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答
——傳喜法師開示
2009-02-28
阿彌陀佛!首先對我們這種特殊方式的見面,我的內心裏還是充滿著一種歡喜,好像是小孩子玩遊戲一樣。但是我同時還要用我的心去模擬,或者是用我的心去感知大家在這個現實世界的存在。雖然網絡被稱爲是虛擬世界,但是我還是要感受這是真實的。每一位都是那麼真實的,我們能在網絡上見面,我們大家都有這樣一種善根的因緣。前兩天在網上有在線傳播我們的法會,二月初一那天,那天我看好像人數也不少,也有一百多人。
這兩天連續的下雨,二月初二龍擡頭啊,這兩天龍一直在擡頭,一直在下雨,我們山裏就顯得格外的清淨,山嶺在雨水的滋潤下更加的青翠,山霧彙聚成白雲飄起來。當我站到窗前,看到這樣美景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大家。
在這個世界很多人忘掉了我們在天地之間,我們個體的生命跟自然比起來是那麼渺小,但是我們個體的生命在天地間又顯得那樣子被寵愛,天地像父母親一樣的養育我們。
我們在這個期間有沒有思維更偉大的題目?今天有我們很多網友預先就已經寫了很多的問題過來,我粗略看了一下,也蠻具有代表性的,所以今天主要還是回答一些網友的問題。
01、信衆:施食的時候,如果居住在六樓,最後倒食物的時候,米和水是直接倒到樓下呢,還是自己跑到一樓來倒食呢?或者是在陽臺設個出食臺?
師父:對于這個問題的叁個方法,我們在座的網友覺得哪一個比較好?首先從六樓這樣撒下去,天女散花似的,這肯定是不行。跑到一樓呢好像你覺得會比較麻煩,有的膽子小的還不敢跑到一樓去。可以在陽臺設個出食臺的話,好像小鬼又沒有這麼高。
施食的時候是這樣,早上和中午的可以設在陽臺的出食臺上,如果是晚上的時候呢,最好是把它施到一樓去。
02、信衆:想請問法師《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這本經書是僞經嗎?網上流傳揚說是僞經,能否持誦?
師父:《天地八陽神咒經》我也持誦過,我覺得很好。是不是僞經我沒有考證過,但是不能聽網上的傳言,網上傳言會有很多的。我們還是誦比較好,我自己誦了我覺得還是很好的。以後我也可以專門再去看一看,我個人倒沒有聽說過這個是僞經,我覺得誦還是很好的。
03、信衆:賣童裝或者在超市做收銀員,這樣的工作能做嗎?
師父:在座的我想大家都會覺得可以做的。
信衆:那超市裏被殺的動物會找收銀員報仇嗎?
師父:這個好像有點共業哦,收銀員的話應該還是不要緊。賣童裝,那兒童殺螞蟻肯定也算不到賣童裝的身上。
但是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五濁惡世,我們還是爲自他做忏悔,做修行,這都是應該的。哪怕你再是正業,但是還是要爲自他在這個世界忏悔。你說的賣童裝和收銀員這兩個都是可以做的。
04、信衆:假使皈依您的很多弟子只是停留在對您盲目崇拜階段,也可以得到您的加持嗎?您也可以度化他們嗎?
師父:我們現在不要說是對我,如果說是對叁寶盲目崇拜的階段,我想他也可以得到叁寶的加持的。他保持著這樣的信心的話,叁寶也是會有辦法來改變他當下的狀況,從盲目變成有自信的狀態。
對我個人來說的話,我也只不過是叁寶的代表,我給大家皈依也是讓大家皈依叁寶,我對大家來說也是叁寶在這個世間的一個體現。雖然盲目崇拜這幾個字不太好,但是我也會努力地去改變他們,讓他們變成正信的弟子,我想他們也不會停留在這個初級階段,會更加進步的。
05、信衆:對上師所說的每一句話常常懷著批判的狀態去接受,是否不對?
師父:這個應該說是不對的,如果這樣的話反而會有過失。這個好像在共同前行裏面有提到,如果受持法的話,那你自己要把自己打掃幹淨。法器好比茶杯一樣,如果你這個茶杯裏面已經有自己的東西在,那有可能倒進去的水就已經變味了,甚至不能喝,所以在接受了之後要把自己打掃幹淨。
懷著批判的態度去學?因爲佛法總的是要在恭敬的前提下才會得到佛法的利益,如果批判的話,這種狀態應該說已經不是恭敬的狀態了。
我們允許不理解,不理解不要緊,這很正常,但是我們還是對佛法有崇敬的心。回光返照自己,提升自己,然後越來越體會佛法的真實義,這是可以的。
06、信衆:末法時代周圍壞境的主流意識,就是對出家人有先入爲主的誤解,在這種情況下也許在家人更能方便的傳揚佛法,那您認爲以出家僧衆爲佛教重心的傳統能繼續維持嗎?
