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曲肱齋全集 第一冊 目錄 序言 前言

  

曲肱齋全集

  

第一冊

  

陳健民

  

著述

  

陳相攸

  

主編

  

徐芹庭

  

副主編

  

陳浩望

  

  

出版說明

  藏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藏族文化雖然包括西藏醫學、西藏文學、西藏舞蹈、西藏音樂、西藏風俗等內容,但是在全世界最受人矚目、影響深遠的還是藏傳密教。

  旅美華人陳健民先生,作爲漢地學者去研究藏傳密教,在海內外被公認爲是一位最權威的大學者。陳健民先生克服了種種艱苦的條件與惡劣的環境,用畢生的全部時間與精力在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對藏傳密教進行了認真的學習與深入的研究。他以一個現代學者的客觀精神對藏傳密教的許多過去隱秘不傳的法理、儀軌等進行了不同于傳統的現代講解,他成功地把藏傳密教介紹到了西方英語世界,同時也在東南亞各國以及海外華人世界中享有盛譽。

  在向西方世界推行東方文化的人裏,中國的陳健民先生與日本的鈴本大拙、印度的摩哈若虛(Mahzarishi)是相提並列的。日本的鈴本大拙成功地把東方禅學介紹到歐美,印度的摩哈若虛(Mahzarishi)卓有成效地傳授了瑜伽靜坐,而中國的陳健民先生則推廣了藏傳密教。陳健民先生的英文水平雖然不一定如前兩位,但是他的教授不僅包括東方禅學與瑜伽靜坐,而且在修行經驗與理論的深度是前兩位所不及的,因此他在西方世界的影響也將更爲深遠。

  我們出版陳健民先生的著述目的是爲我國漢地專家、學者提供一個關于藏傳密教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參考文本,以利更好地了解、研究藏傳密教,促進藏漢兩地佛教文化的學術交流。

  目 錄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一

  前言二

  前言叁

  前言四

  前言五

  曲肱齋文初編

  序言

  愛、慈善、大悲、菩提心辨

  布施之接受與支用態度

  嗜鴉片煙者必墮論

  病裏正觀記

  附 治身歪及遺精擴大觀偈

  破積財圖出離論

  熟溜病及其對治

  遷識證量論

  《心佛衆生叁相續菩提心頌》觀想

  論往生之最低條件

  忍精、采鉛、提點辨

  論雙運書

  閉關非爲我、證果以利人論

  論出離書

  四關詩

  覺園詩文集序

  信筆根源論

  吾妻相攸居士繡功感應記

  劉銳之居士筆受《大幻化網導引法》參訂私記

  跋

  校對後記

  曲肱齋文二編

  修行自性之推究

  小大乘修空及密乘大手印、大圓滿、禅宗辨微

  蓮師大圓滿教授勾提

  密宗道次第廣論書後

  東密行者當進學藏密無上瑜伽法論

  名辨

  有相無相二道難易論

  略論金剛乘行人與般若乘行人用心之大異

  論脈、氣、明點與諸前行之關系

  評古洗裏所著《大威德證分》中脈之說

  口訣談

  修悲心十二字訣

  

  

序言一

吳立民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交融和合的大家庭,作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這其中的藏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在藏族文化中最爲世界各地所推崇和贊歎的就是藏傳密教。

  中國佛教包括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叁大語系,這叁大語系佛教是整個中國佛教不可分割的有機體。藏傳密教自本世紀初逐漸傳入漢地佛教界,近半個世紀以來又逐漸傳播到歐美等世界各地,並以其特殊的神秘性吸引著漢地乃至全世界的專家、學者去探討與研究。在這其中,最有成就者當首推陳健民先生。

  陳健民先生是湖南攸縣人,生于清光緒叁十二年(1906年),1930年在湖南跟隨西康諾那上師開始修學藏傳密教,1939年辭職去西康、甘孜等地訪師求法,1944年返回攸縣閉關修習,1947年去印度朝拜釋迦牟尼道場,在印度閉關修學達二十五年之久,1972年應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邀請,赴美講學、著述有十五年。

  陳健民步入佛門50多年以來,先後拜師37位,灌頂500多次,閉關專修近40年,其中兩年生活在洞穴之中,一年生活在墳場裏,六年在西康高原苦修,二十五年在印度噶倫堡山城度過。無論條件如何艱苦,環境多麼惡劣,陳健民依靠著自己堅韌不拔的毅力與矢志不渝的決心,終于成爲一代佛學大師。

  從古以來,藏傳密教一向是在西藏、蒙古佛教界傳授,而很少爲漢地佛教界所知曉。自近代以來,作爲一個漢傳佛教學者,陳健民先生的確是對藏傳密教的理論與實踐下過最深功夫的一位。爲了全身心地訪師問道與閉關修煉,陳健民先生辭去了公職,離別了妻子兒女,過著在家身份的出家生活,通過畢生的修學努力,爲後來的漢地佛教學者乃至世界佛教學者,架起了一座漢傳佛教與藏傳密教進行溝通的橋梁。

