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全在平素日久天长地在饮食起居上练习,平素你练常了,习惯成自然,你就成功了。上这来打佛七的时候,就是做实验啊,看你在家的功夫怎么样,到这里来试验、试验,能在这七天里得一心否?并不是你在家一点也不练习,来到这里就得一心,没有那么便宜啊!这个大家记住是实在话,全在你平素练习,习惯成自然啊!不上灵山寺来打佛七,你在街上就是道场,习惯了嘛!这是很要紧的。假如来到这里得不到一心,来到这道场得不到一心也得到增上缘了,帮了忙!无论怎么样我们功夫不好,你来到这里,看大家都念佛,你一个人就是不念,用耳朵听也有若干佛的影子烙上去了,这个功德就不小了,这个我们是不懂得啊!却是增上缘也有大利益。
总之,功夫全在平素练,习惯成自然,自然就行了嘛!弥陀经上众鸟演法,还不懂得啊?到了宝树被风一吹,以后再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才归到自然。归到自然,自然什么都不怕,随便什么都可以办,都是为著利益众生。这个心,上为佛法,下为众生,那就成了功。于自己一点私心也没有,记住这个。
再说,我们打今天起,以前的罪业都让它在心里消化,怎么消法?“更不造新殃”,别再干新的啦!不干新的,就不往里头浇水。这个种子不往外长,时候久了,自然就灭了。“随缘消旧业”你遇见不好事情就换境界。头先说的这个,你必须杀生,你没法子,你替它念佛,你心里没它,随著这些坏事,你变心理。“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这就可以成功。
下面,把这个偈子念一念给大家听,看得见的看,看不见的听也是一样。“杂念皆是平素罪”这个杂念就是打妄念,不是你要这样,而是你的罪业呈现的种子,它在那里闹,那就是魔。你平素造的那些罪业在那里打妄念。“若不造业念不生”你不造罪业,妄念就不生,一起就是净念。妄念不生,一起就是净念,净念相继。(师再补充说)。
“从今切莫再造业”从今,打这个时候,咱念佛的这个时候。以后就不造一切业了,怎么你还处处损害众生去?度众生不是叫你损害众生,你上这个社会损害众生,这是学什么佛!造业都是害别人,你不造业,“一心不乱自然成”然后你才能得一心不乱,自然就成功,你还要造业,那就怎么子也不会一心。
话交代够多了,每句话都有很深的道理,大家趁这个时间还是求一心不乱,念佛求一心不乱要紧!
到明天还有二天,大家照这个样子想想,回到府上还是照办。诸位同修,放下万缘,一句弥陀,一直念下去!
幸酉岁佛七开示
弟子连淑美敬记
这里打佛七,算来已有三十年,每次必有人讲话。依照规矩,要请净土宗善知识来开示。开示并不是讲经说法,但甚重要,要把如何得一心的要点说明,不得一心,就是念一万年佛,也不成就。今我一介白衣,工夫也不好,虽曾遇净宗大德,经明师指点,但因愚笨,只能按祖师所讲,跟诸位谈谈,不敢说讲开示。
三十年来,佛七都是谁讲呢?都是我讲,每年参加新旧同修都有,所说都不一样,其中也有听三十年的,今再讲什么?再讲还是这些话,听过的,同修不愿再听,以为都已晓得,试问做到没有,若未做到,还是没用处。
今按祖师的开示讲,祖师依据经典,经从佛口出,法门都是佛传的,经上所无,祖师也不敢随便说。但三藏经典太多,凡夫接受不了,只可依一法门专修;我们都修净土,就按净土法门说。
诸位或许疑惑,何不直说得一心的方法?因现在一切皆不正常,都往后退。有人以为较从前热闹,何以说后退?所谓热,是全身冒汗,满心躁烦;闹,是乱七八糟。以修净而论,必得一心不乱才能往生,热闹如何能一心不乱?所以是退转。大家是老朋友,也念了三十年佛,后来如不得好结果,就对不起大家。古人说:“千人吃饭,一人还钱。”结七念佛,参加人多,花费也多,如果没有效果,就是造罪业,一切罪过要由讲开示的来受,如其中有一人发真心,得了一心,后来能往生,这个人就算把这场的钱都还了。今日与往年不同,请大家格外小心,想往生必得念到一心,不可图热闹。
诸位修行三十余年,古人说:“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多没用,要真修才行。经典很多,但晓得万法不如一法,因不论何宗,都要依一门修才成功。经上那一句也能证果,但万句经不如一句佛,可是大家不信,常有同修来问,再念那部经好?那部经也好,都是佛说的,如每天早课能诵完三藏十二部,功德最大,但古来就是祖师,也没有一早上念完的道理。一句佛号六个字,我才会三个字,一知半解,就能讲三十年,诸位根利,若懂四字,准能成就。
一句佛号何以效力这么大?因经从佛口出,僧赖经有,往生之后,还须再念三宝,佛是三宝之首,在这里懂一句佛号就成功。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念佛就是种善根,树有根才能生长,有了善根,才能开花结果。
