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盡怎麼辦?那你可以用破瓦法,通過破瓦法即使你的壽命沒有終盡,也可以到達西方極樂佛國,或者你真的能見到無量壽佛的話,連破瓦法都未必需要,可能還沒有斷氣就直接把你帶到西方極樂佛國。這個你要想清楚,這個時候帶走的不是你的肉體,而是你的心,因爲連肉體也一塊兒帶走的那是空行母的淨土,西方極樂佛國凡胎肉體帶走的事,到目前爲止我還沒有發現經論上有,所以我不敢妄談。這也算是今生見阿彌陀佛,今生投生到西方極樂佛國。
◆居士問:念佛是口念、還是心念、還是默念好?金剛念誦,瑜伽念誦是什麼意思?
◇仁波切:首先我要說一下,念佛既要口誦、也要心念,口誦對心念有幫助的。默念和心念沒有太大區別,差不多是一樣,就是不出聲心裏邊念。
密宗裏有金剛念誦、瑜伽念誦,密法中的金剛念誦大概有四種念法:《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四說,即:(1)音聲念誦,乃舉音長短分明,自他俱聞。(2)金剛念誦,系唇齒密合,不出音聲,微動舌端默誦。(3)叁摩地念誦,系住于定心而觀真言字義字相之順逆。(4)真實念誦,又作實相念誦。即觀真言之字義字相,如實修行。以上四種念誦功力,能滅一切罪障苦厄,成就一切功德。
其中之一就是大聲的念,而且吐字很清楚,誰都能聽見,自己也能聽見、他人也能聽見。第二個是金剛念誦,嘴動而不發聲。第叁個念誦就是靜心當中觀想咒字,讓它自己隨念。第四真實念誦,就是用作實相念誦,觀想真言的字義等等,當然這個時間需有叁摩地念誦的基礎,心安住在咒字當中,然後心想著咒字,發出一個一個的聲音,這樣念。真實念誦的時候要觀想咒字發光照明十方,一切如來身、口、意加持,融入咒內等等,這種修法、念誦法,只是一種方法,並不是所有的密宗都承認,密宗裏面口誦和意念都可以,也包括阿彌陀佛的口誦和意念誦都可以。
◆居士問:什麼是邪定聚、不定聚?世尊爲何說:“佛國猶夢響,知土如影像”?
◇仁波切:一切如夢想幻化,這是佛教的基本觀點,雖說緣起不虛,但是自性是皆空的。這個道理文字上比較簡單,但內涵很深。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的問題小乘的佛經裏也有,大乘的經典裏也有,不過因爲我們都是學習大乘經典的,所以我拿《大智度論》來解釋:“須菩提問。若無法無衆生。雲何說有叁聚衆生。佛答。我觀衆生一聚不可得。雲何有叁。但爲欲破顛倒故分別有叁。能破顛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顛倒者是邪定。得因緣能破。不得則不能破是名不定。皆以世俗法故說。非最第一義。”須菩提問佛陀說:既然佛陀說法無自性,無自性都是空的,那您爲什麼說有叁種不同的衆生呢?佛陀說,我看到衆生一聚不可得的,我說有叁種衆生是從以不顛倒的心作分別的,能破顛倒的爲正定,任何一種能破顛倒妄想,貪、嗔、癡、我慢等等的定稱爲正定;什麼是邪定呢?修後只會增長煩惱,只會增長顛倒心,而不會斷除一切顛倒妄想的,包括邪見心、外道心,這些歪理邪說都是邪定,因爲它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破除顛倒之理;第叁是不定,因爲你沒有禅定,將來你有了修禅定的因緣的時候,你就能破;沒有修禅定的因緣就不能破叫不定,談不上正定、邪定之說。這是從俗谛的角度來說的。從自性的角度來說,是如夢如幻,性空妙有的,前面說的也不是勝義谛。
◆居士問:請問上師,什麼是破瓦法?
◇仁波切:破瓦法是指通過某一本尊的加持力,和自身所具備的五力,再通過完整的修法儀軌來把自己的神識從自心間,直破頂門,送入頭頂本尊的心間種子字中,融爲無二無別,而後進入淨土的一種法門。
阿彌陀佛破瓦法與念佛號之間有很大差別。念佛號的方法,我們藏傳佛教也是要念的。但是在念佛號中,有一個竅訣,這就是破瓦法。而漢地只念佛號,沒有破瓦法。通過修阿彌陀佛的破瓦法,可以迅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它的殊勝之處。所以,可以說阿彌陀佛的破瓦法就是淨土法門中的心法竅訣。漢地的灌頂失傳了。
另外,破瓦法有許多種類,具體修法和目的都有所不同,而此處所談的只是阿彌陀佛的破瓦法。
◆居士問:極樂世界是在他方,在此地,還是在心中?如已體驗到“無我的境界”,了知刹那無有一實我存在,那麼是否還需要往生極樂世界呢?
