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了,全在平素日久天長地在飲食起居上練習,平素你練常了,習慣成自然,你就成功了。上這來打佛七的時候,就是做實驗啊,看你在家的功夫怎麼樣,到這裏來試驗、試驗,能在這七天裏得一心否?並不是你在家一點也不練習,來到這裏就得一心,沒有那麼便宜啊!這個大家記住是實在話,全在你平素練習,習慣成自然啊!不上靈山寺來打佛七,你在街上就是道場,習慣了嘛!這是很要緊的。假如來到這裏得不到一心,來到這道場得不到一心也得到增上緣了,幫了忙!無論怎麼樣我們功夫不好,你來到這裏,看大家都念佛,你一個人就是不念,用耳朵聽也有若幹佛的影子烙上去了,這個功德就不小了,這個我們是不懂得啊!卻是增上緣也有大利益。
總之,功夫全在平素練,習慣成自然,自然就行了嘛!彌陀經上衆鳥演法,還不懂得啊?到了寶樹被風一吹,以後再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才歸到自然。歸到自然,自然什麼都不怕,隨便什麼都可以辦,都是爲著利益衆生。這個心,上爲佛法,下爲衆生,那就成了功。于自己一點私心也沒有,記住這個。
再說,我們打今天起,以前的罪業都讓它在心裏消化,怎麼消法?“更不造新殃”,別再幹新的啦!不幹新的,就不往裏頭澆水。這個種子不往外長,時候久了,自然就滅了。“隨緣消舊業”你遇見不好事情就換境界。頭先說的這個,你必須殺生,你沒法子,你替它念佛,你心裏沒它,隨著這些壞事,你變心理。“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這就可以成功。
下面,把這個偈子念一念給大家聽,看得見的看,看不見的聽也是一樣。“雜念皆是平素罪”這個雜念就是打妄念,不是你要這樣,而是你的罪業呈現的種子,它在那裏鬧,那就是魔。你平素造的那些罪業在那裏打妄念。“若不造業念不生”你不造罪業,妄念就不生,一起就是淨念。妄念不生,一起就是淨念,淨念相繼。(師再補充說)。
“從今切莫再造業”從今,打這個時候,咱念佛的這個時候。以後就不造一切業了,怎麼你還處處損害衆生去?度衆生不是叫你損害衆生,你上這個社會損害衆生,這是學什麼佛!造業都是害別人,你不造業,“一心不亂自然成”然後你才能得一心不亂,自然就成功,你還要造業,那就怎麼子也不會一心。
話交代夠多了,每句話都有很深的道理,大家趁這個時間還是求一心不亂,念佛求一心不亂要緊!
到明天還有二天,大家照這個樣子想想,回到府上還是照辦。諸位同修,放下萬緣,一句彌陀,一直念下去!
幸酉歲佛七開示
弟子連淑美敬記
這裏打佛七,算來已有叁十年,每次必有人講話。依照規矩,要請淨土宗善知識來開示。開示並不是講經說法,但甚重要,要把如何得一心的要點說明,不得一心,就是念一萬年佛,也不成就。今我一介白衣,工夫也不好,雖曾遇淨宗大德,經明師指點,但因愚笨,只能按祖師所講,跟諸位談談,不敢說講開示。
叁十年來,佛七都是誰講呢?都是我講,每年參加新舊同修都有,所說都不一樣,其中也有聽叁十年的,今再講什麼?再講還是這些話,聽過的,同修不願再聽,以爲都已曉得,試問做到沒有,若未做到,還是沒用處。
今按祖師的開示講,祖師依據經典,經從佛口出,法門都是佛傳的,經上所無,祖師也不敢隨便說。但叁藏經典太多,凡夫接受不了,只可依一法門專修;我們都修淨土,就按淨土法門說。
諸位或許疑惑,何不直說得一心的方法?因現在一切皆不正常,都往後退。有人以爲較從前熱鬧,何以說後退?所謂熱,是全身冒汗,滿心躁煩;鬧,是亂七八糟。以修淨而論,必得一心不亂才能往生,熱鬧如何能一心不亂?所以是退轉。大家是老朋友,也念了叁十年佛,後來如不得好結果,就對不起大家。古人說:“千人吃飯,一人還錢。”結七念佛,參加人多,花費也多,如果沒有效果,就是造罪業,一切罪過要由講開示的來受,如其中有一人發真心,得了一心,後來能往生,這個人就算把這場的錢都還了。今日與往年不同,請大家格外小心,想往生必得念到一心,不可圖熱鬧。
諸位修行叁十余年,古人說:“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多沒用,要真修才行。經典很多,但曉得萬法不如一法,因不論何宗,都要依一門修才成功。經上那一句也能證果,但萬句經不如一句佛,可是大家不信,常有同修來問,再念那部經好?那部經也好,都是佛說的,如每天早課能誦完叁藏十二部,功德最大,但古來就是祖師,也沒有一早上念完的道理。一句佛號六個字,我才會叁個字,一知半解,就能講叁十年,諸位根利,若懂四字,准能成就。
一句佛號何以效力這麼大?因經從佛口出,僧賴經有,往生之後,還須再念叁寶,佛是叁寶之首,在這裏懂一句佛號就成功。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念佛就是種善根,樹有根才能生長,有了善根,才能開花結果。
