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阿難。時世自在王佛。語法藏比丘。
就是釋迦文佛給我們介紹世自在王怎麼給法藏比丘交流這個法則的。對,法藏比丘。
如所修行。莊嚴佛土。汝自當知。
汝自當知。我們要修行,你自己要不知道你修什麼行呢?對。
比丘白佛。
就是法藏比丘白佛。
斯義弘深。非我境界。
這說的太好了!現在我們這人就很難說出這樣真誠的話。斯義弘深。“你莊嚴國土你要自知啊!”佛給他這樣說。這個法藏比丘就很簡單說:“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哎呀,太好了!這說的是實話,但我們現代人呢就會認爲,你佛再深的境界我也可以想得到。這就出大問題了。
惟願世尊廣爲敷演諸佛如來淨土之行。我聞此已。當如說修行。成滿所願。
你看他的下手,就比我們現代的人要聰明、要有智慧,就是他說我要參照諸佛,看他們怎麼做的,我再來做。要不然我不了解,我沒法行了。
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
我們世間人說的這個人很高明啊,高明是啥呢?可能不是聰明,是高明。
志願深廣。即爲法藏比丘而說經言。
他說第一個比喻。
譬如大海一人鬥量。經曆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
世尊給他舉個例子,人一鬥一鬥地把海水取,取得久了海水也可以取幹,幹什麼呢?爲得海底之寶。人精進呢,什麼樣的願望都能成就的,只要精進不舍。求道不止,會當克果。這就是告訴我們于心願莫舍莫放,就是發好心願了,你就依願而行,對,必然成就。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爲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刹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
二百一十億佛土,它不是講的說是無佛之土,這個地方一定要清晰。你看這個二百一十億個佛土呀,他看了這些上下東西南北十方世界中種種佛土種種諸佛的做法,他想彌補諸佛的一個不足的。佛怎麼有不足呢?阿彌陀佛的果德是以諸佛的果德爲初發因地,就是在諸佛果德的莊嚴基礎上又設立的方便,這太難得了,太難得了!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
你看我們現在走般舟的人哪,說我要見佛,發了個願了,OK了,就繼續走,無挂無礙,“阿彌陀佛”,直直走去,來來去去,就不再用心了。有的人呢,他說我要見佛、,我要見佛、我要見佛······實際要見到的佛是他自己設計的佛、自己設計的佛、自己設計的佛······結果人就出問題了。
所以“志無所著”,就說發了願了,好了,這是個緣起,就在爲這個緣起做事情了,越清淨、越無挂礙、越簡單、越直白,越(有)效果,清淨佛、圓滿佛、無礙佛一直在攝護著你,直至你見佛、成佛,那要是我們再作第二個意就出問題了,那就著上了,著上什麼呢?就開始取相,就把這個見佛當成一種執著了,當成煩惱了,自我蒙蔽自己了,用蒙蔽的心去走走走·······一直蒙蔽自己,沒有用清淨的、平等的、圓滿的、無礙的心、無住的心一路走去,見佛爲止啊。實際我們時時刻刻在見清淨平等的佛,圓滿無礙的佛,時時都在見,只是說你用你那個業力蔽障了自己,你認爲沒有見,你擋著了自己的眼,一葉障目嘛,就我們現前的執著擋住我們的眼睛了,我們通過念佛念佛把它放下了,那就成爲事實了。
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量幾何。佛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
你看啊,人家講得很簡單,對吧?世自在王佛也很簡單,四十二劫壽命,我們要有一劫的壽命學佛就太簡單了,他不迷啊,你知道吧。在四十二劫中他生存,傳播佛法,哎呀,四十二劫啊,四十二歲我們可能還有人活不到呢,對不對?四十二劫!
