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P7

  ..续本文上一页家庭,家也不是西方,将来还做人;一想起念得比人好,心存我慢,后来恐入修罗道;若一边念佛,一边还起贪嗔痴三毒,将来堕在凶神类里;若还贪著饮食,后来堕多财鬼道;若念时昏沉,便是不觉,将来入上等畜道;总之,都是跟六道相应,去不了西方。但念佛人,有念佛的功德,却能不入地狱,不变饿鬼,不做下等畜生,不论到那一道,都能享福,但第三生,念佛的功德,受隔阴之迷,不起现行,就恐怕要堕落,就得受罪了。

  因此,在这里念佛,要放下一切,或六字、或四字洪名,念时从心中起,耳听得清清楚楚,再印到心里,出来进去,要念成一串,但有乱心,就是放不下。到了佛七结束,并不是一回家便往生,在家时久,早晚念两个钟头,乱心又出来,也没有用处,必得保持“净念相继”,在这里怎么样,回家还是要怎么样,接续不断,这就成功。

  话只讲到这里,记住就能保险。后说一偈结束:

  “应知散乱念弥陀”大家应该知道,心散乱收不起来,这样念阿弥陀佛。这样的念佛怎么样?

  “空费工夫难解脱”空空费了工夫,只得福报,不能往生,还是在六道里轮回,很难解脱。

  “人生寿命呼吸间”好,慢慢的念,怎么样?慢不得。经上说:“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便成隔世,修行慢不得。

  “一失机缘苦万劫”今天这个机缘很少,机会因缘一错过,就要受苦。怎么受苦?在六道里头转,再出来就难了,千劫万劫,才得个人身,八千年以后就是灭法时期,没有佛法,那就像北俱卢洲,难得解脱了。莫以为八千年还早,百年人寿,报尽没生西方,往好处去生天上,第一层是四王天,寿命五百年,人间五十年,彼天一昼夜,在天上享几万年天福,再堕下来正是灭法时期,没有佛法,再死再生,就不闻佛法了,那就在三恶道里出不来,受苦万劫。

  快刀斩乱丝

  弟子黄洁怡敬记

  人生于世,自古均免不了一死。即使是世间的圣人,时候到依然得死。只有出离世间的圣人,才能解决生死问题。但是佛也非一下生即是佛,是经由逐步修行才证得佛果。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所以大家必得相信人人得死。可是“死不得啊!”因为死后必在六道中轮回,而六道中“人天”难得,堕落三途就苦不堪言了。

  唯识宗有所谓的三量,其中“量”字,就是“分寸”、“斗”或“称”的意思。物品经由天秤称量,就有了标准与凭据。至于教界的纷争,当如何折哀呢?就要依圣言量,也就是以佛所说的话为斗量、为标准。这样正确答案出现了,修行就能有所依凭。比方说大家修净土宗,修得如不如法呢?如法就是净土宗,不如法就是“乱丝无头”。

  我们净土道场,讲究的是“净”字。修行人不是到道场中求热闹,而是求功德与求善根。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最大的善根,只要你念到心净了,就是居于净土。若心中不净,乱七八糟,就是前面说的乱丝无头。如此心里一时是这,一时又是那,必不能得到真实利益。

  所以参加打佛七是求一心不乱,必须念念在佛号上,这样才能往生。反之成天念这经念那经的,毫无修法次第,就是“乱丝无头”了。大家果真信了,六字洪名,就能证果位。不信,把喉咙念破也是枉然。

  求一心不乱是佛金口宣说的圣言量,净土宗重要处,就是可以带业往生。业是业力,你造的业,还在身上带著,这就是烦恼,只要将烦恼伏住就可往生,断了生死才叫涅槃。这都是佛所说的,如果怀疑佛说,认为不对,那你还学什么佛呢?以下讲一首偈作为结束:

  六字以外皆非一

  难与弥陀感应时

  圣量是佛亲口说

  愿汝快刀斩乱丝

  六字是“南无阿弥陀佛”,除念这六字外,其余皆非一。你人在念佛,心在干什么呢?心不在六字上,就不能与佛感应。“乱丝无头”这老言语,是圣言量。一团乱丝,了无头绪,几时才能抽完呢?愿你拿把快刀来,马上一刀两断,就一心了,就不乱了。

  阿弥陀经上,明明说极乐世界是由金、银、琉璃、赤珠、玛瑙等所庄严,这都是佛所说,如果你不信,偏说喜欢青草地,那就只有各随其类了。既信净土宗,须知最要紧全在这六字上,大家别说它浅,如果解悟得深,就深,解悟得浅,就浅,全在个人啊!同修们!赶快求一心,快刀斩乱丝,佛语不虚啊!

  乙丑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弟子吴碧霞敬记

  务去慢障切求一心

  各位老师、各位同修:今天来到这里,首先声明一件事:本人并非来讲“开示”——这两个字本人担当不起,本人只是将自己的经验拿来谈谈,彼此作参考而已。其次再声明一句:这一席谈话当中,一切俗套,皆可以免,只讲究“一心不乱”,讲的、听的,都要以“一心不乱”为目标,不然一分心,便与打佛七不相应,请诸位收起心来,心无二用地听!