這些話從前也講過,只是說法不同。彌陀經大家都念,也是不懂,爲什麼不懂?因爲沒開悟的緣故。淨土宗也要開悟,不悟就是迷惑顛倒。但開悟須有福氣。所以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要開悟,必得修福。
什麼是福德?彌陀經上提出叁十七助道品,但太麻煩,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後來祖師簡說爲十善業,大家還是不懂,另說出方便法,就是“深信因果”,要在“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善惡種類多,如能守住根本五戒,凡舉心辦事,一切爲公,就是善;私心滔滔,就是惡。去貪嗔癡根本叁惡,所做都爲大家,就是有了福德。
有福就開悟,古人說:“福至心靈”,福來,心自然靈,一說就懂,且講一句就懂十句八句;沒福,心就不靈,講一百句,一句也聽不懂。學佛求感應道交,感應佛叫“靈感”,心昏昏沈沈,怎能與佛感應?就算佛來接引,還是不肯走。做工夫全在平素,修行不礙從事農工商法醫,只要拿出菩薩心來做事,就是善,福至心靈,自然開悟。今天結七是考試,平時工夫好,期中可以得一心,否則唱七天就得一心、了生死,天地間那有這樣便宜事?連喝杯茶,也不容易,何況是了生死的大事,全在平素練習。心佛衆生是一回事,舉心就爲大家著想,動念就是佛,心就是佛;心不念佛,想著世間亂七八糟的壞事,心就是凡夫。成佛或做凡夫,都是心造的。下面講一首偈頌結束:
“佛在心中莫外求”佛就在你心裏,成佛成衆生,都在你自己,到外頭去找佛,就找錯了。這句是善根,下句說福德。
“貪嗔放下是真修”貪嗔癡是叁條根本煩惱,放不下而說修行,那是欺人之談,如能放下,才是真正修行。
“年光叁十仍如舊”這裏佛七叁十年,我也來講叁十年,前十年成就的人不少,次十年就減少,後十年更不如從前,今年雖叁人有瑞相,總說一年不如一年,還是依舊沒進步,爾後誰還再來講叁十年?
“勢至觀音代發愁”我們念的佛,不但阿彌陀佛不高興,就是觀世音、大勢至菩薩也都替你犯愁。看你這個人怎麼辦?若不好好幹,就是觀音菩薩慈航普度,也度不了你;勢至菩薩教你憶佛念佛,淨念相繼,你也不聽;這兩位菩薩都在代你犯愁。他們發什麼愁?他們對不起阿彌陀佛。怎麼教的學生,都不成功?今天是彌陀聖誕,他們沒法給阿彌陀佛拜壽,都是我們的罪過!
壬戌佛七雪僧貢言
弟子連淑美敬記
這裏結七念佛,已有叁十多年,每次學人都來講過,早期是每天講一次,把自己所學的念佛方法,貢獻給大家,至于“開示”二字,卻是擔當不起。叁十年來,這個法門及其念法,已經說了很多,皆是古人經驗之談,只要選擇一條去做,就能成功。
現在正是末法時期,修其他法門,都要仗著自己的力量斷惑證真,就是證個羅漢小果,也得千年萬年,很不容易辦到。惟有淨土是二力法門,自力不夠,佛力來加被,最特別處是不須斷惑,但能感應道交,臨終佛即來接引,一往生就成功。這個法門當生成就。但要緊在“感應道交”,如不能感應,就不能成就。怎麼不感應?阿彌陀佛如天上的月亮,念佛人的心好比水,水要是澄清,月亮就能照進去,這就是感應,就可以接引往生;心如不清淨,就像水很濁,月便照不進去,便是不能感應,縱使阿彌陀佛就在眼前,也去不了。怎麼感應法?這就是結七與在家念佛不同處,來到這裏,什麼心都得放下,一心念佛,這是在家辦不到的。彌陀經專講執持名號,六字或四字佛號,一天、二天,或是七天,只要有一天念到一心,心水澄淨,就能與佛感應,便算是一個成就,臨終就可保險。要是辦不到,就是空過,與在家念佛沒有兩樣。
說到一心,萬千人中難得有一人能懂,不懂怎能辦到?就是辦到也恐不知。這怎麼辦?這層道理,本人是個凡夫,一無所知,佛七中雖然不能講經,但須按著經義,以及祖師所有講話,貢獻給諸位。
彌陀經說:“一心不亂”,怎麼一心法?俗話說:“心無二用”,用心,是起念頭想幹什麼;無二,是念頭往外出時,比針孔還細,只能出一樁事,二樁就出不來,入也是這樣,只能有一個念頭,卻又細又快,一彈指頃,就有六十個刹那,一刹那有百十個念頭,全在自己能覺悟,一覺悟就好辦。他宗不許起念頭,但要做到無念,這卻很難,淨宗不怕起念,就怕覺遲,愈起愈念,念什麼?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稍一停,壞念頭就出來了,若能心無二用,起念只是阿彌陀佛,並無他念,便是一心。
臨終佛來接引,接引什麼?不是這個臭皮囊,也不是妄念,是來接念佛的心。一起妄念,就生了障礙,就是佛在眼前,也有障礙,心與佛光,不能互照,既不感應道交,還是不生效力,故必得念到一心。臨終“心不顛倒”,才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在這裏結七念佛,要不明白這層道理,跟在家念佛還是一樣。如在這裏口裏念著佛,心還想著他事,那就壞了,正念佛時,心一想念富貴,就出不去六道輪回,後來生天;一想起…
《雪廬老人淨土選集—佛七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