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二門論釋義 甲二、正明論體 乙二 觀有果無果門▪P3

  ..續本文上一頁

  己四 責因果不成門

  庚一 明因相壞

  複次,若因中先有果生者,是則因因相壞,果果相壞。何以故

  如氎在縷,如果在器,但是住處,不名爲因。何以故

  縷器非氎果因故。若因壞果亦壞,是故縷等非氎等因,因無故果亦無,何以故

  因因故有果成,因不成,果雲何成

  如果說因中先有果的話,這並不能說明因果關系,反而破壞了因果的意義。這樣說因,因的意義就被破壞,這樣說果,果的意義也被破壞了。爲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是因中有果,就等于氎布在紗縷中住,水果在盤籃中住,這只能說是住處、是存放處,不能說成是因了。爲什麼

  因中有果,因即等于果的存放處,那麼,紗縷就不能成爲氎布的生因,比如盤籃不是水果的生因。這樣因就不成爲因了,所以說“因因壞。”

  “若因壞果亦壞”這是乘勢破果,沒有因哪裏還有果!最後“何以故”下是進一步說明因果的意義都被破壞。此文正說因壞,兼說果壞,不是正破果。

  庚二 明果相壞

  複次,若不作不名果,縷等因不能作氎等果。何以故

  如縷等不以氎等住故能作氎等果,如是則無因無果。若因果俱無,則不應求因中若先有果,若先無果。

  果是造作法,由因造作。如果因中先有果在,這果就不能說是因所造作,只是果的住處或存放處,如果因不能造作果,所以說“不作不名果”。又因如果不能造作果也不能名爲因,不名爲因,也就不能造作果。爲什麼

  紗縷等不因爲氎布住在這裏就說是它造作的,比如盤器不因爲水果放在這裏就說是盤器生的。如果是這樣,就沒有因也沒有果,如果因果的意義被破壞,因果都不能成立,就不應當說什麼因中先有果和因中先無果。

  庚叁 責相破

  複次,若因中有果而不可得,應有相現,如聞香知有花,聞聲知有鳥,聞笑知有人,見煙知有火,見鹄知有池。如是因中若先有果,應有相現,今果體亦不可得,相亦不可得。如是當知因中先無果。

  相有二種:一是體相,二是標相。這與前文責相破不同,前文責相破是指的體相,體相是指事物的本身;今此責相是指標相,標相是事物的標幟或現象,如聞香知有花,聞笑知有人等五種現象。動物中只有人會笑有笑聲,這是人的特點故爾。“今果體不可得”是指體相,相亦不可得是指標相。最後結成因中無果,否定因中有果。

  

  庚四 遍覓果

  複次,若因中先有果生,則不應言因縷有氎,因蒲有席。若因不作,他亦不作,如氎非縷所作,可以蒲作耶

  若縷不作,蒲亦不作,可得言無所從作耶

  若無所從作,則不名爲果,若果無因亦無,如先說。是故從因中先有果生,是則不然。

  “遍覓果”者,普遍尋覓果法不可得,所以“遍覓果”自因中不生果,他因也不生果。有因不生果,無因也不生果,哪裏還有果

  自因不能生果的話,如果是因中先已有果,何須更生

  如論文說:“若因中先有果生,則不應言因縷有氎,因蒲有席。”果既然先有何須更從因生?他因也不能生果,如論文說:“若因不作,他亦不作,如氎非縷所作,可以蒲作耶

  ”蒲草是席子的因,對氎來說名爲“他因”,如既不從縷生,更不會從他因的蒲草生。有因既不生,是從無因生嗎

  也不是,如論文說:“若氎不從縷作,蒲亦不作,可得言無所從作耶

  ”這是反诘語,意思說也不是無因生。如果“無所從作”,就是自然有或無因生,如果無因而有也不能叫做果,果無故因也無,因果都沒有哪裏有什麼果生!

  庚五 有常過

  複次,若果無所從作,則爲是常,如涅槃性。若果是常,諸有爲法則皆是常,何以故

  一切有爲法皆是果故。若一切法皆常,則無無常,若無無常亦無有常,何以故

  因常有無常,因無常有常。是故常無常二俱無者,是事不然。是故不得言因中先有果生。

  承上文遍覓果義,自因不作果,他因也不作果,又不是無因而生果,這個果法豈不是無所從作嗎

  如果無所從作,豈不是如涅槃性不生不滅的常住法嗎

  如果果法是常,那末,一切有爲法都應是常,因爲一切有爲法都是因所造作,都是果故。又如果一切法皆常,便無有無常,如果沒有無常也就沒有常,爲什麼這樣講

  因爲常和無常是相待而有的,如果沒有無常,說什麼是常。如果說常和無常法二者都沒有,而事實不是這樣的。上來一系列的錯誤觀點,都是由因中先有果而産生的,所以不應言因中先有果而果生。