師父:對這樣一個現象我們應該仔細地去思考一下,如果大家對出家人或者叁寶有先入爲主的誤解,這個誤解不是先天性的,這個誤解可以這麼說是在近幾十年當中,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形成的。雖然十一屆叁中全會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甚至把文化大革命定位成是一場浩劫,但是這個是需要我們大家去繼續反省的。雖然佛教落實宗教政策了,已經平反昭雪了,但是很多人還有這種陰影。
所以你以在家的形象,也就說你沒有暴露你是一個信仰者,如果你顯現出你是一個信仰者,大家依然會對你也像對出家人,對叁寶一樣的會有某種誤解,也是會有的。並不是說對出家人有這個誤解,然後你是一個在家的佛教徒別人就會認可你。
出家人所面對的問題,大衆所面對的佛教的誤解,在在家人身上完全都有,不是說你顯一個在家人的形象,反而對你就沒誤解了。因爲那個不是出家人惹的禍,不是叁寶惹的禍,這個是世間的一種錯誤的觀念,這是我們出家人和在家人共同面對的,我們共同要把它改變的。
所以下面說以出家僧衆爲佛教重心的傳統能繼續維持嗎?這個也就能夠明白了,叁寶住世間主要還是以出家僧衆這樣一種傳統。反過來說,出家僧衆如果消失了,叁寶都沒有了。很多人會有這樣一種迷惑,雖然是主流意識,卻是一個主流不對的意識,這是我們大家四衆弟子都要改變的。
07、信衆:想要今生成就是否一定要閉關?
師父:今生成就是否一定要閉關好像這個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如果你能夠有好的師父指導你,你作爲一個好的徒弟,能夠精進的修行的,能夠把自己的貪嗔癡給閉住了,那這個閉關很好。
不是說一定要給你一個房子,弄上窗子、門,把你身體放在裏面反鎖上,那才叫閉關。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控製自己的貪嗔癡,沒有開發起智慧來說,那樣閉一期的話,不是神經病也會閉出神經病來的。
08、信衆:有人說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同爲一體,是不是呢?
師父:說的人和聽的人你感覺怎麼樣?作爲我個人,我們從學佛的角度上來說,釋迦牟尼佛的無量光無量壽就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大悲心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與衆生同體的那就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所顯現在人間的那就是釋迦牟尼佛,這從我們的角度是這樣子,可以有這樣的認識。
但是有的人如果說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他自己以一種就是說世間的張叁,李四,王二麻子是一體的,那還是要通過法上來理解。如果是法上理解的話,他說的是對的,我們聽的人呢也要從法上去領會。
不同的名稱其實是一種方便。觀音菩薩是一切諸佛的悲心,那反過來說這個悲心就是佛。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一切聖者的體性都是無量光無量壽,否則不可能叫聖者。我們學佛這麼多年下來了,大家是要有這樣的智慧來認識這個問題。
09、信衆:沒有吃素的人念佛能不能往生西方?
師父:首先這個問題就是說往生西方決定因素是信和願,吃素跟信和願好像沒有一個什麼樣關系的。
甚至很多上座部的佛教徒,甚至出家人也都沒有吃素,泰國、緬甸都沒有吃素,但不能說他們沒有吃素,那我們以後做居士也不吃素了,看不同的地方。
因爲泰國、緬甸是佛教國家,那個地方業力比較輕,功德力比較大。
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是信佛的人很少,吃素的人更少,衆生業力都比較大,所以我們要想過好日子,身體健康,還是應該要有更大的一種修行的力量。
雖然說往生西方跟吃素沒有什麼關系,但是想往生西方還是最好吃素,這樣阿彌陀佛帶業的時候會輕一點。否則你那個吃的肉,殺生的這些業,阿彌陀佛就帶得很辛苦,到時候你于心何忍啊!你自己往生極樂世界,讓阿彌陀佛替我們背業。
10、信衆:看小說、看電影、唱戲、聽戲,都能達到忘我的境界,一心不亂,請問這種一心不亂和念佛的一心不亂有什麼區別?
師父:看小說、看電影、聽戲、唱戲、這些一心不亂,是對外境的自我迷失,這種叫忘我的,這個是迷失的。而且看電影、唱戲,所有種種都是生滅的,本身就是刺激我們感官的東西,所以它並不究竟。念佛是究竟的本體,是在智慧本體當中忘我,這個是天壤地別的事情。
但是反過來說,我們平時看電影、唱戲、聽戲都能夠達到忘我,一心不亂,那我們念佛的話也應該下這樣的功夫,也爭取在念佛,開智慧上安住著一心不亂。那個是我們努力的一種方向,跟世間散亂的那種迷失是兩回事。
11、信衆:假使我吃了某位上師加持的甘露丸,那這位上師是否就會承擔我的業力?
師父:你跟某位上師結過緣,甚至吃過他的甘露丸,這個上師接受過你頂的禮,接受過你的供養,這位上師確實會承擔我們的業力。所以我們要好好修,多修一點有功德的,惡業減少再減少。
就像我們出去做客人,總是要穿著新衣服,或者穿著整齊的衣服去參加那樣子的場合,總不能臉抹得黑黑…
《網絡問答(2009-02-2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