◇仁波切:阿彌陀佛所在的西方極樂佛國當然是在他方,我說過了,極樂世界與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相距大概有多遠呢?從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要跨過十萬億佛土之外的西方,但前提是我們要知道哪一個是娑婆世界,到底地球是娑婆世界呢?還是宇宙是娑婆世界?都不是。娑婆世界是由十億個的大小星球組合起來的整個空間,八十多宇宙西方極樂世界是從這樣的娑婆世界開始,還要跨過十萬億佛土才能到的一個世界。
如果你的境界達到了西方極樂淨土一樣的話,你當下就能享受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享受,爲什麼呢?因爲你內心中沒有了任何分別心,沒有了貪、嗔、癡,沒有了執著、沒有了著相,當下就如同在西方極樂佛國。所以,這是從個人修行的角度,當下你修行得好,就能達到享受西方極樂佛國的快樂。另外,阿彌陀佛無處不在,阿彌陀佛和我們是沒有時間與空間距離的。所以,只要有虔誠的心,佛無處不在,當下就有阿彌陀佛的化身,當下就有與西方極樂世界佛國一樣的境界。
給你們舉個例子吧,幸福的生活與人們有多遙遠呢?要說遠,多遠都不過分;說不遙遠,當下你的生活就是幸福生活,看你用什麼樣的心去看待這個生活。如果你把家庭的每一個成員,看成爲菩薩,看成爲恩人,看成爲最喜愛的、最珍貴的、如同自己生命一樣的人,用這樣的善心來面對每一個家庭成員,樂觀地看待這個家庭,眼下的這個家庭就是幸福的。但是如果總不滿足,對任何人都有意見,自私自利的話,幸福生活離你的家庭要有多遠就有多遠。所以說,心淨萬事淨,心平萬事平,想通了什麼都好說,若想不通,小小的問題也是很爲難你的,很麻煩的。
你說:極樂淨土如果在心中的話,“如已體驗到了無我的境界,了知刹那無有一實我存在,那麼是否還需要往生極樂世界呢”?當然了,你悟到了這個道理是很好,不過我不大相信,爲什麼呢?這個問題確實太高、太深。你悟的可能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你首先要調伏驕慢心,謙虛地清淨地修行,有一天會達到的。但是當下還沒達到。不過人總是有希望的,有一天一定會達到,我也祝願你早日達到。
◆居士問:有人在臨終前,出現一些瑞相,是不是一定說明往生極樂世界了?
◇仁波切:因果不虛,善有善報,惡有惡果,無善因者無法得到任何善果。經常有人在臨終時出現一些吉兆和瑞相,這只是佛菩薩以及一些神靈對他(她)的歡送,說明不了他去了極樂世界。只說明他來世很好,可能是轉生爲有福報之人或成神仙等等,投生于叁善道而已。沒有念過阿彌陀佛的人死時也可以有吉兆,人活著的時候很善良,做不少好事,又有修養,佛菩薩和一些信奉佛教的神靈來給他(她)送送行嘛。所以你們要記住往生是有條件的,出現一些瑞相,不一定說明往生了。
◆居士問:請問上師,如果念了多年的佛號,始終沒有進步,修行又常常中斷,這是爲什麼?該怎麼做?
◇仁波切:念佛念了幾年還在原地不動沒有進步,這是因爲沒有一個很好的善知識的原故。要想找到與自己相應的法門,明明白白地修,就要從菩提道次第開始,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那麼第一步就是拜師,沒有一個老師,不要說學佛,比如茶道等世間的學問也學不會,這種徹底離苦得樂的方法,沒有善知識指引,光靠自己讀讀經、打打坐是絕對學不會,也不會有成就的。任何一個法,不僅要有經續的理論爲依據,而且要有心法竅訣,教授的傳承必須是從未斷過的。你要尋找一位合格的上師去依止,接受未斷過傳承加持的教授。
修行要以怎樣的次第修學呢?如剛才所說的,先修如何親近善知識:思維善知識應具有的德相、再思維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佛弟子、思維如何從心裏親近善知識、如何從行爲上親近善知識、思維親近善知識的功德和不親近善知識的過患。
而後想暇滿人身難得,人生短暫,生命無常,死無定期,有的人在胎裏就死了,有的人在兒童或青年時就死了等等,這時便該進入下士道的修學。
再想任何人是不可能逃避死亡的,所以死亡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想人死後,除了佛法沒有別的東西可依靠,因爲任何東西、任何財物、任何親朋好友全都帶不走,只有一生所造的善業和惡業可以跟隨我們,死後去處只有叁惡道和叁善道。如果去惡道,想一想自己能承受得了地獄中的極熱和極冷的痛苦嗎?能承受得了餓鬼道中饑餓等痛苦嗎?能承受得了畜生道當中鞭打、屠殺和自相殘殺等一切痛苦嗎?最糟糕的是在叁惡道中我們沒有識別能力,沒有智慧,就算佛陀站在我們眼前,我們也不修習佛法,還會受很多苦,在惡道中要聽到一句佛法的聲音都很難。這時要想怎樣才能生善道,不去惡道呢?就要靠皈依叁寶,修一切善惡因果報應,這些都是修下士道。
然後進入中士道:這時要想六道輪回之苦,叁苦、六苦、八苦;想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取蘊苦等,應當知道不管在哪裏都是苦處,不論做什麼事都是痛苦之因,無論跟誰都是痛苦之友,把一切榮華富貴名利財富看得就像遊戲,像刀尖上的蜂蜜,把六道輪回看成是地獄監牢一樣,一心只想脫離時,還要明白六道輪回的根源是無明等十二因緣,當明白輪回的規則,就不會對他們貪圖,並想通過修持徹底擺脫這種困境,不想求來世的人天福報了,發起真正的出離心,一心想達到涅槃的果位,這時,中士道的共同修行就可以結束了。
接下來進入上士道修行:此時開始觀修無數劫以來的…
《夏壩仁波切問答錄--淨土常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