時法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如是修已。詣彼佛所。稽首禮足。繞佛叁匝。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攝取莊嚴佛土清淨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說。宜知是時。發起悅可一切大衆。
這個呢,是世自在王佛說:“哦,你已經觀察思維修行都很好了,你把你的願望表達出來,你的國土表達出來,悅可一切大衆。”啥叫“悅可”呢?令一切衆生與其法相應、契合,所以發起、發起、發起——因爲他的表達能發起悅可一切大衆——現在學佛,我們學佛能不能悅可有情呢?就是給大家帶來利益呢?所以很多過去的善知識們行法做事情就是不爲自己,就是悅可有情,令衆生安樂,所以衆生安樂諸佛就歡喜,諸佛歡喜那道業就成了,有所成。
菩薩聞已。修行此法。緣致滿足無量大願。
講得很清楚,有勇猛的有情,聞到這個法了,就緣它。“緣致滿足無量大願”。要有人聞到這個法來緣這個法,就能滿足無量大願,這個不是說滿一般的願,是滿無量大願。
比丘白佛。唯垂聽察。
哎呀,佛你聽吧,我來給你講。
如我所願。當具說之。
這個唯垂聽察,這個佛是誰呢?你把你坐在那個佛的位置上聽一聽也行,我們用覺悟的心來聽,用無染的心來聽,用佛一樣的心來感知法藏比丘的因地,換個位置,挺好的。
下面四十八願它就有緣起了,爲什麼呢?爲了悅可一切衆生,讓一切衆生來緣這個法來成就無上菩提,他才發的願。那我們修行是什麼呢?有沒有悅可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緣這個法滿足他們的所有的願望呢?要有了那太好了,那我們和阿彌陀佛于因地無二無別。
所以下面呢,就涉足到他的願望了,實際這就他表達了他成佛以後的心願是什麼,很多人說成佛有啥意思啊,對不對?他成佛很多事要幹,對不對?有人會問了說:“一切衆生本來是佛,本來是佛有啥事啊?”有事幹了,對不對?那我們從圓教來講,一切衆生本來是佛,幹什麼呢?幹後面的事!說不假修持嘛,你就悅可安心吧!
(第一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這個“我”可能是現前的每個有情。
“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這很簡單了,我們要是真正地知道我們本來是佛,你的國土還有地獄餓鬼畜牲嗎?你眼中肯定沒有這叁惡道了,你心念中也沒有叁惡道了,行爲上也沒有叁惡道了,要有那你怎麼知道一切衆生本來是佛呢?說順性所觀啊,惡道不可得,不可設立。
(第二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複更叁惡道者。不取正覺。
還是怕這個人就說,哎呀,說,有的人說你本來是佛,怎麼佛還會輪回呢?還會墮落現在這個樣子呢?說這是胡扯的,這不是這樣說的。沒有叁惡道之說,因爲什麼呢?我們現量不過是妄夢相加,實無實質啊,覺悟于此就能覺悟本源,蒙蔽于此流浪叁界。覺悟于此你徹回本源那就本源是佛,本來是佛;你迷執于妄想那六道輪回,實際說妄想在輪回實無輪回啊!那我們說本來是佛,真實不虛。
國中天人不再複叁惡道,這個往生不再複叁惡道呢,這前兩個誓願呢就是爲了令衆生遠離叁惡道怖畏。我那一天聽那個居士說畜牲的好處什麼的,實際他是不了解,要了解了叁惡道真是很苦的,就是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都是很苦的,主要是我們想象這個東西不行的,你想象不行。有的人呢真是懼這叁惡道。
(第叁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就是往生者不像佛一樣的妙色身相他不(取)正覺。現在像女孩子說:哎呀,什麼要美容啊,化妝品哪,到那兒不用化妝,也不用美容;什麼養生術啊,什麼有的人塗雞蛋清啊,有的人去塗什麼蘆荟啊,有的人擦這個擦那個啊,那兒不用擦,具足妙相莊嚴。你再擦一百年以後一擦都是一堆骨灰,你擦什麼呀擦?實話實說。
所以這個呢是來給我們一個清淨平等的回施,去除衆生對這個色相差異的這種自卑自慢的一個平等回施,令我們再作平等安住。
(第四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這兩個教法(第叁個、第四個誓願)是同一個教法,跟第一個誓願、第二個誓願一樣的。第一個誓願沒有地獄、餓鬼、畜牲這個叁惡道,第二是不複叁惡道。說叁、四這二節來給我們設立一個什麼了呢?平等清淨回施,就是沒有差別的。
我聽一個菩薩說:“要人長的一樣,像一個模子一樣啥意思呢?”這就是凡夫分別心、驕慢心、不平等的心所設立出來的東西,說人都長得一樣受不了。你又不知道長一樣(的)世間人啥樣子,你又不知道,你沒有領納過,對不對啊?你怎麼會就有想法呢?實際就是不忍跟我一樣。因爲你經常就會聽到說:“她穿那個衣服,我才不穿呢!” “他人怎麼樣怎麼樣······”就要跟別人不一樣,這就是凡夫的心,不清淨也不平等,要麼高人一頭,要麼有點自卑、比別人差一點,不舒服,對不對?所以這兩個願呢是清淨平等的回施,還是讓我們回歸到法性安樂上面。
(第五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我們繼續念,不管它。
(第六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還不管它。
(第七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第八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不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衆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第九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這幾個願呢,從第五到第九這幾個願,五六七八九,五個願對吧?這五個願講通力的。五通啊,是吧?這個講通力的,什麼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這五個通,對吧?這五個通呢,很多人現在追求神通,…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