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火山止熄
舍棄我禅師
前言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六日)
要以淺白的方式涉略“智慧禅”這深奧的課題並非易事,但我們總要有個開始。介紹這類禅定修行好些年後的今天,我仍然覺得我們缺乏適合予沒有任何佛學根底的入門手冊。許多這方面的書籍都充滿著古印度的技術用語,而那些都是中英文字彙所無法圓滿取代的。因此我嘗試提供一些較易閱讀和理解的。
我在這裏所提供的,將給您一個概念,一旦一個人決定跨出那第一步時須做些什麼。即使那些去參加精修者,這些初步修禅指引都必須經一番重複,才能正確地掌握,欲更好地掌握有關技巧與概念,最好請教禅師。
且看看你能從本書中得到些什麼。你若在讀了本書之後更進一地嘗試修習這智慧禅,那我便成功了。
舍棄我禅師
寂樂苑
馬來西亞柔佛州哥打丁宜
第一章 火山
如果印度那偉大的賢哲所住的地方有火山的話,我想他會在他的教育裏提到它,正如他提及那白雪封峰的喜馬拉雅山脈一樣。
一直到最近我才有機會親自目睹這滾沸大地的壯觀迸發:這之前也只有在地理雜志及電影熒幕上看到。我這回到印度尼西亞參訪時所看到的火山口並非最壯觀的。但它們已足以令我認識到,那些費盡畢生歲月去探索這門有關火山活動之科學的人,未必是只爲關懷人類安全而那麼做。
我們在生活中,往往對許多周遭的事物視若無睹。面對著一個火山口時,令我蓦然警覺我們所站著的地面的穩定性是很表面化的。我們生活著的馬來西亞,正處在火山區的邊緣,雖然偶然中會發生一次波動,但地震與火山爆發卻一般上被看成不屬于我們的世界。居住在火山坡上的人們應當更警覺有關的危險。但事實並非常常都是如此,這是因爲人們卻甯可如鴕鳥一般——無視危險。雖有火山爆發的警報卻仍然免不了傷亡。肥沃的土地提供了豐收的保證,人們更是增添了對家園的執著。大地、血液與情感已交融得難分難舍。
我們的向導告訴我們,火山有許多種:活火山、休火山和死火山。
活火山是活躍的,沸騰的火山口仍然在冒著煙,隨時都會爆發,雖然現代科學的測量儀器在某個程度上能預告我們。
休火山是潛伏的,因爲它們已好些時候沒有顯露任何活動。但因緣形成時它們仍舊會“醒來”。菲律賓的碧拿杜波山(Pinatubo)便在休戚了600年後在1991年爆發。
當它們已經確定是熄滅了的,那一度活躍的火山才被看成是死的。但我們仍舊無法真正確定,除非我們知道這土地的表層之下有著些什麼。
想想那溶化了的熾熱岩石——熔岩快速地飛瀑下山坡,一路上把一切化爲灰燼,是多麼恐怖的事,雖然造成死亡的有其他的因素,如那分化性的熱流。它可輕易的殺人,或帶來人類所無法承受的痛苦。只是大自然的情緒是無自性的,因此當它們爆了頂時,便“逃命吧”。
爪哇是世上最活躍的火山區。其中兩座火山——旦伯拉(tambora)和克拉卡道(krakatau)是最多災害,已奪去數以千計的人命,更莫言物質上的損失。人們亦可被看成是活火山、休火山及死火山。
當你正怒發沖冠,迷醉淫欲或被愚熾蒙蔽時,你正經曆一場爆發。它在你心中、在你周圍製造恐怖,而你可能因此失去生命中的一些好東西。雖然它未必殺人,卻能比真正的火山更致命。在廣島和長崎下的原子彈便是一個例子。日本人本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亦殺了幾百萬的中國人。可見人類本身能比自然的災難帶來更多的慘劇。
因此另有叁種的爆發——小、大及災難性的。小爆發造成小規模的損失,如財富的損失及面子的損失。大爆發造成更持久的損失,如身體的損傷,親人的永別,甚至喪失個人的生命。災難性的爆發造成大規模的戰爭,大屠殺,以及其他不可思議的痛苦。
你也許能經曆了許多小爆發而生還,但一個大爆發便足以把好些人拖下馬。但願這些不幸(違抗一切可能性)不會降臨你,但是悲劇最終都會上演的。深入地看你自心,你將會明白我的意思。看看你周圍那些會行走的火山,看看世間的不穩定,你將會信服。貪嗔癡之火深入在每一個人的血脈中。一座休火山可一睡幾個世紀,這些煩惱卻日日吐出汙染。
什麼能令這些火平息呢?答案就在問題的根源中—一在那蘊藏著熾熱的地底亦存著清涼的生命之泉:就在心中,有著正念的清涼水。
在世界上最大的佛塔上歇一歇,我了望遠處的默拉比火山(Merapi),正把它的煙混和在雲層中。有時亦被稱爲“諸佛之山”的浮羅浮陀(Borobudur),也許正是取靈感于火山而建的。
看著我們的導帥——佛陀之莊嚴塑像,安詳地持著不同的手式坐著,一個念頭在我心中生起:這正是一個真正的死火山啊!那煩惱之火已長久熄滅了。能成爲這象征安甯之畫的一份子是多麼叫人驚異的事啊!
