠調木,智者調身。

  244 譬如厚石,風不能移,智者意重,毀譽不傾。

  245 譬如深淵,澄靜清明,慧人聞道,心淨歡然。

  246 大人體無欲,在所照然明,雖或遭苦樂,不高現其智。

  247 大賢無世事,不願子財國,常守戒慧道,不貪邪富貴。

  248 智人知動搖,譬如沙中樹,朋友志未強,隨色染其素。

  249 世皆沒淵,鮮克度岸,如或有人,欲度必奔。

  250 誠貪道者,覽受正教,此近彼岸,脫死爲上。

  251 斷五陰法,靜思智慧,不反入淵,棄猗其明。

  252 抑製情欲,絕樂無爲,能自拯濟,使意爲慧。

  253 學取正智,意惟正道,一心受谛,不起爲樂,漏盡習除,是得度世。

  

  第十五 羅漢品,十有一章

  

  羅漢品者,言真人性,脫欲無著,心不渝變。

  

  254 去離憂患,脫于一切,縛結已解,冷而無暖。

  255 心淨得念,無所貪樂,已度癡淵,如雁棄池。

  256 量腹而食,無所藏積,心空無想,度衆行地,

  257 如空中鳥,遠逝無礙,世間習盡,不複仰食。

  258 虛心無患,已到脫處,譬如飛鳥,暫下辄逝。

  259 製根從止,如馬調禦,舍憍慢習,爲天所敬。

  260 不怒如地,不動如山,真人無垢,生死世絕。

  261 心已休息,言行亦正,從正解脫,寂然歸滅。

  262 棄欲無著,缺叁界障,望意已絕,是謂上人。

  263 在聚若野,平地高岸,應真所過,莫不蒙佑。

  264 彼樂空閑,衆人不能,快哉無望,無所欲求。

  

  第十六 述千品,十有六章

  

  述千品者,示學者徑,多而不要,不如約明。

  

  265 雖誦千言,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意。

  266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

  267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268 千千爲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爲戰中上。

  269 自勝最賢,故曰人雄,護意調身,自損至終。

  270 雖曰尊天,神魔梵釋,皆莫能勝,自勝之人。

  271 月千反祠,終身不辍,不如須臾,一心念法,一念道福,勝彼終身。

  272 雖終百歲,奉事火祠,不如須臾,供養叁尊,一供養福,勝彼百年。

  273 祭神以求福,從後觀其報,四分未望一,不如禮賢者。

  274 能善行禮節,常敬長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壽而安。

  275 若人壽百歲,遠正不持戒,不如生一日,守戒正意禅。

  276 若人壽百歲,邪僞無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學正智。

  277 若人壽百歲,懈怠不精進,不如生一日,勉力行精進。

  278 若人壽百歲,不知成敗事,不如生一日,見微知所忌。

  279 若人壽百歲,不見甘露道,不如生一日,服行甘露味。

  280 若人壽百歲,不知大道義,不如生一日,學推佛法要。

  

  第十七 惡行品,二十有二章

  

  惡行品者,感切惡人,動有罪報,不行無患。

  

  281 見善不從,反隨惡心,求福不正,反樂邪淫。

  282 凡人爲惡,不能自覺,愚癡快意,令後郁毒。

  283 歹凶人行虐,沈漸數數,快欲爲人,罪報自然。

  284 吉人行德,相隨積增,甘心爲之,福應自然。

  285 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虐。

  286 祯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

  287 擊人得擊,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施怒得怒。

  288 世人無聞,不知正法,生此壽少,何宜爲惡。

  289 莫輕小惡,以爲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

  290 莫輕小善,以爲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291 夫士爲行,好之與惡,各自爲身,終不敗亡。

  292 好取之士,自以爲可,沒取彼者,人亦沒之。

  293 惡不即時,如構牛乳,罪在陰祠,如灰覆火。

  294 戲笑爲惡,以作身行,號泣受報,隨行罪至。

  295 作惡不覆,如兵所截,牽往乃知,已墮惡行,後受苦報,如前所習。

  296 如毒摩瘡,船入洄澓。惡行流僽,靡不傷克。

  297 加惡誣罔人,清白猶不汙,愚殃反自及,如塵逆風坌。

  298 過失犯非惡,能追悔爲善,是明照世間,如日無雲曀。

  299 夫士所以行,然後身自見,爲善則得善,爲惡則得惡。

  300 有識墮胞胎,惡者入地獄,行善上升天,無爲得泥洹。

  301 非空非海中,非隱山石間,莫能于此處,避免宿惡殃。

  302 衆生有苦惱,不得免老死,唯有仁智者,不念人非惡。

  

  第十八 刀杖品,十有四章

  

  刀杖品者,教習慈仁,無行刀杖,賊害衆生。

  

  303 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爲譬,勿殺勿行杖。

  304 能常安群生,不加諸楚毒,現世不逢害,後世長安隱。

  305 不當粗言,言當畏報,惡往禍來,刀杖歸軀。

  306 出言以善,如叩鍾磬,身無論議,度世則易。

  307 歐杖良善,妄讒無罪,其殃十倍,災迅無赦:

  308 生受酷痛,形體毀折,自然惱病,失意恍惚,

  309 人所誣咎,或縣官厄,財産耗盡,親戚離別,

  310 舍宅所有,災火焚燒,死入地獄。如是爲十。

  311 雖□剪發,長服草衣,沐浴踞石,奈癡結何?

  312 不伐殺燒,亦不求勝,人愛天下,所適無怨。

  313 世傥有人,能知慚愧,是名誘進,如策良馬。

  314 如策善馬,進道能遠,人有信戒,定意精進,受道慧成,便滅衆苦。

  315 自嚴以修法,滅損受淨行,杖不加群生,是沙門道人。

  316 無害于天下,終身不遇害,常慈于一切,孰能與爲怨?

  

  第十九 老耗品,十有四章

  

  老耗品者,誨人勤仂,不與命競,老悔何益。

  

  317 何喜何笑?命常熾然,深弊幽冥,不如求錠。

  318 見身形範,倚以爲安,多想致病,豈知非真?

  319 老則色衰,病無光澤,皮緩肌縮,死命近促。

  320 身死神徒,…

《南傳法句經新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