  陳健民先生的這種學習與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學者,或者僅僅偏重于佛學研究一方面,或者僅僅專精于佛法修行一方面,他確實真正做到了“解行並重”、並做到了“行證相應”的境界。陳健民先生在義解上精通叁藏,在修行上勇猛精進,因此他的著述是數十年進行佛學教理研究與山居修持實證的總彙。

  陳健民先生自七十年代移居美國以來,作爲一個從未受過高等教育的修學者,應邀在各地講學授課之余,自修英語並用英文撰寫了100多篇佛學文章,被公認爲是把藏傳密教與漢傳禅宗成功地介紹到西方英語世界的重要推動者。

  陳健民先生也不能被單純地認定爲藏傳密教的修學者,實際上他在漢傳佛教上同樣有著極深的造詣,特別是對漢傳佛教的禅宗、華嚴宗、淨土宗、律宗等都有深入的研究與獨特的見解。在理論上,陳健民先生將華嚴圓教之精華融入無上密宗,將密宗見地融入淨土宗行門之中,將禅門古宿的見地、行履及其公案架構爲禅海四層燈塔。

  藏傳密教向來以其“秘密”而著稱,而陳健民先生在修學中始終保持著學者的客觀精神,對一些密教的法理、儀軌進行了不同于傳統的現代講解,以適應現代社會資訊發達、文化交流的形勢。密教的修持,在傳統上十分隱秘,但是因此也增加了他人的誤會,並使一些不肖之徒易于冒充。陳健民先生的這樣作法原本著意于杜絕一些人利用密教來欺世盜名,招搖撞騙。現代學者在閱讀陳健民先生著述的基礎上,如要修學密教,仍要嚴格地遵照傳統的灌頂、傳法、講解的師承方式,這樣才能真正符合密教規矩。

  陳健民先生已經去世近十五年了,生前陳健民先生雖從不收徒弟,卻早已桃李滿天下,其聲望也已譽滿天下。陳健民先生留下來的一生理論與實踐的心血結晶——《曲肱齋全集》即將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這將有利于藏漢佛教文化的學術交流,的確是漢地佛教界與學術界的一件喜事。陳健民先生的夫人陳相攸女士和侄兒陳浩望先生問序于我,贅語如是,隨喜功德。

  2002年8月于北京

  

  

序言二

方廣锠

  對陳健民這個名字,我並不生疏。1997年7月,國內出版了他的著作《佛教禅定》;1998年11月又出版了他的傳記——陳浩望撰《佛學泰鬥陳健民》。這兩本書現在就在我的書架上。我有一個習慣,新書入手,先翻翻,大致知道一個梗概。興趣較大就看一遍,興趣不大就放一邊。看一遍的屬于學習,放一邊的屬于備查。關于陳健民的兩本書就屬于興趣較大之列。

  作爲一個佛教研究者,爲什麼會對陳健民感興趣呢?主要出于如下幾點:

  第一,我從印度佛教著手,開始學習佛教。學到密教,學不下去了。密教的一系列問題,經籍中、書本上都含含糊糊,令我恍恍惚惚。設法找人求教,有人告訴我叁脈;態度神神秘秘,講時欲言又止。後來看《密宗道次第廣論》,才大致建立一點輪廓。再後來,對密教的知識逐漸積累,總算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但對它的宗教修習部分,還是不很清楚。因爲不同的書籍,說法不同。好奇心,或者說求知欲,應該是人的天性;別人越說是秘密,自己就越想知道它的底細。既然這麼多人都說陳健民的修習如何好,那我自然産生興趣,一則通過他來檢驗我以前所學的知識;一則用我學過的知識來檢驗他。

  第二,宗教不僅有理論,還有實修。研究宗教而不知道實修、不承認實修,也就不可能真正研究好宗教。宗教實修有各種形態。禅宗認爲,擔水砍柴,都是修道;但密教,特別是瑜伽修習,那完全是另一種路子。我曾經在拙作《印度禅》一書中這樣說:“我對瑜伽雖然不能說完全不熟悉,但起碼是不太熟悉。更正確地講,應該說對其中的有些部分比較熟悉.而對其中的另一些部分則知之不多;至于實修部分,雖然從門外窺望過,但畢竟至今仍然站在門外。”密教實修,過去是不允許別人從門外窺望的。現在佛教瑜伽士陳健民先生公開舉辦展覽會,我自然要從容浏覽一番。

  第叁,作爲一個與佛教…

《曲肱齋全集 第一冊 目錄 序言 前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