第二章 心的魔術
魔術可歸類成兩種:白與黑。我們並非在談膚色,而是談心境。當心境被愚癡蒙蔽,無知于真相時,便被稱爲黑或暗的。譬如說,一個正怒火熏天的人是看不到對方的美德的,正如一個迷醉于貪愛的人無視于他欲占有的東西之缺陷。很顯然的,這些心境最終導致不好的結果。
另一方面,當心境清澈明亮時,它被稱爲亮或白。當你醒覺及安甯時,你可體驗它的清新及光輝。不難理解爲何幸福總是如影隨形地跟隨著這樣的人。
心實在是個魔術箱,許多不可思議的東西從中生起。你可把它比喻成電視機、電腦、收音機等等,或全部都是。只有當一切都條理分明時你才能盡得其樂,一旦它失去了控製,便是地獄之門敞開時。
你可能熟悉當今孩子們愛玩的遊戲。它們把你放在各種處境中,從參加世界賽車大會,與外星人戰鬥到拯救受困的女神。你甚至能選擇交通工具,致命的武器。以及你要扮演什麼角色。它的作用就是要排除萬難,打沈敵船及贏得最高的積分。可是如果你不像那沒日沒夜把那靈巧的手指放在鍵盤上玩的頑童,你似乎注定要輸了。但那沒關系,那都是一場遊戲。經一番訓練你將掌握技巧。不久人們又會造出立體的電子遊戲了。生命就好比那樣。心在製造處境。但問題是你不能在累了就把它關閉。你不會覺得癌症是一場好玩的遊戲,對嗎?同樣的,患上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亦不是有趣的事。甚至自殺亦非解決方案。有人說,心將帶你經曆更糟的夢魇。你也許會問,這怎麼會發生呢?
心是一股複雜的力量組合,有些人喜歡稱它爲“能”。嘗試靜靜的坐著及觀察你的思維,你將看到它們如何操作。它總是沒完沒了的塑造新的狀況——真的或假的,然後對它們作出反應。很不幸的,許多人不在乎去好好觀察這心的機製,才會有著這一切的問題、問題、問題。其實,你能在心中找到這一切的力量,答案及喜悅的泉源。
雖然心可能很複雜,卻不太難通過一些有用的駕驽技巧,使這魔術箱爲你服務。
第叁章 主要調控
主要調控(一)
心的主要控製力是正念。可否記得你冷靜安詳的時刻?伴隨冷靜與安詳的醒覺也是明亮與清晰的。與它相反的就是你感到慌亂或徹底困惑的時候。因此,你可以用正念把任何工作都做到你能力的極致——不論是駕車、煮飯或回答考試課題。但這股潛質並未受到如信心與定力所得認同與強調。如果我們培育它,直到它真正的強健,持久及帶有啓發性,那生命將歡欣地度過。不然亦會順暢的多。
正念的利益——煥然一新的世界
有時人們說清醒與瘋狂之間是一線之差。例如那狂熱的天才就與那瘋人相去不遠。這就是爲什麼福蘭肯斯丁(一)及滅止器(二)被創造出來。不論怎樣,一切的炸彈都是不好的。不論這界線多麼微細,依然是有界線。即使那是很粗的界線,你若困惑,便依然會分不清它。
正念正是這條界線。當你沒有正念,如怒火沖天時,你實在是與瘋人沒有差別。分別只在(瘋的)程度罷了。當你在相當一段的時間裏沒有正念,你肯定是失常了。因此,如果你不想發瘋,請護持你親愛的正念。反之另一面的最糟處便是人間地獄,理性的界線實在是很微細的。若要令一個人崩潰並不難。把他關起來,幾天或幾個星期,你便看到一個適當送進精神病院的人了。
如果你是個修禅者,你可把握這奮鬥的機會,可能因而比別人更清醒。但別人仍然可能說你瘋,只因你與衆不同。我記得有人把朋友看成瘋了,只因他修禅後才不再如以往般易激易怒的。他們要能激怒他才滿意,你可否想象這種情形,尤其是這些人本身都是慣常的修行者?誰才是瘋呢?但如果你有正念,你將毫不置疑你的心是清晰的,以及能作理性的思考。他們才是迷惑不清的。
若我們說到有正念的心是沒有貪嗔癡之類的煩惱。這也就表示正念是分辨真正的快樂與苦痛的。我們能夠理解爲何嗔與癡是苦,而貪卻不然,尤其它伴隨著喜悅而來的時候。這是因爲喜悅包蔽起心的真正狀態。去了喜悅還剩下些什麼呢?那將是貪愛與頑固執取的真正不安狀態。它就像個饑渴的人。因此,若你欲獲得真正的快樂,且尋求清淨與正念所帶來的平靜心。
那是一種真正帶來滿足,及附有崇高目的的快樂,沒有一種欲樂可以與它比較。此外,你可以隨意獲取它(只要你修行),而不必爲它付任何價錢。
正念亦可以作爲斷定生死的因素。許多大意與疏忽帶來死亡,也許只是在階梯、梯子或路上摔一摔。每天都有奪去生命的交通意外。接著還有觸電或吃飯時大意作哽。它不只奪去你的生命,也奪去別人的。那之後又怎樣?你若在死時具有正念,那將是幸福的投生。不然便可能投生地獄。佛教徒相信因果法則。正念是善業,煩惱是惡業,一…
《讓火山止熄(舍棄我禅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