  己五 責異果

  庚一 重果破

  複次,若因中先有果生,則果更與異果作因,如氎與著爲因,如席與障爲因,如車與載爲因,而實不與異果作因,是故不得言因中先有果生。

  “若因中先有果生,則果更與異果作因”,這就叫責異果,又名重果破,就是責成此果應與後果作因,所以名異果或重果。如言紗中有布,此布應能做衣服穿著,與穿著作因;如果蒲中有席,此席應能遮障視線或遮蔽陽光;可是,紗中的布實際並不能做衣穿著,蒲中的席也不能用來遮障陽光。“是故不得言因中先有果生”,結成因中無果。然而因中有果,這是外道數論派的主張,佛法大小乘派別均有此義,如小乘薩婆多部,明叁世實有,從未來轉至現在,從現在變爲過去,也叫二世有義。又說木中本有火性,也是因中先有果義。大乘中說:衆生本有佛性,本有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未來成佛,這也是因中先有果義。這本來都是佛陀隨順衆生方便之談,如果執爲實有,便同外道。中國佛教創立的各宗,不讀《般若》、《叁論》,多犯有此過,辯不清與外道的界限何在。今破因中有果,即破二世有義。衆生本有佛性和諸法不空,實有自性者。

  

  戊二 作爲果

  若謂如地先有香,不以水灑,香則不發;果亦如是,若未有緣會,則不能作因,是事不然。何以故

  如汝所說,可了時名果,瓶等物非果。何以故

  可了是作,瓶等先有非作,是則以作爲果,是因中先有果生,是事不然。

  外人因中先有果,這是本有義,但本有的果不可見,不爲五識所緣,如果是假借外緣促成出現的果,這是因緣造作産生的,是始有義,不是因中先有的,就叫作爲果。此文是替外人假設一種理由而批破之。“若謂如地先有香,不以水灑,香則不發。”這假設說:比如地下有香味,如果不用水灑,香氣就散發不出來,如果用水灑,地下的香氣就散發出來了。灑水是外部條件,因中先有的果也是這樣,如果沒有外部條件會合促成,就不能作因生果。論主言:這種說法不對,爲什麼不對

  如你所說的那樣,由外部條件促成的明了可見的是果,那泥中瓶,縷中氎就不是果了。爲什麼這樣說呢

  因爲借外緣促成顯了的果這是造作的,因中先有的果不經任何造作,如果借衆緣造作,這是緣起有,是始有,是有作爲而産生的果,你說是因中先有的果生,這就不對了。

  庚叁 正二因

  複次,了因但能顯發,不能生物,如爲照暗中瓶故然燈,亦能照余臥具等物;爲作瓶故和合衆緣,不能生余臥具等物,是故當知非先因中有果生。

  所謂正二因,因有二種:一是生因,二是了因。“生因”是生果的主要原因。“了因”,了是顯了,能使人明顯了解事物的存在而不能生物。上文外人說:“如地先有香,不以水灑,香則不發,果亦如是,若未有緣會則不能作因。”這將“緣會”的生因當作了因。爲了糾正外人對生因和了因的錯誤認識,所以說“正二因”。“了因只能顯發”,使人們了知事物的存在,“不能生物”;如爲了尋找暗室中的瓶而開燈,開燈以後,不但能照見瓶,同時也能照見暗室中的桌椅床鋪等物。生因是人們爲製造瓶,聚會衆緣,這包括泥團、水火、工具和人工等,但在製作瓶的同時,不能産生其它的桌椅床鋪等物,因爲這不同于燈照暗室的了因。所以事物不是因中先有果。經過“緣會”的了因而有果生。這將生因和了因攪和不清。正意“緣會”就是生因,不是了因,更不是因中先有果。

  

  庚四 二作廢

  複次,若因中先有果生,則不應有今作當作差別,而汝受今作當作,是故非因中先有果生。

  根據時間的不同,有叁種作業,過去是已經作,現在是正在作,未來是該當作。既有叁種作業,這也應是外人承認的,如果一切法生。都是因中先有果生,豈不是只有過去已作,而沒有現在正作,未來當作,這兩種作業就被廢除了。“作”是造作,是産生的過程,所以作就是生。由此可知一切法生,不是因中先有果生果。

  戊二 破因中先無果生果

  己一 破因中先無果而生果

  若謂因中先無果而果生者,是亦不然,何以故

  若無而生者,應有第二頭第叁手生,何以故

  無而生故。

  前破因中有果,今破因中無果。如果就從破外而言,前破數論外道,今破勝論外道。如果從破內而言,前破上座部和毗昙二世有義,今破大衆部和成實論二世無義,大乘中有當現二常也同此破。也可能還是一人,先立因中有果被破不能成立,就改有執無,所以今破無。如果因中先無果而生果的話,何不生第二個頭,第叁只手

  如果說言因中無第二頭第叁只手,所以不生第二頭第叁只手,然而因中也無一個頭兩只手,爲什麼只生一個頭兩只手呢

  

  己二 外人救

  問曰:瓶等物有因緣,第二頭第叁手無因緣,雲何得生

  是故汝說不然。

  外人救,救意說:因中是一個頭的因緣,所以只生一個頭,手也是這樣,所以不生第叁只手。

  

  己叁 論主破救

  庚一 多因破

  答曰:第二頭第叁手及瓶等果,因中俱無;如泥團中無瓶,石中亦無瓶,何故名泥團爲瓶因,不名石爲瓶因

  何故名乳爲酪因、縷爲氎團,不名蒲爲因

  

  此破與上一破不同處,上一破是舉一因而生二果,所以說“應有第二頭第叁手”,今是舉多因以生一果:“如泥團中無瓶,石中亦無瓶,何故名泥團爲瓶因,不名石爲瓶因

  ”說泥與石都是瓶因,所以是多因。然而此文也可以破上義:泥中無瓶既說泥是瓶因,泥中無二頭,也應說泥是二頭的因。如果泥中無二頭…

《十二門論釋義 甲二、正明論體 乙二 觀有果無果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