  谈到“一心”,这是个老道场,诸位必定懂得,既懂得,要请问一句:“诸位有成就没成就呢?”三十多年来,那位念到一心不乱了?要是年年打佛七,年年心乱,这打佛七岂不成了装模作样?然而,学佛的人,做事须求真实,开经偈上说:“愿解如来真实义”,虚假的事,做也无益,既然如此,诸位不妨自问:“念到一心不乱了没有?”

  我不晓得诸位做到了没有?倒是可以先问我自己。我的一心不乱,是有一定时间的,只在短短时间内得个一心不乱——说这话,已多少有些贡高我慢,自吹自擂了。下面我们就来谈“贡高我慢”。我在这里三十多年,打佛七谈话也不知谈过多少,讲得太浅,诸位心心里就暗暗轻视,想道:“你不必说了,这些话我早就听过了。”诸位啊!难道真的都听进去了吗?若是一存这种心,便不得一心,便是得的贡高我慢,便是烦恼了,这话怎么说呢?

  诸位听的经也多,看的也不少,算得上多闻了,但是,懂得的却只是些名词,至于真功夫,可以说是谈不上——论到真理,“心、佛、众生”平等不二,这道理谁懂得?谈到佛,没见过;谈到众生,大家或以为都见到了,只是心中存在的是这样的思想:“他们是众生,我可不是!”这就是贡高我慢,这样学,就只学得烦恼,我们何尝见得“心、佛、众生”是平等的?大家表面平等,都是人,心中多不平等,这即是大烦恼!

  论到烦恼,百法中,“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属根本烦恼,此外还有尘沙烦恼,根本无明,这三项都是病,人人有,人人不自知,愈是学佛念经,愈是不自知,烦恼愈重,总以为“我所念的书,所研究的经可不少了。”然而经即如药,假使吃错药,不对症,到底有什么利益?所以我们的不成就处,就在这贡高我慢上,别的不论,光是这条,便令人往后退转,那还谈得上一心不乱?

  这么说,要怎么去除才好?要“心中真空,一念不起。”这是真理。原来本性是不动的,一动,就换了名义,叫做“心”,我们不是常说“起心动念”吗?起心就是起念头,一起念头,就有了目标,便去造业,造了业就受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诸报,还不能互相抵销,是各作各报的。像现在我们得的报应,与下三道比较起来,还是好的,但是众生包括九界,人只是其中之一,也只是暂时苦海出头而已,却还是多生多劫以来,不知几时行了善,所暂得的善报,说是善报,因为得人身才得解脱,若不得人身,不要说是讲佛法,连平常的语言沟通都有困难——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再说这善报的人身到底由造何业得来,恐怕我们都不自知呢!

  总之,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我们造造、报报,一直变化不休,那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要推究方法之前,我们先明白:凡有身,便有苦,若无这四大假合之身,便没有受苦之处了,想消罪业,须得从源头来,源头即是那个“心”,心没有现象,却是勾引我们沦落生死的原动力,我们因起心动念去造的业,累积多生多劫就不知有多少,经上说:假如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不能容受。这么多的业,不要说佛念不好,就是念得好,是否即能消了尘点劫以来的恶业了?恐怕没那么简单呢!譬如太阳照雪,雪化为水,但是雪山上的雪,何以终年不化?并不是太阳不照雪山啊!俗话说:“水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单单靠自己的力量,怎么得“心空”?怎么消罪业?如此说来,是一定得找帮忙的了,这就是二力——第二种力量!

  二,不是指两个,是指多——比如在这道场中,有很多人,我们也可以说是两类人,一类是讲的,一类是听的,所以说“二”,便包括了讲的、翻译的、听的、办事的......种种,这个“二”字,亦即表示“许多”。阿弥陀经上,十方佛都说:“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佛说与菩萨,菩萨再加以宣说,如此辗转推广,重重无尽,毕竟没有终结,诸位想想看,到底多不多?所以恶业的力量固然大,十方佛的力量也很大啊!由十方佛来助我消业,那怕不成就呢?阿弥陀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念”的意思是:佛的心中有你,既有你,你若有事,他就来相助,这就是“护”。这么说,我们就坐待佛来帮忙了吗?

  日本佛教有一宗叫真宗的,专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以为只要信,佛就来接引往生,其实那有这么方便的,求佛来接引,得具备信愿行,有感应才行啊!

  什么是感应呢?就像你在这里念佛(并不是唱佛)“念”是你的“心”,你心起念在佛,佛护念你,两相和合,这就是感应。然而念的什么佛?“念的是阿弥陀佛”若一会儿念阿弥陀佛,一会儿又念药师佛,自己以为“反正都是念佛”那又错了,那就不感应了,诸位且看,我这双掌互击出声,是一种声,以手拍桌,又是另一种声,两种并不一样,所以释迦牟尼佛教你念阿弥陀佛,你便念阿弥陀佛,谨遵圣言量,才能得利益哪!

  以下再将祖师所教念佛的方法提出来供养诸位,果能如法而行,便可伏惑,得个假一心(一心有二,…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