这些话从前也讲过,只是说法不同。弥陀经大家都念,也是不懂,为什么不懂?因为没开悟的缘故。净土宗也要开悟,不悟就是迷惑颠倒。但开悟须有福气。所以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要开悟,必得修福。
什么是福德?弥陀经上提出三十七助道品,但太麻烦,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后来祖师简说为十善业,大家还是不懂,另说出方便法,就是“深信因果”,要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恶种类多,如能守住根本五戒,凡举心办事,一切为公,就是善;私心滔滔,就是恶。去贪嗔痴根本三恶,所做都为大家,就是有了福德。
有福就开悟,古人说:“福至心灵”,福来,心自然灵,一说就懂,且讲一句就懂十句八句;没福,心就不灵,讲一百句,一句也听不懂。学佛求感应道交,感应佛叫“灵感”,心昏昏沉沉,怎能与佛感应?就算佛来接引,还是不肯走。做工夫全在平素,修行不碍从事农工商法医,只要拿出菩萨心来做事,就是善,福至心灵,自然开悟。今天结七是考试,平时工夫好,期中可以得一心,否则唱七天就得一心、了生死,天地间那有这样便宜事?连喝杯茶,也不容易,何况是了生死的大事,全在平素练习。心佛众生是一回事,举心就为大家著想,动念就是佛,心就是佛;心不念佛,想著世间乱七八糟的坏事,心就是凡夫。成佛或做凡夫,都是心造的。下面讲一首偈颂结束:
“佛在心中莫外求”佛就在你心里,成佛成众生,都在你自己,到外头去找佛,就找错了。这句是善根,下句说福德。
“贪嗔放下是真修”贪嗔痴是三条根本烦恼,放不下而说修行,那是欺人之谈,如能放下,才是真正修行。
“年光三十仍如旧”这里佛七三十年,我也来讲三十年,前十年成就的人不少,次十年就减少,后十年更不如从前,今年虽三人有瑞相,总说一年不如一年,还是依旧没进步,尔后谁还再来讲三十年?
“势至观音代发愁”我们念的佛,不但阿弥陀佛不高兴,就是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也都替你犯愁。看你这个人怎么办?若不好好干,就是观音菩萨慈航普度,也度不了你;势至菩萨教你忆佛念佛,净念相继,你也不听;这两位菩萨都在代你犯愁。他们发什么愁?他们对不起阿弥陀佛。怎么教的学生,都不成功?今天是弥陀圣诞,他们没法给阿弥陀佛拜寿,都是我们的罪过!
壬戌佛七雪僧贡言
弟子连淑美敬记
这里结七念佛,已有三十多年,每次学人都来讲过,早期是每天讲一次,把自己所学的念佛方法,贡献给大家,至于“开示”二字,却是担当不起。三十年来,这个法门及其念法,已经说了很多,皆是古人经验之谈,只要选择一条去做,就能成功。
现在正是末法时期,修其他法门,都要仗著自己的力量断惑证真,就是证个罗汉小果,也得千年万年,很不容易办到。惟有净土是二力法门,自力不够,佛力来加被,最特别处是不须断惑,但能感应道交,临终佛即来接引,一往生就成功。这个法门当生成就。但要紧在“感应道交”,如不能感应,就不能成就。怎么不感应?阿弥陀佛如天上的月亮,念佛人的心好比水,水要是澄清,月亮就能照进去,这就是感应,就可以接引往生;心如不清净,就像水很浊,月便照不进去,便是不能感应,纵使阿弥陀佛就在眼前,也去不了。怎么感应法?这就是结七与在家念佛不同处,来到这里,什么心都得放下,一心念佛,这是在家办不到的。弥陀经专讲执持名号,六字或四字佛号,一天、二天,或是七天,只要有一天念到一心,心水澄净,就能与佛感应,便算是一个成就,临终就可保险。要是办不到,就是空过,与在家念佛没有两样。
说到一心,万千人中难得有一人能懂,不懂怎能办到?就是办到也恐不知。这怎么办?这层道理,本人是个凡夫,一无所知,佛七中虽然不能讲经,但须按著经义,以及祖师所有讲话,贡献给诸位。
弥陀经说:“一心不乱”,怎么一心法?俗话说:“心无二用”,用心,是起念头想干什么;无二,是念头往外出时,比针孔还细,只能出一桩事,二桩就出不来,入也是这样,只能有一个念头,却又细又快,一弹指顷,就有六十个刹那,一刹那有百十个念头,全在自己能觉悟,一觉悟就好办。他宗不许起念头,但要做到无念,这却很难,净宗不怕起念,就怕觉迟,愈起愈念,念什么?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稍一停,坏念头就出来了,若能心无二用,起念只是阿弥陀佛,并无他念,便是一心。
临终佛来接引,接引什么?不是这个臭皮囊,也不是妄念,是来接念佛的心。一起妄念,就生了障碍,就是佛在眼前,也有障碍,心与佛光,不能互照,既不感应道交,还是不生效力,故必得念到一心。临终“心不颠倒”,才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在这里结七念佛,要不明白这层道理,跟在家念佛还是一样。如在这里口里念著佛,心还想著他事,那就坏了,正念佛时,心一想念富贵,就出不去六道轮回,后来生天;一想起…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